- 年份
- 2024(10081)
- 2023(14550)
- 2022(12195)
- 2021(11521)
- 2020(9528)
- 2019(21809)
- 2018(22042)
- 2017(42775)
- 2016(23654)
- 2015(26957)
- 2014(27215)
- 2013(26773)
- 2012(24555)
- 2011(21916)
- 2010(22107)
- 2009(20444)
- 2008(20180)
- 2007(18271)
- 2006(16491)
- 2005(14691)
- 学科
- 济(97091)
- 经济(96972)
- 业(70181)
- 管理(64086)
- 企(48965)
- 企业(48965)
- 农(48730)
- 方法(40165)
- 数学(34505)
- 数学方法(34014)
- 农业(32222)
- 中国(27679)
- 业经(25932)
- 财(22058)
- 学(20377)
- 地方(20047)
- 制(19299)
- 贸(16777)
- 贸易(16768)
- 易(16313)
- 理论(15773)
- 发(14873)
- 银(14710)
- 银行(14667)
- 技术(14501)
- 和(14027)
- 策(14018)
- 行(13938)
- 体(13874)
- 环境(13866)
- 机构
- 学院(337628)
- 大学(336892)
- 济(134468)
- 管理(132973)
- 经济(131397)
- 理学(114697)
- 研究(113872)
- 理学院(113482)
- 管理学(111345)
- 管理学院(110771)
- 中国(87253)
- 京(72673)
- 科学(71790)
- 农(71443)
- 财(59081)
- 所(58327)
- 业大(56266)
- 农业(54881)
- 中心(52777)
- 研究所(52697)
- 江(51167)
- 财经(46996)
- 北京(45923)
- 范(45671)
- 师范(45277)
- 经(42717)
- 州(41249)
- 院(40244)
- 经济学(38642)
- 经济管理(36399)
- 基金
- 项目(226299)
- 科学(177052)
- 研究(167936)
- 基金(162688)
- 家(141146)
- 国家(139865)
- 科学基金(119663)
- 社会(104551)
- 社会科(98556)
- 社会科学(98529)
- 省(89041)
- 基金项目(86618)
- 自然(76981)
- 教育(75873)
- 自然科(75166)
- 自然科学(75150)
- 自然科学基金(73765)
- 划(73759)
- 编号(70850)
- 资助(66650)
- 成果(57858)
- 重点(49867)
- 部(49636)
- 发(48711)
- 课题(47610)
- 创(46226)
- 创新(43047)
- 科研(42661)
- 国家社会(42343)
- 教育部(42047)
- 期刊
- 济(156292)
- 经济(156292)
- 研究(99912)
- 农(72481)
- 中国(69792)
- 学报(55560)
- 科学(50878)
- 农业(49113)
- 管理(46754)
- 财(43568)
- 大学(42793)
- 学学(40169)
- 教育(39582)
- 融(32131)
- 金融(32131)
- 业经(29863)
- 技术(29590)
- 业(23400)
- 财经(22549)
- 经济研究(21884)
- 问题(21826)
- 经(19233)
- 图书(18871)
- 版(18114)
- 理论(16994)
- 技术经济(16896)
- 科技(16398)
- 世界(15729)
- 现代(15636)
- 实践(15531)
共检索到507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英隆 王勇
在从理论上简要分析农民工劳动合约的对称性可能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现实中农民工劳动合约的三组非对称现象,即国家劳动法规与实际执行的非对称、劳动契约中用工企业与农民工劳动权利的非对称、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的信息不对称性。三个非对称组对构成当今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工劳动合约问题的关键。对农民工劳动合约非对称的理论解释主要从合约制度的物质技术基础、合约双方的共同知识条件、有效合约的信息能力分析等方面展开。最后建议政府需从合约制度层面激励用工单位对农民工劳动合约的文化自觉,保障农民工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与社会转型,以增强其市场社会交换能力、社会信息能力、社会合约能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德功 尚洁 曾梦竹 刘素含
农民工城镇就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而就业是农民工在城镇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条件。本文依据实际调研成都2个市辖区(武侯区、锦江区)、2个县级市(都江堰市、崇州市)和2个县(郫县、双流)的300份农民工就业状况样本数据,运用logistic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对影响农民工就业的因素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是影响其就业水平的首要因素,其次为工作时间和教育水平等。相关对策建议如下:加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贯彻地方就业和创业政策;加快成都周边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 就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崇台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必由之路,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中国现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与发达国家相比,面临许多特殊的困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是农民工问题。只有有效地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中国才能成功地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简新华等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梁雄军 林云 刘平青 丁守海
在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转型"过程中,1989年首次出现的"民工潮"问题在短短十几年里突然转变为"民工荒"现象,有其多方面原因。本文以农民工"二次流动"为视角,发展出引发和影响"民工荒"现象的系列变量,应用SPSS11.5对浙、闽、津三省(区)五城市1550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发现导致农民工"换企业流动"和"换地区流动"的8个因素将引发"民工荒",农民工个体的利益诉求、心理品格和企业管理效能以及政府政策行为等因素也对"民工荒"现象产生影响,且企业"用工荒"是区域"民工荒"前兆;在此
关键词:
“民工荒” 引发因素 影响因素 一般机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悦
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大背景下,探讨我国农民工发展的特点和问题。首先从大中城市的利弊分析入手,探讨了小城镇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发展小城镇是引导农民工合理流动的根本途径;然后从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指出随着第三产业比例的增加尤其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总结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加大农民工的就业力度的关键;进而从体制上探讨如何改革城乡的二元结构问题。总之,要解决农民工的问题,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在流动、就业、安置上的问题,这就应该从国家的体制方面、政策方面及人的观念上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终推动力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工业化 城镇化 产业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良 何晓玉 陈丹
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民工及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含意。然后分析指出,目前存在农民工就业权得不到充分保障,不能享有完整的社会保障权和劳动福利权,缺少相应的权利监督保护机制和救助途径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城乡有别的户籍体制、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特点、劳动权益保障意识的欠缺及农民工自身因素等。最后提出了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健全劳动法制体系、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权益 保障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农民工问题的文献性著作。全书分五部分,共12章,39万字。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有七大端:1.调查研究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政策效应;2.重点研究了第二代农民工的新特点和新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捷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逐渐成为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队伍的发展壮大,加快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也改变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做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工作,确保农民工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诉求入手,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探讨了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阳红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土地问题,其关键并不在土地问题本身,而是在于农民工是否实现了城镇身份、待遇的真正转变,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可能探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带来的土地问题,即如何在二元土地制度背景下,实现伴随人口城镇化应该带来的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既能够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为进入城镇创造条件,又能够为城镇化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保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浩军
农民工作为我国庞大却弱势的特殊社会群体,是经济社会结构变迁后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平稳有序合理的解决农民工问题,既有利于解决三农痼疾,又能推进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分流农民转移就业的现实意义;农民工作为农民非农就业主渠道对现代化的贡献;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原因;农民工转移就业的瓶颈因素及对策等。
关键词:
非农化 农民工 转移就业 城市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仇晓洁 王箐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保障农民权益,尤其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等相关问题日益突出。在这一背景下,中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为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其中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对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与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社会保障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社会保障全国统筹等措施,对于现阶段推动新型城镇化,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洪霞 崔宁
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人的城镇化,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转型问题是破解市民化困境、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在界定就业转型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条件、工作稳定性、劳动权益、劳动关系和职业发展五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其就业转型的现状,揭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实现转型的因素,并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这四个方面提出就业转型的促进对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转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梅
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是推进"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普遍存在缺乏安全性、保障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影响农民工在城市稳定就业的因素很多,既有宏观经济变化因素,也有农民工自身因素和用工单位因素,但关键还在于政府的改革落后于发展,以及政府对就业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因此,应在社会系统整体原理指导下,运用综合和配套改革思路解决农民工稳定就业问题及其市民化问题。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 稳定就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学英
中国正在步入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后工业化时期,技能型人力资本是该时期的主导资本形态,低价劳动力红利正在枯竭,必须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培养一大批技能型人才方能顺利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改变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的分工格局。这是一个通过技能型人力资本投资赋予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技能的绝佳契机,可将第一代农民工定位于初级技能型人才,将第二代农民工定位于中高级尤其是中级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后工业化时期 农民工 技能型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