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28)
- 2023(6695)
- 2022(5586)
- 2021(5011)
- 2020(3862)
- 2019(8830)
- 2018(8585)
- 2017(15953)
- 2016(8912)
- 2015(9949)
- 2014(9881)
- 2013(10208)
- 2012(10151)
- 2011(9330)
- 2010(9604)
- 2009(8673)
- 2008(8442)
- 2007(7796)
- 2006(7236)
- 2005(6934)
- 学科
- 济(44049)
- 经济(44012)
- 业(21030)
- 管理(18830)
- 中国(17691)
- 地方(16759)
- 农(15134)
- 企(12800)
- 企业(12800)
- 方法(11125)
- 农业(10856)
- 业经(10527)
- 地方经济(9634)
- 数学(9586)
- 数学方法(9517)
- 发(9050)
- 融(8602)
- 金融(8602)
- 制(8527)
- 学(8238)
- 银(8190)
- 银行(8165)
- 行(8036)
- 教育(7928)
- 贸(7566)
- 贸易(7556)
- 易(7225)
- 环境(7060)
- 发展(6745)
- 展(6724)
- 机构
- 学院(128869)
- 大学(128097)
- 研究(55368)
- 济(55021)
- 经济(53643)
- 管理(43230)
- 中国(41412)
- 理学(35283)
- 理学院(34711)
- 管理学(34066)
- 管理学院(33812)
- 科学(32971)
- 京(30254)
- 所(29239)
- 研究所(26169)
- 农(25098)
- 财(24424)
- 中心(23908)
- 江(22075)
- 范(20314)
- 北京(20306)
- 院(20299)
- 师范(20105)
- 农业(19249)
- 省(18892)
- 业大(18590)
- 财经(18088)
- 州(17826)
- 经济学(16796)
- 科学院(16704)
- 基金
- 项目(79809)
- 科学(62147)
- 研究(60179)
- 基金(54834)
- 家(48255)
- 国家(47775)
- 科学基金(39596)
- 社会(36883)
- 社会科(34894)
- 社会科学(34890)
- 省(32548)
- 基金项目(28264)
- 划(27546)
- 教育(27416)
- 编号(25132)
- 自然(24275)
- 发(24224)
- 自然科(23655)
- 自然科学(23650)
- 自然科学基金(23180)
- 资助(22720)
- 成果(20723)
- 发展(19654)
- 展(19289)
- 课题(19265)
- 重点(18925)
- 部(16910)
- 创(16377)
- 创新(15381)
- 年(15105)
共检索到224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王国社 周长征
案情简介王某于2011年10月15日申请仲裁,称1998年入职上海某机械制造公司,任机械制造工程师。2011年6月2日,公司贴出公告,称因城市规划调整,公司被纳入市政动迁范围,公司拟搬迁到上海周边的江苏省昆山市。王某一想,自己都是将近60岁的人了,老婆退休在家且身体不是很好,需要有人照顾,随即向公司提出,自己还是想留在上海工作。公司告知他,要不去昆山,要不辞职。后公司于2011年6月30日,以王某无故旷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解除了劳动合同。现王某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怀欣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法定情形下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但对于单方解除权是否应受到必要的限制,实践中说法不一。下面,本文将通过两个具体的案例,来谈谈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的行使期间问题。案例一:马某系某集团公司职工,双方签订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5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唐虚谷
案情简介余某于2013年1月1日与某保险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书》,合同期限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约定余某从事销售工作。2015年1月1日,余某与保险公司续签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5年10月25日起,余某未到保险公司上班。2015年11月9日,保险公司通知了余某到公司进行面谈,并制作了《人员面谈记录表》。而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小根
案情简介徐某于2004年1月30日入职某人寿保险公司,入职时岗位为客户经理,月基本工资为6630元,双方签订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系无固定期限,起始时间为2010年1月31日。2009年9月,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某国有银行对该公司进行股权收购。2009年12月,公司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苏庆华
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争议案件最主要的诱因,本文通过讨论两个解除劳动合同的案例,就劳动合同解除权的性质、行使方式、能否撤销撤回、是否会消灭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劳动争议 解除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琳
企业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三项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同时满足"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以及"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三个条件。本文通过笔者近期承办的一起集体劳动争议,围绕上述三个解除条件进行讨论,并着重探讨在"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及"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提供本单位岗位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现实困境以及扩大解释"协商变更"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琳
企业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三项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同时满足"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以及"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三个条件。本文通过笔者近期承办的一起集体劳动争议,围绕上述三个解除条件进行讨论,并着重探讨在"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及"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提供本单位岗位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现实困境以及扩大解释"协商变更"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余朝阳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解除制度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该制度进行剖析,结合现行立法,有针对性地提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得预告解除,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成因进行程度划分、设立除斥期间性质的解除期限、扩大即时解除范围、细化解除程序,明确劳动者未按规定行使单方解除权之法律责任等立法建议,以期达到良法善治之目的。
关键词:
劳动者 单方解除 劳动合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余朝阳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解除制度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该制度进行剖析,结合现行立法,有针对性地提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得预告解除,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成因进行程度划分、设立除斥期间性质的解除期限、扩大即时解除范围、细化解除程序,明确劳动者未按规定行使单方解除权之法律责任等立法建议,以期达到良法善治之目的。
关键词:
劳动者 单方解除 劳动合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蔡建辉
案情简介案例1:甲于劳动合同期内向A公司提出辞职,公司表示同意,但要求甲按规定继续工作30天。一星期后,甲表示不辞职了,A公司拒绝接受甲撤销辞职。双方为甲能否撤销辞职而发生争议并申请仲裁。①案例2:B公司安排乙出差,乙以家庭困难拒绝。2011年9月28日公司再次安排出差,否则辞退,乙仍然拒绝。10月11日,劳动合同期内乙以公司拖欠工资为由书面辞职,注明离职日期为11月10日。10月18日公司以乙违纪予以开除。乙以公司违法解除为由申请仲裁,仲裁裁决B公司支付赔偿金18000元。②案例3:2011年8月4日,丙于劳动合同期内因个人原因书面辞职,注明离职周期为一个月。之后丙继续工作。9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合同管理和运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目前,劳动合同方面发生的大量争议,大多是由于解除合同而引起的。有的企业片面强调其用人“自主权”,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不少劳动者误解“择业自由”,任意跳槽,甚至不辞...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赵盛和 李坤刚
案情简介张某于2015年4月8日向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张某称:2015年3月1日入职某销售公司,签订3年期书面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3个月。在上班2周后,张某向公司请假看病,2个月后回到公司上班,但公司已经解除了与其的劳动关系。公司则称:张某上班2周后,即与公司请假,后公司发现张某系看精神类疾病,且精神病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