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
2023(1170)
2022(957)
2021(920)
2020(789)
2019(1739)
2018(1803)
2017(3653)
2016(2133)
2015(2340)
2014(2211)
2013(2346)
2012(2119)
2011(1780)
2010(1868)
2009(1660)
2008(1737)
2007(1581)
2006(1327)
2005(1270)
作者
(5356)
(4645)
(4368)
(4238)
(2846)
(2063)
(2002)
(1730)
(1728)
(1634)
(1599)
(1509)
(1445)
(1395)
(1382)
(1373)
(1346)
(1340)
(1290)
(1289)
(1110)
(1106)
(1075)
(1059)
(1046)
(1028)
(970)
(934)
(934)
(903)
学科
(9345)
经济(9337)
(5693)
管理(5527)
方法(5265)
数学(4938)
数学方法(4870)
(4778)
劳动(4761)
(4323)
(3581)
中国(3379)
(3190)
企业(3190)
(2954)
农业(2731)
动力(2287)
劳动力(2263)
人口(2215)
农业劳动(2088)
(2071)
农业人口(2042)
(1703)
贸易(1703)
(1684)
(1547)
业经(1422)
(1280)
财务(1278)
财务管理(1278)
机构
大学(29010)
学院(28276)
(12785)
经济(12582)
管理(10221)
理学(8729)
理学院(8651)
管理学(8402)
管理学院(8353)
研究(8239)
中国(6978)
(6016)
(5839)
财经(4982)
科学(4602)
(4554)
经济学(4480)
(4171)
(4128)
(4091)
经济学院(4033)
中心(3898)
业大(3811)
财经大学(3744)
北京(3712)
研究所(3614)
农业(3228)
(3192)
师范(3153)
(3028)
基金
项目(17764)
科学(13839)
基金(13403)
研究(12693)
(11404)
国家(11318)
科学基金(9731)
社会(8708)
社会科(8306)
社会科学(8305)
基金项目(6797)
(6244)
资助(6101)
自然(6028)
教育(5922)
自然科(5902)
自然科学(5900)
自然科学基金(5779)
(5342)
编号(5059)
成果(4265)
(4164)
国家社会(3792)
教育部(3704)
重点(3650)
人文(3641)
科研(3558)
大学(3474)
社科(3389)
(3306)
期刊
(12915)
经济(12915)
研究(7669)
中国(7063)
(4743)
学报(4452)
(3878)
科学(3658)
大学(3621)
管理(3600)
学学(3463)
财经(2752)
农业(2611)
(2571)
金融(2571)
(2346)
技术(2228)
统计(2040)
经济研究(2023)
(2020)
(2020)
劳动(2020)
国际(1901)
教育(1811)
问题(1789)
业经(1747)
理论(1739)
(1669)
(1645)
决策(1628)
共检索到43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文龙  
作为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用工很不规范而劳动执法监察又往往难以到位的现实环境下,劳动合同的立法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05年10月21至23日,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暨劳动合同立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联等部门机构的专家和全国30多所院校的劳动法学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们就劳动合同立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主要探讨了九个方面问题: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期限研究、解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上海市劳动保障局课题组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黎秀蓉  
改革开放带来劳动关系的变迁,从而引起劳动法律的变迁,表现为从《劳动法》演变到《劳动合同法》。法律变迁的逻辑是对法律价值———正义和效率的追求和二者的统一,博弈论方法用数学工具阐释并证明了这一逻辑。根据逻辑推演,独立工会与罢工权是下一步法律变迁的方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杰  巴菱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杰  唐付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杰  宋登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晓如  
《劳动法》第31条对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作出了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理解不一导致产生了不少争议。本文通过对第31条法律理解的研究和法律适用的探讨,对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提出了几点思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俊  
事实劳动关系在我国的产生,与《劳动法》第19条“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的规定密切相关。尽管《劳动法》对此未明确规定,但随着学界将法条中的“应当”理解为“必须”、将书面形式理解为成立或生效要件,及原劳动部若干规范性文件对此概念的不断重复,事实劳动关系成为劳动法中常见概念之一。然而,迄今为止不仅没有任何劳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自从1986年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以来,劳动合同已经成为调整劳动关系必不可少的法律机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谢德成  
《劳动合同法》是否纳入民法典,既应是一个价值选择,也应是一个成本对比。西方民法典对雇佣合同的规定有其特殊的历史条件,代表劳动合同法本质的法要素恰恰在民法典之后。我国劳动关系具有许多特殊性,决定了干预的必要性和正常化。劳动法体系已经形成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劳动合同法不宜纳入民法典。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董保华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的裁员潮是立法思路缺陷的必然结果,需要对立法思路进行反思,有必要按照"雪中送炭"的思路对立法进行调整,以保护底层劳动者的利益为立法重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有必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