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3)
2023(9139)
2022(7724)
2021(7171)
2020(6259)
2019(14313)
2018(14065)
2017(28150)
2016(14719)
2015(16397)
2014(16150)
2013(15942)
2012(14061)
2011(12138)
2010(11619)
2009(10329)
2008(9731)
2007(8092)
2006(6588)
2005(5242)
作者
(36709)
(30923)
(30794)
(29406)
(19744)
(14725)
(14126)
(12138)
(11753)
(10762)
(10592)
(10336)
(9680)
(9365)
(9346)
(9183)
(9177)
(9071)
(8913)
(8815)
(7348)
(7335)
(7249)
(7212)
(7000)
(6971)
(6595)
(6448)
(6056)
(6048)
学科
(65523)
经济(65363)
管理(45147)
(44765)
方法(39592)
(36690)
企业(36690)
数学(36545)
数学方法(36185)
(17855)
(16374)
中国(14880)
业经(12508)
(12318)
财务(12252)
财务管理(12224)
企业财务(11754)
(11573)
贸易(11572)
(11281)
农业(11009)
地方(9313)
(9260)
技术(9120)
(8316)
金融(8315)
理论(8281)
(8192)
(8043)
环境(7887)
机构
大学(200078)
学院(198097)
(88069)
管理(87559)
经济(86738)
理学(78015)
理学院(77386)
管理学(76190)
管理学院(75818)
研究(53619)
中国(41913)
(39817)
(38214)
财经(33630)
(31067)
科学(28958)
经济学(28666)
中心(27761)
业大(26621)
经济学院(26283)
(26047)
财经大学(25742)
(24284)
商学(23761)
商学院(23550)
经济管理(23505)
(22763)
北京(22729)
(22712)
师范(22560)
基金
项目(144958)
科学(117956)
基金(111201)
研究(106640)
(94488)
国家(93745)
科学基金(84339)
社会(72425)
社会科(68977)
社会科学(68959)
基金项目(58975)
自然(54251)
(54075)
自然科(53145)
自然科学(53134)
自然科学基金(52222)
教育(50154)
资助(45746)
(45520)
编号(42304)
(33916)
成果(32272)
重点(31363)
国家社会(31267)
教育部(30721)
(30516)
人文(30235)
(28833)
大学(28556)
创新(28518)
期刊
(80811)
经济(80811)
研究(50478)
(31473)
中国(30973)
管理(30506)
学报(24307)
科学(24024)
大学(20450)
(19848)
学学(19442)
技术(18287)
财经(16917)
(16214)
金融(16214)
教育(14570)
(14333)
经济研究(13737)
农业(13604)
业经(13508)
统计(11744)
问题(11138)
(10511)
理论(10302)
技术经济(10192)
商业(9631)
决策(9551)
实践(9348)
(9348)
财会(9057)
共检索到263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雷  屈沙  杜素珍  
本文借助CGSS2013数据,分别采用Probit模型、2SLS方法和Heckman两步法来考察劳动合同和工会身份等因素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有劳动合同较无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加入工会的概率更高,加入工会较没有加入工会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概率更高。此外,劳动合同和工会身份均有助于缩短劳动者的每周工作时间,并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加班、非法超时工作的概率。从员工福利来看,劳动合同工的福利水平较非劳动合同工明显更高,工会会员的福利水平也明显高于非工会会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劳动执法和工会组织建设,以更好地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平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劳动合同法》的修订需要将时代的背景与现实的需要作为整体语境中加以考虑,尤其是要将劳动者权益保障作为修订的重要着力点。应当在澄清《劳动合同法》本质的基础上对经济下行的劳动关系结构再定位,明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立法原则,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上,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解雇保护制度以及完善经济补偿制度等措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在新常态下实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戴继翔  
法律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的目的,在于保护劳动法律关系中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维护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权利,以实现劳动力价值最大化。劳动者单方解除权制度体现了自由择业的精神,但也存在诸多缺陷。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劳动法》相关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31条和第32条,新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也只是对劳动者单方解除权行使的情形和法律责任作了些补充,其余都散见于劳动部规范性文件或者地方性立法中,立法层次较低,条文过于简单,操作性不强,实践中纠纷不断。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任丽莉  陈万思  
劳动者拥有劳动合同解除权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为促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人才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员工在一定时期的稳定对企业发展极为重要。本文针对《劳动法》第31条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从立法、实践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对修订和完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何为劳动者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否属于《劳动合同法》适用的劳动者的范围,不仅关系到当事人主体资格认定的问题,也关系到享有哪些实体权利义务,以及发生争议后通过何种渠道处理等。但我国的劳动就业统计相关指标与界定不能用于确定适用《劳动合同法》的劳动者,劳动立法也缺乏对适用对象的科学界定,导致了实践中对劳动者概念的模糊。因此,有必要对劳动者主体资格,对劳动者的内涵与边界界定进行统一规范,应尽可能从宽认定劳动者,加快劳动标准立法,并分层次、精细化地进行劳动法律规定的调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蒋伟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须缴纳违约金并赔偿对方的损失;还约定劳动者提前离职须返还部分绩优奖。这样的约定是否合法?能否将劳动者的绩优奖作为对用人单位损失的赔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延园  宋皓杰  王甫希  谢鹏鑫  王畅  尹奎  
本研究基于2007年与2012年中国职工状况调查,采用比率差异检验法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不同文化程度、户籍身份与就业身份的职工群体在各项劳动权益保障上的差异变化。结果显示劳动合同法的制度力量推动了不同劳动者群体在某些劳动权益保障方面的差异日益缩小,但在多数劳动权益状况上,差异现象依然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东平  卢海阳  文晓丽  
本文基于CGSS2013数据,采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探讨了劳动时间、社会交往对农民工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时间对农民工的身心健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积极开展社会交往有利于农民工身心健康状况的改善;超时劳动对农民工的社会交往活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引发了更多的健康隐忧;劳动时间、社会交往对农民工身心健康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代际差异。劳动时间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影响不显著;社会交往对老一代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庆玉  
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劳动者的自由流动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考察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自由流动以及劳动力市场活力的影响,该文采用CHIP数据中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我国劳动者总体的离职倾向有所降低,但是劳动者个体的离职倾向因其自身特征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为了进一步确定劳动者离职倾向与《劳动合同法》实施之间的关系,该文利用双差分方法进行了考察,发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确实显著降低了劳动者的离职倾向,并且这个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由于劳动者离职倾向的降低可能会降低劳动力市场的活力,该文最后针对劳动合同法的就业保护机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尚元  
破产立法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郑尚元《破产法》是1986年在经济体制改革的疾风劲雨中出台的。其立法宗旨就是要建立起优胜劣汰的企业竞争机制,通过建立破产制度,给全民所有制企业走向市场注入一支强心剂,通过这一“威胁性”、“激将性”的举措,使企业完成走向市场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波  
本文在梳理现行破产法律、法规和政策关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规定的基础上,试图论证在新的破产法中应当保障的劳动者权益的性质、范围,以及保障的程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舒建玲  
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权益的保障迫切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政府未能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以致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存在大量违反《劳动法》,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因此,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政府对劳动者劳动权益的保护。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雅光  刘坚  王慧  
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下,劳动者就业处于不利地位,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增强法律意识,必须以书面形式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严格审查合同内容,妥善保存自己的合同文本,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