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2)
2023(11204)
2022(9384)
2021(8547)
2020(7068)
2019(15800)
2018(15799)
2017(30699)
2016(16625)
2015(18466)
2014(18421)
2013(18297)
2012(17221)
2011(15746)
2010(15961)
2009(15006)
2008(14519)
2007(13379)
2006(12208)
2005(11191)
作者
(50255)
(41917)
(41398)
(39616)
(26346)
(19936)
(18837)
(16168)
(15698)
(14866)
(14413)
(13606)
(13486)
(13175)
(12892)
(12763)
(12349)
(12203)
(12104)
(12002)
(10468)
(10463)
(10105)
(9628)
(9528)
(9323)
(9107)
(9085)
(8381)
(8052)
学科
(87754)
经济(87670)
管理(46197)
(43381)
方法(31767)
(31427)
企业(31427)
数学(28553)
数学方法(28401)
中国(23441)
(21768)
地方(18858)
(18129)
业经(16190)
(15586)
(15545)
(15404)
贸易(15395)
农业(15067)
(14976)
(13095)
银行(13051)
地方经济(12977)
(12506)
(11911)
金融(11910)
环境(11776)
(10853)
(10049)
财务(10033)
机构
学院(248510)
大学(247197)
(115633)
经济(113523)
管理(89898)
研究(86384)
理学(76722)
理学院(75875)
管理学(74731)
管理学院(74285)
中国(66782)
(53157)
(51347)
科学(50267)
(44501)
(43193)
财经(42243)
研究所(39838)
中心(38357)
(38291)
经济学(37868)
(37828)
业大(36461)
经济学院(34139)
农业(33988)
北京(32713)
财经大学(31138)
(30347)
(30323)
师范(29926)
基金
项目(153971)
科学(119810)
基金(111778)
研究(110840)
(98262)
国家(97419)
科学基金(81874)
社会(73399)
社会科(69570)
社会科学(69553)
(59573)
基金项目(58696)
自然(51013)
教育(50455)
(49812)
自然科(49781)
自然科学(49764)
自然科学基金(48893)
资助(45928)
编号(44077)
成果(35673)
重点(34721)
(34369)
(34274)
(31606)
国家社会(31114)
课题(30607)
创新(29698)
教育部(29469)
科研(29379)
期刊
(134848)
经济(134848)
研究(79081)
中国(48455)
(40237)
学报(39587)
(38637)
科学(34816)
管理(33766)
大学(29720)
学学(28394)
(25476)
金融(25476)
农业(25413)
经济研究(23820)
财经(21918)
教育(21667)
技术(20819)
业经(20816)
(19034)
问题(18180)
(14894)
技术经济(14041)
商业(13213)
国际(12907)
统计(12465)
(12373)
理论(11820)
经济问题(11277)
世界(11157)
共检索到381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玲  
本文基于我国1982-2010年人口普查和人均GDP数据,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方法对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出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会降低劳动参与率,同时劳动参与率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成诗  盖美  
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作为反映劳动力质和量的指标,是影响现代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其变化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文章运用现代定量分析方法,分别从全局和分地区的角度实证研究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影响经济增长的程度和方向,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高于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力质量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琳  车士义  
劳动参与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是人口红利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通过对1990-2009年的时序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劳动参与率在1990年代以来一直趋于下降。通过对劳动参与率、大学毛入学率、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导致劳动参与率下降;而劳动参与率比重降低又降低了人口红利的作用力度;短期内大学扩招使得劳动参与率下降,长期内则提升劳动参与率,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延长退休年龄,改善国民整体受教育状况,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提升劳动参与率水平。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志军  管振  
教育扩张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往往忽略了教育扩张的外部性及其对劳动参与率的挤出作用。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到增长模型,理论和计量分析表明:(1)教育扩张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外溢,促进劳动力人均产出的增长。(2)教育扩张降低了劳动参与率,使其与总人口人均收入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当前我国教育扩张水平距离拐点较远,教育扩张将持续促进总人口人均收入的增长。(3)宏观教育收益率越大、人口增长率越低、退休年龄越高,教育扩张对总人口人均收入的提升作用也越大。在当前我国生育率下降、退休年龄可能延迟的背景下,应当继续实行教育扩张政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盾  施祖麟  袁伦渠  
本文对不同学派有关劳资分配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想进行了比较性的梳理与评析,批评了当前主流经济学相关理论的重要不足,并主张使用Bhaduri-Marglin模型作为研究此类问题的理论基础。随后笔者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并分析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经济增长率的情况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呈现"工资拉动增长"的类型,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对消费需求增长率的促进作用明显超过它对投资和净出口增长率的抑制作用,因而总体上会促进经济增长,公平与效率的目标相容。要实现"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有助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制度体系和调控手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盈盈  
本文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入手,利用1993年到2012年的有关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不影响农村粮食产量,而且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等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最后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的基本设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悦  马树才  
基于2001—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空间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就中国劳动力"极化"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高技能劳动力比重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低技能劳动力比重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抑制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悦  马树才  
基于2001—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空间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就中国劳动力"极化"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高技能劳动力比重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低技能劳动力比重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抑制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伟锋  何枫  杨武  
在以专业技术人员为标准及把劳动力划分为高级劳动力与一般劳动力两大部分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1990~2005年间中国高级劳动力及其他因素在宏观经济增长、三大产业发展以及省际经济增长中的具体影响,并得出多年来我国的劳工市场尤其是高级劳动力一直处于低效率配置状态的结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信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收入份额长期偏低已经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在当前阶段,提升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不仅有利于总需求的扩张,还能减轻投资压力,进而缓解地方债务问题和产能过剩问题,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忠东  吕智浩  叶孔嘉  
劳动参与率是影响劳动力变化的三要素之一。它一方面具备相对稳定的模式,另一方面又受到一系列个人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文章基于普查数据,着重分析了劳动参与的年龄模式和主要影响因素,并预测了未来劳动力的发展趋势。结果发现,中国劳动参与年龄模式正趋向于稳定的倒"U"形,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城乡差异。回归结果表明,高中以上受教育程度可大大提高劳动参与,特别是女性的劳动参与,表明人力资本是未来劳动力发展的一个根本因素。预测结果显示,劳动力规模10年后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负增长,同时中老年劳动力的比重也会大幅上升。对此,应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劳动力变化所带来的震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结合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的经济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从相对微观视角去探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2000-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但也扩大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本文认为,应该加大对农村的政策倾斜力度,实现劳动力在城乡之间配置的合理结构,最终实现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和协同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常进雄  朱帆  董非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对GDP中投资率、劳动收入份额以及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是:劳动力转移是中国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深刻影响了投资率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化。在劳动力转移初期,劳动力从高劳动收入份额的农业转移到低劳动收入份额的非农部门,降低了总体劳动收入份额;转移初期剩余劳动力丰富,企业支付给转移劳动力的工资低于其边际产出,导致非农部门劳动收入份额不断下降。随着劳动力转移的持续进行,转移劳动力工资越来越接近其边际产出,非农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开始上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宋雅楠  
利用2003~2011年季度数据,通过选择外来劳动力较为集中和澳门主要就业分布的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利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模型实证分析外来劳动力对澳门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随着澳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制造业就业已经难以维持对澳门经济的正向贡献作用。而建筑业方面,外来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程度明显高于本地劳动力水平。旅游与其他服务业方面,澳门本地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能力高于外来劳动力。研究结果说明澳门引进外来劳动力确实促进了澳门经济的发展,符合澳门发展的长期利益,澳门政府需要针对不同行业需求制定外来劳动力的政策和澳门整体人力资源政策,以保证澳门经济的长期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晓毅  
在总结广西国内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文使用分位回归法分析了广西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发现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经济规模呈V型变化,即中等经济规模地区的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弱,经济规模小和大的地区,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较大,针对得出的结论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国内贸易更好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