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53)
2023(17718)
2022(14801)
2021(13593)
2020(11202)
2019(25367)
2018(24680)
2017(47564)
2016(25581)
2015(28189)
2014(27905)
2013(27401)
2012(25176)
2011(22562)
2010(22452)
2009(20388)
2008(19716)
2007(17445)
2006(15465)
2005(13518)
作者
(73501)
(61652)
(61366)
(57987)
(38609)
(29763)
(27652)
(24182)
(23463)
(21693)
(21008)
(20711)
(19408)
(18988)
(18930)
(18829)
(18273)
(18189)
(17726)
(17634)
(15272)
(15036)
(15026)
(14192)
(13995)
(13750)
(13415)
(13402)
(12412)
(12110)
学科
(110642)
经济(110536)
(74985)
管理(67414)
(51354)
企业(51354)
(49467)
方法(45009)
数学(40266)
数学方法(39819)
农业(32846)
中国(31941)
业经(26952)
(26399)
地方(26277)
(20867)
(20583)
贸易(20568)
(19951)
(19422)
(17866)
银行(17811)
(17304)
金融(17303)
技术(17166)
(17142)
(16765)
环境(16502)
(14642)
(14286)
机构
学院(359782)
大学(354783)
(153322)
经济(150524)
管理(139772)
研究(122259)
理学(121236)
理学院(119975)
管理学(117923)
管理学院(117276)
中国(94220)
(78143)
科学(74581)
(73208)
(67029)
(61215)
农业(60591)
业大(60199)
中心(57915)
研究所(55581)
财经(53709)
(53544)
(49211)
经济学(46851)
(45888)
师范(45329)
北京(45152)
(43378)
经济学院(42435)
(42287)
基金
项目(248306)
科学(196571)
基金(181731)
研究(178867)
(159939)
国家(158559)
科学基金(136373)
社会(116814)
社会科(110605)
社会科学(110575)
(98063)
基金项目(96531)
自然(88056)
自然科(86129)
自然科学(86105)
自然科学基金(84580)
(82013)
教育(81084)
资助(72855)
编号(71302)
(57892)
成果(55800)
重点(55695)
(54774)
(52364)
国家社会(49139)
创新(48977)
课题(48536)
科研(47917)
教育部(46777)
期刊
(170330)
经济(170330)
研究(101023)
(77732)
中国(73374)
学报(59064)
科学(54423)
农业(52646)
(49361)
管理(49107)
大学(45706)
学学(43776)
(37877)
金融(37877)
教育(33898)
业经(33865)
技术(30654)
财经(26342)
经济研究(26260)
(25952)
问题(23484)
(22696)
(18426)
世界(17663)
技术经济(17494)
科技(17143)
商业(16836)
资源(16274)
统计(16212)
业大(16195)
共检索到532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珈祺  吕之望  
为厘清外部市场环境对农户收入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分位数回归,基于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库(CLES),从要素市场发育的视角探究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对收入及收入不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完备的要素市场,市场发育不完备造成的劳动力配置扭曲会对农户收入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将农户分为不同收入组后发现,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备造成的劳动力配置扭曲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组农户的影响更为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户收入不均等。由此提出以下建议,应当进一步加强农村要素市场建设,优化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努力缩小农户内部收入差距。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若迪  吉小燕  陈超  
本文分别从农户老年和青年成员的劳动就业决策的角度,分析了生产外包服务对小农户劳动力配置的优化机制,并从家庭收入及结构角度检验生产外包服务对劳动力配置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对于采用外包的农户来说,相较于不采用外包的反事实情形,其60岁以上老年劳动力的农业参与率会提高58.3%,但45岁以下青壮年农业参与率并没有明显变化,务工者平均务工时间要高出3.98个月,务工者占比提高0.137,家庭总收入和农业收入分别高出18458元和8234元。生产外包服务对老年人农业劳动和务工者外出务工起到了显著的支持作用,并有效促进了小农户的收入增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丹  冷利  
在食品安全风险威胁下,农户“一家两制”的个体自保行为会进一步加剧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风险。本文试图从农户劳动力配置的角度对农户“一家两制”生产行为给出可能的解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解决措施。基于2018年广东千村调查数据,利用广义精确匹配(CEM)方法和逆概率加权回归(IP WRA)模型,本文探讨了农户劳动力配置对“一家两制”行为的影响,并进行了区域异质性和稳健性分析。研究表明:总体上看,劳动力跨产业配置带来的挤出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加剧了农户“一家两制”行为,但存在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地区,农户劳动力跨产业配置显著加剧“一家两制”行为;经济发展水平偏高地区,农户劳动力跨产业配置对“一家两制”的影响不再显著。本研究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应措施减缓农户“一家两制”行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吕炜   凡盼来  
促进本地农户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本文基于2010-2020年县级层面数据与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增长效应和分配效应的双重视角探究城镇化对本地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显著提高了本地农户的收入水平,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城镇化放松了要素流动约束,加速了经济要素流动,促使本地农户重新配置劳动力要素和土地要素,进而提高本地农户收入水平。此外,从收入分配的视角看,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本地农户和初始资源禀赋较高地区的本地农户从城镇化中获益更多;在研究时期,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本地农户内部的收入差距,本地农户内部的收入不平等现象凸显。本文研究为新型城镇化下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沛璐  冯淑怡  曲福田  
持续稳定推进农村农户家庭增收减贫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利用江苏、江西、辽宁和重庆4省1248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OLS模型、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了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转入农地、转出农地、当地非农务工和外出非农务工对农户人均总收入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不同农地流转、劳动力转移的增收机制存在差异。同时,转入农地、当地非农务工和外出非农务工有助于缩小农户之间收入差距,而转出农地不具有缩小农户之间收入差距的作用。现阶段,农户参与农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对改善农户家庭收入、全面实现乡村经济振兴、有效巩固农村脱贫成果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葛永波  陈虹宇  
伴随着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和跨区域转移就业的不断深化,农户的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正发生着重大变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关注金融市场,寻求财富积累的新途径。本文运用2019年山东省1140户农户调查数据,基于金融排斥视角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户风险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并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角度探究金融排斥在该过程中的影响机制,以及金融排斥在供需两端作用程度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户风险金融市场的参与广度(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概率)与深度(风险金融资产持有比例);劳动力转移主要通过缓解需求端金融排斥对农户风险金融资产配置行为产生影响,供给端金融排斥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转移就业时长能够强化劳动力转移对农户风险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正向影响;户主转移就业距离越远,农户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概率和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越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凤  赵燕  邓格致  
本文从新结构经济学分析视角入手,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采用中介效应模型、Log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等方法,重点考察互联网应用对农户劳动生产率的结构性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农村互联网应用通过两个路径化解了“索洛悖论”,其一是直接效应,即互联网应用作为技术本身直接渗透至具体的劳动生产过程,从而对劳动生产率产生直接影响;其二是间接效应,即通过创造性破坏机制改变城乡劳动力的分布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仅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是结构性的,而且创造效应和破坏效应也是结构性的,此类结构性的变化会对农业农村的禀赋结构,尤其是通过提升和改变劳动力的质量与分布对农户劳动生产率产生实质影响。基于此,本文认为准确识别农村部门互联网应用的作用路径及其结构性差异,对于在制度创新与政策导向上更好适应科技革命浪潮,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枫  孙世龙  
利用2013年"千村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劳动力转移对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影响的最新特征。在广延边际上,男性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流转没有显著影响,女性劳动力每年增加1个月的非农就业会使农户农地租入倾向下降6%,租出倾向增加8%。在集约边际上,男性劳动力与女性劳动力无显著差异,非农就业降低了农地需求但未增加农地供给。进一步分析表明,农地使用权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已较完善,但其供求匹配功能有待于通过促进男性与女性劳动力同时转移来进一步开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旭媛  林庆林  
本文关注生产外包服务发展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配置的影响,并着重探讨在考虑农户异质性与环节异质性时上述影响的差异。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在考虑农户异质性与环节异质性情况下,生产外包服务发展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配置的影响机制,随后使用跨度15年的4期面板村级数据与农户数据对上述影响机制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总体上生产外包服务发展对村庄劳动力非农化配置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不同环节的生产外包服务的可获得性以及劳动力节约程度对农户的劳动力非农化配置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水稻和玉米的机耕环节、植保环节以及水稻的机收环节在促进劳动力非农化配置中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水稻和玉米的机播环节、玉米机收环节则无显著作用;另外,生产外包服务发展对劳动力非农化配置的影响因农户种植规模差异而有所不同,规模越大的农户,生产外包服务的发展对促进其劳动力非农化配置的影响越小,反而会增加其对土地的附着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春超  
本文针对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于城市居民缓慢的问题,从农户家庭经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影响中国农户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发现了农户将自家的关键性经济资源参与市场配置对收入增长的重要性。本文强调,探讨农户收入持续增长的新路径可以从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参与程度上做文章,采取相应的激励政策提高农户对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市场参与程度,这应该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传浩  李明坤  
本文利用2011年浙江、湖北和陕西三省"中国农村家庭土地经营状况调查"的第一手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土地市场契约稳定性与土地市场交易量两个维度对土地市场的发育程度进行全面衡量,并进一步分析土地市场发育及其质量差异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土地市场在地权稳定性等质量维度和土地市场交易量等数量维度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成熟的土地市场发育与稳定的市场租赁契约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流动。短期的土地租赁契约对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影响不显著,长期的土地租赁契约能够显著地促进劳动力的非农就业。从公共政策的角度而言,只有旨在促进农户签订长期租赁合同的政策才能有效促进农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秋霞  陈昭玖  徐慧婷  
基于2017年江西省637家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和Tobit模型对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效率进行了测度和影响因素的检验。结果表明:当前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呈个体劳动力专业化、农户生产兼业化;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均值为0.76,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样本农户间绝对差异较大;赣北和赣南地区的劳动力配置效率略高于赣中地区但统计上不显著。人力资本是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其中年龄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技能培训对其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家庭特征中,家中有老人或小孩、家庭抚养比均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魏雷  
对甘肃10个样本村入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显示,目前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农户家庭普遍采取兼业化模式,二是个体劳动力有明显的专业化趋势。针对这一特征,建立农户家庭劳动力兼业化配置模型和个体专业化配置模型以理论解释,并通过计量实证考察了农户家庭与个体在劳动力配置决策中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目前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基于边际劳动价值、预期收入、风险和就业转移成本等因素的理性决策。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与教育投资,建立并完善农村信贷和保险市场,降低农业生产和城市部门就业风险,是加快推进家庭专业化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