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00)
- 2023(20679)
- 2022(17678)
- 2021(16236)
- 2020(14000)
- 2019(32083)
- 2018(31782)
- 2017(61392)
- 2016(33552)
- 2015(37757)
- 2014(37642)
- 2013(37417)
- 2012(34566)
- 2011(30967)
- 2010(31065)
- 2009(29088)
- 2008(29012)
- 2007(26297)
- 2006(23360)
- 2005(20691)
- 学科
- 济(140788)
- 经济(140566)
- 业(114072)
- 管理(103884)
- 企(94505)
- 企业(94505)
- 方法(65379)
- 数学(54748)
- 数学方法(54065)
- 农(51186)
- 财(40724)
- 业经(37779)
- 中国(35761)
- 农业(33882)
- 学(28199)
- 制(27473)
- 贸(27330)
- 务(27325)
- 贸易(27320)
- 财务(27226)
- 财务管理(27165)
- 地方(26891)
- 易(26579)
- 企业财务(25747)
- 理论(23818)
- 技术(23320)
- 和(22671)
- 银(20558)
- 银行(20500)
- 划(20375)
- 机构
- 学院(483383)
- 大学(480988)
- 济(196090)
- 管理(192519)
- 经济(191904)
- 理学(166086)
- 理学院(164347)
- 管理学(161418)
- 管理学院(160558)
- 研究(156456)
- 中国(120863)
- 京(101451)
- 科学(97329)
- 财(90660)
- 农(89790)
- 所(79112)
- 业大(75159)
- 江(73646)
- 中心(73552)
- 财经(72535)
- 研究所(71611)
- 农业(69581)
- 经(65963)
- 北京(63490)
- 范(61536)
- 师范(60927)
- 经济学(58901)
- 州(58752)
- 院(56119)
- 财经大学(53532)
- 基金
- 项目(324510)
- 科学(255279)
- 研究(235924)
- 基金(235867)
- 家(205000)
- 国家(203209)
- 科学基金(175428)
- 社会(149284)
- 社会科(141266)
- 社会科学(141226)
- 省(128083)
- 基金项目(124818)
- 自然(114589)
- 自然科(111976)
- 自然科学(111943)
- 自然科学基金(109938)
- 教育(107972)
- 划(106172)
- 资助(97576)
- 编号(96923)
- 成果(77811)
- 重点(71909)
- 部(71412)
- 发(68727)
- 创(67687)
- 课题(65631)
- 创新(62880)
- 科研(62321)
- 国家社会(61241)
- 教育部(61052)
- 期刊
- 济(218696)
- 经济(218696)
- 研究(138180)
- 中国(92119)
- 农(85595)
- 学报(77112)
- 财(72219)
- 管理(70992)
- 科学(70303)
- 大学(58846)
- 农业(57838)
- 学学(55641)
- 教育(47695)
- 融(44470)
- 金融(44470)
- 技术(43108)
- 业经(39830)
- 财经(35707)
- 经济研究(33395)
- 经(30565)
- 业(30497)
- 问题(29256)
- 技术经济(25161)
- 版(24254)
- 图书(23957)
- 统计(23665)
- 理论(22787)
- 科技(22180)
- 现代(21952)
- 商业(21893)
共检索到714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涨宝 寇永丽 韦宏耀
农地对农户来说既是生产资料也是保障资料的双重功能深深影响着农地流转,当下农村日益加深的农户兼业化程度是否会重塑二者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利用五省市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劳动力配置自由度和农地保障功能可替代预期对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二者对不同兼业水平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兼业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愿意转出农地;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自由度越低、农地保障功能可替代预期越好,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越强烈。低兼业程度农户比高兼业程度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更易受到家庭劳动力配置自由度和农地保障功能可替代预期的影响。可见,农户的农地转出意愿,既考虑了眼前的经济收入,又照顾了长远的经济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焱 张玲燕
利用农户层面的调查数据,采用模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农地保障功能被替代程度的地区差异,探讨农地保障功能被替代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农地保障功能被替代程度具有显著的差异;在无锡和南通,农地就业保障被替代程度和经济保障被替代程度愈大,农户愈是愿意转出农地。经济发展水平愈高,这种影响程度就愈大;在无锡农地基本生活保障被替代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有微弱的负影响,南通农地基本生活保障功能被替代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提高农民收入多元化的程度,是加快农地流转,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的根本途径。在农地流转制度设计过程中要尊重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涨宝 贺亮
采用对湖北省随州市和黄冈市30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有相当比例(41.5%)的农村劳动力愿意成为职业农民,当前农村社会并非无人愿意种地,而是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力及其家庭面临"无地可种"的困境。(2)农户生计显著影响其劳动力的职业务农意愿。就生计模式而言,相比于纯非农户,兼业农户中的劳动力更可能选择职业务农;就资源禀赋而言,拥有可代替劳动力的农机具及家庭实际经营耕地面积具有正向刺激作用;就生计状态而言,家庭货币支出压力越大,其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越强。此外,个体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政府农业补贴力度与个体劳动力职业务农意愿呈显著正相...
关键词:
农户生计 农村劳动力 职业农民 务农意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立娟 王苗苗 史俊宏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农地转出行为与农户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了土地转出视阈下农户生计资本测度的指标体系,利用CFPS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分析农地转出户与非转出户的生计资本状况,探讨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类家庭的生计资本水平总体均不太高,农地转出户的生计资本总值略小于农地非转出户。其中,农地转出户的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水平明显高于农地非转出户,而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存量均低于农地非转出户,特别是自然资本的差异比较明显。农地转出行为对农户的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均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农户的金融资本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此外,农户的生计资本还受到家庭因素和社区因素等特征变量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非农就业机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强化农地转出户生计资本,促进其生计转型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亚胜 程久苗 费罗成 徐玉婷
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能否被有效替代已经成为农地能否健康有序流转的关键所在。文章选取安徽省芜湖市为研究案例区,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开展田野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地保障功能替代对农户转出农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较强,63%的农户期待转出农地。(2)农地保障功能替代对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有一定影响:劳动承载力功能替代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愿意转出农地;农地的价值功能替代程度越高,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越高;当今农地的养老功能替代程度对农户转出农地意愿没有显著直接
关键词:
农地保障功能 农地流转 农户意愿 芜湖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亚胜 程久苗 费罗成 徐玉婷
农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能否被有效替代已经成为农地能否健康有序流转的关键所在。文章选取安徽省芜湖市为研究案例区,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开展田野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地保障功能替代对农户转出农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较强,63%的农户期待转出农地。(2)农地保障功能替代对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有一定影响:劳动承载力功能替代程度越高的农户,越愿意转出农地;农地的价值功能替代程度越高,农户转出农地的意愿越高;当今农地的养老功能替代程度对农户转出农地意愿没有显著直接影响。为促进农地合理流转、最大限度保护农户利益,应健全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尤其增强新农保的保障能力,消除农户在养老方面的后顾之忧;推动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职业培训,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面向农业转移人口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关键词:
农地保障功能 农地流转 农户意愿 芜湖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振 郭杰 欧名豪
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安徽省郎溪县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农地转出意愿与转出行为的差异及其原因,以期为促进农地有序流转,提高农地流转效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农地转出意愿是理想状态下的选择,主要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影响;而转出行为是现实状态下的决定,主要受行为态度和知觉控制影响;(2)农地流转后转入户毁约弃耕、承包地被过度利用或撂荒等风险严重阻滞了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向转出行为顺利转化,是导致意愿与行为相悖离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农地流转效率,必须为年龄偏大的农户提供就业培训,为其增加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加强农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增强农户流转意识;慎重对待农地流转可能带来的各类隐性风险,严防毁约弃耕、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以及大规模囤地、撂荒等现象的发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魏雷
对甘肃10个样本村入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显示,目前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农户家庭普遍采取兼业化模式,二是个体劳动力有明显的专业化趋势。针对这一特征,建立农户家庭劳动力兼业化配置模型和个体专业化配置模型以理论解释,并通过计量实证考察了农户家庭与个体在劳动力配置决策中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目前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基于边际劳动价值、预期收入、风险和就业转移成本等因素的理性决策。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与教育投资,建立并完善农村信贷和保险市场,降低农业生产和城市部门就业风险,是加快推进家庭专业化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展进涛 陈超
本文利用2007年对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411个县的技术需求及渠道选择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户农业技术需求和渠道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劳动力转移程度越高的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就越小,并且选择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为技术渠道的可能性会随着家庭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而降低,但这一结论并不适用于农机使用技术。此外,家庭经营规模越大,农户对技术的需求则越大,并偏好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指导,但病虫害防治技术除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耿飙 潘亚茹 罗良国 王娜娜 尼雪妹 刘宏斌
[目的]农户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治理流域的面源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高效利用洱海流域土地资源,急需探究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云南省大理州395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参与洱海流域土地转出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1)49.87%的农户愿意参与洱海流域上游的土地转出,高出全国17.8%的土地转出比例,且越年轻或越年长的农户越愿意流转土地;(2)户主的年龄、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和对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态度3个因素对农户的土地转出意愿影响非常显著(P农户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户主的年龄;(3)性别、户主学历、家庭年收入、非农业收入、务农劳动力、耕地规模和有机肥使用情况等变量对农户的土地流转。[结论]最终提出有利于洱海流域上游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农业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洁 马红玉 夏显力
探讨农地转出户生计策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农地转出户的生计水平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428份农地转出户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K-均值聚类对样本农户的生计策略进行分类,测算了农地转出户的生计资本,采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集中连片特困区农地转出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大部分农地转出户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而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较小;(2)农地转出户的生计策略分为"农业主导型"、"兼业型"和"务工主导型"三种类型;(3)劳动力数量、非正规渠道贷款金额是影响农地转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延雷 张正岩 王志刚
农地转入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话题,但对农户风险偏好因素却有所忽视。因此,本文尝试从农户风险偏好的角度给予农地转入影响种植结构调整的新解释,并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修正了潜在的样本自选择偏误后发现,农地转入显著促进了种植结构的"非粮化"调整,并且具有明显的农户风险偏好情境依赖特征,具体表现为农户的风险偏好会强化农地转入对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户风险偏好的强化作用在农地转入规模方面显著,但在农地转入年限方面不显著。此外,农地转入对种植结构的调整效应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其中家庭成员中有村干部农户的影响效应要显著大于没有村干部家庭成员的农户,并且该影响在非贫困户中显著,而在贫困户中不显著。本文认为,应警惕农地转入带来的种植结构"非粮化"趋势,确保粮食安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建菲 张应良
本文利用全国12省区1030份土地转出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探究农户土地权益维护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有70%的土地转出农户愿意主动维护其土地权益;农户不愿维权的原因主要包括多个方面,即认为没有资源、土地权益价值不高、搭便车行为、耗时等;农民期望的维权方式主要是双方协商和通过政府协商,司法途径维权占比不到10%;在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并不会降低土地转出农户维护土地权益的意愿;农户土地权益维护意愿也受到其法律法规认知水平、受访者年龄和政治面貌等显著影响,但乡村精英的作用影响并不显著。由此,笔者提出应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多渠道提高农民法律认知水平、积极培育和壮大乡村精英队伍,以不断增强农户土地权益保护意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光 李放
基于江苏省沭阳县的调查数据,对农民非农就业、社会保障与其土地转出意愿与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所具有的多重功能价值对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土地的直接经济价值与农民土地转出意愿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土地转出预期价值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最大,农民土地转出的预期回报对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若有完善的非农就业环境与社会保障制度能代替土地本身承载的就业价值与社会保障功能,则会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产生积极的正向作用。其次,Probit和Tobit模型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具有非农就业经验以及家庭非农劳动力越多的农民转出其土地的可能性越大,转出的面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赖俊明
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也是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农民工进城以后,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功能弱化了,但在城乡差别还比较大的环境下,作为社会保障的功能并没有弱化。正确把握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趋势,处理好农村劳动力出去、留下和返乡的关系,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杭州、温州、宁波三市进行专题调研,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处置农地意愿现状,着重分析了农民家庭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农地流转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地处置意愿 农村劳动力 城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地确权和宗族网络对农地转出的影响:替代或互补
农地处置意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基于浙江省三地调查数据的分析
社会公平能否提升地区劳动力配置效率?——基于劳动力公平偏好的微观视角
基本养老保险对青年劳动力生育意愿的影响——基于收入与替代效应交互视角的检验
农户生计非农化对林地转出意愿的影响研究
劳动力非农就业抑制了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吗——基于西部地区10省85村1154户的微观调查数据
经济发达地区就地转移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户意愿的调查分析
农民工对城镇劳动力的替代性研究
劳动力外流对农户技术持续使用意愿的非线性影响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及其家庭结构差异对农地转出决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