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9)
2023(6843)
2022(5730)
2021(5530)
2020(4370)
2019(9996)
2018(10013)
2017(18527)
2016(10514)
2015(11931)
2014(12167)
2013(12010)
2012(11196)
2011(10092)
2010(10473)
2009(9781)
2008(9854)
2007(9420)
2006(8666)
2005(7945)
作者
(29659)
(25182)
(24781)
(23813)
(15408)
(12231)
(11022)
(9720)
(9531)
(9234)
(8615)
(8432)
(7985)
(7712)
(7662)
(7609)
(7445)
(7203)
(7079)
(7044)
(6405)
(6279)
(6174)
(6120)
(5915)
(5678)
(5616)
(5365)
(5235)
(5163)
学科
(48810)
(42670)
经济(42616)
(36276)
农业(32671)
管理(22668)
业经(17006)
(15545)
企业(15545)
中国(14161)
农业经济(12373)
(11686)
地方(10894)
方法(10301)
(10237)
(9934)
(9515)
劳动(9498)
(9482)
农村(9463)
发展(8830)
(8812)
数学(8448)
数学方法(8259)
(8150)
(8007)
土地(7941)
建设(7679)
收入(7621)
(7594)
机构
学院(151490)
大学(142948)
(60359)
经济(58857)
管理(54553)
研究(50432)
(46374)
理学(45813)
理学院(45339)
管理学(44475)
管理学院(44224)
中国(42469)
农业(34621)
(30314)
科学(30110)
业大(28336)
(27739)
(26695)
(26302)
中心(25319)
研究所(22951)
(21579)
师范(21429)
(21136)
农业大学(21128)
(20701)
财经(20419)
北京(19057)
(18230)
经济管理(17982)
基金
项目(90163)
研究(73177)
科学(69799)
基金(61822)
(52518)
国家(51797)
社会(44895)
科学基金(43688)
社会科(41724)
社会科学(41715)
(38150)
编号(34217)
教育(32689)
基金项目(32662)
(29637)
成果(28457)
(27821)
自然(25291)
自然科(24609)
自然科学(24607)
资助(24200)
自然科学基金(24125)
课题(22849)
(21246)
(19770)
重点(19640)
(19552)
(19296)
(18723)
(18305)
期刊
(84296)
经济(84296)
(54564)
研究(45349)
中国(41198)
农业(36857)
学报(22716)
科学(21721)
业经(21325)
(21312)
教育(21298)
大学(18784)
(18478)
金融(18478)
学学(17633)
管理(16384)
(15996)
农业经济(14773)
农村(14372)
(14372)
技术(14003)
问题(12424)
(11021)
经济问题(9657)
财经(9592)
世界(9547)
农村经济(9400)
经济研究(9010)
社会(8985)
(8345)
共检索到249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方菲  
随着社会转型与城镇化,大量劳动力迁移,形成了大规模农村留守老人,其精神慰藉问题十分突出。本文结合数据资料,剖析了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慰藉问题形成的背景及呈现出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精神慰藉的路径:责任伦理的建构、村落社区的建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东昱  刘彤  
合理利用激励措施对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高效转移具有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激励措施要与国家背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占大多数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现实特征,通过消除制度性障碍、形成"推—拉"机制、在企业管理经营中让进城务工人员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和把个人发展与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等措施,可以激励进城农村务工人员稳定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者素质,快速高效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易君健  耿龙波  
基于最近针对农村迁移劳动力的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应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对中国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过程中的部门选择行为展开经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对农村迁移劳动力部门选择过程中的性别差异进行分解,以研究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部门之间的性别歧视。主要研究结论为:工作搜寻渠道和个人人力资本状况(特别是教育水平)对农村迁移劳动力的部门选择存在显著的影响;而家庭和迁出地等特征变量对其部门选择的影响较小;同时,虽然农村迁移劳动力在部门选择过程中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其性别差异主要来自于个体特征变量之间的差异,纯粹性别歧视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迁移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恂  
人力资本理论是透视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重要视角。我国农村面临低素质劳动力难以迁出或迁出后就业质量低、高素质劳动力不愿迁回的双重困境。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出困境,农村人力资本回报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回困境。因而必须在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农村低素质劳动力的迁移能力;在生活保障、工资待遇等方面增加人力资本回报,提升高素质劳动力的回流意愿,不断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和农村劳动力的全面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恂  
人力资本理论是透视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重要视角。我国农村面临低素质劳动力难以迁出或迁出后就业质量低、高素质劳动力不愿迁回的双重困境。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出困境,农村人力资本回报不足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迁回困境。因而必须在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升农村低素质劳动力的迁移能力;在生活保障、工资待遇等方面增加人力资本回报,提升高素质劳动力的回流意愿,不断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和农村劳动力的全面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单正丰  季文  陈如东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具有一定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既表现为转移劳动力对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重拥有,也表现为特定区域的选择;在农村劳动力沉淀于城市过程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重遴选机制更为显著;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这部分群体的社会分化在悄悄发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燕  张文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红忠  
农民工政策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的主要决定因素。政府放松其农民工政策,将促进城市化进程,但城市政府必须支付庞大的显性成本,而能够降低城市政府显性成本的农民工政策有着巨大的机会成本,即造成城市化滞后,加剧城乡和地区经济差距。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甘露  潘怀明  
由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并没有取得平等的就业资格,他们仍然是社会排斥的对象。文章以社会排斥为中心概念,通过定性分析和研究发现,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等要素构成了独特复杂的社会排斥主体系统,共同作用于社会排斥客体即农村剩余劳动力。文章最后得出了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基础是法制与公共政策要先行的结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晓华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能够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能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所以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中央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进步,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没有根本改善,城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有很多局限性。因此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裴新辉  周腰华  姚媛媛  刘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这是由于三大制度原因造成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而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是直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制度原因,因此亟需进行农地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友然  贾愚  江游  
本文介绍了江苏省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情况,分析了该群体参加社会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现有社会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登杰  李淑娴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农民文化素质低、不具备专业技能因而就业空间狭小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加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锁利铭  马捷  贾志永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产生的各利益集团首先,利益集团不同于"阶级"的含义,"阶级"是按照所拥有的生产资料的数量而界定的生产关系;"利益集团"概念更偏向于一种特定的正式或非正式社会组织结构。集团的存在是为了谋求个人不能通过他的纯粹个人行动来增进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龙  兰永生  
从理论上讲,农村劳动力转移既会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可获得的经济给养能力,又会影响农村留守老人得到的生活照料质量,从而影响留守老人健康。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农户数据,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留守老人健康的影响,并利用"家庭所在社区总人口中外出打工人数所占比重"作为工具变量来克服估计中存在的联立内生性问题。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总体上有利于留守老人健康状况的改善。但是,在农村养老公共服务缺失的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留守老人健康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旨在增加农村养老公共服务供给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