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0)
- 2023(2343)
- 2022(2023)
- 2021(2029)
- 2020(1692)
- 2019(4020)
- 2018(3681)
- 2017(6889)
- 2016(3725)
- 2015(3963)
- 2014(3852)
- 2013(3936)
- 2012(3659)
- 2011(3191)
- 2010(3072)
- 2009(2844)
- 2008(2675)
- 2007(2519)
- 2006(2231)
- 2005(1965)
- 学科
- 济(13464)
- 经济(13439)
- 业(13386)
- 农(11572)
- 收入(11271)
- 农业(10221)
- 财(7566)
- 管理(6459)
- 中国(6207)
- 分配(6135)
- 方法(5464)
- 劳(5462)
- 劳动(5444)
- 数学(5016)
- 数学方法(4976)
- 国民(4560)
- 国民收入(4414)
- 企(4347)
- 企业(4347)
- 富(4261)
- 财富(4261)
- 人口(3489)
- 学(3277)
- 动力(3048)
- 地方(2940)
- 劳动力(2915)
- 业经(2829)
- 农业劳动(2765)
- 农业人口(2691)
- 动(2615)
- 机构
- 学院(51226)
- 大学(51192)
- 济(23350)
- 经济(23016)
- 研究(19945)
- 管理(17698)
- 理学(15652)
- 理学院(15417)
- 管理学(15129)
- 管理学院(15034)
- 中国(14621)
- 科学(12268)
- 京(10839)
- 所(10577)
- 财(10576)
- 农(10417)
- 研究所(9780)
- 中心(8480)
- 经济学(8448)
- 财经(8262)
- 业大(7932)
- 农业(7930)
- 经济学院(7693)
- 范(7676)
- 师范(7616)
- 经(7613)
- 江(7180)
- 院(7138)
- 北京(6837)
- 科学院(6345)
- 基金
- 项目(36804)
- 科学(29330)
- 基金(27814)
- 研究(26724)
- 家(24869)
- 国家(24616)
- 科学基金(20506)
- 社会(18302)
- 社会科(17189)
- 社会科学(17187)
- 基金项目(14515)
- 省(12994)
- 自然(12434)
- 自然科(12116)
- 自然科学(12114)
- 自然科学基金(11887)
- 教育(11770)
- 划(11518)
- 资助(10966)
- 编号(10834)
- 成果(9019)
- 重点(8468)
- 国家社会(8296)
- 部(8234)
- 发(8050)
- 性(7246)
- 制(7218)
- 课题(7097)
- 教育部(7054)
- 创(6967)
共检索到75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都阳 朴之水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地区的迁移日益普遍 ,贫困地区也不例外。本文利用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户调查资料 ,对迁移收入转移及其对贫困状态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并具体分析了迁移收入转移的决定因素。本文研究表明 ,中国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迁移行为与“利他性”假说相吻合 ,这表明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迁移可以视作一种积极的反贫困行为。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具体分析 ,本文也发现劳动力迁移的确成为缓解贫困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迁移人口与其他家庭成员处于不同的消费群体 ,他们的福利状况有可能被高估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迁移 收入转移 贫困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赖俊明 徐保红
基于浙江西部山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对劳动力迁移的定量数据进行计量验证,探索了参与不同的务工方式对农户选择参与各类生产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劳动力参与外地务工虽然有利于家庭的资金积累,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流出地非农生产活动的参与和劳动力供给;本地务工在促进资本积累的同时,对参与林(经济)作物种植、养殖和自营等生产活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过多的劳动力迁移仍然会减少本地其他活动的收入水平。
关键词:
贫困脆弱性 农户 劳动力迁移 农业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美霞 钟甫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一般认为总体的经济增长对贫困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认为,一般的经济增长可能大幅度降低贫困发生率,但也可能导致剩余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更加恶化,而且这种可能的副作用会因地而异。本研究使用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作为测度贫困的三个指标,以贫困地区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农业资源禀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为特征选取两个样本,探索并验证农村地区人均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与贫困的三个指标变化影响的内在机制和关系,并提出不同地区扶贫政策取向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川江
本文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发现转移进城农民的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借鉴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新贫困”概念。然后再分析“新贫困”产生的原因,采用典型研究的方法进而探讨了解决“新贫困”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新贫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荣生 赵亚平 吴克禄
中国贫困农民的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在于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但中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政府必须实施有效的公共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把农村劳动力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建立健全劳务转移就业的组织体系,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扶贫力度,从而实现中国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剩余劳动力转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大金 袁康来 吴峰
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前提。本文根据湖南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材料,系统分析了目前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难点,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劳动力转移 障碍因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荣生 赵亚平 金驰华
本文从我国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并以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为依据,从受训人员、培训单位、管理部门三个不同的层面分析了目前我国(以扶贫办系统为主)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准确定位、理顺关系、注重战略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做好我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劳动力转移培训 现状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华臣 卢华
本文采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64个地级市数据,从地市内迁移、省内其他地市迁入和外省迁入三个维度检验了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地市内迁移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省内其他地市迁入和外省迁入对迁入地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相反,但影响均不显著。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在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的地区,劳动力地市内迁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皮亚彬
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地区效率差异和劳动力迁移成本的两部门两地区模型,研究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时,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的福利效应及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缩小地区效率差异以促进产业转移,或降低迁移成本以促进劳动力流动,都可以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并提高经济总体产出;由于劳动力迁移成本异质性,低迁移成本劳动力偏好产业转移,而高迁移成本劳动力偏好劳动力转移政策,因而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类政策不能相互替代;当工业化水平提升或地区效率差异扩大导致劳动力流动需求增加时,如果不进一步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地区间收入差距会扩大,从而形成劳动力迁移与地区差距扩大同时发生的“谜题”。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流动两类思路并不存在内在逻辑冲突,不应将二者对立,需要采取降低劳动力迁移成本和提高欠发达地区发展潜力相结合的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雪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石智雷
本文利用武汉市迁移劳动力的调研数据,对农村迁移劳动力在城生活状况和城乡收入预期做了分析,并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借助计量经济学工具,研究了在城就业状况和长期保障状况对迁移劳动力城乡收入预期的影响。研究发现,迁移劳动力的城乡收入预期水平受到个人特征、在外就业经历、将来打算和长期保障状况等多方面变量的显著影响,但不同年份间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迁移劳动力的个人特征在2005年后对其农村收入预期有着更大的效用。接受过技能培训、挣钱后希望留城发展或者作为雇主的迁移劳动力对留城最低收入要求更高一些。随着在城就业时间的延长以及非农务工经验的积累,农村迁移劳动力会根据城乡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劳动力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课题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流动性不断增强。本文根据1990年、2000年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调查数据,分析了近20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的空间距离变化以及农村劳动力省际迁移来源地和目的地变化及特征。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迁移距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建交
以我国1991—2017年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旅游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和贫困减缓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对贫困减缓有逐渐增强的正向影响,而旅游业发展对贫困减缓的作用并不明显;此外,旅游业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实现。最后文章从发展旅游业配套产业、加强贫困地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VAR 旅游业 劳动力转移 贫困减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定国
渝鄂湘黔接壤地区是位居我国腹心的重要待开发贫困山区。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就业转移问题突出。1996年农村劳动力剩余量达800~1 000万人,且呈增长趋势。到2010年,农村劳动力将达2 200万人,剩余量约达1 200~1 400万人。就业压力很大。本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应施行就地转移和输出转移双关齐下,其转移的主要领域包括商品农业,乡镇企业,生态经济经营型生态环境建设及劳务输出等。研究结果说明,上述产业领域的发展,可增加的就业量分别达80~100万人,300~400万人,80~110万人,80~100万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