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8)
2023(14460)
2022(12564)
2021(11858)
2020(9775)
2019(22809)
2018(22458)
2017(43946)
2016(23431)
2015(26290)
2014(26172)
2013(25624)
2012(23039)
2011(20460)
2010(19996)
2009(18043)
2008(17085)
2007(14741)
2006(12479)
2005(10556)
作者
(64449)
(53640)
(53318)
(50645)
(34161)
(25738)
(24294)
(21133)
(20498)
(18842)
(18414)
(17933)
(16727)
(16657)
(16504)
(16163)
(16050)
(15973)
(15300)
(15281)
(13069)
(12902)
(12874)
(12319)
(11973)
(11893)
(11699)
(11601)
(10712)
(10478)
学科
(92868)
经济(92767)
管理(67589)
(65239)
(53589)
企业(53589)
方法(46714)
数学(41176)
数学方法(40636)
(25125)
(24413)
中国(24000)
业经(20229)
(18528)
地方(17850)
农业(17094)
(16643)
贸易(16632)
(16129)
(15467)
理论(15439)
(15081)
财务(15009)
财务管理(14980)
技术(14724)
(14402)
企业财务(14184)
环境(13957)
(13128)
金融(13124)
机构
大学(325855)
学院(323867)
管理(134626)
(131101)
经济(128423)
理学(118134)
理学院(116895)
管理学(114829)
管理学院(114243)
研究(102515)
中国(75735)
(67422)
科学(62394)
(58282)
(48870)
财经(48302)
业大(47877)
(47870)
中心(47400)
研究所(44777)
(44315)
(44236)
北京(41935)
(41844)
师范(41471)
经济学(40170)
(37812)
农业(37411)
财经大学(36478)
经济学院(36410)
基金
项目(231860)
科学(183914)
基金(170441)
研究(170026)
(147691)
国家(146503)
科学基金(127753)
社会(108126)
社会科(102540)
社会科学(102511)
基金项目(91070)
(89279)
自然(83805)
自然科(81920)
自然科学(81899)
自然科学基金(80408)
教育(78500)
(75268)
资助(69972)
编号(69198)
成果(54298)
(51724)
重点(51106)
(48456)
(48408)
课题(46178)
创新(45148)
教育部(45087)
国家社会(44586)
科研(44577)
期刊
(134743)
经济(134743)
研究(91855)
中国(55889)
学报(48874)
管理(48371)
科学(46126)
(43929)
(42420)
大学(38111)
学学(35948)
教育(33452)
农业(29760)
技术(28711)
(25460)
金融(25460)
财经(23456)
业经(22787)
经济研究(21790)
(20022)
问题(17625)
理论(16289)
图书(16092)
技术经济(15532)
科技(15380)
实践(14914)
(14914)
(14887)
商业(14721)
(14363)
共检索到451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晓宁  姚延婷  
从市场分割的角度出发,对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和中国市场化过程中的"迁移谜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和城乡分割导致了劳动者之间必然存在工资收入差距,而且即使存在劳动力转移,也不能使工资差距收敛。这种制度性偏好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劳动者工资收入差距的扩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构建全国统一、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是非常必要的,并提出有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季雷  周博  
本文从"垄断—竞争"部门和"初级—次级"岗位两个维度,考察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结构效应在工资收入差距中的贡献。研究发现:结构效应对于工资收入差距的解释超过60%;垄断部门降低了受教育程度对工资的正向影响,竞争部门则仅放大了教育年限的正向作用;初级岗位工资提升更依赖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次级岗位则更对教育回报有缩减效应;教育年限的增加对于缩小岗位分割效应起到良好的作用,但对于垄断造成的分割效应则少有改善。因此,应破除行业垄断壁垒;改善垄断部门的工资激励方式,提高工资水平对受教育程度的敏感度;增加次级岗位劳动者通过接受教育提高收入的激励;提高次级岗位职业教育的普及度,通过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缩减不同岗位带来的工资差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莫国莉   于学增   过一锋  
民营中小企业截至2020年底已经贡献了占我国专利总量中近8成的专利,它们不仅是我国创新活动的主体,还提供了我国全部就业岗位中8成左右的就业岗位。然而它们在我国企业群体中也属于弱势群体,除了面临传统的融资难问题外,民营中小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中也处于不利地位,过去三年的疫情恶化了这一问题。文章按地区加行业划分样本个体并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专利数据库作为样本数据,来研究国有企业与民营中小企业的工资差距对民营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通过分析人才挤出、要素替代与创业活动等渠道发现这一工资差距扩大将削弱民营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异质性分析表明工资待遇更高的民营中小企业群体的创新活动受这一工资差距的影响更大,因而工资待遇较高且与同行业国有企业有更为直接竞争关系的“专精特新”类民营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会遭受工资差距扩大带来的更多不利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应该给予民营中小企业更多的人才政策倾斜,在国企改革涉及收入分配时统筹这一因素,以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助力“中国制造2025”。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鹏  
文章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主要是工资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在不同就业状态上的分化。劳动力市场改革也使得工资差距不合理的扩大。劳动力市场中收入分配失序的原因有国家规制、非价格机制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等。如果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采取新的发展战略,重构劳动力市场改革,那么,将不仅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改善,也有利于收入分配更为平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池仁勇  金陈飞  
文章利用2001~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下中小企业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发展的就业规模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劳动力市场分割对这种促进效应具有抑制作用;中小企业发展的经济规模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类似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关系。文章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充分发展中小企业以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将会有益于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坚持市场化改革,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规模,有助于跳出农村低收入水平陷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一、引言一个典型的经济高速增长,总是伴随着产出和投入要素在各产业间的转移,换句话说,由于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总产出的产业或部门分布不尽相同,并且不同部门具有不同的生产率,导致劳动力在部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蔡武  
构建城乡分割体制下的二元经济模型来分析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基于省区数据建立交叉项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城乡劳动力流动率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随农民工工资和城镇化水平的临界值由扩大转为缩小;(2)近年来超过三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由城市就业市场对农民工歧视产生的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价值带来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萍  李平  
目前缺少系统的农民工工资的面板数据妨碍了对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所有制分割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本文证明城镇集体经济部门的平均工资可以作为农民工工资的代理变量,并将城镇国有部门的平均工资与集体部门的平均工资的比例作为衡量城镇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的指标。笔者通过对中国1978—2008年间省际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劳动力市场的所有制分割本身具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但是,非国有部门职工比重的增加会削弱所有制分割的影响,从而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小瑛  赵忠  
我国的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形式多样。本文利用中国城镇家庭调查数据,基于回归、分解和倾向值匹配等方法展开实证分析,考察在不同雇佣合约下工人收入的影响因素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并进一步区分不同雇佣类型工人的收入差距是市场有效性的反应还是市场分割带来的租金。回归结果表明,雇佣合约期限与收入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不同雇佣合约关系下的工人收入决定机制存在差异。进一步的分解发现,在均值和不同分位数上分割效应对收入差距的解释程度始终高于禀赋效应,即不同雇佣合约类型之间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本文还采用分层倾向值匹配去除可观测的样本选择偏差,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不同雇佣合约之间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的收入差距这一结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Sylvie Démurger  Martin Fournier  李实  魏众  
本文利用1995年和2002年的城镇职工工资收入数据和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的扩展形式,分析了这一期间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效应对不同部门之间职工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作用。我们分解分析结果证实了不同部门之间职工收入决定中的分割效应不仅是存在的,而且仍有不断增强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垄断部门与竞争部门之间职工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而且部门之间收入差距中市场分割因素解释的比重不断上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少晔  应瑞瑶  
在将样本期1993-2008年划分为三个时期以分析不同劳动力市场条件下贸易开放收入分配效应,并采用省际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贸易开放与行业间工资差距在整个时期内表现为倒"U"型关系,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贸易开放显著缓解了工资不平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杭雷鸣  屠梅曾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在各个层面上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生阻碍作用。从内部机制来看,由收入高低所决定的城乡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存在着不同性质的城市“反斥力”和农村“反拉力”;从外部表现来看,制度性壁垒与市场性壁垒并存是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种表现形式。改革户籍制度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措施应同步推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丛斌  闵维方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5年在全国12个省市进行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就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教育与代际流动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定量实证研究。论文首先运用国际上通用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验证方法探讨中国职业和行业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状;其次,通过代际继承性指数和代际流动性指数等指标分析中国城镇居民职业、行业和收入代际流动的状况及其所呈现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特征;第三,运用通径分析技术、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探讨教育在促进代际流动及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向华  陈雪娟  
针对农村户籍者普遍遭遇的同工不同酬和就业机会不平等问题,基于1993—2009年CHNS微观数据,从工资差异和机会差异双重视角,本文进行了综合异质性揭示和内生性处理的计量和分解。结果显示:改革中岗位进入上的机会歧视有所减弱,但部门进入方面的机会歧视依然较大;户籍分割与其他分割的结合,使城乡户籍劳动力面临不同的工资决定机制,而机会差异与工资差异内在关联,使户籍分割的工资效应被部分隐藏在部门差异、岗位差异等分割形式之下;分位数分解后发现,城乡工资差异各分位点都未能缩小,甚至屡显扩大迹象,其主要根源就在于户籍工资歧视。因此,切断户籍与部门和岗位进入等的联系,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消除机会差异,促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