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1)
- 2023(12004)
- 2022(10225)
- 2021(9427)
- 2020(8366)
- 2019(19271)
- 2018(18961)
- 2017(37246)
- 2016(20009)
- 2015(22631)
- 2014(22637)
- 2013(22302)
- 2012(20512)
- 2011(18185)
- 2010(17870)
- 2009(16397)
- 2008(16214)
- 2007(14472)
- 2006(12025)
- 2005(10544)
- 学科
- 济(86275)
- 经济(86183)
- 业(58279)
- 管理(58152)
- 方法(47677)
- 企(46528)
- 企业(46528)
- 数学(43318)
- 数学方法(42849)
- 财(25917)
- 农(22917)
- 中国(20982)
- 业经(16969)
- 贸(16183)
- 贸易(16180)
- 农业(16027)
- 易(15742)
- 务(15668)
- 财务(15623)
- 财务管理(15583)
- 企业财务(14826)
- 地方(14791)
- 学(14762)
- 制(14574)
- 技术(12113)
- 银(12030)
- 银行(12006)
- 理论(11961)
- 和(11957)
- 融(11856)
- 机构
- 大学(285325)
- 学院(283355)
- 济(121113)
- 经济(118869)
- 管理(115626)
- 理学(101209)
- 理学院(100246)
- 管理学(98536)
- 管理学院(98017)
- 研究(87157)
- 中国(66471)
- 京(57811)
- 财(55315)
- 科学(52096)
- 财经(45187)
- 农(43819)
- 中心(42770)
- 所(42065)
- 业大(41682)
- 经(41284)
- 江(40775)
- 经济学(38573)
- 研究所(38315)
- 北京(35557)
- 经济学院(35271)
- 农业(34492)
- 范(34454)
- 师范(34103)
- 财经大学(33892)
- 州(31888)
- 基金
- 项目(196459)
- 科学(156323)
- 基金(146068)
- 研究(141560)
- 家(126559)
- 国家(125566)
- 科学基金(109663)
- 社会(92045)
- 社会科(87536)
- 社会科学(87511)
- 基金项目(77203)
- 省(75344)
- 自然(71557)
- 自然科(70009)
- 自然科学(69990)
- 自然科学基金(68771)
- 教育(66198)
- 划(63781)
- 资助(60837)
- 编号(56915)
- 成果(45085)
- 部(44611)
- 重点(43584)
- 创(40739)
- 发(40580)
- 国家社会(39056)
- 教育部(39015)
- 科研(38652)
- 创新(38116)
- 人文(37856)
- 期刊
- 济(120100)
- 经济(120100)
- 研究(75530)
- 中国(48694)
- 财(44190)
- 学报(42083)
- 管理(39743)
- 科学(38774)
- 农(37384)
- 大学(32733)
- 学学(30903)
- 技术(25606)
- 农业(25160)
- 融(23815)
- 金融(23815)
- 教育(23765)
- 财经(22352)
- 经济研究(20324)
- 业经(19557)
- 经(19083)
- 统计(16693)
- 问题(16594)
- 策(14752)
- 技术经济(14593)
- 理论(13966)
- 贸(13712)
- 业(13621)
- 决策(13554)
- 商业(13351)
- 图书(13294)
共检索到396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段均 杨俊
本文从劳动力跨部门配置效应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跨部门配置的时期和地区特征,使用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了我国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改革开放的后一阶段,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收入分配均等化效应下降,且西部地区下降更加显著。而收入均等化效应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次产业部门间生产率差距扩大。文章指出产业协调发展是提高劳动力转移收入分配效应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收入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慧 伏开宝 李勇刚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199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门槛效应。研究还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慧 伏开宝 李勇刚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199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门槛效应。研究还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滕瑜 迟睿
随着我国服务贸易增长迅速,服务贸易对异质劳动力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将异质劳动力细分为高、中和低技能劳动力,基于我国服务业11个细分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了服务贸易对异质劳动力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服务贸易进口会增加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而不利于中等技能劳动力相对工资的提高,因此会扩大高技能劳动力与中低等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而服务贸易出口会提高中等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收入,从而高技能劳动力和中等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缩小。但具体到高低技术服务行业,服务贸易进出口对异质劳动力收入差距的影响则不同。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异质劳动力 收入差距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祥云 刘慧 陈芸
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我国教育扩展、教育分布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我国教育扩展和教育分布均对收入差距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分布越平等,居民收入差距越小,而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目前我国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处于"倒U"曲线的左边。从长远来看,促进教育分布公平和扩大中高等教育规模都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教育扩展 教育分布 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东林 付鹏
文章基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人力资本投入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且近年来仍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而近十年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差异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观,利用2001-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无论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在区域范围内,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没有随着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差异的缩小而降低,主要是由教育资源失衡、学历层次不同、劳动力市场扭曲及歧视性择业等因素造成的。因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长庚 张松彪
社会上的分配结果和各类不平等都是由个体的权利配置来实现的,造成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本性原因是一系列制度导致的权利配置不合理。收入分配公平应该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而权利公平应是其核心内容。本文从权利配置的视角来探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认为城乡居民在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三个方面的权利不平等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促进城乡居民参与权趋于平等的政策举措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之间不平等的收入权和保障权则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意味着,改革和完善现有收入分配制度的方向应该是促进城乡居民在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方面趋于平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英 韩燕明 喻逸涵 蒋明雅
近年来,我国持续增加的城乡居民高储蓄率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典型特征,正确分析这一现象有利于我国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本文应用199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劳动力转移率和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率和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储蓄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农村储蓄率的影响尤为明显。引入劳动力转移率和城乡收入差距的交叉项可以发现,通过提高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农村居民获取的非农收入,能有效弥补城乡收入不平衡。劳动力转移规模和转移速度共同通过收入差距的缩小对农村储蓄率存在间接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储蓄率 劳动力转移率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浩 姚先国
本文采用世界经济自由度指数和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选取2002—2008年面板数据对就业保护的理论假说和经验分析进行了相应的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就业保护提高了失业率,女性和青年受就业保护制度的影响程度更大;就业保护子指标对失业率的影响与理论估计一致,但显著性较低。其中,雇佣/解雇管制越低,失业率越低;法定解雇成本越高,失业率越低;服兵役时间越长,失业率越高;最低工资、集体协商、工时管制与失业率之间没有显著关系。就业保护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改进我国的劳动立法,改善女性、青年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发挥法律的增进市场效率的作用,为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就业保护 劳动力市场 管制 随机效应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荣才 冯昶章
本文首先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众多影响因素归为五大类,利用十三个指标变量研究五大类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其次,基于其中可获取数据的九个指标1995-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各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构造Z指标对五大类因素的重要程度作量化比较。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军 王佳玮 杨浩昌
本文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力资本水平、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政策偏向等条件下,产业聚集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产业聚集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市化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城乡人力资本水平差距、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政策偏向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提高产业聚集水平,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产业聚集 劳动力流动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闫东升 孙伟 李平星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协同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与碳排放强度下降,是“公平”与“效率”兼顾的重要内涵。在构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碳排放强度机制基础上,基于1998—2019年省级尺度面板数据,定量探讨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探析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碳排放强度上升,且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在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通过影响城镇化、抑制创新发展、强化资源错配等带来碳排放强度增加,且市场化水平、政府行为在二者关系中呈现显著调节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碳排放强度效应呈现显著时空异质性:一方面,表现为1998—2011年显著正效应与2012—2019年不显著负效应差异;另一方面,表现为东部不显著负效应、中西部显著正效应对比。在要素驱动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应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调作用,通过优化城镇化模式、提升创新发展质量、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在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滢 李金玲
文章基于1998~2010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分组层面研究了贸易开放对我国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出口开放、进口开放都会显著地扩大我国劳动力工资差距,但同时也表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出口开放在东部地区会显著的缩小劳动力工资差距,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会显著的扩大劳动力工资差距;进口开放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会显著的扩大劳动力工资差距,在西部地区则无显著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新 杨琬琨 何双良
文章通过构建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两区域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对劳动力净流入地区和净流出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山东省17地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劳动力净流入地区和净流出地区以及地区整体,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均缩小了其城乡收入差距;相对于劳动力净流入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劳动力净流出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军 王佳玮 杨浩昌
本文用1999-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对外开放制度和非公有经济等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促进区域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分区域比较分析表明,产业聚集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对区域居民收入的影响为正,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聚集对区域居民收入的影响为负。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鼓励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大人力资本和资本投入力度,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对于提高区域居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产业聚集 居民收入水平 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包容性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财政农业支出、农民增收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金融发展、对外开放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1978~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发展、政府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劳动力替代效应——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和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治理——基于城市化与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分析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加剧环境破坏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劳动力流动与工资收入差距:理论和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