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8)
- 2023(11192)
- 2022(10032)
- 2021(9429)
- 2020(7907)
- 2019(18621)
- 2018(18584)
- 2017(36307)
- 2016(19496)
- 2015(22055)
- 2014(22018)
- 2013(21983)
- 2012(20143)
- 2011(18172)
- 2010(18131)
- 2009(16492)
- 2008(16069)
- 2007(13904)
- 2006(12146)
- 2005(10701)
- 学科
- 济(78613)
- 经济(78520)
- 管理(53296)
- 业(51972)
- 企(43016)
- 企业(43016)
- 方法(38178)
- 数学(32499)
- 数学方法(32151)
- 贸(23865)
- 贸易(23854)
- 易(23169)
- 中国(20694)
- 农(20112)
- 财(18130)
- 业经(16934)
- 学(16659)
- 地方(16158)
- 理论(14154)
- 农业(13730)
- 和(12914)
- 制(12905)
- 融(12203)
- 金融(12202)
- 技术(11867)
- 环境(11655)
- 银(11311)
- 银行(11273)
- 务(11218)
- 财务(11157)
- 机构
- 大学(279796)
- 学院(275573)
- 济(113501)
- 管理(111162)
- 经济(111139)
- 理学(96992)
- 理学院(95917)
- 管理学(94305)
- 管理学院(93832)
- 研究(93313)
- 中国(67509)
- 京(59576)
- 科学(56459)
- 财(48892)
- 所(46665)
- 研究所(42682)
- 中心(40744)
- 农(40695)
- 财经(40095)
- 业大(39962)
- 北京(37919)
- 江(37838)
- 范(36901)
- 师范(36618)
- 经(36545)
- 院(34117)
- 经济学(33603)
- 农业(31920)
- 州(31200)
- 经济学院(30453)
- 基金
- 项目(190005)
- 科学(148892)
- 研究(140333)
- 基金(137945)
- 家(119475)
- 国家(118481)
- 科学基金(101556)
- 社会(87516)
- 社会科(82982)
- 社会科学(82959)
- 基金项目(73695)
- 省(72401)
- 自然(66138)
- 自然科(64606)
- 自然科学(64591)
- 教育(64007)
- 自然科学基金(63405)
- 划(61452)
- 编号(57535)
- 资助(57461)
- 成果(46803)
- 部(42486)
- 重点(41889)
- 发(39972)
- 创(39212)
- 课题(39039)
- 教育部(36697)
- 创新(36469)
- 科研(36272)
- 大学(35921)
- 期刊
- 济(120716)
- 经济(120716)
- 研究(83109)
- 中国(49051)
- 学报(41951)
- 管理(39933)
- 科学(39029)
- 农(36098)
- 财(34143)
- 大学(31996)
- 教育(30569)
- 学学(29846)
- 农业(25944)
- 技术(22854)
- 融(21591)
- 金融(21591)
- 经济研究(20199)
- 业经(19207)
- 财经(18507)
- 贸(18456)
- 国际(17648)
- 问题(16884)
- 经(15769)
- 图书(15195)
- 理论(13857)
- 业(13499)
- 科技(13009)
- 商业(12977)
- 技术经济(12967)
- 世界(12842)
共检索到400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礼 洪源
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当今西方经济学界的学术前沿问题之一,也是西方各国政府施政的理论依据之一。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替代还是互补或者是两者皆有可能,目前在国际学术界并无定论,其结果关键取决于具体案例和建模方式。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西方学者关于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并做简要评论。
关键词:
劳动力跨国流动 国际贸易 替代 互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秀丽 张志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的跨国流动越来越频繁,近些年中国劳动力资源日益紧缺,且国内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为验证二者之间的关系,以1987年~2016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理论方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进一步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对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跨国流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跨国流动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当二者关系因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状态时,可以通过反向作用机制调整至均衡;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了劳动力价格是劳动力跨国流动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劳动力跨国流动对国内劳动力价格的响应程度很大。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 跨国流动 长期均衡 误差修正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波
本文分别从理论角度、实证角度和政治经济学角度对FDI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有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理论研究部分对"替代说"和"互补说"有关理论分别进行了介绍;实证研究部分将现有研究划分为国家层面、产业层面、企业层面以及产品层面四个层次,并对每一层次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政治经济学研究部分,主要就补偿投资的有关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就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贸易 替代 互补 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志新 张秀丽 冯美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本文选取1987-2017年中国在岗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和对外劳务输出人数年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验证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探究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劳动力跨国流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协整检验证明二者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劳动力价格是劳动力跨国流动变化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劳动力跨国流动对劳动力价格增长率的脉冲响应由正变负;进一步得出劳动力价格上涨率对劳动力跨国流动变化率的贡献度最终稳定在14%左右,说明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劳动力跨国流动变化的影响显著。除此之外,劳动力跨国流动还会受自身影响。据此,本文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娉婷
本文在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依据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理论指导及国内外企业实践经验,分别从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的工人工资、劳动就业及劳动需求弹性三个方面对国际贸易劳动力集聚问题展开论述,并进一步指出了今后国际贸易中劳动力市场所必然遵循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工资 就业 劳动需求弹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申 李春梅 谢娟娟
近三十年来,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同时各国劳动力市场保持着一种动态变化,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不断加深。在这一背景下,国际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对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国际贸易对各国工资的影响、国际贸易对各国就业的效应以及国际贸易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本文将从上述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工资 就业 劳动需求弹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当伟
金融发展理论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两位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于1973年创立的,在那一年,他们分别出版了自己的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从此,"经济发展理论和货币金融理论两股巨流终于交汇融合起来"。他们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论断,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欠发达归咎于金融抑制。他们指出,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凯威 杨洋
论文对有关汇率与贸易关系的文献进行梳理,主要侧重于两方面的内容:汇率波动与汇率失衡分别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总体而言,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条件性与不稳健性,其影响的程度与方向依赖于对冲工具的可获得性、贸易商的风险规避类型、生产结构、调整成本及经济一体化程度等。而汇率失调在短期内对贸易存在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依赖于贸易商的定价策略、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性等。在长期内,汇率失调对贸易几乎不存在影响,除非市场存在其它紊乱因素。因此,汇率只是影响贸易的因素之一,以贸易平衡为核心的全球经济再平衡不能只依靠汇率的变化来实现。
关键词:
汇率 国际贸易 波动 失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邵凯
本文通过对劳动力工资、就业、以及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的阐述,论证了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重要关系,并从中得到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工资水平 就业 劳动力需求弹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秀芝 尹继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与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并存的现象,研究者们就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本文对中国的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收入差距的现象及原因;(2)劳动力流动的规模与特征;(3)收入差距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4)相关的对策建议;(5)研究的困难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地区收入差距 劳动力流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健
在国际贸易不断扩大、碳排放增加显著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成为当前探讨的热点话题,笔者选取如国际贸易对低碳经济的影响、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发展低碳国际贸易的对策等研究观点加以综述。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国际贸易 综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雷晓薇 梁玥颖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文化因素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术界展开了关于文化距离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研究,主要体现在从文化距离的概念及测度出发,以文化距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为主要脉络,分析文化距离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文化产品进出口的影响。但从现有文献来看,当前的研究在文化距离对货物贸易影响的研究视角、关于文化距离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的系统分析以及文化距离对分类型文化产品进出口影响等方面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平 张二震
现如今,各国厂商纷纷瞄准消费大国,通过价格、技术及品牌等手段相互竞争来占领目标市场,获取贸易利益,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格局的基本态势。对一国而言,拥有较大的国内需求市场,能否为其国际贸易创造优势呢?本文在对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到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的动因、格局、利益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国内需求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关键词:
国内需求 国际贸易 本土市场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盛斌 牛蕊
通过新增控制变量的计量经济模型,利用1997-2006年中国28个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从贸易流量和贸易政策两个方面检验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化会减少中高技术部门的就业,但促进了中低技术部门的就业。以进出口额为代表的贸易流量指标对不同技术水平的工业部门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即出口增长拉动了就业,而进口增加对就业则是消极的。但在具体影响程度上,贸易流量对中低技术部门的冲击均大于其对中高技术部门的冲击。
关键词:
贸易 贸易自由化 就业 中国工业部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慧敏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80年代,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以发展乡镇企业为载体,采取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内部就地转移方式来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一时期转移了近1亿劳动力,成就巨大。进入90年代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始走出原有单一的就地转移模式,向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并重的模式转变。特别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