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6)
2023(7735)
2022(6317)
2021(6088)
2020(5150)
2019(11498)
2018(11783)
2017(22618)
2016(12095)
2015(13712)
2014(13066)
2013(12541)
2012(10809)
2011(9806)
2010(10102)
2009(9550)
2008(8837)
2007(7861)
2006(6704)
2005(5899)
作者
(32715)
(27283)
(26850)
(25863)
(17173)
(12870)
(12281)
(10545)
(10232)
(9559)
(9249)
(9111)
(8583)
(8425)
(8352)
(8219)
(8139)
(8022)
(7991)
(7686)
(6659)
(6571)
(6522)
(6186)
(6165)
(5957)
(5930)
(5898)
(5465)
(5291)
学科
(47384)
经济(47337)
管理(34450)
(31313)
(25191)
企业(25191)
方法(24315)
数学(21971)
数学方法(21412)
(14090)
中国(13426)
业经(9878)
(9684)
理论(9621)
农业(9462)
(8557)
贸易(8551)
(8550)
(8318)
(7914)
(7596)
地方(7467)
环境(7009)
资源(6768)
技术(6607)
(6417)
银行(6407)
教学(6384)
(6288)
劳动(6270)
机构
学院(164663)
大学(161171)
管理(64867)
(63883)
经济(62475)
理学(56406)
理学院(55886)
管理学(54433)
管理学院(54170)
研究(49654)
中国(38325)
(33585)
科学(31633)
(28008)
(24551)
(24203)
(23910)
业大(23772)
中心(23397)
财经(22817)
研究所(22414)
(21233)
师范(21006)
北京(20773)
(20692)
(19536)
经济学(19307)
农业(19068)
技术(19038)
(18117)
基金
项目(113212)
科学(88992)
研究(82393)
基金(81027)
(70520)
国家(69987)
科学基金(60719)
社会(51468)
社会科(48905)
社会科学(48892)
(45311)
基金项目(41814)
自然(39984)
教育(39429)
自然科(39019)
自然科学(39009)
自然科学基金(38254)
(37661)
编号(35423)
资助(34929)
成果(27453)
重点(25324)
(24083)
(24031)
课题(23766)
(23525)
创新(21950)
项目编号(21613)
科研(21609)
国家社会(20951)
期刊
(67866)
经济(67866)
研究(42162)
中国(33576)
管理(24238)
学报(24010)
科学(22743)
(22182)
(20785)
教育(19876)
大学(17985)
学学(16767)
技术(16596)
农业(15404)
业经(12916)
(12180)
金融(12180)
经济研究(11583)
财经(10652)
图书(10228)
统计(10061)
(9271)
资源(9208)
(9194)
(8337)
决策(8286)
问题(8259)
技术经济(8098)
商业(8059)
科技(7396)
共检索到235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戴炳源  宋昆生  
简单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规模较小、技术水平适中和预算约束较硬等特点,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国际产业结构大转换过程中,这一模式能够适应我国劳动力资源的状况和特点以及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实际需求,能够比较充分地发挥我国在国际经济资源配置中的比较优势。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也有自身的优势,并进一步预示:在劳动力资源需求约束这一前提下,实现改进论设想,即重点放在改进和完善简单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求得增长、效率和安定的某种平衡,是简单劳动密集模式未来发展的理想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蔡建娜  
2003年以来,全国从属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致使珠江三角洲区域出现严重的劳动力不足问题。论文从温州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面对劳动力不足问题的不同反应入手,选取东莞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代表与温州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生产性,并且简单考察了劳动力不足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东莞和温州两地产业的不同影响。论文认为珠江模式的外向型加工贸易产业在全球分工链中的从属地位是造成其相关产业和企业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反应不力的根本原因,而同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特征的温州模式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与珠江模式有着质的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宇  李容  
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业劳动力减少和非农收入增加本应诱使农户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资本替代劳动,但我国农户生产规模偏小、农业市场发育缓慢以及分散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可能会制约该要素替代效应的发生。文章以水稻生产为例,利用六省市787家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劳动力务工时间和务工汇款增加不会导致资本劳动比率明显提高;其中要素市场发育滞后以及农户分散的生产组织形式构成了要素替代效应的约束条件,但文章没有发现小规模土地经营制约农户使用资本替代劳动的证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彬  王欣  徐春  
基于劳动力市场系列指标,设计劳动力密度估计、数据块耦合、数据聚簇中心提取和分布式归集等过程,对新疆华凌贸易市场进行劳动力资源的密度聚类和链路预测。结果表明:(1)劳动力资源的高效链路改良率与劳动力资源冗余度呈正向促进关系。(2)劳动力链路数量较多,不能直接等同于现行劳动力资源冗余度高,但"链路改良率"数量多,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冗余大。(3)新型高效的劳动力仿真链路意味着产生新型劳动力市场的潜力。(4)通过仿真增加劳动力节点,可以检测劳动力资源的可改良链路情况和劳动力迁入趋势。因此,该劳动力密度聚类方法在链路预测的结论准确性、精准匹配度、效能仿真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能够扩大数字化集成的优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延平  王满四  陈宝星  汤萱  
文章依据产业转移理论及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构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劳动力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Theil不均衡指数法进行定量测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纺织产业转移为例,利用产业区位熵方法选定纺织产业转移的初选地为汕头、汕尾和揭阳,继而对该三地的劳动力支撑能力的不均衡度进行了实际测算及分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涛  王帅  
传统法学纯"法条主义"研究的局限性束缚了人们对法律问题和现象的解释力。作为一门有影响力的新兴经济学边缘学科,法经济学以新的视角阐明了法律法规的立法逻辑和效果。《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一次变迁过程,将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全面运用于这一新的法律制度的分析,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斌  
虽然人们是在商品经济时代才认识到抽象劳动,但抽象劳动并不与商品经济属于同样的历史范畴。当人们说复杂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时,其实也是从抽象劳动的意义上来说的。这是因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都有很多具体的形式。显然,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通约也只能是在抽象劳动上而不能是在具体劳动上。在商品的交换中,复杂劳动换算为复合的简单劳动是很清楚的。如果复杂劳动不能换算为简单劳动,那么,复杂劳动的产品就不能用简单劳动的产品——黄金来支付,从而也就不可能有价格和用于交换。而随着人类劳动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方面简单劳动的内涵会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复杂劳动也必然日益向简单劳动转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卢爱红  
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对我国来说,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配置方式,我们不仅应客观地考察和界定劳动力市场的实质特征,而且应把它放在经济发展或整个市场体系的过程中去分析。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进一步找准劳动力市场的基本位置,剖析其内在要求,以便形成指导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基础。 1、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市场运行的根基。所谓市场主体亦即通过参与市场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采用湖北省和重庆市485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多项Logistic模型,研究多重资本约束下劳动力转移对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对农户选择农业专业型生产经营模式具有积极影响,而对农户选择其他生产经营模式具有消极影响。因此,劳动力转移有利于瓦解农户兼业模式,促使农户重新选择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包括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的简单农业生产和采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实施的规模化生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梦嘉  卢亮  李岩  
随着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集团化趋势,人力资源部门的服务模式也急需转变,e-HR为其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e-HR可以帮助劳动密集型企业制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科学的战略性招聘、科学有效的培训机制、清晰客观的战略绩效体系以及促进有效沟通,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形象,使人力资源管理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目的,从而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长清  
在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实务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精益生产管理的前沿理论,探索将精益管理模式移植到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日常管理是本文撰写的基本目的。文章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特征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对精益管理的认识现状,劳动密集型企业推行精益管理的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嫁接和移植精益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朱清香  胡望斌  
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一直是人力资源会计的一大难题,而要进行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又必须从理论上解决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的问题。本文从马克思关于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的论点出发,采用因素分析法和复杂系数法进行还原,进而解决了复杂劳动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曙东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所谓简单劳动就是指那些事先不需要经过培训和学习,只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所谓复杂劳动是指那些事先需要经过培训和学习后,劳动者才有能力从事的劳动。马克思指出:“比重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内,复杂劳动所创造的劳动价值量数倍于简单劳动。同时,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以简单劳动为标准,对复杂劳动进行量化,进而得出复杂劳动的价值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秀霞  
从资源供给的角度看,人口城市化模式取决于一个地区实际人口与资源承载人口的关系。而区域资源承载人口取决于生态、经济和自然等多种资源的综合承载人口,且资源承载人口是动态的,是生产力的函数,自然资源承载是基础,经济承载是关键,生态承载是限制。本文探讨了资源承载人口的计算方法和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吉林省四平市2003年的承载人口进行了测算,分析了现实人口与承载人口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口城市化的模式。旨在达到区域土地供给约束、人居需求扩大和城市经济增长的三项式关系的平衡,使我国人口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旭曼  郭劲丹  张虹  
物业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所产生的矛盾也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和尖锐化。笔者通过对物业企业所进行的大量的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将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指出:物业企业应有效运用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旨在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