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1)
- 2023(14757)
- 2022(12877)
- 2021(12108)
- 2020(10180)
- 2019(23397)
- 2018(23248)
- 2017(45363)
- 2016(24336)
- 2015(27492)
- 2014(27318)
- 2013(26742)
- 2012(24447)
- 2011(21826)
- 2010(21383)
- 2009(19419)
- 2008(18662)
- 2007(16047)
- 2006(13725)
- 2005(11553)
- 学科
- 济(96364)
- 经济(96254)
- 管理(71922)
- 业(66931)
- 企(54985)
- 企业(54985)
- 方法(47789)
- 数学(41666)
- 数学方法(41105)
- 农(26180)
- 中国(24802)
- 财(23486)
- 业经(21057)
- 学(20651)
- 地方(18885)
- 农业(18063)
- 贸(17416)
- 贸易(17408)
- 易(16867)
- 理论(16620)
- 和(16451)
- 环境(15615)
- 制(15458)
- 务(15106)
- 技术(15069)
- 财务(15033)
- 财务管理(15001)
- 企业财务(14204)
- 划(13699)
- 银(13018)
- 机构
- 大学(340908)
- 学院(338824)
- 管理(139038)
- 济(135116)
- 经济(132276)
- 理学(121841)
- 理学院(120519)
- 管理学(118292)
- 管理学院(117677)
- 研究(110989)
- 中国(80517)
- 京(71756)
- 科学(69321)
- 财(58628)
- 所(54508)
- 农(52475)
- 业大(51211)
- 中心(50707)
- 研究所(50178)
- 财经(48642)
- 江(46702)
- 范(45081)
- 北京(44904)
- 师范(44668)
- 经(44508)
- 农业(41191)
- 院(41075)
- 经济学(40203)
- 州(38449)
- 财经大学(36678)
- 基金
- 项目(242749)
- 科学(191431)
- 基金(177146)
- 研究(176981)
- 家(154266)
- 国家(153011)
- 科学基金(132330)
- 社会(111502)
- 社会科(105619)
- 社会科学(105591)
- 基金项目(94565)
- 省(93713)
- 自然(87051)
- 自然科(84970)
- 自然科学(84949)
- 自然科学基金(83408)
- 教育(81476)
- 划(79061)
- 资助(72958)
- 编号(72374)
- 成果(57038)
- 部(53895)
- 重点(53851)
- 发(51103)
- 创(50245)
- 课题(48429)
- 创新(46857)
- 科研(46605)
- 教育部(46365)
- 国家社会(45827)
- 期刊
- 济(138843)
- 经济(138843)
- 研究(93641)
- 中国(59329)
- 学报(53219)
- 管理(49699)
- 科学(49359)
- 农(46329)
- 财(43182)
- 大学(40496)
- 学学(37920)
- 教育(36211)
- 农业(32799)
- 技术(29878)
- 融(23568)
- 金融(23568)
- 业经(23455)
- 财经(22679)
- 经济研究(22243)
- 经(19363)
- 图书(19128)
- 问题(18053)
- 资源(17237)
- 业(16948)
- 科技(16381)
- 理论(16264)
- 技术经济(16139)
- 版(15304)
- 实践(15018)
- 践(15018)
共检索到473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国友
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要素禀赋之一,这是学界的共识。经验观察证实,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利用的另一方面,则是在它促进中国制造业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而产生的有限能源的大量消耗问题,这已经危及中国的能源安全。要兼顾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和能源安全,必须反思地大物博的传统思想,吸取有关国家能源储备和利用的经验,制定能源新战略;在引用外资项目和新建项目时,将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提高技术门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并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
关键词:
劳动力资源 比较优势 能源安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选
从要素禀赋分析 ,我国除了劳动力资源外 ,其他生产要素与多数发达国家相比几乎无优势可言。我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有着举世公认的比较优势。我国在积极参与国家经济竞争的同时面临完成工业化、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重新认识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和劳动力要素的内涵。要保持我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 ,就要改善劳动力资源的构成 ,从多方面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将更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这就需要在两个方面着力 :一方面是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 ,一方面是高效率地使用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劳动力资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温太璞 张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工资福利水平加速上升,人口老化趋势加速,不少地方频繁出现"用工荒",特别是2008年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一些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纷纷撤离中国,国内外有学者提出,中国的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经济发展进入"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国际比较优势即将消失。由此引发了我国劳动力国际比较优势存废的争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雷 刘斌
文章使用手工收集和整理的2001-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设置分支机构的数据,考察了地区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与上市公司跨区域资本配置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保护在上述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获取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是上市公司跨区域资本配置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表现为上市公司更可能到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成本低的地区设置分支机构;(2)与上市公司注册地相比,一个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越明显,上市公司到该地区设置分支机构的可能性越大;(3)加强劳动保护强化了上市公司的上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性质和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中,为了获取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企业跨区域配置资本的可能性较大,劳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明利
劳动力和土地作为经济社会的两大要素,二者的配比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效益,其同步发展也是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指标。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密化的农业人口压力已基本缓解,但合乎逻辑的大规模快速农地流转却没有发生。结果显示:劳动力流动不一定引起农地流转,现实中大幅增加的兼业农户减缓了劳动力流动对农地流转的推动作用;劳动力流动对农地流转的推动作用与区位特征关系密切,较高的劳动力流动率并未带来较快的农地流转率。结合现实,可从农户、土地和政府3个方面考察其根本原因,旨在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劳动力流动 农地流转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新争
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反映了劳动力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在我国区域之间的动态转化,东部地区逐步丧失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要素禀赋的显性优势开始呈现。产业转移直接产生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顺应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做好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和承接,才能转变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促使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产业升级,同时带动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保持我国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劳动力流动 产业转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盛丹 李坤望 王永进
本文运用2005年中国省区工业细分产业数据,考察了劳动力流动与我国地区出口比较优势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劳动力流动性较大的地区会在产出波动性较高的行业进行专业化生产,具有出口比较优势。同时,在控制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禀赋等传统比较优势影响因素之后,本文的实证结果依然稳健。本文的实证结果对于我国各地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调整地区出口结构,保证地区出口和经济的稳步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涵义。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劳动力流动 波动性 经济危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翁克瑞 严奉宪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钱诚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对于制造业是否仍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学界形成了不同看法。基于劳动力成本优势动态评价模型研究发现,与发达国家、东欧转型国家及周边东南亚国家相比,当前我国制造业就业规模优势仍然显著,虽然劳动力绝对成本优势减弱,但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与发达国家差距不断缩小,与周边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依然具有相对成本较低的优势。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国应加快调整人口政策、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及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丙志 石良平
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能否持续、如何挖掘与升华,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科学合理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够实现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良性互动,强化劳动力比较优势发挥与升华的效应,进一步实现"公平与效率兼容"的效应。为此,中国政府需要结合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扮演积极的角色,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挖掘和提升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
关键词:
城市化 社会保障 劳动力比较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厚俊 王丹利
"民工荒"使得关于我国劳动力成本是否上升,以及其上升是否降低了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这一命题的讨论日益增多。本文提出观点: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但我国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却并不因此下降,原因有如下两点:一是最集中体现我国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行业——制造业工资水平的上升幅度远远小于整体工资水平的上升幅度;二是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上升可部分归因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并不会使我国丧失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本文的实证分析通过梳理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变化及其与FD I流入量和出口量变化的关系,印证上述观点。这说明我国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仍然存在,加之我国依然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而不能全盘否定廉价劳...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比较优势 劳动生产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帆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宝良
西部地区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特点就在于其劳动力成本上的弱优势与劳动生产率上的强劣势,这是造成西部地区贸易不发达、出口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而西部地区在劳动生产率上的强劣势又源自于投资的不足与教育的落后,这是西部地区劳动力潜在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重要瓶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冬 王新
尽管加工贸易型FDI的扩张体现了中国的比较优势、并加速了劳动力转移和就业,但数据显示:在国际贸易和GDP快速增长的同时,普通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工资相对于GDP增长缓慢,并导致了全国劳动报酬占GDP比重的持续下降、消费不足和内外经济失衡。中国的外向型经济事实上已经进入了一个拐点。需要重新审视"加工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路径。
关键词:
外向型工业化 加工贸易 劳动力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