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77)
2023(13636)
2022(11453)
2021(10574)
2020(9008)
2019(20786)
2018(20124)
2017(38373)
2016(21012)
2015(23815)
2014(23474)
2013(23753)
2012(22387)
2011(20440)
2010(20305)
2009(19121)
2008(18998)
2007(16876)
2006(14695)
2005(13255)
作者
(64359)
(53875)
(53845)
(51147)
(34056)
(25852)
(24418)
(21193)
(20359)
(18880)
(18497)
(17903)
(17250)
(17093)
(16966)
(16638)
(16474)
(15973)
(15534)
(15445)
(13519)
(13309)
(13150)
(12297)
(12093)
(12052)
(11809)
(11777)
(10853)
(10813)
学科
(94866)
经济(94774)
管理(57874)
(57737)
(45020)
企业(45020)
方法(42924)
数学(37537)
数学方法(37289)
中国(27210)
(25764)
(21793)
(21514)
贸易(21504)
(21002)
业经(20318)
(19184)
地方(17870)
农业(17600)
(16884)
(14851)
(14528)
金融(14526)
(14240)
环境(14197)
银行(14187)
技术(13828)
产业(13662)
(13607)
(12571)
机构
大学(315871)
学院(312521)
(139729)
经济(137360)
管理(118622)
研究(114191)
理学(102711)
理学院(101506)
管理学(100018)
管理学院(99430)
中国(86015)
科学(70486)
(67249)
(60029)
(59558)
(59307)
研究所(54763)
中心(50597)
业大(49758)
财经(48388)
农业(47880)
(44706)
经济学(44633)
(44248)
北京(42720)
经济学院(40546)
(40257)
(39150)
师范(38662)
财经大学(36074)
基金
项目(211610)
科学(165864)
基金(156035)
研究(147766)
(139256)
国家(138169)
科学基金(116185)
社会(96904)
社会科(92145)
社会科学(92117)
基金项目(82540)
(80095)
自然(75387)
自然科(73581)
自然科学(73550)
自然科学基金(72337)
(69077)
教育(65972)
资助(63827)
编号(56501)
重点(48470)
(47744)
(46948)
成果(45240)
(44141)
国家社会(41695)
创新(41410)
科研(41125)
教育部(40307)
计划(40013)
期刊
(147039)
经济(147039)
研究(88464)
中国(59952)
学报(56479)
(53352)
科学(50160)
(44247)
管理(41383)
大学(40891)
学学(38773)
农业(36333)
(26784)
金融(26784)
经济研究(25226)
财经(24389)
教育(24015)
技术(23495)
业经(22784)
(21211)
(21202)
问题(20672)
(19785)
国际(18745)
世界(16412)
技术经济(16226)
资源(15735)
(15447)
科技(14789)
统计(14582)
共检索到458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谨  余建辉  刘燕娜  戴永务  
利用1992~2007年间FAO统计数据库主要刨花板强国的数据,使用劳动力资源禀赋系数、制造业雇员平均每小时工资、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定量指标,从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成本、劳动力质量3个方面,对劳动力资源对中国刨花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劳动力数量优势很强,但靠劳动力的数量优势以保持竞争优势不是长久之计,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和近年来不断提升的劳动力质量有利于提高中国刨花板产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语香  刘京华  
基于MS、TC指数和RTA指数来构建中国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数,从相对单位劳动力成本(RULC)角度,考察中国木材加工业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优势状况,并利用2SLS方法测度RULC对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中国对贸易合作伙伴国、发达国家竞争对手与发展中国家竞争对手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在波动中扩大;第二,对主要贸易合作伙伴、主要贸易竞争对手的相对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是中国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谷成  郭伦  高雪  
采用2000—2015年中国大陆28个省份的农产品进出口额等贸易数据和农产品生产性数据,基于波特钻石模型,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实证表明: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产生的价格效应强于其产生的要素替代效应和产品替代效应,从而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显著负影响,并且这种负向影响在西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最小;科研投入可以通过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促进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而有效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这种负向影响。基于此,采取有效措施升级转换单一劳动力要素决定的低成本优势为"综合要素"决定的新竞争优势是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为  
本文以劳动力成本为基础,从纵向和横向分析了中国产品价格竞争力变化,认为劳动 生产率已经取代劳动投入量,成为产品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的 远期策略是: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短期策略是实行低汇率政策,实现国民经济快 速增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物质基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红  郭丽娟  
建立了一个环境保护强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不同污染程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将环境保护强度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指出环境保护强度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并不具备规律性相关关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立高  赵思嘉  龚世豪  杨华峰  
依据1990-2014年劳动力供给数量、质量、成本及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相关数据,构建VAR模型,考量劳动力供给变化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不利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劳动力供给质量上升有利于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但其作用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利于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这与成本上升倒逼低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等相关。鉴此,既要通过全面放开计生政策甚至鼓励生育以缓解劳动力供给数量快速下降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带来的负向冲击;又要基于市场导向,培养产业所需的各层各类人才;同时合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燕武  李文溥  李晓静  
计算、比较中国与主要出口竞争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ULC),发现中国制造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国际竞争优势,原因是多年来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明显快于工资增速,使单位劳动成本保持下降趋势。相对单位劳动力成本(RULC)的比较结果显示,即使不考虑提高工资将促使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升以及基础设施、国内市场、政治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在现有劳动生产率水平上,中国制造业仍能够承受约50%的劳动报酬上升。用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ULC数据说明,尽管汇率低估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但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这种附加优势已基本消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弓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和劳动力供给情况发生变化,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使得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带来的矛盾凸显。客观评估中国制造业劳动力要素成本情况,对完善劳动力市场化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综合成本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0-2018年制造业劳动力要素相关数据,开展了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成本的比较研究,评估中国制造业劳动力要素成本竞争力情况,得出中国劳动力成本仍处于较低水平、劳动力生产率与发达国家有所差距、劳动力成本效率具备优势的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推动制造业"降成本"工作、提升劳动效率、完善劳动力市场化配置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永茹  肖康元  
文章主要采用产出指标分析方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竞争力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并分别得出了相应的结论。结论均表明了近几年来,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尽管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绝对值一直在增加,但是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竞争力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弱,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在国际上仍具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庞新生  宋维明  王玮  
在分析国内胶合板产业的生产和贸易现状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指标剔除和筛选,构建较为合理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统计确权的综合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及灰色关联分析,在此理论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世界主要胶合板生产和贸易国家进行国际竞争力研究,了解各国胶合板国际竞争力及其优势和不足,为我国胶合板产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力  张艳华  李瑞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庞新生  宋维明  王玮  
影响人造板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众多。以波特理论为基础,参考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考虑数据的可得性,为了尽可能全面反映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避免丢失重要信息,又为防止评价指标数量过多,采用极大不相关法进行指标的筛选和剔除,构建较为合理的人造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全球主要人造板生产和贸易国家进行比较分析。考虑到综合评价结果的非一致性,主要运用统计方法、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等客观赋权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比较各国人造板国际竞争力,了解其优势和不足,为提升我国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逢柱  
利用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生产者价格指数、相对单产和价值增值系数等指标,选取韩国、意大利等国作为对象,分析比较了1996—2004年中国板栗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及其原因。在竞争结果层面上,中国板栗国际竞争力不强且呈现下降趋势;在竞争潜力层面上,中国板栗成本优势明显但呈现下降态势,生产能力优势明显且呈现上升趋势;在竞争实力层面上,中国板栗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呈逐步下降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厚俊  王丹利  
"民工荒"使得关于我国劳动力成本是否上升,以及其上升是否降低了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这一命题的讨论日益增多。本文提出观点: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但我国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却并不因此下降,原因有如下两点:一是最集中体现我国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行业——制造业工资水平的上升幅度远远小于整体工资水平的上升幅度;二是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上升可部分归因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并不会使我国丧失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本文的实证分析通过梳理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变化及其与FD I流入量和出口量变化的关系,印证上述观点。这说明我国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仍然存在,加之我国依然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而不能全盘否定廉价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永务  刘燕娜  余建辉  
以"波特—邓宁的钻石模型"为分析框架,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和企业结构、战略与同业竞争4个方面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然后,通过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发现,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人造板出口具有重要贡献,外商直接投资提升了中国人造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