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24)
2023(16050)
2022(13712)
2021(12717)
2020(10536)
2019(23827)
2018(23766)
2017(45378)
2016(24654)
2015(27817)
2014(27768)
2013(27323)
2012(24962)
2011(22503)
2010(22697)
2009(20945)
2008(20114)
2007(17765)
2006(15808)
2005(13963)
作者
(71404)
(58782)
(58760)
(55617)
(37463)
(28177)
(26640)
(23128)
(22441)
(21103)
(20111)
(19839)
(18693)
(18552)
(18114)
(18084)
(17483)
(17462)
(16872)
(16766)
(14625)
(14608)
(14218)
(13344)
(13261)
(13118)
(13079)
(13064)
(11936)
(11556)
学科
(103609)
经济(103508)
管理(69741)
(66451)
(53439)
企业(53439)
方法(40907)
数学(34744)
数学方法(34308)
中国(31835)
(29911)
地方(27274)
业经(25473)
(21914)
(21230)
农业(20384)
(17954)
贸易(17940)
(17734)
(17317)
(17171)
理论(16998)
环境(16813)
技术(16622)
(15738)
银行(15694)
(15245)
(15161)
金融(15159)
(15114)
机构
学院(347090)
大学(344157)
(136769)
管理(136482)
经济(133673)
研究(118440)
理学(117234)
理学院(115940)
管理学(113916)
管理学院(113308)
中国(87735)
(74781)
科学(74313)
(60798)
(59797)
(56035)
研究所(54352)
中心(53144)
(51816)
业大(51350)
财经(48345)
(47942)
北京(47802)
师范(47499)
(43803)
农业(43611)
(43304)
(42799)
经济学(39998)
技术(38271)
基金
项目(235596)
科学(184534)
研究(174642)
基金(167585)
(145296)
国家(144027)
科学基金(123702)
社会(108539)
社会科(102838)
社会科学(102812)
(94169)
基金项目(88924)
教育(79756)
自然(79491)
(78270)
自然科(77511)
自然科学(77495)
自然科学基金(76063)
编号(72748)
资助(68869)
成果(58718)
(54392)
重点(52554)
(50503)
课题(50484)
(49094)
创新(45683)
项目编号(44429)
科研(44229)
国家社会(43777)
期刊
(157361)
经济(157361)
研究(102256)
中国(71993)
学报(53187)
(52071)
管理(51134)
科学(49660)
(43907)
教育(42572)
大学(39841)
学学(37121)
农业(36654)
技术(33033)
(29414)
金融(29414)
业经(28571)
经济研究(24770)
财经(22544)
图书(20901)
问题(20161)
(19356)
(18667)
科技(17276)
技术经济(16759)
资源(16721)
商业(16715)
理论(16319)
现代(15984)
(15147)
共检索到519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思雨  
分析当下物流产业劳动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种优化物流产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措施,旨在推动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思明  
优化我国铁路劳动力资源的配置陈思明铁路运输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而目前我国铁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状态,又加剧了这种瓶颈制约。因此,优化我国铁路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对铁路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当前我国铁路劳动力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天山   石福才   武可栋  
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对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数字化发展对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发展水平提高能促进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和融资约束是数字化发展提高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渠道;在小规模企业、非垄断行业和内陆地区数字化发展水平提高对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作用更强;提高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能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因此,建议加大数字化发展力度,多措并举完善相关配套;充分考虑数字化发展特征,差异化制定实施战略;增强数字化发展关键要素改革,多维发力提高要素匹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鹏飞  陈传波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已达相当规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从促进发展与缓解风险角度考虑,由于农民工存在强烈的投资、消费、储蓄、保险等金融需求,其对促进金融业务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拓展与创新作用。而农民工流动中所产生的农民工市民化和"民工荒"问题深刻影响到城市建设、农业资本投入及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间接影响到金融资金的投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任韬  王文举  
本文依据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的三次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给出了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估算方法,并利用中国三次产业的相关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了在产出和资本投入给定情况下,三次产业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数量,并使用三次产业的实际劳动力数据以及农民工流动数据估算了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偏差情况,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举  任韬  
本文在王文举(2005)从生产函数出发建立的二元劳动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其结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模型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从实验的角度说明了降低我国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成本的合理性,同时利用实验的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红星  
我国是有着5000年农业文明史的农业经济大国,一度有超过10亿的农业户口,现在农村人口也超过7亿。农村物流作为新兴产业潜力巨大,也是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的瓶颈环节,传统农村物流发展更多从硬件角度进行研究,而本文认为物流发展的根本不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在于人力资本,农村物流发展迟缓的原因在于缺乏资金、消费乏力、商业体量小导致物流规模化难以建立。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视角推动农村物流发展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本文因此创新性地提出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来打通最后一公里,推动物流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新平  
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劳动素质的高低。高素质劳动力资源是稀缺资源,低素质劳动力资源是非稀缺资源,非稀缺资源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博弈中自身没有定价权,提高收入水平就不具备条件,所以,教育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劳动者收入水平的高低,教育素质的高低同时还决定着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易程度。教育层次低的劳动者转移就业的难度大,转移就业率低;教育素质高的劳动者转移难度相对较小,转移就业率高。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增加劳动者的教育素质,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转移能力和收入水平,最终增加社会经济总水平和福利水平,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帕累托最优。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硕  孙涛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体现,也是新时代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求。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指标体系,测算2003—2020年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综合考察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不仅能直接为农村低技能劳动力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并带动相关行业发展,而且能降低要素流动成本,有效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质资本属性,促使劳动力在产业和地区间合理的流动以契合资源禀赋特征,为劳动力与产业及区域双重耦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激发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在完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过程中,可从提高劳动力与产业、区域双重耦合度的视角助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元元  
本文以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为研究背景,对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作了深入的解析,目的在于强调政府如何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切实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统筹配置机制。并且对比市场经济规律,探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卓  
产业结构优化过程通常是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即不同产业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并不相等。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使劳动资源向高生产率水平或高生产率增长的部门流动,会促进生产率的提升,从而加速经济的增长。在此背景下实证分析辽宁省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对以往改革政策进行经验总结,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夏业良,卢元  
本文首先分析了人口变动对政治发展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一系列范例从人口规模变动和人口结构变动两方面对政治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笔者认为,当人口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动时,必然向政治系统提出对社会资源和政治资源重新分配的要求,如果政治系统调整其功能,适时地处理人口变动所产生的新需求,就有可能增强其合法性,促进政治整合与社会稳定;否则,政治系统的权威性便受到影响,社会有可能会发生冲突,甚至导致国家解体。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肖卫  
文章以劳动者基于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为微观基础,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劳动力城乡流动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001~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估计。结果显示,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投资和政府对农业补贴等促进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与非农产业劳动力份额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劳动节约型技术所推动的农业发展是农村劳动力有效流向城市地区的前提基础;随着劳动力基于市场机制在城乡产业之间流动,逐步减少城乡产业之间劳动报酬差异以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基于劳动力城乡流动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投资、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和前期的研发投入是决定经济均衡增长的主要因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原  
新型工业化重塑了职业教育的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表现为总量配置的阶段性规律发生改变,结构性配置作用的重要性上升以及人才质量需要与新型工业化的多维要求相契合。对2001~2014年中国职业教育的经验评估表明,我国职业教育存在培养规模不足、专业和地区结构偏离等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型工业化对技能劳动力的数量和结构要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精细化、层次化、通识化、集约化和国际化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无法有效满足新型工业化对产业创新、安全、协调、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多元化需要。对此,中国未来的职业教育应着力构建层次衔接完整,专业分科、地区分布协调的培养体系;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满足人才培养精细化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