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7)
2023(3752)
2022(3140)
2021(2666)
2020(2310)
2019(5060)
2018(4866)
2017(9841)
2016(5275)
2015(5855)
2014(5759)
2013(5852)
2012(5410)
2011(4826)
2010(4829)
2009(4186)
2008(4106)
2007(3701)
2006(3231)
2005(2751)
作者
(15912)
(13379)
(13338)
(12639)
(8048)
(6194)
(6032)
(5212)
(4987)
(4725)
(4511)
(4419)
(4134)
(4115)
(4038)
(4032)
(4022)
(3982)
(3792)
(3669)
(3289)
(3289)
(3240)
(3014)
(2931)
(2922)
(2823)
(2820)
(2699)
(2665)
学科
(28606)
经济(28593)
(15524)
方法(11936)
管理(11623)
数学(10627)
数学方法(10578)
(10069)
企业(10069)
(9583)
产业(8854)
业经(7475)
中国(7241)
农业(7178)
地方(7132)
技术(5627)
(5415)
劳动(5397)
结构(5186)
地方经济(4638)
(4096)
(3876)
贸易(3875)
环境(3745)
(3721)
产业结构(3700)
(3461)
理论(3203)
人口(3114)
(3103)
机构
学院(79624)
大学(78037)
(38265)
经济(37762)
管理(31640)
理学(28100)
理学院(27795)
管理学(27407)
管理学院(27257)
研究(27214)
中国(18016)
科学(16682)
(16013)
(15846)
业大(14013)
(13498)
(13001)
农业(12704)
研究所(12522)
经济学(12385)
中心(11835)
(11799)
经济学院(11366)
财经(11139)
(10130)
经济管理(10051)
(9994)
师范(9877)
北京(9505)
(9497)
基金
项目(57708)
科学(46444)
基金(42257)
研究(41521)
(37001)
国家(36713)
科学基金(31712)
社会(28571)
社会科(27391)
社会科学(27386)
(23916)
基金项目(22856)
(19379)
自然(19363)
自然科(18894)
自然科学(18890)
自然科学基金(18606)
教育(18258)
资助(16425)
编号(15736)
(14431)
重点(13070)
(12777)
(12491)
国家社会(12399)
发展(11952)
创新(11906)
(11787)
成果(11544)
课题(10910)
期刊
(40088)
经济(40088)
研究(20337)
中国(16326)
(14693)
学报(12763)
科学(12490)
管理(11000)
农业(10310)
大学(9827)
学学(9508)
(8470)
业经(7511)
技术(7275)
经济研究(6580)
教育(5885)
问题(5804)
财经(5608)
(5375)
技术经济(5207)
(5114)
科技(4749)
商业(4364)
统计(4215)
(4148)
经济问题(3958)
资源(3885)
(3736)
现代(3700)
(3661)
共检索到109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飞翔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和决策部门关注的热点。我认为,考虑产业发展问题必须把它与提高劳动力素质密切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中国产业的迅速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利  姜均武  
笔者利用我国1985年~2008年的数据,采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G 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我国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对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因此,我国应加强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而且在技术引进过程中,注重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从模仿到创新,借此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同时,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强人力资本的积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渝琳  蒲勇健  
面对我国存在大量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的严峻现实,本文从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素质关系的角度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提出针对不同劳动力素质的差别定价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得较好收益,而且有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学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会直接引起社会职业在数量、种类、结构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相应地要求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加快提高劳动力素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杰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会出现产业结构的转变。而产业结构的转变对就业人员素质普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力素质若不能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必然会阻碍产业的提升和扩张,也会影响到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广东省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经济增长位于全国前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那么,目前广东的劳动力素质是否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呢?这里所讲的劳动力素质,主要指以受教育程度为标志的文化素质。如此,本文将根据广东省1990年人口普查和1995年1%人口调查数据,对劳动力素质、就业结构是否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林  黄晓霞  朱学义  包耀东  
本文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探讨信息化水平对产业升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劳动力素质结构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并采用29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对产业升级的高级化和合理化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信息化水平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部分通过劳动力素质结构的中介作用来实现。另外,信息化水平对劳动力素质结构未产生两极分化现象,促进了劳动力素质结构的优化升级,较高素质劳动力比重需求上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祁之杰  
目前我国农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已不到15%,但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的还有约50%。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我国从典型的以"以农为主"产业结构进入到发展型的产业结构。但是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无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还都很不合理。相对于产业结构来说,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的转换比较迟缓和滞后,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教育的落后,在于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需求。一个民族,教育滞后,民族主体不能完全达到普通高中以上文化水平,指望这个民族更快地进入世界前列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静宇   戴蓬军   邓俊淼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因此,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要以科技为先导,对农、林、牧、渔四大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进行调整,引导农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捷子  
目前我国劳动力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全国1.2亿职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0%;新就业职工中,受过系统专业技术教育的只有15%~20%;国营企业4000多万技工中,低级技工占大多数,高级技工只占2%~3%。1983年人口普查统计,全社会劳动者中科研人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先锋  陈婉雪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投资地区和投资类型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素质对FDI流入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上涨对FDI流入规模呈现正U型影响;最低工资上涨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大FDI的流入规模。在东部地区,最低工资上涨对FDI流入规模呈现倒U型影响;而在中西部地区,最低工资上涨对FDI流入规模呈现正U型影响。最低工资上涨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大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FDI的流入规模;而对技术密集型FDI的流入没有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当前的最低工资制度、人才发展战略以及"引进来"战略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旸  
1980~2010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持续快速增长,不断降低的人口抚养比使中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上升,最终使中国物质资本得到了快速积累;而劳动年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又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供给。与此同时,随着总和生育率的不断降低,父母能够为"有限"的子女提供更多的教育投入,从而带动了人力资本的快速上升。可以说,上述供给侧生产要素的变化是由人口转变带来的一系列内生结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先锋  陈婉雪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投资地区和投资类型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素质对FDI流入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上涨对FDI流入规模呈现正U型影响;最低工资上涨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大FDI的流入规模。在东部地区,最低工资上涨对FDI流入规模呈现倒U型影响;而在中西部地区,最低工资上涨对FDI流入规模呈现正U型影响。最低工资上涨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大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FDI的流入规模;而对技术密集型FDI的流入没有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当前的最低工资制度、人才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敏雪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工业发展自身在人才、技术、经验等方面的逐步积累,工业劳动力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图从工业劳动力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文化教育水平、技术水平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工业劳动力的素质做一描述和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伍永刚  
一、劳动力低素质的刚性分析 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愈来愈紧迫地将另一个资源“瓶颈”约束推到了人们面前,这就是人力资源的短缺。我国人力资源的短缺不是指劳动者数量的缺乏,而是指劳动力质量低下,合格管理人才、企业家极为匮乏,难以满足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很明显,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的是劳动者素质而非其数量。人口素质或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大小,是生产力发展、变革的主导因素。二战后,日本、西德的情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