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5)
2023(11907)
2022(10267)
2021(9429)
2020(8378)
2019(19506)
2018(19560)
2017(38408)
2016(21102)
2015(24430)
2014(24522)
2013(24300)
2012(22411)
2011(20269)
2010(20740)
2009(19546)
2008(19588)
2007(17711)
2006(15260)
2005(13721)
作者
(61295)
(51776)
(51472)
(49122)
(32780)
(24698)
(23469)
(20205)
(19386)
(18489)
(17492)
(17454)
(16518)
(16351)
(16185)
(16027)
(15632)
(15214)
(15024)
(14893)
(12921)
(12787)
(12757)
(11697)
(11687)
(11610)
(11546)
(11488)
(10436)
(10116)
学科
(91190)
经济(91053)
管理(66253)
(63343)
(52435)
企业(52435)
方法(48045)
数学(43399)
数学方法(42761)
(26183)
(23726)
中国(22592)
(20475)
业经(18332)
(16756)
(16555)
(16525)
贸易(16519)
财务(16501)
财务管理(16454)
(16048)
农业(15683)
企业财务(15624)
地方(15336)
理论(14302)
(14058)
银行(14030)
(13624)
金融(13620)
(13582)
机构
大学(310817)
学院(309810)
(129273)
经济(126599)
管理(121610)
理学(105458)
理学院(104354)
管理学(102342)
管理学院(101762)
研究(98742)
中国(75411)
(64118)
(62131)
科学(59424)
(50274)
(49960)
财经(49387)
(47059)
中心(46197)
业大(45615)
研究所(45007)
(44709)
经济学(40793)
北京(40200)
农业(39580)
(38029)
师范(37622)
经济学院(36975)
(36684)
财经大学(36642)
基金
项目(205000)
科学(162019)
基金(150237)
研究(148024)
(130281)
国家(129257)
科学基金(111621)
社会(94609)
社会科(89766)
社会科学(89739)
(80413)
基金项目(78837)
自然(72879)
自然科(71266)
自然科学(71248)
教育(70682)
自然科学基金(69981)
(67670)
资助(63625)
编号(59925)
成果(48957)
(46567)
重点(46386)
(42714)
(42472)
课题(41767)
(40551)
教育部(40453)
创新(39985)
科研(39782)
期刊
(137376)
经济(137376)
研究(87507)
中国(60608)
(50405)
学报(47104)
(44752)
管理(44113)
科学(43397)
大学(36273)
学学(34331)
教育(31676)
农业(29458)
技术(28431)
(28312)
金融(28312)
财经(25405)
经济研究(22185)
业经(21785)
(21682)
问题(18436)
统计(17811)
(16281)
技术经济(16185)
(16153)
(14706)
决策(14694)
(14672)
理论(14555)
商业(14154)
共检索到451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春  
本文运用劳动福利分析模型,分析得出较低的社会公共福利水平配以过低的工资率水平是河南省漯河市南街村村民福利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只有改变南街村现行的工资、福利分配制度,合理提高村民工资才能有效地弥补村民的不合理损失。南街村现行的在集体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仅仅以单纯提高村民非货币福利水平的方式来提高村民的整体福利状况,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行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曹艳春  戴建兵  
该文分析了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下社会福利的内容和保障原则,对其财政资金支持需求进行预测,并估算我国在各个阶段的财政供给能力。结论表明:我国GDP在今后40年中要保持4%-8%的增长速度,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要确保达到21%-27%,才能满足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所需资金。最后,提出加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下社会福利资金筹集的建议: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增加资金来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支持力度;建立社会福利基金预算,专款专用;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晓明  
日本政府近年来激励更多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来应对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只有切实消除日本女性就业的障碍,引导劳动福利制度的变革,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提升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目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勋来  李国平  
文章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视角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以此构建分析框架,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各因素进行了定量测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消除制度因素的阻滞作用、扩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着力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洁  
在福利制度发展过程中,有关福利的许多政策问题都与福利制度的模式有关。福利制度模式可以反映出福利资源的配置和公民福利消费权益状况,表明国家、市场、企业与家庭在福利提供方面的职责划分,而这些问题最终直接影响到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传清  
澳门的社会福利事业虽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民间慈善团体所举办的慈善救济活动,但澳门社会福利问题真正受到政府的重视则是在本世纪60年代后期。进入80年代以后,特别是澳门进入过渡时期以来,澳葡政府逐步发展了以政府部门为主、民间社团机构为辅的澳门社会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传清  
二、澳门社会福利制度的显著特色澳门的社会福利制度自60年代后期以来经过三十多年法制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下的显著特色:1.组织管理体制健全澳门现行社会福利事务的组织管理系统主要是由官方机构、民间社团机构和协调机构三部分组成,这是澳门社...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崔岐恩  张晓霞  
本文简要介绍分析了美国教师的福利制度,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概括和评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勇  林源源  
“回报效应”是能源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但在国内尚缺乏实证检验。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能源消费数据为样本,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宏观经济层面上,“回报效应”在30—80%波动,而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回报率要明显低于20世纪80年代。对此进一步分析后本文认为“回报效应”将呈现三种趋势:“回报效应”越来越低;更多地体现为“硬”技术进步方面;更多地体现在生活部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晓红  荣兆梓  张治栋  
本文构建了包括城市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全社会角度的失业率指标,以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作为劳资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考察变量,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特定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第二产业和建筑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工资增长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效应,在建筑业存在比第二产业更显著的揭示了通过提高工资改善劳资关系的经济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振立  
北欧国家形成的“斯堪的纳维亚福利模式”一直受到世界的瞩目,该模式以社会再分配作为基石,通过大面积的普遍性公共资助计划给予国民基本的社会福利,同时辅之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在分析北欧国家的福利制度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区分普遍性的公共资助计划、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三者之间的界限以及模糊地带。本文旨在通过对瑞典福利制度的介绍,透视整个北欧国家的福利模式。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宋扬  
本文构建了刻画当前户籍制度特征的劳动力市场模型。政策模拟分析显示,当户籍制度全面放开后,会有1.64亿新增的高龄农民工进入城市,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会大幅增加GDP。改革后高龄农民工的收入会显著提高,收入差距将大幅度缩小。此外,测算发现改革成本与GDP的增加基本上可以抵消。可见,改革成本不应该成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制约因素。如果政府旨在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应该全面彻底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尽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学龙  于潇  白雪秋  
农村劳动力转移无疑可以缩小中国的城乡差距。然而,在现实的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却存在诸多包括现行土地制度在内的障碍。文章在拓展Todaro模型的基础上,基于CFPS(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土地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限制了农地需求,从而抑制了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这不仅导致农民在市民化过程中无法将农地的未来收益充分变现,还增加了农民市民化的机会成本,并进一步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差距问题的解决。因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给予农民"市民化补贴"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从而加速城市化进程,是破解城乡差距之困的根本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