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10)
2023(10898)
2022(8425)
2021(7872)
2020(6197)
2019(13784)
2018(13839)
2017(27122)
2016(14999)
2015(16376)
2014(16376)
2013(15792)
2012(14513)
2011(13207)
2010(13670)
2009(12813)
2008(12605)
2007(11677)
2006(11016)
2005(9935)
作者
(43043)
(36847)
(36016)
(34372)
(22963)
(17432)
(16124)
(14138)
(13895)
(13033)
(12637)
(11959)
(11755)
(11559)
(11481)
(10996)
(10674)
(10636)
(10540)
(10351)
(9200)
(9166)
(8830)
(8514)
(8412)
(8218)
(8218)
(7900)
(7526)
(7273)
学科
(60087)
经济(60018)
(47570)
(46972)
管理(39359)
农业(31307)
(26169)
企业(26169)
业经(19543)
中国(19372)
方法(17858)
数学(15314)
数学方法(15083)
地方(13971)
(13494)
(13301)
(13087)
(13034)
(12904)
环境(12303)
及其(10926)
(10753)
贸易(10746)
农业经济(10678)
发展(10609)
(10593)
(10509)
(10182)
银行(10162)
土地(9812)
机构
学院(213902)
大学(206944)
(90409)
经济(88548)
管理(82567)
研究(76509)
理学(70747)
理学院(70037)
管理学(68839)
管理学院(68466)
中国(60512)
(57511)
科学(47282)
(43788)
农业(43640)
(39475)
(39393)
业大(38875)
中心(36010)
研究所(35798)
(35059)
财经(30391)
(28566)
师范(28339)
(27634)
北京(27241)
(27165)
农业大学(26871)
(26855)
(26771)
基金
项目(142394)
科学(112717)
研究(106639)
基金(103123)
(90535)
国家(89673)
科学基金(76365)
社会(68756)
社会科(64684)
社会科学(64671)
(56371)
基金项目(54257)
自然(47839)
自然科(46619)
自然科学(46607)
(46484)
教育(46166)
自然科学基金(45782)
编号(45104)
资助(40737)
成果(36277)
(32729)
(32290)
重点(31719)
(31252)
课题(30084)
(28761)
国家社会(28550)
(27306)
(26907)
期刊
(111185)
经济(111185)
(61206)
研究(60905)
中国(48386)
农业(41251)
学报(34151)
科学(33423)
(27070)
大学(26786)
管理(26585)
学学(25657)
(25643)
金融(25643)
业经(24756)
教育(20524)
(19845)
技术(16670)
问题(15694)
经济研究(14813)
农村(14799)
(14799)
农业经济(14487)
财经(14395)
资源(12593)
(12406)
(12385)
世界(12251)
经济问题(11292)
业大(10330)
共检索到330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洁  陈美球  谢贤鑫  赖昭豪  刘艳婷  张淑娴  张玉琴  
[目的] 为清晰识别影响农户生态耕种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江西省11市47县(区)共148 8份农户的调研数据,从农户劳动力禀赋结构转变和小农生产造成耕地破碎的两大社会现象切入,采用双栏模型将农户生态耕种决策行为分为采纳意愿和采纳程度两个阶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 以中位数为划分依据,有生态耕种采纳意愿的农户数占样本总数的67.20%,有采纳意愿的农户对10项具体生态耕种行为的平均采纳数为5.323项;家庭总人口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与采纳程度均呈负相关、劳动力人数均呈正相关,兼业程度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程度呈正相关,耕地破碎化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呈负相关。此外,农户生态耕种决策行为还受到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占比、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享受农业补贴等因素影响。[结论] 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一方面应注重农户临时务工平台搭建,拓展相关信息视野以提升生态耕种采纳度;另一方面应规范和推动土地流转与土地整治,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降低破碎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光盛  王红梅  卢德伟  谢芊芊  
[目的]农村劳动力析出直接影响耕地利用,分析劳动力析出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对协调人地矛盾,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将广东省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山区,研究劳动力转移和资源禀赋对广东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方法]文章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选取2009―2018年4个不同区域农村劳动力析出及禀赋要素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结果]农村劳动力析出与耕地集约利用存在倒"U"型关系。通过进一步交叉乘积检验发现,劳动力析出是否依赖于耕地规模、复种指数、种植结构、农业机械等禀赋要素促进耕地集约利用存在区域差异,当农村劳动力析出到达临界值时,调整影响耕地集约的变量才能有效促进耕地集约。[结论]在无法断言农村劳动力析出及外部条件与耕地集约利用是否存在潜在均衡时,推动耕地集约需要寻找相关辅助变量工具,因时因地制定耕地集约利用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淑娴  陈美球  谢贤鑫  邝佛缘  刘艳婷  周丹  
研究目的:探讨生态认知和信息传递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的影响规律,为制定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激励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熵值法和Tobit模型。研究结果:(1)正确的生态认知可以促进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2)信息传递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经常和亲朋好友或农户就农业生产进行交流、获取生态耕种信息越容易、家到县城的距离越近的农户,其采纳生态耕种行为的可能性越大;(3)资源禀赋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也具有重要影响,年龄低、文化程度高、具有非农谋生手艺、家庭抚养系数小、农业收入比大的农户,其采纳生态耕种行为的可能性更大。研究结论:加强生态知识科普,提升农户生态认知水平;畅通生态耕种相关信息的传递,提高农户获取生态耕种技术的便利度;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贤辉  蔺思琪  何庆  文高辉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视角,分析耕地细碎化、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耕地经营规模与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呈倒“U”型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作用方向受耕地经营规模影响,耕地经营规模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当耕地经营面积较小时,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有正向影响;当耕地经营面积较大时,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有负向影响。与此同时,耕地细碎化会削弱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正效应。研究结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受耕地经营规模和耕地细碎化的共同影响,为了提高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在适度扩大耕地经营规模的同时,要整治耕地实现集中连片,扩大地块规模,降低耕地细碎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志海  李鹏  王雅鹏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其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路径与效应尚未厘清,而健康状况作为影响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的重要因素,却很少被纳入到分析框架中。基于1 992户种植业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在考虑健康因素的前提下,分析了老龄化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老龄化与健康状况均对样本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务农劳动力年龄越高,农户耕地利用效率越低,健康状况越差,耕地利用效率越低。此外,健康状况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对"中年户"与"老年户"具有显著影响,对"青年户"的影响却不显著。但是,上述结果并不意味着老龄化必然带来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冬   魏雪静   朱郭奇  
为从农户利己特性出发找到打破“治病不治土”恶性循环的关键点,整合解释水平理论(CLT)和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BN),以农户与耕地生态恶化的心理距离(时间、概率和空间距离)为着眼点,利用402份陕西省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和PLS-SEM方法,构建“心理距离-后果意识-责任归属感-规制感知-生态耕种行为”概念模型,并进行模型检验,分析不同类型生态耕种行为的差异。结果显示:1)概率距离越近、对耕地生态恶化后果意识越强以及对耕地生态保护相关非正式规制感知程度越高的农户,其生态耕种行为实施度越高,但农户对自己所在村民群体责任归属感的增强会降低其生态耕种行为实施度。2)时间距离越近,越能通过增强后果意识、降低责任归属感提升农户生态耕种行为实施度,但同时会通过降低非正式规制感知抑制行为实施,这会抵消时间距离对生态耕种行为的间接促进作用,空间距离通过增强后果意识可提升生态耕种行为实施度,但也会被责任归属感的抑制作用抵消。3)与农药减量和保护性耕作行为相比,心理距离对化肥减量行为直接影响不显著,非正式规制感知的增强会降低农户化肥减量行为实施度。因此,建立合理的耕地生态与农户生产利益间的紧密联结是保障耕地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政府应当为农户提供耕地生态恶化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明确数据和信息、分担和弱化农户群体对耕地生态保护的道德责任感、强化农户参与耕地生态保护的利得感、增强农户实施生态耕种行为的技术可获得性和群体氛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玉军  李秀彬  马国霞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也随之上升,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会推动农业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但是,劳动力流动受诸多因素影响,对单个农户而言,在一定的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条件下,家庭结构、土地禀赋等是影响其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关键要素。为回答在当前我国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和农业利好政策条件下,农户耕地属性和劳动力禀赋对其劳动力析出的影响,本文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采用农户调查数据,利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家庭耕地和劳动力禀赋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土地属性和劳动力构成对其劳动力析出过程有显著影响,具体为:劳动力禀赋对劳动力流动过程有显著影响,家庭劳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崔悦  张仁慧  赵凯  
补偿方式的合理设计不仅是补偿机制顺利展开的客观要求,更是满足农户长远生计,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户利益的必然选择。依据河南省滑县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耕地禀赋对农户多元耕地保护补偿方式选择的影响,并探究非农就业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户更愿意选择"资金补偿"或"资金+社会保障补偿"。耕地禀赋对农户多元耕地保护补偿方式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其中耕地规模、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细碎化具有正向影响。非农就业对耕地禀赋影响农户多元耕地保护补偿方式的选择具有负向调节效应。据此,提出制定差异化的耕地保护补偿方案、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促进耕地流转以及加大耕地保护补偿相关政策宣传力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九杰  曾雅婷  吴本健  
本文首先基于扩展的CD生产函数构建了农户家庭生产经营决策模型,分析家庭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禀赋对农户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然后利用多元线性、非线性模型对武陵山地区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禀赋(数量和质量两个测量维度)与农户农业生产总值(农户生产经营决策的结果)呈现"瓦型"关系。具体而言,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农户家庭农产品年总产值正相关;农户家庭劳动力质量与农户家庭农产品年总产值呈正"U"形关系。即农户劳动力资源禀赋低时,农户在其生产经营决策中偏向于从事农业生产;随着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提高,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减少、农业收入比重降低;当劳动力资源禀赋进一步提高,农户的农业经营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建林  陈瑜琦  江清霞  匡晓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雅婷  Jin Yanhong  吕亚荣  
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对实现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有重要意义,农机社会化服务则是有中国特色的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有效方式。基于农户采纳农机社会化服务数理分析,利用豫鲁冀三省594个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似不相关回归、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家庭资源禀赋对农户采纳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农户玉米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使用率为57.9%,而自有农机使用率仅为3.20%。农户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使用率之间负相关、非农劳动力数量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使用率之间正相关,劳动力质量与农机社会化服务使用率之间正相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贤鑫  田云  陈美球  袁东波  廖小斌  姚冬莲  
[目的]为清晰识别影响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加强耕地生态保护、保障农作物质量安全、提升农户耕种收益、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江西省11市47县(区)1 488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在分析农户生态耕种特征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和Probit模型对农户生态耕种行为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农户生态耕种10种具体行为的采纳情况差异明显,其中施用有机肥采纳程度最高,生态农业模式采纳程度最低。农户采纳生态耕种整体水平不高,但仍具备进一步推广的潜力。家庭劳动力比重、生态耕种成本认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法律法规认知、生态耕种收益认知、生计分化和生态环境认知等解释变量是影响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主要内部因素,政府补贴、农田基础设施、生产交流程度、耕地质量变化和生态耕种信息获取难度等则是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结论]政府及基层管理部门应在推动农户非农就业生计、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生态耕种宣传与推广、完善政策扶持与管控机制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常亮  张益  郭焱  朱俊峰  
在国家提倡化肥使用零增长、减量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户化肥使用效率变得至关重要。论文从技术效率角度衡量化肥使用效率,使用回归分析和基于R2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考察了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的影响方向及程度。结果表明:(1)农户在化肥使用上存在着较高的技术无效率,在保持劳动力、土地等其他要素投入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约52.51%的化肥投入可以削减且不影响产出。通过提高农户对化肥的使用和管理水平完全可以做到化肥减量而作物不减产。(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具有显著负影响,是导致农户化肥使用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能够解释农户间化肥使用效率差异12.15%,在所有决定因素中位居第四,仅次于村虚拟变量、水田比例和粮食作物种植比例。而且,在细碎化程度越高的西部地区,耕地细碎化对农户化肥使用效率差异的贡献越强。(3)农户在化肥使用效率上的差异主要源于所在村特征和包括经营规模、种植结构、土地质量、是否加入合作社等因素在内的生产经营特征的不同;而农户个体特征受集体决策影响,解释力较弱。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瑜琦  李秀彬  朱会义  张雯  
农户耕地利用决策分析是研究中国农地利用变化的一个重要视角,而农户的决策必然要考虑其劳动力的务农机会成本。本文以河南省睢县为例,利用农户调查数据,首先区分不同劳动力从业类型和非农从业情况,用不同劳动力类型的非农从业机会对非农工资进行修正,以此估算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不同劳动力机会成本水平下农户的耕地利用决策行为,揭示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对区域耕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的农户非农收入较高,对农业生产的依赖性较弱,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耕地转出行为;在种植结构决策中,机会成本较高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粮食作物,土地利用类型趋于单一化;在集约度上,表现为伴随机会成本上升,劳动集约度迅速下降,资本集约度中增产性投入有所减少,省工性投入增加,农户通过增大机械投入来替代劳动力的现象明显;耕地利用中增产性投入的减少在粮食生产中的表现为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的农户粮食单产水平相对较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储怡菲   吴方卫  
基于家庭承包耕地决策权代际转移视角,本文利用2011—2018年4期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考察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家庭农地转出决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使家庭转出农地的概率和面积均先增加后减少,对家庭农地转出决策的影响呈现“倒U型”。机制分析表明,家庭成员务农行为显著抑制了农地转出决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既是农户自身务农行为的强烈约束,又显著促进了子代务农。老龄化对农户自身及其子代务农行为的影响共同确定了家庭承包耕地决策权转移的年龄临界点。当农户年龄小于临界点,老龄化对农户自身务农行为的挤出效应占主导地位,当农户年龄大于临界点,家庭承包耕地的决策权发生转移,老龄化对子代务农行为的促进效应发挥主要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老龄化一方面削弱了农户自身的健康状态,迫使其退出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年龄增加引致的照料需求促使子代返回农村,增加了子代务农的概率。本研究对加强农村老龄人口医疗照护、释放农村人口红利及农地流转市场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