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1)
- 2023(11387)
- 2022(9509)
- 2021(8607)
- 2020(6918)
- 2019(15755)
- 2018(15181)
- 2017(29299)
- 2016(15655)
- 2015(16953)
- 2014(16367)
- 2013(16508)
- 2012(15458)
- 2011(14022)
- 2010(13884)
- 2009(12712)
- 2008(11942)
- 2007(10655)
- 2006(9485)
- 2005(8377)
- 学科
- 济(88370)
- 经济(88292)
- 管理(40884)
- 业(39080)
- 方法(30355)
- 数学(27695)
- 数学方法(27552)
- 企(27081)
- 企业(27081)
- 地方(24670)
- 农(22039)
- 中国(19863)
- 农业(16360)
- 业经(16036)
- 学(15614)
- 财(15420)
- 地方经济(15114)
- 贸(13241)
- 贸易(13234)
- 易(12698)
- 环境(12653)
- 制(11657)
- 融(10137)
- 金融(10134)
- 产业(9696)
- 银(9156)
- 银行(9119)
- 技术(9079)
- 发(9002)
- 经济学(8926)
- 机构
- 学院(225412)
- 大学(224811)
- 济(107368)
- 经济(105661)
- 管理(83419)
- 研究(82106)
- 理学(72785)
- 理学院(71843)
- 管理学(70738)
- 管理学院(70306)
- 中国(60327)
- 科学(49962)
- 京(46790)
- 财(44272)
- 农(42729)
- 所(41513)
- 研究所(38026)
- 中心(37031)
- 财经(36195)
- 业大(35903)
- 经济学(35339)
- 农业(33521)
- 经(33026)
- 江(32966)
- 经济学院(31872)
- 院(29378)
- 北京(29049)
- 范(28571)
- 师范(28202)
- 财经大学(26811)
- 基金
- 项目(156999)
- 科学(123575)
- 基金(116255)
- 研究(108943)
- 家(103694)
- 国家(102846)
- 科学基金(87535)
- 社会(74583)
- 社会科(70764)
- 社会科学(70749)
- 基金项目(62690)
- 省(59716)
- 自然(56273)
- 自然科(54991)
- 自然科学(54970)
- 自然科学基金(54016)
- 划(50956)
- 教育(47766)
- 资助(46061)
- 编号(40552)
- 发(35722)
- 重点(35444)
- 部(34273)
- 国家社会(32480)
- 创(32373)
- 成果(30975)
- 创新(30433)
- 科研(30004)
- 教育部(29382)
- 计划(28856)
- 期刊
- 济(120535)
- 经济(120535)
- 研究(67976)
- 中国(42578)
- 学报(38967)
- 农(38486)
- 科学(35460)
- 财(33080)
- 管理(29007)
- 大学(28986)
- 学学(28061)
- 农业(25599)
- 经济研究(21185)
- 融(19652)
- 金融(19652)
- 财经(18732)
- 业经(17642)
- 技术(17185)
- 经(16384)
- 问题(16301)
- 业(13443)
- 教育(13442)
- 技术经济(12421)
- 资源(12370)
- 贸(11922)
- 世界(10947)
- 统计(10709)
- 版(10686)
- 商业(10543)
- 国际(10539)
共检索到334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莹莹 凌迎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和比例不断扩大和上升。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拓展模型,实证检验了劳动力流入和流出对西部地区超大人口城市重庆的经济增长影响,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探讨重庆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结果发现,重庆经济呈现规模报酬递减的趋势,物质资本、有效本地劳动力资本、有效流入劳动力资本以及有效流出劳动力资本都对重庆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中,物质资本、本地劳动力和流出劳动力都显著地促进了重庆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劳动力的流入却对重庆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负面作用,从而导致劳动力流动对重庆经济增长的效应只存在"弱正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毕先萍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资源有效配置、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根本保证,在就业保障体系缺失情况下劳动力流动有可能导致就业安全感下降、抑制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本文运用2000-2006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估计地区劳动力流动规模,构造相关指标,实证检验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研究显示,劳动力流动对下一期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而对本期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就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紧张度的影响不显著。为此,应在确立适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下促进劳动力全面自由流动,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就业保障 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力
分析了重庆市部分县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概况、区域分布及规模,论述了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增加收入的贡献,产生的非农化效应,以及对输入地和输出地的经济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成超 唐德祥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流动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和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流动距离、预期收益、人力资本比率对省际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效应,并由此得出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影响因素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樊士德 姜德波
文章借鉴巴罗、萨拉伊马丁和德拉柯兹有关带移民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内、地区间经济增长差距的内在关系进行理论推导发现,劳动力流动加快了中国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而降低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收敛速度。通过考察地区间因劳动力流动而导致的人力资本存量变动及相应的潜在产出"外溢与滴漏效应"冲击,印证了劳动力流动拉大地区差距的结论。作者还估算了近年来劳动力省际流动状况,并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地区经济差距 缩小论 拉大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卫 张宗益 徐开龙
劳动力迁移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研究,可以度量我国劳动力迁移对收入水平提高程度和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证实劳动力迁移可以大大提高迁移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对于缩小地区、城乡之间以及不同人口特征的收入分配差距具有积极作用,稳定有序的劳动力迁移对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
劳动力 迁移 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蒲艳萍 刘婧
本文运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2010年初在重庆地区137个自然村有外出务工家庭和无外出务工家庭的问卷调查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重庆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个体特征,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家庭收支、福利及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农民家庭贫困、改善农民家庭福利状况及促进土地流转具有积极效应;对农村劳动力和土地等基本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农业产出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农村经济发展 影响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胜杰 韩树林
本文运用传统建模和现代协整建模理论 ,以重庆市为例 ,对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行业分布作了较为客观的分析 ,并提出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晓勇 刘伟 温菲
以全球价值链为主导的产品内分工的国际分工生产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重庆如何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顺利承接制造业由东向西的转移,对重庆乃至全国完成制造业的产业升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重庆市制造业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研究重庆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从而为重庆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依据。
关键词:
动力机制 产业升级 重庆制造业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钱明亮
未来5—10年重庆劳动力资源呈现"存量保持高位、增量负增长、构成老化加剧"的格局,但在产业升级、劳动迁移的背景下,相对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是充足的。我国逐步成熟的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能有效促进劳动力供需的基本平衡,不宜夸大当前及未来的"用工荒"形势与"刘易斯拐点效应"的负面影响,它只是各地经济快速扩张和同质化竞争过程中的"成长痛",与当前区域劳动力供给变化并无因果关系。面对普工的"用工荒",不应简单地通过引入外来的普通劳动力来化解,而应通过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提高存量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劳动参与率)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细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大量地流向广东,为广东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一部分中西部劳动力将回流到本地,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将继续大批流向广东,广东经济仍将继续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劳动力流动 广东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国宇 符建华
建立了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C-D生产函数形式的有效劳动模型,测度了劳动力流动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哈尔滨市为例,实证分析了有效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2001—2007年外来劳动力对哈尔滨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4.42%,产出的资本和有效劳动弹性之和为1.177。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步宇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是加快城镇化,确保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解决中国规模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包括城市再就业等问题,是今后数年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重庆市为例,研究城乡统筹视野下的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也可为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思路。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城乡统筹 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天培 陈科颖 田书芹
目前,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较多,而对作为与其密切相关的新生代农业劳动力的关注显得很薄弱。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观点,相信这将会引起更多关注。因此,本文站在两者协调发展的视角,基于重庆市的调研数据分析,揭示了重庆新生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和问题。然后从就业渠道、基础教育、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和自主创业等关键环节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期望可以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些经验借鉴和现实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曼 王玺玮
文章基于20052015年湖北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农村公共教育支出通过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影响只具有水平效应而不具有增长效应。农村公共教育投入增加了农村地区个人和家庭财富,促进了消费和储蓄的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地区经济水平,但农村公共教育投入通过劳动力外流向外输送了大量人力资本,转移了财富创造过程,影响了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能。因此,文章认为当前政府应继续加大农村公共教育投入力度,鼓励人才返乡回流,为农村人力资本创造政策"洼地",提升公共教育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