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0)
- 2023(15178)
- 2022(12907)
- 2021(11871)
- 2020(10154)
- 2019(23421)
- 2018(23129)
- 2017(44455)
- 2016(24431)
- 2015(27346)
- 2014(27289)
- 2013(26666)
- 2012(24339)
- 2011(21725)
- 2010(21675)
- 2009(19988)
- 2008(19560)
- 2007(17283)
- 2006(14629)
- 2005(12386)
- 学科
- 济(99802)
- 经济(99677)
- 管理(68989)
- 业(66639)
- 企(54028)
- 企业(54028)
- 方法(51116)
- 数学(46050)
- 数学方法(45334)
- 中国(26528)
- 农(25986)
- 财(24856)
- 学(20344)
- 业经(20158)
- 地方(19108)
- 贸(18761)
- 贸易(18755)
- 易(18210)
- 农业(17728)
- 务(16153)
- 财务(16092)
- 财务管理(16057)
- 理论(15869)
- 制(15736)
- 企业财务(15194)
- 技术(14886)
- 环境(14750)
- 和(14153)
- 银(13201)
- 银行(13145)
- 机构
- 学院(348514)
- 大学(347444)
- 济(139219)
- 管理(136321)
- 经济(136300)
- 理学(119793)
- 理学院(118404)
- 管理学(115893)
- 管理学院(115274)
- 研究(112847)
- 中国(81994)
- 科学(73730)
- 京(72122)
- 农(63795)
- 财(60100)
- 业大(57858)
- 所(57143)
- 中心(52784)
- 研究所(52769)
- 农业(51046)
- 江(50068)
- 财经(49808)
- 经(45410)
- 范(44023)
- 北京(43981)
- 师范(43419)
- 经济学(43098)
- 院(41021)
- 州(39640)
- 经济学院(39291)
- 基金
- 项目(247523)
- 科学(194801)
- 基金(181604)
- 研究(170193)
- 家(161412)
- 国家(160153)
- 科学基金(137672)
- 社会(108713)
- 社会科(103201)
- 社会科学(103170)
- 省(97498)
- 基金项目(96887)
- 自然(93682)
- 自然科(91656)
- 自然科学(91629)
- 自然科学基金(89980)
- 划(83059)
- 教育(79873)
- 资助(74823)
- 编号(67006)
- 重点(56138)
- 部(53796)
- 发(52031)
- 成果(51754)
- 创(51731)
- 科研(48756)
- 创新(48405)
- 计划(48084)
- 课题(46112)
- 教育部(45777)
- 期刊
- 济(138325)
- 经济(138325)
- 研究(89393)
- 学报(60610)
- 中国(60105)
- 农(55537)
- 科学(54321)
- 财(46812)
- 管理(46678)
- 大学(44949)
- 学学(43064)
- 农业(37505)
- 技术(30885)
- 教育(30497)
- 融(24927)
- 金融(24927)
- 财经(23882)
- 业经(23075)
- 经济研究(23038)
- 业(20655)
- 经(20501)
- 问题(20142)
- 统计(19187)
- 版(17822)
- 策(17775)
- 技术经济(17288)
- 科技(16557)
- 资源(16209)
- 商业(16126)
- 业大(15831)
共检索到477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莉 唐为
本文构建了包含劳动力异质性与集聚外部性的空间均衡模型,利用2005年、201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和反事实分析,考察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工资与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1)农村流动人口一方面为城市经济带来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对城市低(高)技能劳动力产生替代(互补)效应,导致城市低技能工资水平微弱下降,高技能工资水平明显上升;(2)人口流入促进城市住房成本上涨及房屋所有者租金收入增加,使城市居民总体福利水平提升,但低技能租房者的福利受损;(3)农村人口因迁移到高工资的城市地区而获得明显福利改善;(4)总体而言,2005—2015年城乡迁移成本下降促使全国福利提升4%~5%。因此,继续推进城乡人口迁移有利于改善社会福利,但应根据人口流动方向合理配置土地和住房资源,以减少部分城市人口的福利损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韩民春 韩青江
机器人技术进步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冲击、资本要素替代冲击和投资转化率冲击三种形式。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下,通过综合引入机器人技术进步的三种冲击研究了机器人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三种类型的技术进步对劳动者就业的短期影响波动较大,长期将导致就业减少,但对劳动者工资有持久的正向作用。征收资本所得税、扩大政府支出以及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短期内对稳定就业有积极作用,但是长期内对稳定就业无效,只可作为稳定就业的短期宏观调控手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顾颖 周悦
文章构造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均衡状态重建的H-T模型,并应用计量方法对农民由农业生产转向非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测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农户资金可获得性、改善农村信息来源条件、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拓宽非农业就业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均衡的重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月友 刘志彪
本文构建二阶段非均衡增长模型,将农业统一纳入分析框架,分析劳动力在我国三次产业间违规律流动现象,进而寻找我国经济服务化进程缓慢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研究表明:由于阶段间要素替代弹性不同和服务业存在"天花板效应",我国当前经济服务化路径表现为"去农业化"而非"去工业化",服务业低层次发展现状短期内将无法突破。本文支持中国服务业比重长期过低的主要原因是服务业市场长期局限于本地化市场及其容量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要素供给不足是导致我国服务业比重长期过低的直接原因。为了加快经济服务化进程,急需解决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和连 赵德昭
针对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和特殊的转型经济背景,本文将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纳入新古典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理论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和改变高、低素质剩余劳动力的供给量,从而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均衡水平。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吸纳作用要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应具有明显的"U型"曲线特征,东部地区异质型人力资本的"门槛值"为7.46年,而中西部地区相应的"门槛值"为5.88年。在经济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充分利用外资产业梯度转移的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芳琴 于维生
以非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具有人力资本因素的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模型,探讨了引入人力资本因素后非均衡劳动力市场如何变化,以及在不同的非均衡区域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人力资本因素的要求和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决策方法和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兆波 王鑫 田春英
新冠疫情引起的劳动力不足对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了巨大的产能压力,“共享员工”是疫情期间许多企业缓解生产压力的一种做法。针对由多个相互竞争的异构供应链组成的供应链网络系统,利用变分不等式的方法,建立考虑劳动力流动限制的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利用欧拉算法求解该问题,分析了劳动力资源对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共享员工”措施对供应链运营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资源不足会降低供应链的产量及利润;“共享员工”可以帮助供应链根据自身产业结构及需求更好地分配有限的劳动力;“共享员工”在某些情况下会损害供应链的运行效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楚永生 刘杨 刘梦
伴随粗放式经济高速增长而来的环境污染恶化问题正给我国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环境污染不仅影响经济增长质量和产业结构优化,而且会影响劳动力供给和跨区域流动。基于2003-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污染对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污染对劳动力流动具有显著影响;在环境污染的空间效应影响下,我国劳动力流动使得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力呈现空间分散特征,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呈现空间集聚特征;环境污染效应使得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呈现"U"型规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曹清峰 王家庭
基于城市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房产税制的福利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不考虑税收外部性的情况下,政府始终是房产税的主要受益者;在考虑税收外部性的情况下,房产税的主要受益者取决于具体的房产税制,具体来说,当土地税率高于建筑物税率时,居民是房产税的主要受益者,在其他情况下政府则是房产税的主要受益者;从社会总福利来看,土地相对于建筑物的税率越高,社会总福利越大。此外,社会总福利在城市内部存在空间差异。因此,目前关于居民利益是否因房产税而受损的争论应该立足于具体的房产税制,在实践中可以通过恰当的税制设计来协调不同群体利益。
关键词:
房产税 税收归宿 福利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君 陈林
本文基于扩展的内生劳动力供给模型,从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汇率波动影响一国就业的传导机制。选取1994-2016年人民币实际汇率与我国不同部门就业的相关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就业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其对贸易部门就业水平的影响显著高于对非贸易部门的影响,而对全国总体就业水平的影响则介于两者之间。
关键词:
实际汇率 就业 内生劳动力供给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龚刚 Willi Semmler
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通常以市场出清的一般均衡为其理论框架。这使我们无法有效的将这一跨时期的动态优化模型应用于现实的经济环境,因为现实的世界里普遍存在着各种非均衡的状况。本文将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分离开来,从而允许非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利用美国的数据,我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好的解释劳动力市场的波动及消费和就业间的关系,同时说明该模型在数据的拟和上比标准RBC模型更好。
关键词:
真实经济周期模型 非均衡 随机动态规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鄂永健 丁剑平
文章在个体跨期最优模型中引入内生劳动力供给,并同时假定对资本流动存在限制,以此来分析实际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当消费者对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比较大,即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比较小时,本币实际贬值才会促进就业的增加,反之贬值会使就业减少。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具体情况,消费者商品消费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会比较大,因而人民币实际贬值会有利于就业。对中国的实证分析支持了这一结论,且该实证分析通过了实际汇率的超外生性检验。鉴于从长期来看中国消费者的相对风险规避程度有下降的趋势,过分的依赖于低币值的汇率政策来解决失业问题是不可行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裴馨 高远东
基于搜寻与匹配模型,从理论上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劳动力工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之后将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与省级数据相匹配,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工资提升。机制分析发现,工作匹配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劳动力工资提升的主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从个体异质性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农村、上网和健康劳动力的工资提升;从行业及技能异质性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数字化行业的劳动力工资提升,并抑制传统行业的劳动力工资提升,且在不同行业内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仅对低技能劳动力工资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储丽琴 曹海敏
劳动报酬的提高引发了学者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就业效应的担忧。在一个均衡劳动力市场上,提高劳动报酬会阻碍就业。然而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以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典型特征的非均衡市场,劳动者的实际报酬低于劳动投入的边际贡献,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的负向扭曲,劳动报酬的提高不会对就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提高劳动报酬能起到扩大内需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就业水平,改善劳动力市场失衡状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细林
文章先介绍了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再综述了模型在劳动力资源问题应用的四个方面:劳动力资源价格、劳动力资源投入量、劳动力资源转移、劳动力资源老龄化,其研究幅度小到地级市、大到全球。劳动力资源问题是经济社会系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造成的影响会波及到很多方面。在综述的基础上概括了劳动力资源问题CGE模型的基本研究思路与改进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