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9)
- 2023(14348)
- 2022(12261)
- 2021(11730)
- 2020(9556)
- 2019(21790)
- 2018(21777)
- 2017(42379)
- 2016(22861)
- 2015(25691)
- 2014(25685)
- 2013(25301)
- 2012(23281)
- 2011(21043)
- 2010(21184)
- 2009(19523)
- 2008(18920)
- 2007(17012)
- 2006(15223)
- 2005(13180)
- 学科
- 济(92430)
- 经济(92330)
- 业(70492)
- 管理(62877)
- 农(51357)
- 企(48375)
- 企业(48375)
- 方法(37998)
- 农业(34140)
- 数学(33103)
- 数学方法(32698)
- 中国(26118)
- 业经(25389)
- 财(21590)
- 地方(20266)
- 学(18570)
- 制(17955)
- 策(16400)
- 贸(16360)
- 贸易(16354)
- 易(15934)
- 技术(15628)
- 理论(14297)
- 银(14197)
- 银行(14162)
- 发(14136)
- 环境(13615)
- 行(13559)
- 和(13203)
- 融(13066)
- 机构
- 学院(325821)
- 大学(322809)
- 管理(133039)
- 济(131962)
- 经济(129041)
- 理学(115768)
- 理学院(114549)
- 管理学(112700)
- 管理学院(112109)
- 研究(109219)
- 中国(82988)
- 农(68734)
- 京(68264)
- 科学(67452)
- 财(57801)
- 所(54319)
- 业大(54056)
- 农业(52448)
- 中心(50748)
- 研究所(49367)
- 江(48162)
- 财经(45896)
- 范(43397)
- 师范(43090)
- 北京(42849)
- 经(41905)
- 院(38940)
- 州(38742)
- 经济学(37263)
- 经济管理(36592)
- 基金
- 项目(223480)
- 科学(176429)
- 研究(167695)
- 基金(161637)
- 家(139605)
- 国家(138305)
- 科学基金(119264)
- 社会(105393)
- 社会科(99432)
- 社会科学(99408)
- 省(87877)
- 基金项目(86205)
- 自然(76429)
- 教育(75092)
- 自然科(74619)
- 自然科学(74603)
- 自然科学基金(73265)
- 划(72946)
- 编号(70542)
- 资助(65529)
- 成果(57172)
- 部(49422)
- 重点(49008)
- 发(48620)
- 课题(47234)
- 创(46503)
- 创新(43227)
- 国家社会(42546)
- 教育部(42071)
- 人文(41831)
- 期刊
- 济(150335)
- 经济(150335)
- 研究(95156)
- 农(71021)
- 中国(65929)
- 学报(50398)
- 农业(48434)
- 科学(48337)
- 管理(44885)
- 财(40518)
- 大学(39356)
- 学学(37272)
- 教育(35458)
- 融(32119)
- 金融(32119)
- 业经(30078)
- 技术(27398)
- 业(22074)
- 财经(21247)
- 经济研究(21140)
- 问题(20511)
- 经(17998)
- 科技(17776)
- 版(17208)
- 图书(16498)
- 技术经济(16108)
- 理论(16069)
- 农业经济(15441)
- 现代(15392)
- 农村(15245)
共检索到480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鹏程 陆丽芳
农村劳动力流动削弱了农村科技传播受众的接受愿望与能力,对农村科技具有弱化作用。要优化农村科技传播效果,需要根据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的现实,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强农民接受科技传播的能力,发挥大众传播媒体的优势,发展农村民间科技传播组织,探索农村科技传播的新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兰
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迁出地的推力和转入地的拉力,前者包括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收入差异激励、资源环境竞逐和个体预期;后者包括劳动力密集型出发的产业政策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减的社会政策。但是,既有的城乡二元化身份、用工制度恶化等,阻碍了劳动力转移。而利用既有的SA8000制度引导用工环境,扭转二元身份差异,推进职业培训教育券,完善多元化劳资纠纷解决途径,将是有效地促进劳动力良性转移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法律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爽 张艳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总体供给大于需求、竞争激烈,就业难度大、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然后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劳动力素质、观念意识和弱势地位三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劳动力控制数量、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和完善就业市场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就业能力 因素 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燕翔
本文认为 ,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也存在着难得的机遇。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成功转移 ,需要采取的对策是 :( 1)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 ,拓展农业就业空间 ;( 2 )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 ,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 ,扩大本地就业 ;( 3)加快城镇化进程 ,构建四川城市网络 ,从根本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4 )把发展劳务输出作为农村经济新兴产业来抓 ,拓展劳务输出空间 ,提高劳务输出质量 ;( 5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入和开发 ,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 ;( 6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探索城乡统筹就业新路子 ,扫除农村...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蒙永亨 孙良媛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般都借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来说明。然而,该模型却难以解释目前我国一方面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出现民工短缺的现象。文章从民工的供给及需求出发,对民工短缺现象进行分析,指出相对收入及支出的变化是导致民工短缺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提高民工的收益,降低各种成本,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转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克 杜凤英
一、长春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点 长春市是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至2003年末,长春市713万人口中,农业人口41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7.78%。农村劳动力19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46.6%。农村劳动力的分布现状是:农业种植、养殖业吸纳66.8万,占34.8%;向第二、三产业转移76.4万人,占39.8%;剩余劳动力48.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5.4%。随着新生劳动力的增加,预计到2005年末,剩余劳动力将达到124万人。 抽样调查显示,长春市农村劳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金华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作为转型国家或地区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独特的"二元"社会结构长期扭曲了该群体职业流动的制度环境,加上国内经济转型和国外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流动受阻。求解该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入探究相关原因,并提炼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流动受阻 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世豪 万春红
文章基于中心—外围模型中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分析了调查问卷中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并深入分析了广东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农村劳动力空间流动的理论机制,提出了促进广东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合理转移的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灏
“农村劳动力流动理论与对策研讨会”观点综述○杨灏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中青年农村经济研究会、四川省遂宁市劳动局共同举办,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予以资助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理论与对策研讨会”,于1997年5月25至27日在四川省遂宁市召开。来自大专院校、科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文彬 葛云伦
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情况的抽样调查,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新的特征和趋势,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减少和降低农民流动的成本和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有序流动 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洪远 黄华波 刘光明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by the study on the alteration of policies, discuss the policy problem of the flow of rural labor forces. The studies already made (by Du Ying, Bai Nansheng and others in 1997, and by Song Hongyuan and Bai Nansheng and others in 2001) indicates that the policy and setup are...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彦
流动人口管理是政府的社会职能之一,我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必要从政策产生的各个环节去寻找原因,并找到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公共政策 公共利益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都阳
劳动力由农村和农业部门向城市和非农部门流动是发展中经济体的典型现象。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劳动力的流动尽管起起落落,却一直没有间断,相应的公共政策也经历了诸多变化。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经历了转折性的变化,即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几近消失,劳动力短缺持续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必将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文章将对推动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这一现象的长期因素展开分析,并对相应的公共政策进行讨论。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民工荒 转折期 经济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亦扬 张文武
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和177个城市匹配的微观数据,从异质性视角对城市规模、政策筛选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规模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具体表现为,城市规模每增加1%,农村劳动力流入的概率增加0.21%~0.59%。但上述效应具有政策筛选异质性,明确的劳动力政策有利于吸引高技能农村劳动力,模糊性的政策则更有利于低技能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规模与政策筛选对农村劳动力流入的作用在不同地区表现各异,在东中部地区显示为对农村劳动力流入的促进作用,但在西部地区则不利于吸引农村劳动力流入。研究结论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重战略背景下优化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政策设计提供了证据支撑。
关键词:
城市规模 政策筛选 农村劳动力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