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67)
2023(16825)
2022(14017)
2021(12925)
2020(10896)
2019(24703)
2018(24100)
2017(46406)
2016(24950)
2015(27619)
2014(27316)
2013(26996)
2012(24570)
2011(21899)
2010(21602)
2009(19990)
2008(19599)
2007(17575)
2006(14928)
2005(12679)
作者
(72812)
(61443)
(61032)
(58105)
(38288)
(29765)
(27636)
(24322)
(23014)
(21361)
(20845)
(20415)
(19091)
(19078)
(18938)
(18846)
(18835)
(17998)
(17563)
(17449)
(15409)
(14999)
(14652)
(14084)
(14024)
(13657)
(13425)
(13422)
(12317)
(12271)
学科
(105041)
经济(104925)
(73595)
管理(67008)
(51480)
(51463)
企业(51463)
方法(48564)
数学(43732)
数学方法(43249)
农业(34034)
业经(27100)
(26105)
中国(25875)
地方(20343)
(20228)
贸易(20224)
(20006)
(19680)
(18634)
(15703)
财务(15661)
财务管理(15625)
技术(15542)
环境(15304)
企业财务(14825)
(14751)
银行(14695)
(14446)
(14049)
机构
学院(358145)
大学(352921)
(147893)
经济(145128)
管理(139096)
理学(122533)
理学院(121200)
管理学(119025)
管理学院(118388)
研究(115791)
中国(87099)
(81650)
科学(74401)
(71089)
农业(63643)
(63403)
业大(62616)
(58422)
中心(55836)
研究所(53762)
财经(52173)
(51634)
(47757)
经济学(45591)
(44737)
师范(44155)
北京(42839)
经济学院(41650)
(41008)
(40661)
基金
项目(253541)
科学(199998)
基金(186777)
研究(177862)
(165344)
国家(163945)
科学基金(140801)
社会(116087)
社会科(109903)
社会科学(109872)
(100312)
基金项目(100272)
自然(93074)
自然科(91025)
自然科学(90995)
自然科学基金(89384)
(83872)
教育(80439)
资助(74506)
编号(70243)
重点(56916)
(55637)
(54743)
成果(53991)
(53190)
创新(49772)
科研(49762)
国家社会(48964)
计划(47915)
课题(47175)
期刊
(156535)
经济(156535)
研究(91252)
(81588)
学报(62668)
中国(61935)
科学(56079)
农业(55323)
(47727)
大学(47208)
学学(45626)
管理(44310)
业经(32689)
(31160)
金融(31160)
技术(28374)
(26876)
教育(25999)
财经(24603)
经济研究(23902)
问题(22332)
(21110)
(20419)
业大(17393)
统计(17176)
技术经济(17111)
科技(17035)
商业(16845)
资源(16808)
世界(16243)
共检索到496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大湖  丁士军  陈玉萍  
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本文以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和流动方式为切入点,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2009-2019年期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劳动力流动总规模扩大不仅可以提高本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可以促进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农村劳动力本地流动、外出-省内流动和跨省流动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流动方式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差异化明显,外出-省内流动的直接效应大于跨省流动,本地流动的直接效应最小。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多数消费支出项目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推动农村消费升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聂正彦  苗红川  
本文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路径和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路径图,并结合路径分析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显著;工资性收入增加和老龄化加剧,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容  毛中根  
论文运用1991-2010年中国29个省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居民人均收入、消费习惯、收入预期等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东、中部农村居民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对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有负向抑制作用;各地区居民消费对收入普遍存在过度敏感性;农村居民消费受城市居民"示范效应"影响;收入预期对消费影响显著。据此可以通过完善劳动力流动政策,采取增加收入、改变消费习惯以及改善收入预期等措施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令娟  
由于收入、消费观念、教育程度、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等因素存在差异,与城镇居民相比,占我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居民的消费品消费总额却只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农村应作为当前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工作重点。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的微观截面数据进行研究,全面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收入始终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力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区域间差异也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村消费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蒲艳萍  
本文运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2010年初在西部地区289个自然村有无外出务工户的问卷调查及2000-2007年西部各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就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效应进行统计与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农民家庭贫困、改善农民家庭福利状况具有积极效应;劳动力流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及农村人力资本提高等因素对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具有积极影响,其中,区域经济增长对农民增收作用最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珩   陈建成  
文章通过构建数字普惠金融、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分析框架,选取2011—2020年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劳动力流动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全国视角来看,数字普惠金融与劳动力流动均对农村居民消费起到了推动作用;从区域分布的角度来看,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推动效果更强;从不同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作用最大;从消费类型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生存型和享受型消费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相比之下,对发展型消费的影响较小。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劳动力流动共同推动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特别地,劳动力流动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渠道;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深入发展,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强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容  潘明清  
使用1992~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线性几乎理想需求系统模型(LAIDS),重点检验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会使衣着、文教娱乐及服务、医疗消费有所增加,会减少食品、居住消费,对家用几乎没有影响。为此,应增加工资性收入,完善劳动力流动政策和供给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奕  
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后,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新常态下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而能够合理引导农民向城市转移,也能够对农村消费的扩大带来积极影响。文章首先对新常态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就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并且通过实证方法证明了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完善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晓昀  
本文运用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总体上可以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家庭成员健康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男性劳动力外出可显著提高家庭成员的健康水平,而女性劳动力外出则显著降低了家庭成员的健康水平。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范红丽  杨嘉乐  张晓慧  
本文使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2—2018年4轮追踪调查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社会文化组织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本文发现,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文化组织的存在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幸福感,不同类型的社会文化组织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此外,农村社会文化组织数量的增加也会促进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社会文化组织对女性、中年人和老年人以及居住在富裕村庄的农村居民幸福感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幸福感的促进作用较弱。机制分析表明,农村社会文化组织能够通过营造和谐的村庄氛围和家庭氛围、促进农村居民身心健康来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生龙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验证健康对中国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基于Probit模型回归的实证结果,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①健康对中国农村居民的劳动力参与有显著的影响,平均而言,健康状况每增加一个等级,中国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可能性将会提高3.48个百分点;②健康状况对中国老年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远远地高于对中青年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③健康状况对中国女性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要高于对男性农村居民劳动力参与的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一伟  
在中国精准扶贫与全面脱贫的现实背景下,构建农户贫困指标,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分析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无论是采用人均每日消费1美元还是人均每日消费2美元衡量农村居民贫困,劳动力流动显著改善了农村居民贫困状况;第二,劳动力流动能够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第三,劳动力流动可以通过影响收入差距,改善贫困农村居民的收入不平等进而缓解农户的贫困状况,即遵循"劳动力流动→收入差距缩小→居民贫困"的作用机制改善农村居民贫困实现精准扶贫与脱贫。因此,实现农户劳动力合理流动,不仅有助于缩小农户收入差距,而且有助于实现农户脱贫。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彦云  扈瑞鹏  
本文利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空间分布特征,计算了Moran I统计量、Moran散点图和局部Moran统计量来研究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变异性。用GWR模型研究了收入和价格变动对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模型的估计结果要优于OLS的估计结果。GWR模型进一步揭示了我国各省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具有空间非平稳性,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消费价格变动对支出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别。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蔡定昆  杨琦  
政府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应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的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了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农民消费支出对生产性支出新息冲击的响应和累计响应是正向的,生产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农民消费支出对非生产性支出新息冲击的响应和累计响应整体上是反向的,非生产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米娜娃·莫依明  
科学关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和层次,对新常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消费总体水平偏低,消费结构不合理等,并基于鲍曼消费的视角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的方向,提出了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优化收入结构,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层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