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6)
- 2023(9425)
- 2022(7367)
- 2021(6691)
- 2020(5687)
- 2019(12504)
- 2018(12527)
- 2017(24287)
- 2016(12922)
- 2015(14310)
- 2014(14086)
- 2013(14145)
- 2012(12672)
- 2011(11212)
- 2010(11565)
- 2009(11298)
- 2008(11654)
- 2007(10887)
- 2006(9881)
- 2005(8969)
- 学科
- 业(79761)
- 企(63202)
- 企业(63202)
- 济(59069)
- 经济(58975)
- 管理(52278)
- 农(44650)
- 农业(29877)
- 业经(27234)
- 方法(22819)
- 财(19973)
- 中国(16138)
- 务(15745)
- 财务(15735)
- 财务管理(15722)
- 数学(15540)
- 数学方法(15482)
- 企业财务(14856)
- 技术(14855)
- 制(14534)
- 策(13651)
- 和(12519)
- 划(11673)
- 体(11495)
- 理论(11082)
- 企业经济(10420)
- 经营(10264)
- 农业经济(9993)
- 劳(9795)
- 劳动(9778)
- 机构
- 学院(195488)
- 大学(185473)
- 济(87443)
- 经济(85909)
- 管理(85064)
- 理学(73096)
- 理学院(72554)
- 管理学(71872)
- 管理学院(71516)
- 研究(57778)
- 中国(49242)
- 农(46202)
- 财(37938)
- 京(37922)
- 农业(34709)
- 科学(32398)
- 业大(31521)
- 江(31493)
- 财经(30274)
- 所(28397)
- 中心(28137)
- 经(27450)
- 经济管理(25718)
- 研究所(25243)
- 经济学(24996)
- 州(24430)
- 北京(23139)
- 商学(22941)
- 商学院(22733)
- 经济学院(22699)
- 基金
- 项目(125212)
- 科学(101557)
- 研究(97103)
- 基金(92586)
- 家(78170)
- 国家(77240)
- 科学基金(69061)
- 社会(65819)
- 社会科(61916)
- 社会科学(61897)
- 省(50651)
- 基金项目(49613)
- 自然(41956)
- 编号(41591)
- 教育(41347)
- 自然科(40892)
- 自然科学(40882)
- 自然科学基金(40237)
- 划(39419)
- 资助(35551)
- 业(32801)
- 成果(31400)
- 创(29116)
- 发(28351)
- 部(28123)
- 农(27822)
- 国家社会(27387)
- 制(27220)
- 重点(26396)
- 创新(26198)
- 期刊
- 济(108616)
- 经济(108616)
- 研究(52247)
- 农(50976)
- 中国(41209)
- 农业(34308)
- 管理(32095)
- 财(31134)
- 科学(26317)
- 业经(26112)
- 学报(24037)
- 融(20030)
- 金融(20030)
- 大学(19577)
- 学学(18762)
- 技术(18102)
- 业(17583)
- 财经(15017)
- 问题(14908)
- 经济研究(14163)
- 农村(13868)
- 村(13868)
- 农业经济(13627)
- 经(13041)
- 教育(12833)
- 技术经济(12468)
- 世界(11835)
- 资源(10975)
- 经济问题(10776)
- 现代(10669)
共检索到296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乔辉 何军 胡凌啸
本文依据2013年江苏省宿迁市634份农户调查数据,从市场化、组织化、技术化和农业知识获得4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得分,并引入农户价值观念中间变量,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剖析劳动力流动、社区资源对现代农业参与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处于中等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劳动力流动通过价值观念的改变间接地促进了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而社区资源对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社区资源 现代农业参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楚雄 曹其炜 张海燕 周洪梅 吴永兴
本文以沪郊1135户农户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劳动力转移条件下上海郊区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问题:本地农业劳动力总量不足、老龄化现象严重、文化素质偏低、外来农业劳动力难以成为生产经营主体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现代农业难以为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着力培育新生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切实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地使用权流转及适度规模经营等政策建议,以期有益于沪郊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现代农业 困境 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建进
一个农户劳动力模型及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实证研究刘建进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各专家学者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不同的看法和估算方法,估算的数值也从4000多万[1]到2亿多[2],相差甚远。然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民收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钱文荣 郑黎义
劳动力外出务工给农户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复杂的影响。本文就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的农业收入、农业生产性投资、农业生产率和技术进步以及农业生产结构四个方面的影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多数研究都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所带来的劳动力流失和汇款流入分别对农户的农业收入产生了消极和积极的影响。但是,流入汇款带来的积极作用不足以抵消劳动力流失带来的消极影响,农户的农业生产率有所下降,技术效率有所降低。有成员外出务工的农户与其它农户对各种先进农业技术的采用程度存在差异。务工农户减少了对农业的投资,这非常不利于农业的长期发展。此外,农户的生产结构因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发生了变化,但是具体怎么变化,利用不同样本得到的结...
关键词:
劳动力外出务工 农业生产 综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淑辉 陈祥
基于CLDS两期平衡面板数据和CHFS截面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Tobit模型和两部分模型,探索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生产长期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显著降低了农户农业生产长期投资,采用工具变量法与系列稳健性检验证明了这一结论的稳健性。机制分析发现,劳动力转移通过农业劳动力人口结构效应与土地规模效应影响农户农业生产长期投资。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生产长期投资的抑制作用在农业劳动力偏女性化的家庭更加明显;在农业劳动人口偏老龄化的家庭,劳动力转移通过土地流出抑制农户农业生产长期投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增文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徐增文“民工潮”的主流无疑代表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反映了人口城市化、工业化的客观趋势。但是,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其迅猛之势不可能不在一定时期内形成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响的经济结果。按照地区要素流动理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家喜 杜长乐
本文借鉴Cragg提出的双曲线模型进行劳动力资源分配决策研究,探讨影响农户非农劳动力资源分配决策的主次影响因素及该模型的适用性。通过对湖北省样本地区的研究表明,教育和性别是决定非农劳动力分配决策的两个重要个体特征变量;成年人人数、汇款水平、家庭的种植面积和其资产持有水平则是非农工作时间分配决策的显著要素。
关键词:
农户 非农劳动力 资源分配 双曲线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展进涛 陈超
本文利用2007年对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411个县的技术需求及渠道选择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户农业技术需求和渠道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劳动力转移程度越高的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就越小,并且选择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为技术渠道的可能性会随着家庭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而降低,但这一结论并不适用于农机使用技术。此外,家庭经营规模越大,农户对技术的需求则越大,并偏好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指导,但病虫害防治技术除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温雪 聂勇
本文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参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一是劳动力流动既可以提高农户获得互联网金融借贷的概率,又有助于提升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金额,从而缓解农户家庭流动性约束。二是劳动力流动可以扩大家庭交际范围和社会网络关系,从而对农户社会资本产生正向的影响。三是劳动力流动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影响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劳动力流动既可以直接促进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可获得性和金额,又可以通过“劳动力流动—社会资本—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这一中介机制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可获得性和金额产生间接的影响。四是异质性分析发现,劳动力流动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直接影响和通过社会资本渠道对农户互联网金融借贷的间接影响仅在中西部地区和低资产农户家庭中成立。本文为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提升农户互联网金融参与度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依据。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互联网金融 社会资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林 罗小锋 黄炎忠 余威震
本文从劳动力流动的视角出发,基于农户行为的微观层面,探讨了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行为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并利用湖北省628户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前农村居民村域环境治理的参与度总体不高。家庭主要劳动力在村时间越长,则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概率越高,即劳动力外流抑制了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此外,从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行为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发现,家庭主要劳动力在村时间越长,则农户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越高,对农村环境改善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环境效益感知越强,且家庭劳动力对提升在村影响力的迫切性也越强,这进一步会促使农户积极参与村域环境治理。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环境治理 村域 在村时间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魏雷
对甘肃10个样本村入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显示,目前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农户家庭普遍采取兼业化模式,二是个体劳动力有明显的专业化趋势。针对这一特征,建立农户家庭劳动力兼业化配置模型和个体专业化配置模型以理论解释,并通过计量实证考察了农户家庭与个体在劳动力配置决策中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目前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基于边际劳动价值、预期收入、风险和就业转移成本等因素的理性决策。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与教育投资,建立并完善农村信贷和保险市场,降低农业生产和城市部门就业风险,是加快推进家庭专业化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必良
编者按: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命题。本期约请罗必良教授主持的专栏选用了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理论维度讨论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内在机理及其实现路径。《小农经营、功能转换与策略选择》一文认为,由二元结构理论所界定的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代表了两种不同生产率与收入水平的农业。因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大明
农村劳动力的过量流失导致农地"抛荒"现象严重、农业科技推广困难、农业文化传承难以为继、现代农业所需的人才队伍缺失等不良后果。应采取措施,建立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建立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的长效机制,摈弃"鄙农"意识是基础,改革户籍制度是前提,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重点,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是关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永丽 王宝文
本文结合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数据,概括了各个时期劳动力流动的过程及其阶段性特征,归纳总结了各个阶段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的变化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结构的变革,提升了农业技术和效率,对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谭昶 吴海涛 彭燕
[目的]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仍然在农村,本文旨在探讨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与效应。[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首先从经济水平、精神富裕和生活质量等5个维度对农户共同富裕水平进行了测度,然后检验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讨论了劳动力流动范围和就业稳定性对农户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1)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显著促进了农户共同富裕,在通过采用有序响应模型Ologit和倾向值匹配(PSM)方法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2)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范围来看,县域内的流动对农户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最大,而跨省流动的促进效应最小。(3)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稳定性来看,稳定就业对农户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大于非稳定就业。[结论]要加快推进县域城镇化发展,完善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稳定性,确保其在教育、医疗和社保等方面的同等待遇,真正实现农村转移人口的城市社会融合,从而促进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