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3)
2023(13003)
2022(10928)
2021(10108)
2020(8588)
2019(19483)
2018(19353)
2017(38276)
2016(20244)
2015(22592)
2014(22149)
2013(22125)
2012(20350)
2011(17935)
2010(17595)
2009(16194)
2008(15458)
2007(13529)
2006(11753)
2005(9902)
作者
(55618)
(47016)
(46616)
(44133)
(29366)
(22654)
(21017)
(18436)
(17748)
(16456)
(15939)
(15796)
(14356)
(14350)
(14336)
(14159)
(13875)
(13630)
(13337)
(13299)
(11438)
(11395)
(11363)
(10833)
(10570)
(10531)
(10139)
(9986)
(9472)
(9346)
学科
(90021)
经济(89928)
(68799)
管理(57237)
(48507)
(44168)
企业(44168)
方法(43955)
数学(40476)
数学方法(40097)
农业(32068)
中国(22393)
业经(22270)
(20864)
地方(18931)
技术(17995)
(16385)
(16170)
贸易(16163)
(15752)
(13474)
环境(12624)
(12283)
财务(12242)
财务管理(12211)
(12189)
(11960)
银行(11942)
企业财务(11682)
(11668)
机构
学院(282694)
大学(277790)
(124682)
经济(122372)
管理(117786)
理学(103239)
理学院(102356)
管理学(100831)
管理学院(100319)
研究(87956)
中国(68436)
(61860)
(55180)
科学(52545)
(52325)
农业(47387)
业大(47085)
中心(43992)
财经(42763)
(42362)
(41722)
(39386)
研究所(38527)
经济学(38396)
经济学院(35045)
(34326)
经济管理(34301)
师范(34008)
北京(32962)
(32812)
基金
项目(201698)
科学(161470)
基金(149314)
研究(148848)
(128983)
国家(127906)
科学基金(112099)
社会(98690)
社会科(93526)
社会科学(93500)
(80995)
基金项目(79983)
自然(71143)
自然科(69544)
自然科学(69529)
自然科学基金(68301)
教育(66616)
(65192)
编号(60200)
资助(59988)
成果(45820)
(45554)
重点(44558)
(44140)
(42932)
国家社会(41686)
创新(40222)
人文(39418)
教育部(39345)
课题(39160)
期刊
(131450)
经济(131450)
研究(73929)
(63649)
中国(54397)
农业(43783)
学报(41147)
科学(39684)
(38193)
管理(37904)
大学(32986)
学学(31481)
业经(28069)
技术(27238)
(27217)
金融(27217)
教育(21283)
(21011)
财经(20619)
问题(19137)
经济研究(18866)
(17588)
技术经济(15653)
农村(14823)
(14823)
农业经济(14552)
世界(14356)
图书(14302)
统计(14242)
(14207)
共检索到405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丽娟  顾冬冬  
为探究劳动力流动、服务外包及二者的交互项等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以河南省2 058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为例,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小麦种植户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CLAD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样本农户平均技术效率为0.707,且农户之间技术效率具有较大异质性和不均衡性;2)劳动力流动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近距离流动下的粮食技术效率大于远距离流动下的粮食技术效率;3)服务外包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耕种收全部关键环节外包的技术效率大于不外包或者部分关键环节外包的技术效率;4)劳动力流动和服务外包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链接关系,劳动力流动有利于推动服务外包程度,服务外包又反过来能够刺激劳动力流动,并能够抑制劳动力流动对粮食技术效率带来的损失。鉴于此,提出发展地方产业增加就近就业机会、加大关键环节外包程度和土地流转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丽娟  顾冬冬  张扬  张改清  
为探究服务外包和契约选择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河南省3 305份农户调查数据,以服务外包为研究视角,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河南省小麦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T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样本农户小麦生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7,土地的产出弹性最大,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最小;2)服务外包程度越高,小麦生产技术效率越高;3)服务外包中,农户签订空合约、口头合约等非正式契约比书面合约更能提高其生产技术效率,农户与服务提供方关系的远近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因此,鼓励农户参与服务外包;鼓励农业服务组织提高服务质量,甚至通过纵向合作实现服务规模化;当前不应强推生产的合约化,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明国  
基于对河南省926户农家的实证调查分析表明:从数量上看,自给型、自给市场二分型和完全市场依赖型三种类型农户内部的粮食供给是均衡的,他们的粮食需求能满足与实现;77.3%的农户对自身粮食安全的主观判断是积极的、肯定的;22.7%的农户对粮食安全充满着不同程度的忧虑,原因集中于劳动力短缺、耕地减少、农业水利设施退化、农业自然灾害等方面。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继红  
本文采用河南省农村住户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选择与农户家庭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显著影响着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有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家庭比没有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306.23元。同时,该研究结果也验证了:户主受教育水平与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庭劳动力数量仅在10%的水平上显著增加家庭人均纯收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承  
粮食补贴的政策意图是通过改变粮农生产行为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通过对河南省747个定点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从比较收益、市场风险、替代性三个方面,对实施补贴后粮农生产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当前补贴水平并未有效改变粮农生产行为,需要进一步提高粮食补贴标准、优化补贴结构、坚持和提高最低收购价和保证补贴增加幅度快于生产资料增长幅度等结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映晖  张正河  
本文以河南省为例 ,深入分析了农村改革后二十年来劳动力再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 ,得出如下结论 :1 983~ 2 0 0 3年 ,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总量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生活费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稳步下降 ,文教娱乐费、医疗保健费和工时费的比重却明显提高 ,其中文教娱乐费上升幅度最大。比较而言 ,城乡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仍存在较大差距 ,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成本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逸文  霍学喜  
笔者基于农户家庭禀赋和微观农户数据,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影响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随机前沿分析。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户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分别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正向和负向影响;耕地单位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粮食生产的农业机械化操作,它对技术效率具有正效应;家庭农用固定资产的多少决定了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它对技术效率具有正效应;粮食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反映了农户家庭收入结构,比重越大的农户越重视粮食生产,它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改清  
农户农资投入行为及其效率变化受其家庭内在因素与外在条件的共同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农资购入行为并非经济理性,主要依据既往经验决策,但对农资的质量、价格以及安全性的关注度非常高,现实满意度较差,同时在购买农资中存在渠道分散、组织化程度低以及交易费用偏高等问题;农户在不同农资的施用决策上存在差异性,农户家庭内在因素(人口因素与经济因素)和外在因素(区位因素与制度因素)均对其农资投入量有一定的影响,且前者的作用强于后者;农户农资投入效率总体偏低,且与其兼业化程度和粮作经营规模密切相关;惠农政策在刺激粮食总量增加的同时并未顾及既定目标下农资投入的效率,以至于出现牺牲效率求效果的"政策行为非理性";增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建杰  
农户粮作经营行为取向是对自身因素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理性反应。研究表明:满足自家需要以及增加现金收入是农户从事粮作经营的主要动机,且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满足自家需要的动机在减弱,而增加现金收入的动机在增强;较小规模粮作经营户有动态缩减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而较大规模粮作经营户则有动态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行为取向;较大规模的粮作经营户更易于获得规模化经营收益,具有相对较高的内在动力从事粮作经营;在现行粮食政策下,政策对农户粮作经营行为的制度激励效应有限,因而亟需采取优化粮食政策目标、强化粮食政策手段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完善粮食政策传导机制等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荣胜  
河南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低,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此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相对于产值比重,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显著偏高,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严重偏低。通过构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型,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第一产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因素是转移空间不足,即二、三产业就业容量不足。其中,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尤其是其内部构成不合理,是导致转移空间不足的重要原因。这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政策启示:兼顾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提高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关付新  
本文认为,以兼业化小规模经营粮农为主体的中部粮食主产区,兼业化传统农户劳动力非农化,专业化现代农户经营非粮化,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脆弱,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是培育专业化的现代粮农。兼业化传统农户的要素配置效率差,生产技术落后,收入水平低,难以实现增产增收。专业化现代粮农以增收为动机,扩张意愿强,盈利水平高,但其发展受到资源和制度约束。培育专业化的现代粮农应采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粮食支持政策和建设粮食核心区等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泽军  张锐  姬一帆  贾云飞  温暖  
[目的] 粮农生物农药采用对粮食生产的品质安全与生态安全意义重大。从规模户与小农户差异视角,探讨不同经营规模粮农采用生物农药的意愿及转换成本对其的影响,为提高粮农生物农药采用率、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精准施策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粮食主产区河南省688个粮食作物生产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以及二元Logit 回归模型,探讨不同规模粮农生物农药采用意愿以及转换成本对其的影响。[结果] 粮农生物农药采用意愿总体较低,仅有39%的规模户和15%的小农户有意愿采用;转换成本显著制约了粮农的生物农药采用意愿;规模户生物农药采用意愿受信息成本、风险成本与财务支出的显著负向影响,小农户除此之外还受到学习成本、试验成本的显著负向影响。[结论] 重点面向规模户,推进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化、实施生物农药性能提升、施用推广、施用激励等计划,降低转换成本,增强粮农生物农药采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泽军  张锐  姬一帆  贾云飞  温暖  
[目的] 粮农生物农药采用对粮食生产的品质安全与生态安全意义重大。从规模户与小农户差异视角,探讨不同经营规模粮农采用生物农药的意愿及转换成本对其的影响,为提高粮农生物农药采用率、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精准施策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粮食主产区河南省688个粮食作物生产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以及二元Logit 回归模型,探讨不同规模粮农生物农药采用意愿以及转换成本对其的影响。[结果] 粮农生物农药采用意愿总体较低,仅有39%的规模户和15%的小农户有意愿采用;转换成本显著制约了粮农的生物农药采用意愿;规模户生物农药采用意愿受信息成本、风险成本与财务支出的显著负向影响,小农户除此之外还受到学习成本、试验成本的显著负向影响。[结论] 重点面向规模户,推进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化、实施生物农药性能提升、施用推广、施用激励等计划,降低转换成本,增强粮农生物农药采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淑萍  
本文运用抽样调查的研究方法,客观评析粮食价格机制对河南省种粮农户的激励作用。研究发现:粮食相对价格偏低、种粮增量收益微弱,使部分农户种粮意愿不强烈和生产的不确定性较大;粮价上涨对农户的农业收入增长效应不明显,也未能充分发挥引导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粮食价格机制对农户种粮的激励作用不足。提出建立合理、公平、统一的粮食市场价格、继续实施与完善最低保护价、健全粮食补贴方式,以增强粮食价格机制对种粮农户的激励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改清  
以粮食核心区河南农户为例,对其外出务工户粮作经营决策与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外出务工户与非外出务工户家庭资产结构差异集中体现在物质资产上,对于外出务工户有随其外出参与度的提高,总体呈现出人力资产水平较高而物质资产水平较低的特性;②外出务工户一般采取"亦工亦农"的方式,由此在劳动时间配置、营粮规模与结构、营粮投入上随其外出务工参与度的变化而呈现出决策差异;③不同外出务工户在粮作经营上劳动与资金的非均衡投入产生了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并最终引致综合效应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