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8)
- 2023(14581)
- 2022(12313)
- 2021(11508)
- 2020(10046)
- 2019(23313)
- 2018(22863)
- 2017(44239)
- 2016(23945)
- 2015(27164)
- 2014(27150)
- 2013(26866)
- 2012(25156)
- 2011(22268)
- 2010(22351)
- 2009(20742)
- 2008(20536)
- 2007(18711)
- 2006(16436)
- 2005(14637)
- 学科
- 济(103728)
- 经济(103591)
- 业(70637)
- 管理(63376)
- 农(49389)
- 企(48682)
- 企业(48682)
- 方法(44948)
- 数学(40268)
- 数学方法(39771)
- 农业(32654)
- 财(27328)
- 中国(26779)
- 业经(24231)
- 地方(23865)
- 制(21006)
- 学(20751)
- 贸(17646)
- 贸易(17637)
- 易(17138)
- 银(15492)
- 银行(15456)
- 融(15149)
- 金融(15146)
- 行(14743)
- 体(14385)
- 环境(14232)
- 务(14074)
- 技术(14030)
- 财务(14027)
- 机构
- 学院(340684)
- 大学(337853)
- 济(143169)
- 经济(140275)
- 管理(131598)
- 研究(114791)
- 理学(113762)
- 理学院(112499)
- 管理学(110432)
- 管理学院(109794)
- 中国(88378)
- 农(73626)
- 科学(71428)
- 京(69976)
- 财(64925)
- 所(58374)
- 农业(56843)
- 业大(56003)
- 江(55734)
- 中心(55561)
- 研究所(53033)
- 财经(51133)
- 经(46582)
- 范(44707)
- 师范(44218)
- 经济学(43995)
- 北京(42667)
- 州(40911)
- 院(40490)
- 省(39907)
- 基金
- 项目(231819)
- 科学(182495)
- 基金(168859)
- 研究(168340)
- 家(147886)
- 国家(146371)
- 科学基金(125276)
- 社会(107798)
- 社会科(101656)
- 社会科学(101626)
- 省(92869)
- 基金项目(89846)
- 自然(80981)
- 自然科(79058)
- 自然科学(79031)
- 自然科学基金(77592)
- 划(76296)
- 教育(76247)
- 资助(68756)
- 编号(68332)
- 成果(54824)
- 重点(52243)
- 部(51539)
- 发(50623)
- 创(47759)
- 课题(46627)
- 科研(44824)
- 创新(44698)
- 国家社会(44604)
- 教育部(43645)
- 期刊
- 济(160810)
- 经济(160810)
- 研究(95743)
- 农(73454)
- 中国(68333)
- 学报(55331)
- 科学(50969)
- 财(50347)
- 农业(49663)
- 管理(44513)
- 大学(42693)
- 学学(40676)
- 融(34236)
- 金融(34236)
- 业经(31061)
- 教育(30865)
- 技术(29199)
- 财经(25126)
- 业(24923)
- 经济研究(23422)
- 问题(22504)
- 经(21457)
- 版(18650)
- 资源(17618)
- 统计(17104)
- 世界(17041)
- 技术经济(16731)
- 农村(15677)
- 村(15677)
- 理论(15677)
共检索到507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展进涛 巫建华 陈超
本文基于江苏省金湖县1089个农户样本的实地调研数据和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引入农户收入梯度作为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代理变量,选择劳动力流动的务工行业选择、务工时长、务工区位选择、就业培训和技能等级作为劳动力流动的特征变量,运用随机效用离散选择模型探讨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表明,务工行业选择、外出务工时长、务工区位选择、就业培训和技能等级等劳动力流动因素对不同收入梯度农民的影响差异明显,教育水平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文荣 郑黎义
本文使用近期的农户调研数据考察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必须从劳动力流失的消极作用和汇款的补偿作用两个方面解释。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从总值上看会因成员外出务工而减少,但这主要是源于非农生产收入的下降,农业收入并未受到明显的消极影响;而如果外出者是家庭的户主,农户的家庭经营就会萎缩得更为明显,甚至是农业生产也受到了威胁。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务工 农户 家庭经营收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詹和平 张林秀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是今后我国农业应付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动因研究状况,并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2007年在江苏省高邮市、兴化市两地4个村随机抽取的142个农户家庭调查数据,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当今农户在土地流转市场上的行为。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及其相应的土地面积。发现家庭保障水平越高的农户转出其土地的可能性越大、转出地面积也越多。农业劳动力越多的农户则转入土地的可能性越大,与之相反非农劳动力较多的农户则转出的土地较多。农户家庭保障水平低下和非农就业机会的限制可能是我国农地流...
关键词:
农户土地 土地流转 家庭保障 劳动力结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玉萍
农户劳动力资源不仅包括适龄段内劳动人口,还包括超年龄段但仍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人口的就业结构对农户家庭具有不可忽视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本文通过对农户劳动人口及其就业特征的分析,研究就业结构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机理,并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户劳动人口充分就业有利于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在不同部门就业对人均纯收入的边际贡献差异很大,家庭劳动人口职业技能、劳动力数量、土地经营面积、区位条件对人均纯收入有重大正向影响,而家庭需照料人口、主要劳动力年龄段对人均纯收入有显著反向影响。
关键词:
农户 家庭收入 就业结构 劳动人口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继红
本文采用河南省农村住户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选择与农户家庭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显著影响着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有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家庭比没有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306.23元。同时,该研究结果也验证了:户主受教育水平与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庭劳动力数量仅在10%的水平上显著增加家庭人均纯收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展进涛 黄宏伟
本文以江苏省金湖县92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Logit模型和排序Logit模型,讨论了正规教育和技能培训对农村劳动力是否外出务工、是否正规就业和外出务工工资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规教育水平和长期培训共同决定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机会,而技能培训则决定了外出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并且技能培训对正规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在正规教育不足的情况下,农户通过投资技能培训也能获得较高的回报。具体而言,技能培训可以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和工资水平,且长期培训较短期培训作用更大,但不同类型的技能培训对农村劳动力正规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拥有技术职称和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村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庆根 王全忠 朱晓莉 周宏
本文使用1997—2010年国家农村固定观察点中江苏省6县(市)11个村镇的农户调查追踪数据,分析了农户家庭劳动力外出、收入增长对种植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农户的种植业结构调整近似呈现出周期性波动,户均粮食、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呈现剧烈波动,而户均蔬菜的种植面积则呈现不断上升势头;当前农户家庭中的农业生产者多以解决家庭日常农产品消费和出售剩余农产品获利为目标的劳动分工定位,而随着家庭中劳动力外出、家庭总收入及外出收入的增长,反而更易导致农户维持现有的种植业结构不变,且随着生产者年龄增长,其自发地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力度也不断减弱;提高农户的种植业经济收益对其调整种植业结...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唐宏 何慧芳 梁玲婕 黄凤 尹奇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托管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机理,从土地托管视角考察三大粮食区域农户的土地、劳动力资源配置对家庭整体经济福利的影响。研究方法: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分位数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托管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该收入分配效应表现出个体异质性和区域差异性;(2)劳动力分化能促进土地托管服务的发展和农户家庭经济福利的提升,是土地托管服务促进农户家庭增收的有效路径。研究结论:(1)完善土地托管服务市场和劳动力就业市场以提升农户的家庭经济福利;(2)加强政策帮扶,保障资源禀赋较弱农户的土地托管服务需求;(3)因地制宜,加强各粮食生产区域之间土地托管服务的经验交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安驰 樊士德
该文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Probit模型与OLS模型实证分析了在不同收入水平下,劳动力流动对全国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的全样本看,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在7000元左右与26000元左右存在两个阶段"门槛",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低于7000元左右时,劳动力流出将会显著地提高农村家庭进行教育投入的概率与投入力度;而当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介于二者之间时,劳动力流出将会减少农村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入的概率,但有人力资本投资的家庭仍会显著提高家庭人力资本投入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人力资本投入 农村家庭收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若迪 吉小燕 陈超
本文分别从农户老年和青年成员的劳动就业决策的角度,分析了生产外包服务对小农户劳动力配置的优化机制,并从家庭收入及结构角度检验生产外包服务对劳动力配置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对于采用外包的农户来说,相较于不采用外包的反事实情形,其60岁以上老年劳动力的农业参与率会提高58.3%,但45岁以下青壮年农业参与率并没有明显变化,务工者平均务工时间要高出3.98个月,务工者占比提高0.137,家庭总收入和农业收入分别高出18458元和8234元。生产外包服务对老年人农业劳动和务工者外出务工起到了显著的支持作用,并有效促进了小农户的收入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葛轶凡
本文利用江苏、四川、陕西、吉林及河北五省随机抽样的农户调查数据,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个维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越深,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率越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度越大,则农户收入越高。本文的政策启示是,要优化当地发展环境和产业结构,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要推动进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高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率;要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强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书伟
基于CHNS有关农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收入转换矩阵和收入流动指数等指标,对我国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性状况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主要受农户家庭收入位置变动和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即受位移效应和增长效应的影响;收入位置变动对收入流动性程度的影响仍然是主导因素,但其作用正趋于减弱,农户家庭正呈现分层固化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书伟
基于CHNS有关农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收入转换矩阵和收入流动指数等指标,对我国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性状况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主要受农户家庭收入位置变动和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即受位移效应和增长效应的影响;收入位置变动对收入流动性程度的影响仍然是主导因素,但其作用正趋于减弱,农户家庭正呈现分层固化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廖文梅 林静 沈月琴 孔凡斌
【目的】缩小农户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量化分析林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新时代新征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助力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规划和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分工与专业化效应、优化家庭劳动力配置与促进林地流转经营的理论,构建林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差距影响的分析框架,利用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四川和广西的2 413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林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林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下的影响差异及其分解效应。【结果】1)林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增收效应,且对低收入农户家庭的增收效应更大,有利于缩小农户家庭收入差距。2)林业社会化服务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家庭收入的边际贡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林业社会化服务可使基尼系数显著减小,总体呈现分位点越低边际贡献越大的变化趋势,林业社会化服务有助于缩小农村家庭收入差距。3)系数效应主导了农村家庭收入差距的扩大。其中,户主是否为村干部、林业收入占比、林地细碎化程度、村距县城距离、地形是影响Q_(10)~Q_(90)分位点上系数效应的主要因素。4)林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均值为0.354,林业社会化服务对低采纳水平组农户家庭总体具有较好的增收效应,农户家庭收入差距主要由特征效应主导。【结论】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林业社会化服务缩小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面向低收入农户家庭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供需支持政策,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政策,激发与鼓励农户积极采纳林业社会化服务,推动形成“以需促供、以供带需”的良性循环格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肖龙铎 张兵
本文利用江苏省农村地区39个村72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使农户在生产要素投入方面进行重新配置,进而改变其收入结构,而立足于农村社会异质化程度逐步加大的现实,土地流转对高、低收入农户的收入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相比于低收入农户,土地流转更有利于高收入农户收入的增长。一个村的土地流转规模对该村基尼系数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该村收入最低五分之一农户纯收入占比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即土地流转加剧了农户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收入增长 农户内部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