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1)
- 2023(11368)
- 2022(9265)
- 2021(8761)
- 2020(7021)
- 2019(16021)
- 2018(15435)
- 2017(29419)
- 2016(15650)
- 2015(17402)
- 2014(16522)
- 2013(16677)
- 2012(15571)
- 2011(14073)
- 2010(14054)
- 2009(13159)
- 2008(12890)
- 2007(11674)
- 2006(10410)
- 2005(9123)
- 学科
- 济(75312)
- 经济(75250)
- 农(49771)
- 业(49232)
- 管理(36960)
- 农业(33123)
- 方法(28414)
- 企(26566)
- 企业(26566)
- 数学(26250)
- 数学方法(26118)
- 中国(24337)
- 业经(20593)
- 财(15771)
- 地方(15072)
- 贸(14982)
- 贸易(14972)
- 技术(14859)
- 易(14704)
- 制(14261)
- 发(13372)
- 农业经济(12442)
- 收入(12289)
- 银(11826)
- 银行(11799)
- 行(11480)
- 学(11289)
- 发展(11117)
- 展(11016)
- 融(10893)
- 机构
- 学院(223459)
- 大学(220322)
- 济(110173)
- 经济(108650)
- 管理(85068)
- 研究(82116)
- 理学(73977)
- 理学院(73210)
- 管理学(72326)
- 管理学院(71903)
- 中国(65434)
- 农(55706)
- 科学(45970)
- 京(45467)
- 财(44736)
- 农业(42300)
- 所(40541)
- 业大(37443)
- 中心(37203)
- 研究所(36846)
- 财经(35726)
- 经济学(35625)
- 经(33051)
- 经济学院(32345)
- 江(31953)
- 北京(28494)
- 院(28088)
- 范(27867)
- 师范(27660)
- 经济管理(26968)
- 基金
- 项目(151023)
- 科学(121389)
- 研究(113602)
- 基金(113349)
- 家(99108)
- 国家(98224)
- 科学基金(83997)
- 社会(78768)
- 社会科(74537)
- 社会科学(74519)
- 基金项目(59651)
- 省(57089)
- 自然(49467)
- 教育(49112)
- 自然科(48398)
- 自然科学(48386)
- 自然科学基金(47606)
- 划(47200)
- 资助(44369)
- 编号(43852)
- 部(35349)
- 国家社会(35100)
- 发(34930)
- 成果(34853)
- 创(33927)
- 重点(33712)
- 农(32575)
- 创新(32032)
- 教育部(30360)
- 中国(30352)
- 期刊
- 济(123583)
- 经济(123583)
- 研究(68610)
- 农(61240)
- 中国(49758)
- 农业(42044)
- 科学(34220)
- 学报(34094)
- 财(30971)
- 管理(27979)
- 大学(27701)
- 学学(26550)
- 业经(24803)
- 融(24298)
- 金融(24298)
- 业(20196)
- 经济研究(19528)
- 教育(18005)
- 财经(17980)
- 问题(17756)
- 技术(17204)
- 世界(15822)
- 经(15730)
- 农业经济(14791)
- 农村(14434)
- 村(14434)
- 贸(13042)
- 技术经济(12490)
- 版(12488)
- 经济问题(12381)
共检索到339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忠东,张为民,梁在,崔红艳
劳动力流出究竟会促进还是削弱当地的发展是 1 990年代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本文运用中国 2 0 0 0年普查数据以及分县的时间序列数据 ,考察了人口流动趋势及其对当地劳动力和农村收入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 ,1 990年代的大量劳动力流出对粮食生产影响并不显著 ,输出地的肉类产品反而有了较快的增长 ,劳动力流动已成为不发达地区农村收入新的增长点 ,正逐步发挥其消除贫困制约地区差距的效应。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迁移 农村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飞 侯远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旭辉 彭现美 马成文
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经济模型,并在增长核算框架下分析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953—2013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和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分别为20.43%和14.78%。分阶段看,不同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截然不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由行政命令引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和产出增长的贡献为负,而改革开放后由市场机制引导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和产出增长的贡献显著为正,并且其贡献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因此,政府应该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职业培训和户籍制度改革等诸多方面做出努力,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盛来运
本文从个体、家庭、社区和制度等多个层面,利用人口迁移理论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型(Probit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实证。主要结论是:农民外出决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农民个体来讲,劳动力外出行为首先表现为人力资本竞争选择的结果;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家庭相对剥夺感和市场流动性差增加了农民外出务工的可能性,新经济迁移理论在中国是实用的;对于家庭所在的社区来讲,一个基础条件好和社会网络资本丰富的社区有利于推动农民外出,但过高的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会降低本地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从制度层面讲,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关的制度变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盛来运
本文利用迁移理论从个体、家庭、社区和制度等多个层面对中国农村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相关因素影响劳动力外出可能性的16个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型,利用中国农村住户调查34000户样本数据,对这些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是:农民外出决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农民个体来讲,劳动力外出行为首先表现为人力资本竞争选择的结果;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家庭相对剥夺感和市场流动性差增加了农民外出务工的可能性,新经济迁移理论在中国是实用的;对于家庭所在社区来讲,一个基础条件好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区有利于推动农民外出,但过高的非农产业发展水平会降低本地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从...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外出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先柱 余吉祥
通过拓展Mankiw等(1992)的模型并由经验数据验证,本文发现农村劳动力参与市场化进程的程度对中国农村居民人力资本的收入弹性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的启示是,促进农民增收,除了增加对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外,促进农村劳动力参与市场化进程也十分重要。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农民收入 农村劳动力 市场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芝倩
文章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活跃程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率以及农村人力资本水平都对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但滞后期相对较短;一单位农村劳动力流动率和农村受教育人口比重的冲击对中国产出水平具有正向响应趋势。因此,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应促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迁出,并关注和改善农村劳动力流出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劳动力流动率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建军 汪伟 丁晓钦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传统的二元户籍和劳动力市场制度没有根本改变,农村转移劳动力融入城市仍有一定障碍,大量农业剩余通过劳动力价格扭曲转移到城市部门。本文首先应用统计模型对1980—2011年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扭曲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统计研究,然后运用MLE估计方法和变系数半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一个农村转移劳动力从1980年进入城市工作到2011年止,因价格扭曲对城市部门的贡献约为22.09万元,而所有农村转移劳动力,因价格扭曲对城市部门的贡献共计约为43.42万亿元;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扭曲对城市部门经济增长有29%的正向影响。同时,工资扭曲对城市部门国民收入变化的影响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明珠
本文探究了1991-2011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总体规模及产业流向,并定量分析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规模从1990年的8673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2.5亿多人,其中有53.7%流入第二产业,其余流入第三产业。本文采用历史增长核算法,将经济增长分解为三个贡献要素,即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及劳动力利用效率的增长。本文计算了1991-2011年各要素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然后计算在没有农村非农劳动力转移的假设条件下各要素及经济增长的变化,最后比较二者的差异,即可得到农村非农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实
本文利用 1 996年山西省 1 0个村的调查数据对农村妇女劳动力的外出打工行为和外出打工收入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结果证实女劳动力从外出打工中赚取的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是微不足道的。这一方面是与其外出打工的时间较少有关 ,另一方面也是与她们外出打工的工资率较低有关。在影响女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因素中 ,年龄无疑是一个主要的解释因素 ,农村妇女外出打工者大多是年轻人。同时 ,文化程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为较高的文化程度更加有助于增加她们的外出打工机会。然而 ,即使是同样年轻女劳动力 ,在不同村庄之间外出打工的机会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
女性劳动力 流动 收入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白南生 李靖
文章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从横向看,中国城市化率还偏低;从纵向看,中国城市化低于工业化的偏差正在扭转;从结构看,劳动力仍较多地聚集于农业生产,是资源配置的最大错位。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最大特点是在打破城乡要素分割的基础上实现的。但由于受到就业、生活、交往等多个层面的社会排斥,大多数农村流动劳动力未能实现稳定定居,处于"半城市化"阶段,农民工问题成为中国城市化的核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将会加快,统筹城乡成为公平发展的要求,这些都给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其仁
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周其仁一、就业机会:发展战略、体制和政策取向(一)发展策略、体制选择和农村就业农民的就业机会首先并不是由他们本人的就业意愿和劳动技能所能决定的。国家的经济发展策略和经济体制选择,外生地决定着农民就业空间的容...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永丽 黄祖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比较清晰的阶段性特征,学术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取得了一定成就,推动了中国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国际社会的接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变革,农村劳动力流动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将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趋势,产生一些新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农村 农村劳动力流动 述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陆铭 张爽
本文基于微观数据考察了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信任的决定因素,以此作为理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一个视角。本文重点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公共信任的影响,以社区其他成员的流动率作为本家庭的劳动力流动率的工具变量,克服了估计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偏误。我们发现:在中国农村,社区其他成员的劳动力流动会影响到本家庭的劳动力流动,并增加本家庭对于当地公共机构的信任,这可能是因为农村家庭在劳动力流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来自城市地区的歧视。本文同时还发现,社区层面的收入差距会减少公共信任,公共信任在市场化过程中会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轨迹。
关键词:
公共信任 劳动力流动 收入差距 市场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永生
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流动,为我国经济的增长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本文首先从农村劳动力流动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出发,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所形成的人力资本进行了计量并建立了相应的经济增长回归模型;模型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带来GDP增长0·6823个百分点;最后通过放大迁移收益对该模型进行了简单讨论,指出如果政府仅仅将农民工月平均收入达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60%,则每年经济总量的增长率将相当可观。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