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2)
2023(13524)
2022(11285)
2021(10498)
2020(8814)
2019(20265)
2018(19828)
2017(38035)
2016(19706)
2015(22299)
2014(21825)
2013(21625)
2012(20102)
2011(17992)
2010(17614)
2009(16315)
2008(15533)
2007(13219)
2006(11693)
2005(10589)
作者
(53795)
(45253)
(44968)
(43029)
(28862)
(21398)
(20610)
(17725)
(17225)
(15700)
(15612)
(15056)
(14231)
(14076)
(14021)
(13862)
(13402)
(13058)
(12943)
(12586)
(11284)
(10738)
(10658)
(10427)
(10197)
(10167)
(9642)
(9343)
(8969)
(8709)
学科
(106399)
经济(106301)
管理(53584)
(50901)
方法(44171)
数学(39281)
(39228)
企业(39228)
数学方法(38884)
中国(26853)
(25309)
贸易(25296)
(24572)
(23677)
地方(21886)
(20859)
业经(19647)
(16964)
农业(16363)
(15106)
地方经济(13981)
(13902)
金融(13901)
环境(13686)
(13287)
(13197)
银行(13183)
(12690)
(12108)
财务(12070)
机构
大学(285704)
学院(283140)
(141040)
经济(138977)
管理(110886)
研究(100225)
理学(95990)
理学院(95021)
管理学(93686)
管理学院(93132)
中国(77213)
(59490)
(58810)
科学(53971)
财经(48551)
(48160)
经济学(46212)
中心(45244)
(44473)
研究所(43566)
经济学院(41602)
(39057)
(38765)
北京(37205)
业大(36232)
(36231)
财经大学(36230)
(34135)
师范(33841)
经济管理(30797)
基金
项目(190129)
科学(152408)
基金(143609)
研究(140788)
(124193)
国家(123287)
科学基金(106883)
社会(95578)
社会科(91021)
社会科学(91001)
基金项目(74724)
(69047)
自然(65938)
自然科(64475)
自然科学(64460)
自然科学基金(63345)
教育(63090)
资助(59304)
(58762)
编号(54381)
(44316)
成果(43291)
重点(42453)
国家社会(42107)
(41854)
(39340)
教育部(39092)
人文(37927)
创新(37059)
中国(36882)
期刊
(150679)
经济(150679)
研究(87733)
中国(50749)
(44815)
管理(42030)
科学(36858)
学报(36817)
(34208)
大学(29810)
学学(28247)
经济研究(27002)
(25184)
金融(25184)
技术(25008)
财经(24844)
农业(23865)
(22222)
(21601)
业经(21043)
问题(20839)
国际(20188)
教育(20105)
世界(17698)
统计(16086)
技术经济(15881)
(13728)
(13595)
商业(12813)
理论(12677)
共检索到424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梁俊伟  
本文通过对1990-2004年我国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IRCA)进行测算,并利用测算结果对传统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十五年间,我国在资源密集型产品上从比较优势已经转变为比较劣势,显示出我国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资源匮乏的局面;在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上逐渐显现出一定的比较优势;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自始至终都是我国的比较优势,但是,已经开始呈现弱化的趋势。第二,简单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长期经济增长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贸易利益损失,也就是说,劳动力要素的福利会使经济增长出现恶化的趋势。我国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贸易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要协调好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冬  王新  
尽管加工贸易型FDI的扩张体现了中国的比较优势、并加速了劳动力转移和就业,但数据显示:在国际贸易和GDP快速增长的同时,普通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工资相对于GDP增长缓慢,并导致了全国劳动报酬占GDP比重的持续下降、消费不足和内外经济失衡。中国的外向型经济事实上已经进入了一个拐点。需要重新审视"加工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路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余剑  
文章从开放经济的视角出发,阐述比较优势及其动态化原则的利用在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中的指导地位,并借计量模型解析对外贸易、经济增长、资源要素禀赋改变以及经济结构变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合理利用比较优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国友  
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要素禀赋之一,这是学界的共识。经验观察证实,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利用的另一方面,则是在它促进中国制造业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而产生的有限能源的大量消耗问题,这已经危及中国的能源安全。要兼顾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和能源安全,必须反思地大物博的传统思想,吸取有关国家能源储备和利用的经验,制定能源新战略;在引用外资项目和新建项目时,将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提高技术门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并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怀民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加工贸易的关系,指出中国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是发挥比较优势,并导致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国有企业在该领域中淡出的主要原因。本文的实证研究还证明,与利用外资、进口和人口素质的提高等因素一样,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也是中国加工贸易高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锦春  范从来  
文章构建包含贸易自由化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三部门一般均衡框架,理论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益贫式增长的影响,阐述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贸易益贫效应的作用机制。同时,使用1988~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测算了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维度的益贫式增长指标,从省际层面实证检验了理论命题。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实现了弱益贫式增长;贸易自由化会同时通过纯收入增长和纯分配改善两个渠道促进益贫式增长;劳动力市场分割加剧既会导致益贫式增长绩效下降,也会削弱甚至逆转贸易自由化的益贫效应。因此,推动贸易自由化以及降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政策均有助于促进益贫式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飒  
基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比较,利用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考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不同贸易方式和地区出口优势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的出口优势,但对不同贸易方式和地区的作用存在差异。就整体样本而言,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一般贸易出口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加工贸易出口则具有显著负向作用,且作用力自2005年后逐年增加。分地区样本来看:就一般贸易出口而言,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均不显著;对于加工贸易出口,东部地区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则影响不显著;就两种贸易方式而言,劳动力成本在所有解释变量中对出口的作用力均为最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官胜  
劳动力市场刚性的存在是决定国际贸易能否促进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现有的实证研究却忽视了劳动力市场刚性的决定性作用。本文基于国外文献的度量方法构建劳动力市场刚性和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的度量指标,并利用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研究当劳动力市场刚性存在差异时贸易增长对产业间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当劳动力市场刚性程度低于门槛值时,贸易增长能加速产业间劳动力转移;而当劳动力市场刚性程度高于门槛值时,贸易增长则会阻碍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由此得出结论,欲使中国的贸易增长起到促进产业间劳动力转移的效果,必须先在劳动力市场领域进行改革,消除劳动力市场刚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保建云  
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发展带动了双边和多边投资和跨国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在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影响效应,深化双边与多边分工合作关系,提高整个经济区域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市场竞争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方  
通过建立和扩展马克思国际价值的理论模型,提出以国际价值理论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由此研究基于国际价值和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利益,分析得出:各国可以在相互贸易条件下获得贸易利益,但其贸易利益的来源具有差异。在一定条件下,一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贸易利益的同时,另一国可能会出现贸易利益的损害,在此基础上,如果某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出现技术进步,即该商品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出现变化,比较优势结构相应改变,则这种技术进步会通过国际相对价值的变化,对处于经济表层的相对价格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导致参与国际贸易的各国的贸易利益的得失发生变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任育锋  李哲敏  张超  康敏  
2000年以来,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果蔬贸易整体迅速发展,其他金砖国家成为中国果蔬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和新兴进口来源市场。本研究以2000—2015年数据为基础,描述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果蔬贸易概况,深入分析了金砖国家间果蔬贸易的比较优势、互补性和未来增长潜力。研究发现:中国、南非的果蔬均具有出口比较优势,其中中国的蔬菜和南非的水果出口优势最为明显;就互补性而言,中国果蔬出口与印度进口互补性最强,中国果蔬进口与南非出口互补性最强;就增长潜力来看,中国果蔬出口与巴西进口的增长潜力最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任育锋  李哲敏  张超  康敏  
2000年以来,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果蔬贸易整体迅速发展,其他金砖国家成为中国果蔬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和新兴进口来源市场。本研究以2000—2015年数据为基础,描述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果蔬贸易概况,深入分析了金砖国家间果蔬贸易的比较优势、互补性和未来增长潜力。研究发现:中国、南非的果蔬均具有出口比较优势,其中中国的蔬菜和南非的水果出口优势最为明显;就互补性而言,中国果蔬出口与印度进口互补性最强,中国果蔬进口与南非出口互补性最强;就增长潜力来看,中国果蔬出口与巴西进口的增长潜力最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敏  郭曼  
贫困化增长理论是对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结论的否定。本文详细分析了与贫困化增长理论密切相关的贸易条件问题 ,并揭示出该理论所隐含的政策含义。作者对中国外贸是否存在贫困化增长陷阱进行了探索 ,针对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等国际市场现实 ,对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所隐含的理论悖论进行了全面的反思 ,提出 :要走出贫困化增长陷阱 ,中国必需尽快提升出口产品结构 ;发展中国家在决定参与国际分工时 ,如果“唯比较优势至上” ,就可能坠入“比较优势陷阱”。中国不能过份地陶醉于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致陆  李先德  
中国与欧盟互为彼此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中2000-2013年数据,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修正的出口相似性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对中欧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增长前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欧各自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类别及其出口比较优势均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农产品出口与欧盟农产品进口存在较强互补性且还在进一步增强,欧盟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农产品进口的互补性则较弱;中欧对世界市场出口农产品结构的相似程度不高且还在进一步下降;中欧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双方在相同出口市场上的出口农产品结构却存在较大差异;中欧在大多数类别农产品上均存在着紧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