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3)
2023(7342)
2022(5939)
2021(5242)
2020(4121)
2019(9241)
2018(8558)
2017(16226)
2016(8956)
2015(9448)
2014(9223)
2013(9050)
2012(8336)
2011(7250)
2010(7185)
2009(6215)
2008(6250)
2007(5562)
2006(4618)
2005(4268)
作者
(24727)
(20888)
(20584)
(19892)
(13221)
(10177)
(9387)
(8007)
(7659)
(7437)
(7156)
(6884)
(6755)
(6656)
(6575)
(6422)
(6273)
(6214)
(6176)
(6003)
(5296)
(5050)
(4898)
(4740)
(4715)
(4695)
(4575)
(4384)
(4219)
(4144)
学科
(32957)
经济(32917)
(27363)
管理(25283)
(19710)
企业(19710)
方法(16058)
数学(14423)
数学方法(14303)
(14057)
贸易(14051)
(13907)
(13903)
(11553)
(11415)
中国(11312)
(8490)
出口(8480)
出口贸易(8480)
农业(7775)
业经(7113)
(6717)
财务(6706)
财务管理(6692)
(6532)
企业财务(6472)
(6287)
技术(6185)
(5919)
劳动(5902)
机构
学院(122391)
大学(121521)
(54323)
经济(53428)
管理(46027)
研究(41196)
理学(40530)
理学院(40116)
管理学(39498)
管理学院(39280)
中国(30299)
(25318)
科学(24445)
(24331)
(23583)
财经(20751)
(20356)
业大(19326)
(19154)
中心(19066)
农业(18903)
研究所(18591)
经济学(18316)
(17994)
经济学院(16804)
财经大学(15720)
(15323)
(14689)
北京(14618)
师范(14472)
基金
项目(87667)
科学(69858)
基金(65679)
研究(62045)
(58455)
国家(58025)
科学基金(49711)
社会(41827)
社会科(39982)
社会科学(39972)
基金项目(33995)
(33612)
自然(32045)
自然科(31393)
自然科学(31385)
自然科学基金(30868)
教育(28961)
(28493)
资助(27199)
编号(22949)
(20290)
重点(20034)
(18824)
国家社会(18561)
(18377)
成果(17650)
教育部(17484)
(17320)
创新(17314)
科研(17245)
期刊
(52508)
经济(52508)
研究(34142)
中国(25573)
学报(21788)
(21449)
(19802)
科学(18114)
大学(16582)
管理(16387)
学学(15877)
农业(15028)
教育(12624)
财经(10776)
(10496)
金融(10496)
技术(10003)
经济研究(9865)
(9301)
业经(8910)
(8758)
(8753)
问题(7644)
国际(6867)
世界(6057)
(6020)
统计(5595)
技术经济(5458)
业大(5453)
商业(5383)
共检索到177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龚世豪  祝树金  李风琦  
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对外贸易如何摆脱传统的成本依赖,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考察了劳动力技能多样性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劳动力技能多样性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显著且稳健的促进作用;(2)渠道检验表明,劳动力技能多样化不仅提升了企业整体技能水平,而且提高了企业信息化水平和在职培训力度,诱致企业进口更多的国外中间品;(3)异质性检验发现,异质性检验发现劳动力技能多样性对产品差异化程度高、管理效率高、资本密集型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阳立高   于金柳   龚世豪   丁丹  
探寻提高出口产品质量进而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是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路径,也是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利用2000—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和中国海关进出口的匹配数据,基于2006年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的准自然实验,考察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显著且稳健的促进作用,参加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后,所在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幅度约12.1%。动态效应检验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提升作用在整体上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异质性检验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即对于非国有企业、差异化产品企业、内陆地区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劳动力技能进而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而一体化带来的用工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明益  戚建梅  
本文首先剖析了劳动力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经济效应,提出了理论假说,然后利用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相关合并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显著时间效应,其影响趋势呈"N"型;扭曲较轻时能显著促进产品质量升级,扭曲较重时对产品质量促进作用变小甚至会阻碍产品质量升级;扭曲存在要素配置效应,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质量的影响显著大于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影响;扭曲与规模经济的结合有助于企业产品质量升级;扭曲存在显著的经验累积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其影响趋势均呈"U"型;扭曲会产生研发抑制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质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明益  戚建梅  
本文首先剖析了劳动力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经济效应,提出了理论假说,然后利用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相关合并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显著时间效应,其影响趋势呈"N"型;扭曲较轻时能显著促进产品质量升级,扭曲较重时对产品质量促进作用变小甚至会阻碍产品质量升级;扭曲存在要素配置效应,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质量的影响显著大于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影响;扭曲与规模经济的结合有助于企业产品质量升级;扭曲存在显著的经验累积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其影响趋势均呈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学君  苏冬梅  
执行国际标准能够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但也会给企业带来过高的遵从成本,从而可能不利于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选取2000-2013年中国农食产品标准数据与企业-产品层面海关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农食产品标准"国际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标准"国际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效应显著为负,而我国自行制定的国家标准对质量影响显著为正;按照对国际标准采纳程度分类,以及对出口产品和出口目的国发展程度分类,分样本检验发现,标准"国际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异质性影响。为此,照搬发达国家主导制订的国际标准不适用于中国出口企业,可能会由于过高的遵从成本阻碍企业产品质量升级。另一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需积极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中,从而减少过高遵从成本对产品质量升级及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学君  朱灵君  田曦  
基于2000-2013年高度细化的企业-产品-目的国层面海关统计数据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数据,本文对食品安全标准与食品行业出口产品质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食品安全标准对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在进一步将标准区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之后,发现推荐性标准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强制性标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较小,某些样本情况下甚至没有显著影响。在考虑了不同的质量测度方法以及不同样本处理方式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学君  朱灵君  田曦  
基于2000-2013年高度细化的企业-产品-目的国层面海关统计数据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数据,本文对食品安全标准与食品行业出口产品质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食品安全标准对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在进一步将标准区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之后,发现推荐性标准对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强制性标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较小,某些样本情况下甚至没有显著影响。在考虑了不同的质量测度方法以及不同样本处理方式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海成  许和连  邵小快  
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的匹配数据,考察了国有企业改制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改制对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显著且稳健的提升作用;国有企业改制后,国有资本股权占比约29%时出口产品质量达到最优;国有企业改制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当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生产同质性产品及处于高竞争程度行业时,国有企业改制会较大幅度地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国有企业改制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主要渠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明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劳动报酬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进一步在Melitz-Polance分解的基础上,探讨提高员工劳动报酬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间接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提高劳动报酬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平均而言,员工超额劳动报酬每提升1%,则出口产品质量将提升0.341%~0.474%。第二,提高劳动报酬的重点在于非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员工超额劳动报酬的提升未能有效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第三,提高员工劳动报酬可以通过影响企业自身成长和资源配置效率改善间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本文的结论为理解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如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铁瑛  何欢浪  
本文提出人口转型背景下,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实现人口红利从"成本效应"到"技能效应"的过渡是应对劳动力供给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冲击,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重要手段。理论层面上,在质量异质性理论框架中纳入城市劳动力供给因素,剖析了人口结构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刻画出了"成本效应"和"技能效应"两大作用机制。本文构建出地级市层面涵盖人口流动因素的城市劳动供给指标,与高度细化的企业—产品—目的国层面数据进行匹配,构造出城市—产品—目的国这一细化的高维面板数据并据此进行研究。基准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城市劳动参与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促进作用;用工成本的上升会削弱这一正向效应,表现为"成本效应";人力资本的上升则会增强这一正向效应,表现为"技能效应";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加工贸易、出口关系持续性、超级城市、城市产业政策以及多产品企业行为因素后仍保持了高度稳健;在企业层面给出了同样稳健的经验证据。本文的结论不仅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这一新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变动之谜",而且意味着在人口转型背景下,要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需要更多着眼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劳动力技能的提升,实现人口红利从成本到技能的过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欢浪  铁瑛  张娟  
本文研究了城市服务业发展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理论层面拓展了Kugler和Verhoogen(2012)的理论模型,提出服务业发展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两大微观机制,即"分工效应"和"工资溢价效应"。在实证层面利用城市统计年鉴与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在细化的城市-企业维度上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服务业发展整体上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这一促进作用通过"分工效应"和"工资溢价效应"实现。城市服务业发展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高生产率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我们的发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长英  王曼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是中国重构出口竞争优势的关键。文章将中欧班列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出口产品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中欧班列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影响渠道分析显示,中欧班列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增强创新能力和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显示,中欧班列对一般贸易、高技术产品、非国有企业和西部地区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大。中欧班列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正向辐射效应,其辐射范围大致为400公里。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牛蕊  郭凯頔  
通过构建消费者离散选择嵌套偏好模型对收入水平与出口产品质量、出口国规模进行理论分析,将贸易分解为广延和集约边际,同时将集约边际分解为价格、数量和质量变化三部分,利用2008—2012年中国的进口及伙伴国产品层次数据,检验出口国收入、规模等因素与出口产品质量、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贸易集约边际是出口扩张的主要因素,相对富裕国家出口更多高质量产品,产品质量与出口国收入呈正向相关,相对富裕出口国通过调整产品质量以相对稳定的价格出口产品,而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则更多地通过价格调整来实现出口扩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景光正  李平  
本文从OFDI的动机视角入手,系统梳理了OFDI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的理论机制。实证方面利用中国2002-2013年的省级面板和贸易微观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OFDI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净效应为正,其通过技术反馈效应、市场深化效应以及资源配置效应均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产业升级效应则产生了抑制作用,上述结论在控制了OFDI的内生性等问题之后依然稳健;分位数估计发现OFDI对中国低、高、中技术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存在依次递增趋势;系统GMM估计表明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持续性特征,当期产品的技术层次易受前期积累的影响。除此之外,门槛检验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金融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景睿  王佳梓  
本文将制度环境和人力资本引入“成本发现”模型,探讨了制度环境、人力资本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96~2014年145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测度其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政治稳定、政府效率、监管质量、法律规制、腐败治理所衡量的多维制度环境与出口产品质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则呈现U型特征,高中入学率对中低收入国家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更为明显,大学入学率对高收入国家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更为显著。人力资本在制度环境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经济体的制度环境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越小;人力资本水平越低的经济体的制度环境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作用越大。该结论与制度环境的边际影响递减和人力资本的门槛作用有关,表明改善制度环境在低收入水平国家更具意义,而提高人力资本在高收入水平国家更为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