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04)
- 2023(17488)
- 2022(14637)
- 2021(13618)
- 2020(11802)
- 2019(26942)
- 2018(26591)
- 2017(50702)
- 2016(27218)
- 2015(30743)
- 2014(30079)
- 2013(29945)
- 2012(27400)
- 2011(24438)
- 2010(24334)
- 2009(22959)
- 2008(23110)
- 2007(20692)
- 2006(17771)
- 2005(16071)
- 学科
- 济(121875)
- 经济(121757)
- 业(103015)
- 管理(92685)
- 企(91117)
- 企业(91117)
- 方法(58340)
- 数学(48735)
- 数学方法(48239)
- 财(36484)
- 农(35262)
- 业经(34114)
- 中国(32443)
- 务(26171)
- 财务(26126)
- 财务管理(26082)
- 企业财务(24645)
- 农业(24599)
- 贸(23263)
- 贸易(23249)
- 制(23238)
- 技术(23129)
- 易(22645)
- 和(19964)
- 理论(19801)
- 地方(19719)
- 划(18743)
- 学(18620)
- 策(18579)
- 银(17788)
- 机构
- 学院(390161)
- 大学(387605)
- 济(172121)
- 经济(169113)
- 管理(159757)
- 理学(137641)
- 理学院(136343)
- 管理学(134425)
- 管理学院(133684)
- 研究(124652)
- 中国(99834)
- 京(80418)
- 财(78602)
- 科学(71776)
- 财经(63095)
- 所(60954)
- 农(60559)
- 中心(58626)
- 江(57943)
- 经(57448)
- 研究所(54868)
- 业大(53615)
- 经济学(53088)
- 北京(50520)
- 经济学院(48013)
- 农业(47505)
- 财经大学(46688)
- 范(45753)
- 州(45491)
- 师范(45332)
- 基金
- 项目(256181)
- 科学(205409)
- 基金(190116)
- 研究(189267)
- 家(163529)
- 国家(162156)
- 科学基金(142259)
- 社会(124152)
- 社会科(117979)
- 社会科学(117950)
- 基金项目(99890)
- 省(98924)
- 自然(90583)
- 自然科(88637)
- 自然科学(88613)
- 自然科学基金(87128)
- 教育(86512)
- 划(82484)
- 资助(77740)
- 编号(75477)
- 成果(59901)
- 部(57893)
- 创(57778)
- 重点(56868)
- 发(54693)
- 创新(53322)
- 国家社会(52551)
- 课题(50732)
- 教育部(50575)
- 人文(49581)
- 期刊
- 济(186113)
- 经济(186113)
- 研究(112105)
- 中国(74874)
- 财(65277)
- 管理(63186)
- 农(54756)
- 科学(52462)
- 学报(52186)
- 大学(41031)
- 学学(38713)
- 农业(37510)
- 技术(37275)
- 融(35841)
- 金融(35841)
- 教育(34458)
- 财经(32054)
- 业经(30700)
- 经济研究(30292)
- 经(27657)
- 问题(24381)
- 业(23578)
- 技术经济(22897)
- 贸(21062)
- 统计(20980)
- 策(19785)
- 世界(19176)
- 财会(18800)
- 商业(18421)
- 现代(18150)
共检索到578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西亮 李建强
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1985—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企业专利数据,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方法,考察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尽管对制造业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生存压力,但总体上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创新水平,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新产品产值、研发投入水平及研发人员数量均显著增加。但劳动力成本变动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于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内资企业及资本密集型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的创新激励作用更为显著;而对于中西部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及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劳动力成本上升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的创新水平。本文的估计结果为实施中央提出的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晨
以往的研究忽视了房价增长对劳动力要素的空间配置。基于此,利用人工搜集计算的1997-2015年上海市各区房价增长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采用企业层面的非平衡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上海市房价增长对工业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劳动力成本在房价增长和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上海市房价增长对工业企业创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对成立五年以下的企业、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表现地更加显著;劳动力成本在房价增长抑制企业创新的过程中起着中介变量与门槛变量的作用,即房价增长通过抬升劳动力成本,造成创新人才流失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志成 戴翔
文章利用2005~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数据,在有效控制企业规模等因素后,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倒逼了中国出口企业转型升级这一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倒逼"作用总体存在,但其效应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类型间存在差异。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倒逼作用强于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对东部地区出口企业的倒逼作用较为显著,但对中西部地区出口企业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对中国本土出口企业的倒逼作用同时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和新产品销售额比重的提高,而对外资企业的倒逼作用则主要体现在新产品销售额比重的提高。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亟待转型升级的中国出口贸易,上述研究结论具有重要政策意涵。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倒逼机制 转型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磊 张二震
文章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研究了水平及垂直行业外资进入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单位劳动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水平行业外资进入显著推高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单位劳动成本,下游行业外资进入则有利于降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单位劳动成本,而上游行业外资进入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单位劳动成本没有显著影响。路径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水平行业外资进入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单位劳动成本的推升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对中国同行业制造业企业的人均增加值水平产生了显著的负向"技术挤出"效应;分外资类型回归结果表明,水平行业港澳台资企业进入的负向"技术挤出"效应要远强于外国投资企业。实证结果表明,规范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秩序,强化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上下游行业企业之间的垂直产业合作关系,可以缓解外资进入给中国制造业企业单位劳动成本带来的上涨压力,并且有助于发挥引进外资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程虹 胡德状
与现有文献多从制度环境、企业家能力角度研究企业创新能力制约因素有所不同,从企业投资行为选择这一独特视角,就企业过度投资对自身创新能力的挤出效应进行稳健性检验。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一手微观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在相关因素充分控制的前提下,企业在研发创新领域以外的过度投资对于企业专利产出与产品创新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表明企业投资行为扭曲对自身创新能力形成了较为突出的挤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过度投资显著降低了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与管理效率提升,这些因素是企业过度投资抑制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渠道。为此,建议通过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抑制企业过度投资行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虹 陈文津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动力之一,已有研究基于外部制度环境和内部要素投入的分析,均未能全面解释部分企业研发创新效率不高的问题。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本文从企业质量能力的微观视角出发,运用最新一手企业调查数据,就质量能力对研发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渠道进行了全面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作为研发创新的重要互补性能力,质量能力显著提升了企业研发创新效率,提高了企业以新产品销售和专利为代表的创新产出;第二,在质量能力中,质量需求满足能力对研发创新效率提升发挥最为重要的作用,质量能力主要通过引导企业将研发聚焦于客户需求满足,进而提高产出;第三,辅助回归结果表明,质量能力促进了企业家、管理层及非研发部门参与研发创新,促进了企业的外部研发合作,提高了企业决策中的数据使用,并提升了企业管理效率,上述效应是质量能力提升研发创新效率的潜在机制。据此,本文建议:政府应转变创新支持政策策略,在给予创新补贴等直接物质支持的同时,强调帮助企业提升配套质量能力;鼓励企业引进专业咨询服务,全面提升内生能力;引导企业树立市场化导向的创新观,将对顾客需求的满足作为研发创新的主要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宗庆 郑江淮
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企业加入全球价值链,企业创新活动面临了新的参数环境,本文在技术无限供给条件下提出一个后发国家中企业创新的规模异质性假说,揭示了后发国家,尤其是中国的企业创新行为特征依赖于企业生产所面临的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自主研发与引进技术所需资本支出的利率弹性的特定取值下竞争行为选择。理论与计量研究发现,与西方国家企业创新有显著不同的是:后发国家的企业进行产品与工艺创新活动的意愿随着企业规模增加而逐步增强;小企业更偏向于自主研发和原始创新,大企业更偏向于引进技术和吸收消化再创新。中等规模企业兼顾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促进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在小企业和部分中等规模企业中重点是降低其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磊 韦晓珂 郑妍妍
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文章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参与对中国劳动力就业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伴随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的不断加深,劳动力的就业风险也会随之显著增加。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劳动力就业风险的影响在劳动力的分布上存在差异,即增加了高工资区域企业和高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劳动力面临的就业风险;此外,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增加了大专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就业风险,劳动力的技能越低,其面对的就业风险也将显著增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参与主要是通过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对劳动力就业风险产生影响,其中规模效应的影响相对更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雷
文章以20012014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就业保护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且就业保护的加强会进一步强化这一正向作用。上述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之后依然成立。拓展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劳动密集度会弱化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关系,也会减弱就业保护对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强化作用。文章认为,企业必须正视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和就业保护制度不断推进的影响,逐步转变发展思维和经营理念;政府应加强对企业转型发展的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建风 张晓静
研究目标: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探索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1~2015年的企业面板数据,利用计数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提高了中国企业总体创新水平,且对实质性创新的作用要高于策略性创新;而且,从不同维度的异质性分析可知,在年轻企业、非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沿海企业以及非高科技企业中,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实质性创新产出更为显著;另外,高管平均薪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要低于普通职工平均薪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薪酬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企业创新。研究创新:在探讨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将企业创新细分为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深入考察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真正提高了企业创新质量,并关注企业特征不同带来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价值:对更好地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企业创新 计数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雷
文章以2001~2014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就业保护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且就业保护的加强会进一步强化这一正向作用。上述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之后依然成立。拓展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劳动密集度会弱化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关系,也会减弱就业保护对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强化作用。文章认为,企业必须正视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和就业保护制度不断推进的影响,逐步转变发展思维和经营理念;政府应加强对企业转型发展的政策引导,同时要落实就业保护政策,通过压力机制驱动企业技术创新;另外,政府还应认识到相关政策对异质性企业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增强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针对性,并通过市场机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实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炜
当前,国内传统的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的制造业面临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挑战,产业结构转型成为一大关键。本文借助内生增长模型和知识生产函数分析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利用1998~2007年期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劳动力成本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激励弹性系数,发现企业的创新能力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上升。此外,我们采用工具变量及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命题做进一步探讨,并通过代理变量法、Tobit以及Truncated模型对结论的稳健性进行检验,随后分析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不同年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最后,我们就以上分析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吕铁 王海成
劳动力市场管制是否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或者说,是否能够创造增量的企业价值,是关乎劳动制度取向的基本理论问题。文章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总体上看,劳动力市场管制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概率;(2)劳动力市场管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结构性特征,即相比产品创新,劳动力市场管制促进企业进行工艺创新的作用更加显著;(3)劳动力市场管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行业差异,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的影响不显著;(4)劳动合同期限存在调节作用,临时雇佣比例的提高会弱化劳动力市场管制对技术创新的增进效应。文章认为,现阶段通过加强劳动力市场管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二者并行不悖,可以实现劳动者和资本长期利益的双赢,但在制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结构性的差异。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管制 技术创新 结构性特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原毅军 张在群 孙思思
本文选取2006~2010年中国37个行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熵权TOPSIS法计算的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结果,提出了一种分析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变化的分类矩阵,对各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及成因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行业角度揭示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不足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为 顾凌骏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当企业面临不同出口成本时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行为产生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首先,按照出口成本性质差异将企业出口行为划分为三种不同出口决策对企业出口行为的解释是有效的。其次,由于面临巨大的沉没进入成本,融资约束显著阻碍了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再次,由于固定维持成本数额较小,融资约束在企业面临是否维持出口的决策时并不起到显著作用。最后,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行业融资依赖问题与地区金融发展问题后本文得到的结论仍然是稳健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