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8)
2023(7226)
2022(6081)
2021(5595)
2020(4807)
2019(10551)
2018(10481)
2017(21214)
2016(11370)
2015(12607)
2014(12455)
2013(12485)
2012(11657)
2011(10372)
2010(10295)
2009(9830)
2008(9714)
2007(8826)
2006(7776)
2005(6859)
作者
(34810)
(29009)
(28735)
(27541)
(18053)
(13936)
(13133)
(11368)
(10924)
(10080)
(9836)
(9370)
(9106)
(9010)
(8979)
(8780)
(8723)
(8630)
(8337)
(8336)
(7402)
(7037)
(6990)
(6688)
(6511)
(6449)
(6404)
(6333)
(5727)
(5652)
学科
(46147)
经济(46082)
(35110)
管理(34738)
(24852)
企业(24852)
方法(22874)
数学(21109)
数学方法(21015)
中国(15917)
(15782)
(14190)
(11859)
贸易(11855)
(11583)
农业(10792)
(10492)
业经(9452)
(8992)
银行(8959)
(8579)
(8030)
财务(8024)
财务管理(8009)
(7990)
(7311)
金融(7311)
环境(7292)
企业财务(7275)
技术(6889)
机构
大学(171526)
学院(171123)
(76166)
经济(74887)
管理(66608)
理学(58336)
理学院(57748)
管理学(56973)
管理学院(56682)
研究(55768)
中国(43232)
(35578)
(35082)
科学(33597)
(32708)
财经(29048)
(28643)
业大(27972)
(26403)
农业(26260)
研究所(26081)
中心(24908)
经济学(24139)
(23337)
经济学院(22155)
北京(22153)
财经大学(21649)
(19633)
(19549)
师范(19313)
基金
项目(113109)
科学(88586)
基金(84244)
研究(77593)
(75034)
国家(74399)
科学基金(62815)
社会(52378)
社会科(49748)
社会科学(49737)
基金项目(45068)
(42704)
自然(41124)
自然科(40174)
自然科学(40158)
自然科学基金(39469)
(36799)
教育(34902)
资助(34120)
编号(29986)
(25589)
重点(24970)
(23701)
(23386)
成果(22949)
国家社会(22317)
科研(22228)
创新(21982)
教育部(21773)
计划(21372)
期刊
(79882)
经济(79882)
研究(47949)
学报(29596)
中国(28281)
(28212)
科学(25902)
(25764)
管理(22487)
大学(21908)
学学(21177)
农业(18779)
(16290)
金融(16290)
经济研究(14530)
财经(14399)
业经(14230)
(12326)
技术(11645)
问题(11523)
商业(10598)
教育(9857)
(9649)
(9356)
理论(8966)
技术经济(8460)
(8124)
实践(8035)
(8035)
统计(7995)
共检索到242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雯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消费需求。透过当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与消费需求认知,了解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现状以及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机制,将有助于提出继续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居民工资水平与消费水平增长呈正向关系,通过适当的控制并引导劳动力成本的持续提升,将有助于进一步刺激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雯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消费需求。透过当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与消费需求认知,了解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现状以及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机制,将有助于提出继续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居民工资水平与消费水平增长呈正向关系,通过适当的控制并引导劳动力成本的持续提升,将有助于进一步刺激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娟霞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虽然劳动力价格有所上升,但从整个国民经济分配格局来看,劳动者报酬占比不高,劳动力价格偏低,居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从而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本文选取了1991-2014年的数据,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与工资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工资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增长呈正向关系,工资水平的提高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安敏  
劳动力价格变化与居民生活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消费需求。通过相关理论数据对劳动力价格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劳动力价格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提出提高劳动力价格水平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重润  路迪  
房地产价格对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663家上市公司2008-2016年微观数据,研究房价上涨对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影响,估计方法采用SYS-GMM。回归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企业劳动力成本有较明显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0013。房价对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影响存在规模差异、行业差异以及产权差异。本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房价上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勇  解美娟  
本文将劳动力结构分为劳动力产业结构、劳动力年龄结构、劳动力质量结构和劳动力城乡结构四大类,分别通过实证检验,研究了我国劳动力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根据实证结果可知,劳动力产业结构和质量结构的不断优化,能显著引起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从劳动力年龄结构看,新生代劳动力所占份额与享受型消费份额存在正相关,即新生代劳动力的增加是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力;从劳动力城乡结构看,农村劳动力对消费结构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珂磬  
近30年中国净出口额的增长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但是,随着中国工资的快速提高,预计会给中国企业出口带来较小影响,尤其是对劳动力成本更为敏感的服务业。本文选取2004-2015年中国服务业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服务业出口的影响,同时加入行业增加值、平均企业规模、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作为控制变量。发现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促进中国服务业出口,这可能是因为工资上升对服务业出口的促进效应大于其抑制效应。具体体现为,目前中国大多数服务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于人力资本的利用尚不充分,逐渐提高的工资有利于服务业吸引更高层次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能够帮助企业全方位降低成本并提高服务品质,进而提高出口竞争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双  赖漫桐  
FDI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力,但在国际资本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稳定FDI,尤其高质量FDI,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重要问题。快速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是否抑制了FDI进入以及二者之间的敏感程度,亟需从理论机制和实证检验上予以考察和测算。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对应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数据,本文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与FDI进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①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显著抑制了FDI的进入。最低工资标准的上涨显著降低已有FDI企业的FDI进入深度,但对FDI初次进入的影响较小,政府应集中力量"稳外资"而非"引外资"。②对人力资本水平高、竞争力强的企业,最低工资上涨对企业实收FDI的负向影响较小;对产品目标市场为境外(出口导向型)的企业,最低工资上涨对企业实收FDI的负向影响较大。③最低工资抑制FDI进入导致的资本缺口和就业问题可以由国内资本有效弥补,但抑制FDI进入对企业生产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④政府短期节约成本的政策措施如工业用地价格优惠,能有效缓解劳动力成本上涨的负向冲击,是政府"稳外资"有效的政策选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容  毛中根  
论文运用1991-2010年中国29个省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居民人均收入、消费习惯、收入预期等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东、中部农村居民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对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有负向抑制作用;各地区居民消费对收入普遍存在过度敏感性;农村居民消费受城市居民"示范效应"影响;收入预期对消费影响显著。据此可以通过完善劳动力流动政策,采取增加收入、改变消费习惯以及改善收入预期等措施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下海  万江滔  余玲铮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枯竭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如何积极选择有偏技术并重塑发展新动能,是当今中国制造业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最低工资调整作为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外生冲击,从理论和经验上考察其对制造业企业技术选择方向的影响。研究显示,当企业资本和劳动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时,最低工资上升将驱使企业选择资本偏向型的技术进步,其作用机制在于,最低工资上升将改变要素间相对投入价格,企业理性地采用资本替代劳动。本文利用中国区县最低工资数据和全国工业企业调查数据(2000—2013年)验证了这一点。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企业,最低工资影响企业技术选择的结果存在异质性差异。此外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效率,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当前我国出现的大规模“机器换人”现象,并对如何更好地应对用工成本上涨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大湖  丁士军  陈玉萍  
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本文以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和流动方式为切入点,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2009-2019年期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劳动力流动总规模扩大不仅可以提高本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可以促进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农村劳动力本地流动、外出-省内流动和跨省流动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流动方式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差异化明显,外出-省内流动的直接效应大于跨省流动,本地流动的直接效应最小。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多数消费支出项目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推动农村消费升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聂正彦  苗红川  
本文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路径和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路径图,并结合路径分析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显著;工资性收入增加和老龄化加剧,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蓓蓓  崔小年  
本文基于非熟练与熟练劳动力要素价格这一独特视角,采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其分解方法,经过1991-2011年两者工资差距数据的检验。研究发现非熟练与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与不同分位数上的工资增长密切相关,表现为随之扩大的态势。其中,对非熟练劳动力歧视的加剧是造成两者工资差距在不同分位数上持续扩大的最重要原因。基于此,激励更多的非熟练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和教育积累转为熟练劳动力,同时,消除对非熟练劳动力的各种歧视是未来缩小两者工资差距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玛兰  李晓云  曾琳琳  刘念  
基于我国1995—2015年29省的省域面板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工业化发展是否通过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带来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在工业化进程与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工业化水平增加1%,农村劳动力价格将上涨0.19%。工业化发展对工业化中期的农村劳动力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工业化后期开始,其对劳动力价格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工业化发展通过促进劳动力转移带来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的趋势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玛兰  李晓云  曾琳琳  
利用1981—2015年29省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对全国及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农业种植结构和粮食内部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均对粮食及棉花种植比例有显著负向影响,对蔬菜及油料作物种植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粮食作物内部,劳动力价格上涨对水稻和小麦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力非农转移促进了小麦种植比例增加,减少了水稻和玉米种植比例。在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中,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对不同区域作物种植比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劳动力价格上涨对3个分区的蔬菜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粮食作物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入和流出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动持平区具有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3个分区的蔬菜、油料作物及小麦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出和流动持平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而对劳动力流入区水稻生产具有正向影响。最后,文章提出相应优化区域种植结构布局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