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8)
- 2023(12314)
- 2022(10738)
- 2021(10034)
- 2020(8495)
- 2019(19394)
- 2018(19244)
- 2017(37292)
- 2016(20553)
- 2015(22777)
- 2014(22572)
- 2013(22307)
- 2012(20216)
- 2011(18073)
- 2010(17622)
- 2009(16026)
- 2008(15547)
- 2007(13499)
- 2006(11536)
- 2005(9732)
- 学科
- 济(77785)
- 经济(77697)
- 管理(58856)
- 业(56923)
- 企(46296)
- 企业(46296)
- 方法(38979)
- 数学(34138)
- 数学方法(33815)
- 农(22521)
- 财(19896)
- 中国(19834)
- 学(18057)
- 业经(17204)
- 贸(16167)
- 贸易(16162)
- 易(15689)
- 农业(15047)
- 地方(14719)
- 务(13394)
- 财务(13334)
- 财务管理(13315)
- 技术(12677)
- 环境(12559)
- 理论(12471)
- 企业财务(12377)
- 和(12217)
- 制(12202)
- 划(10792)
- 银(10177)
- 机构
- 大学(287310)
- 学院(285460)
- 管理(116147)
- 济(111118)
- 经济(108798)
- 理学(102447)
- 理学院(101338)
- 管理学(99539)
- 管理学院(99059)
- 研究(93897)
- 中国(67264)
- 科学(62062)
- 京(60583)
- 农(53193)
- 业大(49296)
- 所(47654)
- 财(47417)
- 研究所(44211)
- 农业(42379)
- 中心(42277)
- 财经(39536)
- 江(39423)
- 北京(37728)
- 经(36141)
- 范(36006)
- 师范(35537)
- 院(34010)
- 经济学(32717)
- 州(32010)
- 经济管理(30679)
- 基金
- 项目(207124)
- 科学(161360)
- 基金(150676)
- 研究(144721)
- 家(133915)
- 国家(132838)
- 科学基金(113174)
- 社会(90607)
- 社会科(85887)
- 社会科学(85862)
- 基金项目(81502)
- 省(80899)
- 自然(76849)
- 自然科(75046)
- 自然科学(75022)
- 自然科学基金(73679)
- 划(68837)
- 教育(65614)
- 资助(61670)
- 编号(58154)
- 重点(46050)
- 成果(44998)
- 部(44742)
- 发(43185)
- 创(43169)
- 科研(40431)
- 创新(40255)
- 计划(39588)
- 课题(39094)
- 教育部(37787)
- 期刊
- 济(112462)
- 经济(112462)
- 研究(76885)
- 学报(52733)
- 中国(48607)
- 农(46876)
- 科学(45796)
- 管理(39359)
- 大学(38613)
- 学学(36815)
- 财(34803)
- 农业(32634)
- 教育(26508)
- 技术(22351)
- 业经(19336)
- 融(19115)
- 金融(19115)
- 财经(18355)
- 经济研究(18305)
- 业(16696)
- 理论(15846)
- 经(15544)
- 科技(15499)
- 问题(14911)
- 实践(14848)
- 践(14848)
- 版(14548)
- 业大(14508)
- 图书(13987)
- 技术经济(13461)
共检索到393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宋明建 尹万姣 李德洗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上升都引起商品价格上涨;相对于劳动力成本而言,原材料成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长期更显著;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短期内存在推动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但实际价格上涨幅度并不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部分甚至全部弥补绝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从而缩减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商品价格的推动作用。相应政策建议是:优化生产要素投入,促进技术进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消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对PPI带来的上行压力。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投入产出模型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科进 蔡云芝 包尚艳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究竟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运用2006~2014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针对劳动力成本变动对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的变动与我国FDI的吸引存在显著负相关的关系,并且这种负相关的程度在东、中、西不同区域上存在差异。因此,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区域,合理调整外资利用的目标和政策,对于我国培育利用外资新优势,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外商直接投资 随机效应模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蓝艳 黄顺春
本文在梳理近10年来学术界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状况及上升原因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细化劳动力成本的组成部分,结合问卷调查指出,近10年来,劳动力成本不同组成部分的上升幅度是有差异的,在影响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各类原因中,不同原因所占的重要性也是有差异的。因此,在研究和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上,应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能力,有针对性地分类施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晓俊 殷明
近年来,我国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常态,企业内部融资形式发生变化。文章采用2013-2017年我国上市商贸流通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商贸流通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企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商贸流通企业的债务融资水平随之下降,即劳动力成本与企业债务融资水平呈负相关。文章进一步探究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债务融资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长期借款,当被解释变量以长期借款水平代替有息债务水平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导致企业长期借款的增加。文章立足于我国企业目前面临劳动力解雇难的现状,考察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微观商贸流通企业的影响,旨在使商贸流通企业能够及时调整企业资本结构,以应对外部挑战。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劳动力成本 企业融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耿德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还成功地从封闭型经济转型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个过程中,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深,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我国正逐步告别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会对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何种影响,需要采取何种对策?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本波
我国劳动力成本进入快速上升期(一)直接成本快速增长直接成本的上升趋势较为显著。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工实际平均工资的增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0年 ̄1997年),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较慢,年均增长率约为4.86%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建风 张晓静
研究目标: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探索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1~2015年的企业面板数据,利用计数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提高了中国企业总体创新水平,且对实质性创新的作用要高于策略性创新;而且,从不同维度的异质性分析可知,在年轻企业、非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沿海企业以及非高科技企业中,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实质性创新产出更为显著;另外,高管平均薪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要低于普通职工平均薪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薪酬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企业创新。研究创新:在探讨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将企业创新细分为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深入考察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真正提高了企业创新质量,并关注企业特征不同带来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价值:对更好地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企业创新 计数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雪洁 于庆瑞
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推进工业化进程对保持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持续性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6年省级数据测算了劳动力成本数据并实证考察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工业化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结果表明,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等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导致中国"去工业化"。排除内生性问题,本文的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过资金配置的"脱实向虚"导致"去工业化";制造业工资上升"挤出"了制造业就业并造成"去工业化",尽管工资上升"倒逼"制造业投资增加并提升了工业化水平,但是"倒逼"效应微弱;社会保险费通过增加制造业就业提升了工业化水平,但也通过"挤出"制造业投资加速了"去工业化"现象。据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增加工业部门的有效劳动力供给,延缓工资上升趋势;落实社会保险费改革,降低社保费率;多管齐下扭转投资"脱实向虚"的局面;多种方式优化劳动力、资本、技术组合。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沈永建 许瀚文 丁信信 操群
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企业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企业之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传染效应可能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重要成因。研究发现,若上一年同行业同城市有企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则同行业同城市其他企业劳动力成本也会随之上升,即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存在传染效应。企业所在省份员工的维权意识、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传染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传染效应受到企业产业特征、财务状况、利益分配等因素的影响。经过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测试,实证结果稳健。在理论上,研究从行为视角解释了中国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提供了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存在传染效应的证据。在实践上,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认识,为企业劳动力成本管理实践和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实证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敏
劳动力供给优势一直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近年来,随着人口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新增劳动力人口规模呈现下降趋势,劳动力供给不足与劳动力平均工资水平的增长使得劳动力成本上升,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较大阻碍,特别是传统流通业具有明显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特征,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过程中将显著受到影响,不得不寻求转型发展之路。本文通过对流通业转型发展进行重新分析,以2000-2019年全国省域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动态GMM面板模型,定量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与流通业转型发展的耦合情况并从中得出流通业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结论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在总体层面上将促进流通业转型发展,主要是通过助推产业升级和实现产业转型发展两方面实现。而在全国不同区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流通业转型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可以帮助流通业实现转型发展,而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则显著阻碍流通业转型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厚俊 王丹利
"民工荒"使得关于我国劳动力成本是否上升,以及其上升是否降低了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这一命题的讨论日益增多。本文提出观点: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但我国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却并不因此下降,原因有如下两点:一是最集中体现我国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行业——制造业工资水平的上升幅度远远小于整体工资水平的上升幅度;二是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上升可部分归因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并不会使我国丧失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本文的实证分析通过梳理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变化及其与FD I流入量和出口量变化的关系,印证上述观点。这说明我国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仍然存在,加之我国依然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而不能全盘否定廉价劳...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比较优势 劳动生产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闵锐 成越 马宇卿 黄炜虹
文章选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及2004—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从要素替代效应与产品替代效应视角,探讨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代表性主产省份湖南省农业种植结构的实质性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成本每增加1%,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相应提高0.364%、0.0578%;要素替代效应视角下,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稻谷、油菜影响都较显著,机械动力每增加1%,稻谷、油菜的种植比例分别提高0.136%、0.079%;产品替代效应视角下,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影响均显著为正。产品产值每增加1%,稻谷、油菜的种植比例提高0.498%、0.08314%。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种植结构 要素替代 产品替代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曲玥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密集程度与出口程度具有正相关性,但到达"刘易斯转折点"(2004年左右)后,随着普通工人工资的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出口方面的表现逐渐受到削弱。采用2000—2008年我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分阶段、分类型测算其出口份额和资本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份额显著下降,其中劳动力成本占比越高的企业受到的冲击越大;同时,制造业企业也逐渐采用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进行产业升级,以应对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根据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谷成 郭伦 高雪
采用2000—2015年中国大陆28个省份的农产品进出口额等贸易数据和农产品生产性数据,基于波特钻石模型,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实证表明: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产生的价格效应强于其产生的要素替代效应和产品替代效应,从而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显著负影响,并且这种负向影响在西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最小;科研投入可以通过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促进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而有效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这种负向影响。基于此,采取有效措施升级转换单一劳动力要素决定的低成本优势为"综合要素"决定的新竞争优势是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农产品 国际竞争力 科研投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建忠 胡懿 赵玲
廉价劳动力一直都是中国加工贸易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但近年来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迫使中国加工贸易加快转型。本文利用20022013年HS 6位编码微观贸易数据,并借鉴Amurgo-Pacheco和Pierola(2008)的分解方法,计算中国对17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加工贸易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通过Tobit模型实证检验劳动力成本、进出口国市场规模、贸易成本、劳动生产率、多边阻力及外部冲击等因素对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计算其边际效应,同时采用PPML方法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其后,将二元边际按不同技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劳动力成本 二元边际 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