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9)
- 2023(13047)
- 2022(10841)
- 2021(9810)
- 2020(8306)
- 2019(18442)
- 2018(18184)
- 2017(34917)
- 2016(19053)
- 2015(20800)
- 2014(20399)
- 2013(20393)
- 2012(18405)
- 2011(16263)
- 2010(16320)
- 2009(15779)
- 2008(16009)
- 2007(14561)
- 2006(12981)
- 2005(11985)
- 学科
- 业(88798)
- 济(81277)
- 经济(81140)
- 企(79549)
- 企业(79549)
- 管理(75746)
- 方法(35236)
- 财(32496)
- 农(29107)
- 业经(28887)
- 数学(26911)
- 数学方法(26754)
- 务(22615)
- 财务(22595)
- 财务管理(22563)
- 制(21498)
- 企业财务(21265)
- 农业(20935)
- 中国(20198)
- 贸(19265)
- 贸易(19256)
- 易(18859)
- 技术(17725)
- 体(15805)
- 划(15435)
- 策(14681)
- 和(14121)
- 体制(13729)
- 理论(13612)
- 出(13395)
- 机构
- 学院(278771)
- 大学(274378)
- 济(122103)
- 经济(120029)
- 管理(112924)
- 理学(97432)
- 理学院(96532)
- 管理学(95393)
- 管理学院(94895)
- 研究(87960)
- 中国(70378)
- 财(59746)
- 京(56144)
- 农(52889)
- 科学(51749)
- 财经(46842)
- 所(44104)
- 江(43179)
- 业大(43035)
- 经(42600)
- 农业(41743)
- 中心(40033)
- 研究所(39501)
- 经济学(37533)
- 财经大学(34532)
- 北京(34482)
- 经济学院(34025)
- 州(32759)
- 商学(32699)
- 商学院(32422)
- 基金
- 项目(183123)
- 科学(145957)
- 基金(136540)
- 研究(130753)
- 家(119271)
- 国家(118209)
- 科学基金(102969)
- 社会(87652)
- 社会科(83293)
- 社会科学(83275)
- 基金项目(72719)
- 省(71616)
- 自然(66835)
- 自然科(65359)
- 自然科学(65338)
- 自然科学基金(64299)
- 划(59021)
- 教育(58222)
- 资助(54641)
- 编号(49843)
- 业(41770)
- 创(41411)
- 部(40901)
- 重点(40682)
- 制(39232)
- 成果(38708)
- 发(38454)
- 创新(37881)
- 国家社会(37052)
- 教育部(35285)
- 期刊
- 济(137554)
- 经济(137554)
- 研究(79263)
- 中国(54609)
- 财(51472)
- 农(49679)
- 管理(46533)
- 学报(43088)
- 科学(40481)
- 农业(33522)
- 大学(33442)
- 学学(32321)
- 融(26418)
- 金融(26418)
- 业经(24524)
- 财经(24339)
- 技术(23144)
- 经济研究(21484)
- 经(20922)
- 业(20242)
- 问题(18595)
- 教育(18457)
- 贸(16096)
- 技术经济(15680)
- 财会(14783)
- 世界(14082)
- 商业(13847)
- 现代(13846)
- 版(13816)
- 国际(13806)
共检索到417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朱贤强
近年来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工资持续上升,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总体影响越来越大,但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化学纤维制造业等10个行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更快,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客观趋势,一方面要注重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和发挥新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制造业 出口竞争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曲玥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密集程度与出口程度具有正相关性,但到达"刘易斯转折点"(2004年左右)后,随着普通工人工资的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出口方面的表现逐渐受到削弱。采用2000—2008年我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分阶段、分类型测算其出口份额和资本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份额显著下降,其中劳动力成本占比越高的企业受到的冲击越大;同时,制造业企业也逐渐采用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进行产业升级,以应对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根据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云星 陈真玲
本文利用卡尔曼滤波和状态空间模型研究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的劳动力平均成本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正相关,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也是促进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三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也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一结果并不会因为衡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标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政府应该给予企业经济增长稳中向好的预期,这将有助于消除经济不确定性,改善企业投融资决定,合理安排生产;同时,适当地提高制造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可以在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缓解收入差距,刺激国内消费需求。
关键词:
制造业 劳动力成本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耿德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仅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还成功地从封闭型经济转型成为"世界工厂"。在这个过程中,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深,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我国正逐步告别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会对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何种影响,需要采取何种对策?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谷成 郭伦 高雪
采用2000—2015年中国大陆28个省份的农产品进出口额等贸易数据和农产品生产性数据,基于波特钻石模型,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实证表明: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产生的价格效应强于其产生的要素替代效应和产品替代效应,从而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显著负影响,并且这种负向影响在西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最小;科研投入可以通过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促进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而有效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这种负向影响。基于此,采取有效措施升级转换单一劳动力要素决定的低成本优势为"综合要素"决定的新竞争优势是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农产品 国际竞争力 科研投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晶 陈志龙
制造业合理有序的转移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加总得到的城市层面制造业数据和最低工资代表的劳动力成本数据,首次考察了最低工资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降低了城市制造业产值的份额、就业人数份额和规模以上企业数目份额,并推动制造业就近转移。同时,最低工资对制造业份额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资本密度越高和国有企业占比越多的地区制造业份额受影响越小。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升抑制新企业的设立,促进企业跨区域资本配置和推动企业退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效应,为制造业在区域间的分布和转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借鉴。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制造业转移 SLX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敬仙 于妍
商品出口是一个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的主要方式,出口企业则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参与主体。一直以来,制造成本低廉是我国出口企业的优势,价格优势更是我国出口企业的尚方宝剑。近年来国内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劳动力价格和土地成本上升、融资难等问题不断出现。要素成本的持续上升挤压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给我国长期依靠低成本优势竞争的出口企业和经济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通过研究劳动力、土地、融资等企业成本要素上升对国内出口企业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我国出口企业应对要素成本上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要素 成本 出口 竞争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董海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低廉的要素成本优势提升了"中国制造"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原材料、能源、环境、物流等在内的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已经对我国的产业发展和产品出口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外贸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润东 李琼琼 郭怡笛
基于国际机器人联盟数据、国内地级市最低工资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城市和企业两个层面考察在机器自动化背景下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转移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上升显著降低了城市制造业份额,加速了制造业转移,而机器自动化能够缓解最低工资标准上升对制造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减轻制造业外迁压力。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制度性约束低、贸易开放度高以及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地区,机器自动化对制造业企业成本承压转移的缓解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自动化技术能够抵消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冲击,降低其退出风险。此外,机器自动化的生产率效应是推动制造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投资积极性、抑制企业外迁的重要机制。现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成为趋势,政府在优化布局产业承接转移的同时还应相机制定适当政策鼓励企业自动化转型,以保持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完整、提升产业竞争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小玫
劳动力作为生产的重要要素投入,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古典贸易理论,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带来了我国对外贸易依靠国内大量存在的廉价劳动力的长期繁荣发展。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日益显著,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状及其负面效应、正面效应的分析,认为我国应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以及企业层面来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制造业 劳动力成本 出口 效应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廖骏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支撑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它支撑着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高出口率,另一方面,又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因素。按照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下,我国的优势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其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绪华
无论从国家宏观政策的导向还是沿海地区"民工荒"现象的演变来看,未来几年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将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文章结合全民宽裕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探讨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力成本提升后可能产生的价格优势降低、部分产业外迁和产业空心化等负面效应。该文并从扩大国内消费市场、推进国内产业升级和创新产业管理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可持续成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燕武 李文溥 李晓静
计算、比较中国与主要出口竞争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ULC),发现中国制造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国际竞争优势,原因是多年来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明显快于工资增速,使单位劳动成本保持下降趋势。相对单位劳动力成本(RULC)的比较结果显示,即使不考虑提高工资将促使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升以及基础设施、国内市场、政治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在现有劳动生产率水平上,中国制造业仍能够承受约50%的劳动报酬上升。用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ULC数据说明,尽管汇率低估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但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这种附加优势已基本消失。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明洁 陈妹妹
在长三角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制造业FDI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证明,大量制造业FDI的进入不仅为长三角地区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就业问题。然而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社会保障体制的逐渐健全,以农民工为代表的长三角制造业产业大军的工资逐步提高,并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一现象表明,长三角地区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时代宣告结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阳立高 赵思嘉 龚世豪 杨华峰
依据1990-2014年劳动力供给数量、质量、成本及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相关数据,构建VAR模型,考量劳动力供给变化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不利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劳动力供给质量上升有利于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但其作用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利于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这与成本上升倒逼低端制造业转型升级等相关。鉴此,既要通过全面放开计生政策甚至鼓励生育以缓解劳动力供给数量快速下降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带来的负向冲击;又要基于市场导向,培养产业所需的各层各类人才;同时合
关键词:
劳动力供给 多维变化 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