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58)
2023(19510)
2022(16425)
2021(15325)
2020(12917)
2019(29741)
2018(29178)
2017(56009)
2016(30143)
2015(33754)
2014(33175)
2013(32819)
2012(30006)
2011(26657)
2010(26313)
2009(24493)
2008(24252)
2007(21183)
2006(18520)
2005(16549)
作者
(84020)
(69950)
(69319)
(66263)
(44644)
(33248)
(31673)
(27444)
(26567)
(24901)
(23777)
(23766)
(22172)
(22011)
(21468)
(21383)
(20916)
(20361)
(20043)
(20037)
(17159)
(17110)
(16840)
(16032)
(15661)
(15548)
(15336)
(15255)
(13865)
(13742)
学科
(130065)
经济(129925)
(106270)
管理(98377)
(93447)
企业(93447)
方法(61226)
数学(51086)
数学方法(50514)
(38257)
(37665)
业经(36170)
中国(34756)
(26461)
财务(26389)
财务管理(26345)
农业(26276)
(26020)
贸易(26009)
(25359)
企业财务(24905)
(23689)
地方(22533)
技术(22493)
(22126)
(21475)
理论(21443)
(19868)
(19146)
环境(18596)
机构
学院(427102)
大学(426167)
(181787)
经济(178426)
管理(174946)
理学(151647)
理学院(150125)
管理学(147706)
管理学院(146929)
研究(138164)
中国(108066)
(90160)
(82796)
科学(81970)
(67262)
财经(66970)
(65957)
中心(62823)
(61387)
(61249)
研究所(60962)
业大(60759)
北京(56786)
经济学(55690)
(52397)
师范(51945)
农业(51533)
(50553)
经济学院(50430)
财经大学(49864)
基金
项目(289569)
科学(230719)
基金(213990)
研究(213363)
(184984)
国家(183422)
科学基金(160228)
社会(138167)
社会科(131172)
社会科学(131139)
基金项目(112566)
(110429)
自然(103046)
自然科(100774)
自然科学(100751)
自然科学基金(98991)
教育(97264)
(92522)
资助(88562)
编号(85934)
成果(68149)
(64777)
重点(63956)
(61450)
(61096)
国家社会(58060)
课题(57718)
创新(56891)
教育部(56360)
人文(55251)
期刊
(195578)
经济(195578)
研究(125076)
中国(78713)
管理(67858)
(66137)
学报(61173)
(59902)
科学(59232)
大学(48047)
学学(45312)
农业(41819)
教育(40724)
技术(39076)
(36227)
金融(36227)
财经(33277)
业经(32658)
经济研究(31896)
(28622)
问题(25489)
(24181)
技术经济(23072)
(21827)
统计(20858)
现代(19965)
图书(19749)
世界(19568)
理论(19507)
商业(19441)
共检索到625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志成  戴翔  
文章利用2005~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数据,在有效控制企业规模等因素后,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倒逼了中国出口企业转型升级这一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倒逼"作用总体存在,但其效应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类型间存在差异。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倒逼作用强于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对东部地区出口企业的倒逼作用较为显著,但对中西部地区出口企业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对中国本土出口企业的倒逼作用同时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和新产品销售额比重的提高,而对外资企业的倒逼作用则主要体现在新产品销售额比重的提高。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亟待转型升级的中国出口贸易,上述研究结论具有重要政策意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亚昀  赵茂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测算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异质性讨论表明:高生产率、低融资约束和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企业在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时,服务化转型的意愿更大。动机识别检验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弱化制造业企业市场势力,服务化转型对企业市场势力具有重塑效应;服务化与技术创新均是制造业企业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转型路径,二者间存在替代性。最后提出政策启示:促进人力资本深化,驱动劳动力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型,是弥补劳动力成本上升短板的关键;利用新技术形态创造的新契机,是助力服务化转型迈向高级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机遇;同时,应谨防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过程中虚拟化和空心化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宋学印  胡馨月  王煌  
本文将劳动力成本纳入扩展的Melitz-Ottaviano模型中,论证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加成率的动态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我们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结果显示:(1)企业平均工资提高会引起当期企业加成率下降;(2)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和西部企业的影响较大;(3)企业跨越一定门槛效应后,可以通过"工艺创新效应"和"质量升级效应"实现加成率动态提升;(4)行业技术水平和省份制度因素会影响企业创新行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宋学印  胡馨月  王煌  
本文将劳动力成本纳入扩展的Melitz-Ottaviano模型中,论证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加成率的动态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我们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结果显示:(1)企业平均工资提高会引起当期企业加成率下降;(2)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和西部企业的影响较大;(3)企业跨越一定门槛效应后,可以通过"工艺创新效应"和"质量升级效应"实现加成率动态提升;(4)行业技术水平和省份制度因素会影响企业创新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晓俊  殷明  
近年来,我国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常态,企业内部融资形式发生变化。文章采用2013-2017年我国上市商贸流通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商贸流通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企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商贸流通企业的债务融资水平随之下降,即劳动力成本与企业债务融资水平呈负相关。文章进一步探究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债务融资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长期借款,当被解释变量以长期借款水平代替有息债务水平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导致企业长期借款的增加。文章立足于我国企业目前面临劳动力解雇难的现状,考察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微观商贸流通企业的影响,旨在使商贸流通企业能够及时调整企业资本结构,以应对外部挑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铁瑛  黄建忠  高翔  
我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持续攀升,伴随其上升的是用工成本的明显提高和加工贸易占比的显著下降。我国DVAR的提升究竟源于如已有研究所指出的,投资自由化所带来的国内中间品对国外中间品的替代,即"主动"的提升?还是成本上升引致加工贸易不断退出市场的一个客观结果,即"被动"的提升?本文基于2000—2006年的微观数据,测算了企业层面的DVAR,从加工贸易退出的角度刻画了企业DVAR的动态演进过程,并进一步考察了由最低工资所代表的劳动力成本、加工贸易与企业出口DVAR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会促使我国企业DVAR的攀升,这一结果在多个维度的稳健性检验中均是高度稳健的。最低工资上升对我国企业DVAR的促进作用通过引致加工贸易退出这一机制来实现。拓展性的研究还表明,最低工资上升对高生产率企业、外资企业和资本相对密集企业DVAR的正面促进作用更强。这说明,我国DVAR的上升至少部分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结果,鼓励进口、同时促进国内中间品质量提升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政策方向。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沈永建  许瀚文  丁信信  操群  
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企业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企业之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传染效应可能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重要成因。研究发现,若上一年同行业同城市有企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则同行业同城市其他企业劳动力成本也会随之上升,即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存在传染效应。企业所在省份员工的维权意识、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传染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传染效应受到企业产业特征、财务状况、利益分配等因素的影响。经过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测试,实证结果稳健。在理论上,研究从行为视角解释了中国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提供了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存在传染效应的证据。在实践上,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认识,为企业劳动力成本管理实践和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实证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菁  潘修扬  刘悦  
本文在扩展的Melitz-Ottaviano模型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进出口产品数据与WITS全球关税数据合并数据库,考察了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多产品企业创新投入选择及其产品出口动态的影响。结果显示:远离技术前沿阶段,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压力的低效率企业会选择效率而非质量创新策略增强出口竞争力,通过扩展产品范围并分散出口产品集中度来探索出口可能性边界以增加出口量而非抬高价格,从而促进出口销售总额增长;效率水平跨越一定门槛后,准技术前沿企业会选择产品质量创新策略,通过压缩产品范围并提高产品集中度来获取现有产品,特别是核心产品新利润增长点以刺激出口。加快企业效率跨越是现阶段推动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质量基础支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西亮  李建强  
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1985—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企业专利数据,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方法,考察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尽管对制造业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生存压力,但总体上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创新水平,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新产品产值、研发投入水平及研发人员数量均显著增加。但劳动力成本变动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于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内资企业及资本密集型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的创新激励作用更为显著;而对于中西部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及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劳动力成本上升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的创新水平。本文的估计结果为实施中央提出的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曲玥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密集程度与出口程度具有正相关性,但到达"刘易斯转折点"(2004年左右)后,随着普通工人工资的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出口方面的表现逐渐受到削弱。采用2000—2008年我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分阶段、分类型测算其出口份额和资本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份额显著下降,其中劳动力成本占比越高的企业受到的冲击越大;同时,制造业企业也逐渐采用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进行产业升级,以应对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根据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建风  张晓静  
研究目标: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探索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1~2015年的企业面板数据,利用计数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提高了中国企业总体创新水平,且对实质性创新的作用要高于策略性创新;而且,从不同维度的异质性分析可知,在年轻企业、非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沿海企业以及非高科技企业中,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实质性创新产出更为显著;另外,高管平均薪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要低于普通职工平均薪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薪酬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企业创新。研究创新:在探讨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将企业创新细分为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深入考察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真正提高了企业创新质量,并关注企业特征不同带来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价值:对更好地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聂彩仁  
劳动力成本问题是当前企业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成本负担,企业如何应对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具体原因,及其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然后通过分离了劳动质量和资本质量的含体现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模型来分析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炜  
当前,国内传统的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的制造业面临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挑战,产业结构转型成为一大关键。本文借助内生增长模型和知识生产函数分析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利用1998~2007年期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劳动力成本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激励弹性系数,发现企业的创新能力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上升。此外,我们采用工具变量及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命题做进一步探讨,并通过代理变量法、Tobit以及Truncated模型对结论的稳健性进行检验,随后分析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不同年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最后,我们就以上分析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俞超   吴琬婷   李建军  
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昭示着人口红利的消退。然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也会有积极的一面,比如促进地区创业结构升级。本文利用2000—2017年间中国企业工商注册信息的三千多万条文本大数据,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构建了地区创业类型相关指标,重点考察了最低工资上涨对高科技创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上涨对高科技企业创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对“进入壁垒”较低领域的高科技创业影响更为显著。其主要机制在于,最低工资上涨导致劳动密集型创业项目的利润率下降,使得创业者更倾向于选择劳动力成本不敏感的高科技创业项目。进一步分析表明,最低工资上涨对高科技创业的正向效应在经济落后和经营环境欠佳的地区更为明显,符合“波特假说”。本文结果揭示了最低工资上涨的一种“筛选效应”,即促使创业者选择依赖高技能劳动的高科技项目,从而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阳立高  谢锐  贺正楚  韩峰  孙玉磊  
本文基于2003-2012年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分别为显著为负、显著为正、为正但不显著;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成为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手;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传统优势日渐消失,且通过大量的劳动、资本与R&D投入同样难以维系其可持续发展;当前应有机融合资本与劳动要素,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同时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力扶持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