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3)
- 2023(11530)
- 2022(9363)
- 2021(8614)
- 2020(7309)
- 2019(16351)
- 2018(16241)
- 2017(31046)
- 2016(16600)
- 2015(18728)
- 2014(18506)
- 2013(18554)
- 2012(16943)
- 2011(15192)
- 2010(15208)
- 2009(14851)
- 2008(15097)
- 2007(13735)
- 2006(12285)
- 2005(11595)
- 学科
- 业(82325)
- 济(77655)
- 经济(77524)
- 企(74436)
- 企业(74436)
- 管理(70112)
- 方法(32510)
- 财(29727)
- 业经(27214)
- 农(26703)
- 数学(24618)
- 数学方法(24501)
- 中国(22538)
- 务(21323)
- 财务(21303)
- 财务管理(21278)
- 制(20937)
- 企业财务(20030)
- 农业(19187)
- 技术(16518)
- 体(15697)
- 贸(15496)
- 贸易(15486)
- 易(15189)
- 划(14965)
- 策(14861)
- 和(14197)
- 体制(13802)
- 理论(12523)
- 银(12391)
- 机构
- 学院(248164)
- 大学(245680)
- 济(118216)
- 经济(116413)
- 管理(101152)
- 理学(86437)
- 理学院(85668)
- 管理学(84910)
- 管理学院(84424)
- 研究(81707)
- 中国(68161)
- 财(57689)
- 京(51246)
- 财经(45153)
- 科学(42599)
- 经(41162)
- 所(39740)
- 经济学(37420)
- 农(37269)
- 江(37168)
- 中心(36430)
- 研究所(35161)
- 经济学院(33618)
- 财经大学(33361)
- 北京(32735)
- 业大(30800)
- 商学(29599)
- 商学院(29327)
- 院(28957)
- 农业(28911)
- 基金
- 项目(154972)
- 科学(126036)
- 研究(117816)
- 基金(117733)
- 家(100162)
- 国家(99297)
- 科学基金(87765)
- 社会(80822)
- 社会科(76823)
- 社会科学(76808)
- 基金项目(61456)
- 省(57280)
- 自然(53529)
- 自然科(52333)
- 教育(52322)
- 自然科学(52319)
- 自然科学基金(51515)
- 资助(47695)
- 划(47316)
- 编号(45284)
- 成果(36843)
- 部(36793)
- 制(36116)
- 创(35418)
- 业(35185)
- 国家社会(34982)
- 重点(34088)
- 发(32910)
- 教育部(32610)
- 创新(32284)
- 期刊
- 济(136746)
- 经济(136746)
- 研究(78780)
- 中国(51554)
- 财(49563)
- 管理(43640)
- 农(36616)
- 科学(32258)
- 学报(29299)
- 融(25531)
- 金融(25531)
- 农业(25091)
- 大学(24511)
- 财经(24136)
- 学学(23371)
- 业经(22160)
- 经济研究(22000)
- 技术(21800)
- 经(20914)
- 教育(17995)
- 问题(17805)
- 贸(15891)
- 业(15736)
- 世界(15546)
- 技术经济(14947)
- 国际(14081)
- 财会(13298)
- 现代(12791)
- 会计(12237)
- 经济管理(11313)
共检索到385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晶 陈志龙
制造业合理有序的转移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加总得到的城市层面制造业数据和最低工资代表的劳动力成本数据,首次考察了最低工资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降低了城市制造业产值的份额、就业人数份额和规模以上企业数目份额,并推动制造业就近转移。同时,最低工资对制造业份额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资本密度越高和国有企业占比越多的地区制造业份额受影响越小。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上升抑制新企业的设立,促进企业跨区域资本配置和推动企业退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影响效应,为制造业在区域间的分布和转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借鉴。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制造业转移 SLX模型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润东 李琼琼 郭怡笛
基于国际机器人联盟数据、国内地级市最低工资数据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城市和企业两个层面考察在机器自动化背景下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转移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上升显著降低了城市制造业份额,加速了制造业转移,而机器自动化能够缓解最低工资标准上升对制造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减轻制造业外迁压力。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制度性约束低、贸易开放度高以及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地区,机器自动化对制造业企业成本承压转移的缓解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自动化技术能够抵消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冲击,降低其退出风险。此外,机器自动化的生产率效应是推动制造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投资积极性、抑制企业外迁的重要机制。现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成为趋势,政府在优化布局产业承接转移的同时还应相机制定适当政策鼓励企业自动化转型,以保持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完整、提升产业竞争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小玫
劳动力作为生产的重要要素投入,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古典贸易理论,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带来了我国对外贸易依靠国内大量存在的廉价劳动力的长期繁荣发展。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日益显著,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状及其负面效应、正面效应的分析,认为我国应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以及企业层面来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制造业 劳动力成本 出口 效应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曲玥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密集程度与出口程度具有正相关性,但到达"刘易斯转折点"(2004年左右)后,随着普通工人工资的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出口方面的表现逐渐受到削弱。采用2000—2008年我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据分阶段、分类型测算其出口份额和资本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份额显著下降,其中劳动力成本占比越高的企业受到的冲击越大;同时,制造业企业也逐渐采用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进行产业升级,以应对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根据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廖骏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支撑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它支撑着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高出口率,另一方面,又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因素。按照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下,我国的优势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其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扬波
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动态变化是FDI区位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单位劳动力成本(ULC)来衡量一国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在对比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劳动力成本动态变化趋势基础上,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来分析劳动力成本变化对FDI区位转移所起的内在作用,最后运用周边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检验了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变化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力,以期为中国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单位劳动力成本 制造业FDI 区位转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扬波
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动态变化是FDI区位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单位劳动力成本(ULC)来衡量一国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在对比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劳动力成本动态变化趋势基础上,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来分析劳动力成本变化对FDI区位转移所起的内在作用,最后运用周边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检验了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变化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力,以期为中国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单位劳动力成本 制造业 FDI 区位转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扬波
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动态变化是FDI区位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单位劳动力成本(ULC)来衡量一国劳动力成本竞争优势,在对比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劳动力成本动态变化趋势基础上,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来分析劳动力成本变化对区位转移所起的内在作用,最后运用周边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检验了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力,以期为中国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单位劳动力成本 制造业FDI 区位转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魏浩 李翀
引言近年来,我国工资水平快速上涨。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消费物价指数(CPI)进行扣除之后,我国城镇单位实际工资水平增长情况是2007年13.1%,2008年11.7%和2009年12.8%(国际劳工组织,2010),月工资从2005年的150美元上涨到2010年的350美元左右,工资不断上涨已然引发了低工资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阳立高 谢锐 贺正楚 韩峰 孙玉磊
本文基于2003-2012年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分别为显著为负、显著为正、为正但不显著;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成为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手;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传统优势日渐消失,且通过大量的劳动、资本与R&D投入同样难以维系其可持续发展;当前应有机融合资本与劳动要素,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同时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力扶持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亚昀 赵茂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测算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异质性讨论表明:高生产率、低融资约束和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企业在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时,服务化转型的意愿更大。动机识别检验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弱化制造业企业市场势力,服务化转型对企业市场势力具有重塑效应;服务化与技术创新均是制造业企业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转型路径,二者间存在替代性。最后提出政策启示:促进人力资本深化,驱动劳动力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型,是弥补劳动力成本上升短板的关键;利用新技术形态创造的新契机,是助力服务化转型迈向高级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机遇;同时,应谨防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过程中虚拟化和空心化趋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明洁 陈妹妹
在长三角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制造业FDI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证明,大量制造业FDI的进入不仅为长三角地区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就业问题。然而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社会保障体制的逐渐健全,以农民工为代表的长三角制造业产业大军的工资逐步提高,并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一现象表明,长三角地区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时代宣告结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朱贤强
近年来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工资持续上升,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总体影响越来越大,但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化学纤维制造业等10个行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更快,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客观趋势,一方面要注重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和发挥新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制造业 出口竞争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克朋 樊士德
在Feenstra-Hanson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国际产业转移模型,结果表明:一国的生产率水平决定着该国偏向的产业活动;生产率的增长使得边际产业活动在国家间转移。进一步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2016版)的数据对2000—2014年期间不同国家的单位劳动成本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比较,并分别检验了生产率水平和生产率增长在全球制造业分工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结论越来越符合理论模型的推测。在新一轮全球制造业转移过程中,应把推动生产率增长放在首要位置,把握智能制造机遇,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培育高素质人才,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云星 陈真玲
本文利用卡尔曼滤波和状态空间模型研究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的劳动力平均成本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正相关,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也是促进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三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也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一结果并不会因为衡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标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政府应该给予企业经济增长稳中向好的预期,这将有助于消除经济不确定性,改善企业投融资决定,合理安排生产;同时,适当地提高制造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可以在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缓解收入差距,刺激国内消费需求。
关键词:
制造业 劳动力成本 状态空间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