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9)
- 2023(12361)
- 2022(10111)
- 2021(9478)
- 2020(7933)
- 2019(17877)
- 2018(17702)
- 2017(33719)
- 2016(17851)
- 2015(20103)
- 2014(19138)
- 2013(19134)
- 2012(17308)
- 2011(15343)
- 2010(15470)
- 2009(14723)
- 2008(14945)
- 2007(13435)
- 2006(11855)
- 2005(11054)
- 学科
- 业(85348)
- 济(81542)
- 经济(81447)
- 企(78388)
- 企业(78388)
- 管理(69661)
- 方法(34855)
- 业经(28957)
- 财(26768)
- 数学(26587)
- 数学方法(26423)
- 农(26260)
- 中国(24493)
- 技术(20557)
- 务(20462)
- 财务(20440)
- 财务管理(20424)
- 企业财务(19154)
- 农业(18930)
- 制(17136)
- 贸(16348)
- 贸易(16333)
- 易(15984)
- 策(15633)
- 划(15163)
- 理论(15091)
- 和(14526)
- 技术管理(13873)
- 体(13230)
- 企业经济(12429)
- 机构
- 学院(255203)
- 大学(249871)
- 济(119759)
- 经济(117954)
- 管理(105607)
- 理学(90238)
- 理学院(89456)
- 管理学(88567)
- 管理学院(88081)
- 研究(82157)
- 中国(68239)
- 财(54290)
- 京(52358)
- 科学(43991)
- 财经(43073)
- 所(39698)
- 经(39406)
- 江(37959)
- 经济学(37425)
- 农(36780)
- 中心(36717)
- 研究所(35475)
- 经济学院(33694)
- 北京(33598)
- 业大(31875)
- 财经大学(31855)
- 商学(30896)
- 商学院(30606)
- 州(29725)
- 院(29391)
- 基金
- 项目(162196)
- 科学(131513)
- 研究(123632)
- 基金(120747)
- 家(103308)
- 国家(102408)
- 科学基金(90628)
- 社会(83280)
- 社会科(79242)
- 社会科学(79222)
- 基金项目(63092)
- 省(62323)
- 教育(55495)
- 自然(55473)
- 自然科(54342)
- 自然科学(54330)
- 自然科学基金(53496)
- 划(50971)
- 资助(48780)
- 编号(48081)
- 创(40440)
- 成果(37553)
- 业(37244)
- 部(37191)
- 创新(36806)
- 重点(35985)
- 国家社会(35714)
- 发(35697)
- 制(33138)
- 课题(32945)
- 期刊
- 济(135093)
- 经济(135093)
- 研究(78736)
- 中国(54408)
- 管理(46871)
- 财(46409)
- 农(34924)
- 科学(32801)
- 学报(29114)
- 技术(25560)
- 融(24741)
- 金融(24741)
- 农业(24394)
- 大学(24171)
- 教育(23922)
- 学学(22826)
- 业经(22743)
- 财经(22642)
- 经济研究(22563)
- 经(19807)
- 问题(17026)
- 业(16897)
- 技术经济(16516)
- 贸(15394)
- 世界(15137)
- 国际(13514)
- 现代(13016)
- 财会(12864)
- 商业(12560)
- 科技(12485)
共检索到392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宋学印 胡馨月 王煌
本文将劳动力成本纳入扩展的Melitz-Ottaviano模型中,论证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加成率的动态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我们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结果显示:(1)企业平均工资提高会引起当期企业加成率下降;(2)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和西部企业的影响较大;(3)企业跨越一定门槛效应后,可以通过"工艺创新效应"和"质量升级效应"实现加成率动态提升;(4)行业技术水平和省份制度因素会影响企业创新行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宋学印 胡馨月 王煌
本文将劳动力成本纳入扩展的Melitz-Ottaviano模型中,论证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加成率的动态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我们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结果显示:(1)企业平均工资提高会引起当期企业加成率下降;(2)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和西部企业的影响较大;(3)企业跨越一定门槛效应后,可以通过"工艺创新效应"和"质量升级效应"实现加成率动态提升;(4)行业技术水平和省份制度因素会影响企业创新行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建风 张晓静
研究目标: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探索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1~2015年的企业面板数据,利用计数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提高了中国企业总体创新水平,且对实质性创新的作用要高于策略性创新;而且,从不同维度的异质性分析可知,在年轻企业、非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沿海企业以及非高科技企业中,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实质性创新产出更为显著;另外,高管平均薪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要低于普通职工平均薪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薪酬差距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企业创新。研究创新:在探讨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将企业创新细分为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深入考察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真正提高了企业创新质量,并关注企业特征不同带来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价值:对更好地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企业创新 计数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炜
当前,国内传统的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的制造业面临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挑战,产业结构转型成为一大关键。本文借助内生增长模型和知识生产函数分析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利用1998~2007年期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劳动力成本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激励弹性系数,发现企业的创新能力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上升。此外,我们采用工具变量及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命题做进一步探讨,并通过代理变量法、Tobit以及Truncated模型对结论的稳健性进行检验,随后分析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不同年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最后,我们就以上分析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亚昀 赵茂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测算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水平,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异质性讨论表明:高生产率、低融资约束和规模较大的制造业企业在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时,服务化转型的意愿更大。动机识别检验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弱化制造业企业市场势力,服务化转型对企业市场势力具有重塑效应;服务化与技术创新均是制造业企业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转型路径,二者间存在替代性。最后提出政策启示:促进人力资本深化,驱动劳动力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型,是弥补劳动力成本上升短板的关键;利用新技术形态创造的新契机,是助力服务化转型迈向高级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机遇;同时,应谨防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过程中虚拟化和空心化趋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姗姗 黄险峰
创新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中国老龄化加剧背景下,需要厘清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为更好地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利用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企业创新数量、创新质量均呈倒U型关系。劳动力成本上升通过影响企业投资、劳动力雇佣和利润率作用于企业创新。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企业创新的倒U型关系具体表现为高效率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促进效应,低效率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志成 戴翔
文章利用2005~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基础数据,在有效控制企业规模等因素后,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否倒逼了中国出口企业转型升级这一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倒逼"作用总体存在,但其效应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类型间存在差异。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倒逼作用强于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对东部地区出口企业的倒逼作用较为显著,但对中西部地区出口企业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对中国本土出口企业的倒逼作用同时体现在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和新产品销售额比重的提高,而对外资企业的倒逼作用则主要体现在新产品销售额比重的提高。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亟待转型升级的中国出口贸易,上述研究结论具有重要政策意涵。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倒逼机制 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菁 潘修扬 刘悦
本文在扩展的Melitz-Ottaviano模型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进出口产品数据与WITS全球关税数据合并数据库,考察了劳动力成本上涨对多产品企业创新投入选择及其产品出口动态的影响。结果显示:远离技术前沿阶段,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压力的低效率企业会选择效率而非质量创新策略增强出口竞争力,通过扩展产品范围并分散出口产品集中度来探索出口可能性边界以增加出口量而非抬高价格,从而促进出口销售总额增长;效率水平跨越一定门槛后,准技术前沿企业会选择产品质量创新策略,通过压缩产品范围并提高产品集中度来获取现有产品,特别是核心产品新利润增长点以刺激出口。加快企业效率跨越是现阶段推动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质量基础支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顾欣 张雪洁
当前,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强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创新压力是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通常会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那么在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这种结论是否依然成立,本文尝试给出回答。笔者基于1999—2007年中国企业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倍差模型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背景下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当经济政策可能发生巨大波动时,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会随着企业R&D水平的上升而逐渐增加,即企业创新的技术含量越高,所处行业的技术要求越高,则该抑制作用越明显。同时也发现该抑制作用具有选择效应,即对于不同所有制企业具有异质性影响,相较于其他类型企业而言,私营企业和港澳台企业创新受到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期刊] 预测
[作者]
程晨 袁建国 王萌萌
根据罗默(RomeR)和卢卡斯(Lucas)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伴随着知识的积累与劳动力的专业化将为经济体的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实现内生增长提供机遇和挑战。在新兴加转轨的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什么作用?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2013年的样本,从企业增长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劳动力在"倒逼"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驱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显示: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持续增长;我们对于影响机制的探索发现,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投入具有显著的替代作用,在因果关系中发挥了替代效应。本文实证检验了罗默和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并为中国产业升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奚美君 陈广汉 陈乐
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战略定位,对企业创新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有不同特点。基于微观工业企业数据库,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通过对比港澳台、内资和外资企业,探讨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提升了工业企业的研发概率与研发强度,而与内外资企业相比,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港澳台企业创新促进作用较小;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对资本密集型和小规模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劳动力成本上升也使部分企业选择退出,且这一影响在港澳台企业中的作用更大。结合当前珠三角工业企业发展新趋势,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企业创新发展需从激励机制和合作机制构建方面着手。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沈永建 许瀚文 丁信信 操群
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企业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企业之间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传染效应可能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重要成因。研究发现,若上一年同行业同城市有企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则同行业同城市其他企业劳动力成本也会随之上升,即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存在传染效应。企业所在省份员工的维权意识、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传染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传染效应受到企业产业特征、财务状况、利益分配等因素的影响。经过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测试,实证结果稳健。在理论上,研究从行为视角解释了中国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提供了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存在传染效应的证据。在实践上,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认识,为企业劳动力成本管理实践和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实证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聂彩仁
劳动力成本问题是当前企业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成本负担,企业如何应对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具体原因,及其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然后通过分离了劳动质量和资本质量的含体现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模型来分析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人口红利 产业转移 生产技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铁瑛 黄建忠 高翔
我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持续攀升,伴随其上升的是用工成本的明显提高和加工贸易占比的显著下降。我国DVAR的提升究竟源于如已有研究所指出的,投资自由化所带来的国内中间品对国外中间品的替代,即"主动"的提升?还是成本上升引致加工贸易不断退出市场的一个客观结果,即"被动"的提升?本文基于2000—2006年的微观数据,测算了企业层面的DVAR,从加工贸易退出的角度刻画了企业DVAR的动态演进过程,并进一步考察了由最低工资所代表的劳动力成本、加工贸易与企业出口DVAR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会促使我国企业DVAR的攀升,这一结果在多个维度的稳健性检验中均是高度稳健的。最低工资上升对我国企业DVAR的促进作用通过引致加工贸易退出这一机制来实现。拓展性的研究还表明,最低工资上升对高生产率企业、外资企业和资本相对密集企业DVAR的正面促进作用更强。这说明,我国DVAR的上升至少部分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结果,鼓励进口、同时促进国内中间品质量提升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政策方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明
税收归宿理论认为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会部分转嫁给劳动力而影响工资水平,本文通过构建两地区一般均衡模型发现,一个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反过来会引致本地区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的降低,同时也会对另一地区的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产生影响。为了检验该结论在中国地区层面是否成立,本文以《最低工资规定》在2004年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实证研究了《最低工资规定》实施带来的地级市层面劳动力成本冲击对地区内以及相邻地区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最低工资规定》实施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确实引致了本地区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的降低,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果依然成立,而且同一省份内其他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受到的冲击也会导致本地区的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下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背景下如何规范中国地方政府的税收行为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企业所得税 最低工资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