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65)
2023(17650)
2022(14910)
2021(13681)
2020(11524)
2019(26248)
2018(25935)
2017(50511)
2016(27129)
2015(30486)
2014(29868)
2013(29652)
2012(26789)
2011(23615)
2010(23377)
2009(21564)
2008(21259)
2007(18633)
2006(16084)
2005(13995)
作者
(75634)
(63041)
(62569)
(59533)
(40180)
(29979)
(28446)
(24815)
(23908)
(22379)
(21440)
(21133)
(19852)
(19727)
(19307)
(19123)
(18823)
(18526)
(17977)
(17962)
(15478)
(15232)
(15189)
(14506)
(14009)
(13986)
(13906)
(13782)
(12463)
(12423)
学科
(115893)
经济(115765)
(104207)
(92763)
企业(92763)
管理(92105)
方法(54005)
数学(43961)
数学方法(43412)
业经(35566)
(35157)
(34908)
中国(27529)
(25596)
财务(25526)
财务管理(25490)
农业(25173)
企业财务(24085)
技术(22481)
地方(21192)
理论(20861)
(20548)
(20146)
(19991)
(19007)
贸易(19001)
(18496)
(18448)
(17280)
环境(16765)
机构
学院(385903)
大学(381362)
管理(161503)
(158208)
经济(155114)
理学(140427)
理学院(139046)
管理学(136853)
管理学院(136149)
研究(118578)
中国(89411)
(79787)
科学(71775)
(71665)
(59782)
财经(58395)
(56952)
业大(56162)
(55730)
中心(54607)
(53197)
研究所(51751)
北京(49481)
经济学(47456)
(47394)
师范(46994)
农业(46726)
(44839)
(43689)
财经大学(43369)
基金
项目(265430)
科学(211452)
研究(196621)
基金(194453)
(167438)
国家(165972)
科学基金(145802)
社会(126049)
社会科(119573)
社会科学(119543)
(104075)
基金项目(103388)
自然(94380)
自然科(92239)
自然科学(92217)
自然科学基金(90577)
教育(89700)
(86041)
编号(80293)
资助(79317)
成果(62641)
(58491)
重点(58334)
(57362)
(56715)
课题(53565)
创新(52891)
国家社会(51997)
教育部(50795)
人文(50554)
期刊
(171985)
经济(171985)
研究(108419)
中国(67683)
管理(62807)
(58615)
(54776)
学报(54315)
科学(52841)
大学(42822)
学学(40692)
农业(38445)
教育(37696)
技术(36482)
业经(31144)
财经(28593)
(28409)
金融(28409)
经济研究(26603)
(24622)
问题(22409)
(21924)
技术经济(21209)
现代(18744)
商业(18398)
科技(18312)
财会(18275)
(17414)
理论(17366)
图书(16725)
共检索到548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沈永建  于双丽  朱笛  吴昕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国内外学者围绕劳动力成本上涨及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实证探讨,但鲜有学者利用事件研究的方法探讨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的企业产业转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富士康为案例对象,分析因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的企业内迁决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首先,通过比较内迁前后企业劳动力成本,分析内迁可能有助于企业缓解成本压力。其次,对内迁决策中五次事件进行短期、长期窗口的市场价值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窗口内,市场都能对企业内迁决策做出积极反应。最后,采用DID的方法对企业内迁前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沈永建  于双丽  朱笛  吴昕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国内外学者围绕劳动力成本上涨及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实证探讨,但鲜有学者利用事件研究的方法探讨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的企业产业转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富士康为案例对象,分析因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的企业内迁决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首先,通过比较内迁前后企业劳动力成本,分析内迁可能有助于企业缓解成本压力。其次,对内迁决策中五次事件进行短期、长期窗口的市场价值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窗口内,市场都能对企业内迁决策做出积极反应。最后,采用DID的方法对企业内迁前、中、后财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内迁决策有助于企业进行劳动力成本管理,改善企业业绩。研究将企业劳动力成本与产业转移行为相连接,从微观角度分析产业转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丰富和发展了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研究,为处于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期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产业转移提供实证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2010年5月25日,清晨6点半,19岁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李海,翻过华南培训中心5层走廊的栏杆,纵身一跃。这距他来到深圳富士康做工,仅有42天。在留给亲人的遗书中,他写道,现实与他对前途的期望差距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娄帆  李小建  陈晓燕  
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区位变化,尤其是短期内新建区位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快速扩张区位选择的特殊案例。对富士康的研究表明,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扩张符合企业空间扩张的一般规律,经历了1988—1996年的接触扩张和1997—2003年的等级扩张。但2004年以后企业在中西部地区有选择性的快速超常规扩张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这种扩张是劳动力、地价、交通、政府等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前三个因素提供了区域的可能,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决定了区域的最后选择。企业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驱动政府给予特殊支持,各地支持程度的博弈使企业获得较大利益。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使世界上十分罕见的企业扩张和区位选择得以实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峰  
现有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多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即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但物质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劳动力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该文从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富士康事件为背景,探讨了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面临的挑战,以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采取的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背景:2010年5月26日23时许,在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视察深圳厂区当晚,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发生一起员工跳楼事件,富士康证实这名员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富士康接连跳楼事件的影响已经远远脱离了企业个案的范畴,它以残酷的方式引发了各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6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召开新生代农民工代表座谈会。他以深情的语气提出要求,"政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俊青  
针对富士康接连出现的劳资纠纷,尤其是2010年在中国出现的富士康"十连跳"事件,比较分析一般企业与富士康的赢利模式,阐释富士康为实现其赢利模式,对一线员工采取的强势管理。用泰勒的科学管理精髓剖析富士康的强势管理,得出富士康问题是对其一线员工管理中既没有满足泰勒科学管理中的人只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人"假设,更没有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人"假设所致。从而提出类似富士康这样的非国有企业必须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转变,构建了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模型与模型实施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孔祥民  
企业中每件事、每个流程都可以拆解,把控制作业系统设计成"傻瓜相机",确保每个工人不需要专门知识和专门训练便能很快进入角色进行标准化的操作。本文以富士康公司的流程化设计模式为例来学习利用流程设计来改进管理:把整个企业的流程拆解开来,找出关键点,进行简化,制定出严谨的规范和标准,贯彻执行,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更大的效益。流程设计的优化如图1。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永壮  李婀宁  刘小元  
文章基于需要层次理论和双因素理论,以富士康科技集团为例,分析中国代工企业基层员工激励机制现状和问题,提出代工企业基层员工激励机制优化的建议,为提升我国代工企业全球竞争力提供指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肖红军  张俊生  曾亚敏  
本文以富士康公司员工连续自杀事件为案例,通过实证分析这一公司社会责任事件对富士康公司与控股公司、贷款银行以及客户企业的股票价格与交易量的影响,探讨了资本市场是否会因社会责任事件而对公司及利益相关方做出经济惩罚。研究结果表明:富士康公司及其控股公司、给予富士康公司贷款的中国大陆国有商业银行的股票价格与交易量均未受到富士康公司员工自杀事件的显著影响,这表明在新兴市场中,资本市场尚未发挥对公司社会责任事件的经济惩罚作用。相反,同样作为贷款银行并实施赤道原则的渣打银行以及富士康公司的客户企业苹果、戴尔、惠普等IT公司的股票对富士康公司员工自杀事件反应敏感。这意味着发达资本市场对公司社会责任事件的经济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光兴  秦星红  覃燕红  
以富士康12连跳为例,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风险产生的成因,提出了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三大主体和五大流程,以此构建了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控制模型,并通过与法国电信事件进行比较,给出了规避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顺成  
在实地调查和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文章重点分析了企业基层员工(新生代农民工)的压力现状、压力来源及形成原因。指出超时加班、日复一日的在流水线重复同一个动作、工作内容缺乏挑战性、企业基层管理者水平低是造成基层员工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基层员工压力管理的具体途径:一是培训基层管理人员,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二是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特点,改革传统管理方式;三是关注重点对象;四是成立企业员工压力研究室。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凤义  王媛媛  
"苹果-富士康模式"不仅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生产模式的缩影,也是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反映。从"技术-技能-劳资关系"的研究思路看,资本控制下的劳资关系可以概括为"资本控制型"、"资本-劳动共享型"和"资本-劳动松散型"三种类型。"苹果-富士康模式"中的劳资关系,是这三种劳资关系模式的复合体,富士康企业的工人受到双重资本力量的控制,处于劳动力市场的最底层。改变这一模式的出路不能单纯依靠产业升级和教育提升,必须走产业升级、教育提升和劳资关系协调发展的协同创新之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金凯  
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逐年上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成为必然,作为这种大潮中的一朵浪花,代工业务也终会走向衰落,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牺牲品。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富士康国际,是鸿海集团(即富士康科技集团)之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手机代工,客户包括有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电子、乐金集团(LG)、索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