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50)
- 2023(20016)
- 2022(17043)
- 2021(15945)
- 2020(13360)
- 2019(30589)
- 2018(30166)
- 2017(57020)
- 2016(31545)
- 2015(35221)
- 2014(35076)
- 2013(34038)
- 2012(31297)
- 2011(28229)
- 2010(28183)
- 2009(25621)
- 2008(24675)
- 2007(21752)
- 2006(19288)
- 2005(16898)
- 学科
- 济(132525)
- 经济(132393)
- 管理(86029)
- 业(80663)
- 企(65926)
- 企业(65926)
- 方法(57025)
- 数学(49962)
- 数学方法(49326)
- 中国(36951)
- 农(33113)
- 学(31382)
- 财(30987)
- 业经(27229)
- 地方(27121)
- 教育(23750)
- 农业(22807)
- 理论(22627)
- 制(21548)
- 贸(21373)
- 贸易(21363)
- 易(20692)
- 务(19332)
- 财务(19258)
- 财务管理(19221)
- 技术(19139)
- 和(18722)
- 环境(18641)
- 企业财务(18237)
- 融(17332)
- 机构
- 大学(446413)
- 学院(440909)
- 济(177278)
- 经济(173566)
- 管理(166561)
- 研究(155474)
- 理学(145073)
- 理学院(143356)
- 管理学(140468)
- 管理学院(139680)
- 中国(109050)
- 科学(98079)
- 京(95498)
- 所(79134)
- 财(78114)
- 农(76678)
- 研究所(72763)
- 业大(69247)
- 中心(68425)
- 江(64579)
- 范(64168)
- 财经(63485)
- 师范(63439)
- 农业(60459)
- 北京(60325)
- 经(57927)
- 院(56483)
- 经济学(54496)
- 师范大学(51864)
- 州(51281)
- 基金
- 项目(305121)
- 科学(239900)
- 基金(220501)
- 研究(219039)
- 家(195050)
- 国家(193404)
- 科学基金(164503)
- 社会(137919)
- 社会科(130515)
- 社会科学(130482)
- 省(119557)
- 基金项目(116140)
- 自然(108556)
- 自然科(106034)
- 自然科学(106003)
- 教育(105739)
- 自然科学基金(104119)
- 划(102705)
- 资助(91242)
- 编号(88101)
- 成果(72028)
- 重点(70023)
- 部(67880)
- 发(65851)
- 创(63126)
- 课题(62914)
- 科研(58872)
- 创新(58845)
- 教育部(58235)
- 大学(56825)
- 期刊
- 济(191158)
- 经济(191158)
- 研究(134676)
- 中国(88151)
- 学报(77185)
- 农(68242)
- 科学(68167)
- 教育(66478)
- 管理(60793)
- 财(59287)
- 大学(58475)
- 学学(54575)
- 农业(46720)
- 技术(40437)
- 融(33330)
- 金融(33330)
- 经济研究(32160)
- 财经(31617)
- 业经(29591)
- 经(27304)
- 问题(24387)
- 业(23919)
- 技术经济(21388)
- 版(21259)
- 科技(20861)
- 业大(20005)
- 图书(19746)
- 统计(19615)
- 理论(18755)
- 商业(18647)
共检索到645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萍
本文以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和就业难的客观形势为背景,基于人力资本的生命周期相关理论的视角,创建一种同时包含年龄和教育两方面因素的人力资本存量计算方法,并通过MRW模型引入采用该方法计算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劳动力年龄和教育结构通过改变人力资本存量,进而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盖庆恩 胡涟漪 王美知 李承政
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但户籍制度下流动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在城镇劳动力市场面临的就业约束不同,这将导致二者在经验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使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数据,从生命周期的视角估计本地和流动劳动力的经验回报率,基于人力资本积累模型探讨二者回报率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强调流动劳动力的经验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地区差异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流动劳动力的经验回报率显著低于本地劳动力。本地劳动力从5—40年的经验回报率为18.32%—57.19%,而流动劳动力对应的经验回报率仅为11.29%—40.60%。流动劳动力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限更短,参加工作后的人力资本投入更低,从而导致其人力资本回报率低于本地劳动力。核算结果表明,忽视流动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间的人力资本差异将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被低估1.99%,对省际经济发展差距的解释力被低估1.16%。本文为提升流动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在讨论了学界关于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争议之后,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生命周期的观察,将城镇化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农村非农产业就业阶段,第二个阶段为进入城镇常住就业阶段,第三个阶段为迁移取得城镇户籍阶段,并结合其他控制变量建立了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多元回归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阶段劳动力流动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二阶段劳动力流动不明显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第三阶段劳动力流动也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三个阶段劳动力流动的综合影响是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我国现实中的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随着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逐步缩小,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化、城市偏向的科教文卫...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秀武 赵昕东
本文首先利用OLG模型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然后使用199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教育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健康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老龄化与少子化有利于教育人力资本积累,老龄化也能够提高健康人力资本的积累,但是会挤占实物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反而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本文还提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条件下提高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永生
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流动,为我国经济的增长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本文首先从农村劳动力流动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出发,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所形成的人力资本进行了计量并建立了相应的经济增长回归模型;模型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带来GDP增长0·6823个百分点;最后通过放大迁移收益对该模型进行了简单讨论,指出如果政府仅仅将农民工月平均收入达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60%,则每年经济总量的增长率将相当可观。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实证研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准 李强 曾勇
资产构成和生命周期的动态关系决定了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变化趋势。本文在利息税盾和破产成本的权衡理论框架下,运用实物期权方法,理论上揭示了增长期权动态执行导致最优资本结构随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规律,扩展分析了股东-债权人代理冲突对最优资本结构的影响,并提供了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结果表明:随着企业由年轻走向成熟,增长期权不断执行和在位资产逐渐累积会降低企业总体的破产风险,从而企业最优财务杠杆呈现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股东和债权人在增长期权执行决策上的代理冲突导致的投资不足会降低最优财务杠杆,但代理成本随企业生命周期推进呈递减趋势。
关键词:
资本结构 生命周期 增长期权 代理成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缑梦龙 孙慧
利用4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入、存量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流动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不同生命周期下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建议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本策略时,应充分考虑其所处的生命周期,成长型企业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重视对核心人才的留任;繁荣型企业应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塑造创新型企业文化,强化危机意识;衰退型企业应合理进行裁员,大胆使用创新型人才,尽快实施变革。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生命周期 企业绩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妙 邓雅秋
职业教育作为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应从技能型人才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不同阶段帮助其数字化转型。从人力资本生命周期视角来看,形成期对应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职前培养,维护期对应入职培训,消耗期对应职后培训,报废期对应老年教育。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各阶段数字化转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困境。职前培养与数字技术未有效融合、入职培训数字化流于形式、职后培训缺乏规范性以及老年群体对数字化学习存在偏见等问题,都制约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数字化转型的时间落地和成效发挥。因此,需完善职前教育数字化体系、搭建入职培训数字化平台、更新职后培训平台功能、多元并举承办数字老年教育,以加速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秀武 刘成坤 赵昕东
基于1998-2015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在人口年龄结构影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和老龄化将使需要抚养的人口增多,劳动人口比例下降,储蓄和投资减少,直接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而二孩政策将占用健康支出,老龄化将占用教育支出,导致人均健康支出和教育支出下降,通过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使经济增长放缓。同时,老龄化导致健康支出增加,将会部分减缓经济增长的下降。最后,根据研究得出的结论,提出全面二孩政策和老龄化背景下提高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佟大建 贾彧
本文以1992-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对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民接受正规教育对农业产出无直接影响,但是接受教育提高了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减少其转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难度,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引致农业物质资本投入增加,从而带来农业总产出的增加。现阶段农业产出的增加主要是靠物质资本的投入,但是这种增长方式不可持续。为了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需要向农业投资,既要对农业科技投资,更要向农民投资。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劳动力转移 农业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露卉
现有的研究表明,将人力资本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Lucas的人力资本外部性内生函数对于研究人力资本存量与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上述两种模型,以我国典型的非发达地区为例,对人力资本存量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璐 李晨阳
本文从新结构劳动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利用2002—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分别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结构只有与产业结构相适应时,才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人力资本结构只有与特定发展阶段禀赋结构所决定的产业结构相适应时,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采用Logit模型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稳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经济转型时期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与禀赋结构间的动态匹配是动力因素有效转换并实现经济稳增长的前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劳动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林善浪 王健
本文以2007年福建省农村家庭及其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论述了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有显著的影响,年轻夫妇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较高,成长中的核心随着家庭户主的年龄逐步增大,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几率在减少。对于成熟的核心家庭,子女已经成为劳动力,子女外出务工的几率增大,因而整个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又增大,而扩大家庭正好处于两者之间。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家庭生命周期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东生 易加斌
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在对全球55个主要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人力资产存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综合指数排名第38位,位于第三梯队;人力资本存量(包括教育性人力资本、健康性人力资本和流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健康性人力资本与流动性人力资本存量之间,以及教育性人力资本存量与健康性人力资本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教育性人力资本与流动性人力资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应通过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倡导终身学习的社会理念、加大对医疗保健的投入、形成良好的企业与高校的合作研究和知识共享机制、重视劳动者的健康质量、构建顺畅的劳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焦嫚 黄健元 王欢
基于经济生命周期理论,使用国民转移账户收支模型,比较研究现行退休年龄、男女62岁和65岁退休方案下男性、女工人和女干部三类人群的国民转移账户收支情况。结果表明:在现行退休方案下,男性和女工人的国民转移账户收不抵支,女干部的国民转移账户收大于支;延迟退休年龄可以有效改善居民的国民转移账户收支状况,62岁和65岁退休方案均使男性和女工人的国民转移账户由赤字转变为盈余;教育水平的提高将推迟居民起始工作年龄,进而削弱延迟退休年龄对国民转移账户收支状况的改善效果。综合考虑国民转移账户收支状况及青年一代起始工作年龄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