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3)
2023(8151)
2022(6305)
2021(5862)
2020(4657)
2019(10585)
2018(10729)
2017(20307)
2016(11517)
2015(13335)
2014(13766)
2013(13285)
2012(11726)
2011(10426)
2010(10739)
2009(10100)
2008(10540)
2007(10288)
2006(9484)
2005(8890)
作者
(32328)
(26625)
(26278)
(25360)
(17046)
(12578)
(12342)
(10245)
(10116)
(9963)
(9098)
(9086)
(8712)
(8585)
(8271)
(8062)
(7908)
(7861)
(7796)
(7731)
(6671)
(6433)
(6427)
(6281)
(6248)
(6050)
(5925)
(5885)
(5490)
(5204)
学科
(43972)
经济(43820)
管理(41466)
(37176)
(32504)
企业(32504)
方法(16775)
中国(16597)
(15349)
(14762)
业经(13998)
理论(11659)
(11562)
数学(11370)
数学方法(11275)
(10413)
财务(10373)
财务管理(10343)
农业(10049)
企业财务(9806)
(9358)
(8752)
银行(8744)
(8238)
地方(8182)
(8172)
(8170)
(7483)
金融(7481)
(7393)
机构
学院(161431)
大学(159946)
(63053)
管理(62380)
经济(61338)
研究(51017)
理学(50271)
理学院(49730)
管理学(48944)
管理学院(48598)
中国(44285)
(35000)
(34983)
科学(28581)
(28404)
财经(26088)
(25639)
中心(24836)
(23475)
(22684)
(22654)
北京(22445)
研究所(22085)
(21553)
师范(21357)
业大(19375)
经济学(19222)
财经大学(19099)
(18455)
(18119)
基金
项目(91956)
研究(72236)
科学(72014)
基金(64841)
(54602)
国家(54042)
科学基金(47054)
社会(46239)
社会科(42513)
社会科学(42492)
(36062)
教育(34341)
基金项目(33566)
编号(31764)
(29430)
自然(28385)
自然科(27722)
自然科学(27718)
自然科学基金(27258)
成果(27168)
资助(26451)
课题(22205)
重点(20344)
(20083)
项目编号(19288)
(19222)
(19120)
(18586)
(18458)
国家社会(18192)
期刊
(84550)
经济(84550)
研究(52739)
中国(43246)
(31916)
管理(28407)
教育(23801)
(22171)
学报(21270)
科学(20873)
(20629)
金融(20629)
大学(17297)
技术(15882)
学学(15689)
财经(14302)
农业(14072)
业经(13958)
(12441)
经济研究(11917)
问题(10516)
图书(10152)
财会(9160)
(8834)
现代(8766)
会计(8730)
(8031)
理论(8002)
技术经济(7904)
商业(7852)
共检索到273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褚可邑  
劳动力市场社会化管理探讨褚可邑要真正实现劳动力流动科学而有秩序地进行,必须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社会化管理,它包括劳动力市场的需方管理、供方管理和中介管理。一、劳动力市场的霖方管理对劳动力市场需方的管理,就是要改革传统的劳动人事制度,建立一套适应劳动力市...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英  沈占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商品性质的探讨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刘英,沈占波劳动力是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要素,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形式,劳动力商品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然而,由于长期传统观念的束缚,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性质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伍艺  刘后平  
现代市场经济的产业发展需要资本与劳动力的有机结合,我国正在推进的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都面临着城乡劳动力分割问题。本文借助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对我国两化互动发展中的劳动力分割问题的内生性进行了分析,从劳动力和资本的互动关系中揭示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根源,提出了立足于两化互动发展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的思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苑  朱绍勇  张文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主要内容,更是江西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江西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入攻关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初步形成规模,但就业结构仍相对滞后,影响江西的城镇化进程。江西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就业结构优化效应的协整分析表明,江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系数IG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SD1、SD2和SD3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因此有必要通过改进公共就业服务、推进社会保障落实以及加强城乡教育统筹等措施,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通过收入差距的缩小促进就业结构优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晶  
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是政府监管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及运行、管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探讨了放松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及管制的着力点。笔者认为,政府放松对劳动力市场管制是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及WTO规则的要求,而管制的着力点应主要放在强化制度供给、弥补市场失灵、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学毛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的服务网络体系,但就整体而言,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还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市场机制的运作规则下健全,劳动力市场管理的立法滞后,因而还存在诸多缺陷.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模式应是“大市场”模式.笔者认为,培育全国统一劳动力“大市场”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同时要注重“硬件”建设,并且不可忽视“软件”的配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同利  李侠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我国劳动力市场仍处于不完善和不健全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阻碍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锋  
关于劳动力商品化问题的探讨南开大学经济学系研究生李锋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决定,突破了过去的传统理论,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劳动制度改革要逐步建立劳动力市场,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就业机制,这就意味着我国劳动力资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学安  
传统经济学的劳动力价值理论只有生产劳动力的生产费用(物化劳动),没有生产劳动力的劳动时间(活劳动)的耗费。劳动力的生产也有劳动时间的耗费。劳动力的自然再生产时间不形成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的社会再生产时间、即学习劳动的时间形成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价值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生产劳动力的物化劳动,如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等;二是生产劳动力的活劳动即学习劳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秀霞  邢顺福  
基于对河北省石家庄市城镇化改造后状况的调研,剖析了城镇化后劳动力就业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提高新型城镇化后再就业指数,政府必须搭建政策平台,社区要不断创新组织形式,社区居民应充分利用好"第一桶"金,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活质量改善有可持续性。此文旨在对城镇化后得失进行反思,作为新型城镇化借鉴参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小苏  
改革十年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虽然引起了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对此问题的研究还不能说已很充分。有鉴于此,笔者拟就转移研究的立论基础,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转移中城乡就业的统筹等问题进一步谈些看法。 一、转移研究的立论基础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国内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专家和学者几乎人人暗含的立论基础,在国外发展经济学中也并不鲜为人知。这样立论显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有失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芳  
随着三大传统就业渠道吸收能力的减弱 ,必须从以下三方面努力开拓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途径 :一是要开发和推广劳动密集型农业技术 ;二是要拓展开发农业资源的深度与广度 ;三是要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英  
关于劳动力的流动一般只是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但是本文认为这只是狭义上的劳动力流动,广义上的劳动力流动所指的范围更广些。文章从广义上理解劳动力的流动,从理论上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发生的原因、背景、条件,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出现的典型劳动力流动的现实原因及制度条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纪国义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难点在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要想使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首先必须明确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然后找出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提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雅丽  范秀荣  
借鉴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提出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目标,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立足于西部特色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在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稳步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