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4)
2023(5625)
2022(4601)
2021(4176)
2020(3434)
2019(7662)
2018(7105)
2017(14555)
2016(7813)
2015(8693)
2014(8680)
2013(8633)
2012(8228)
2011(7450)
2010(7493)
2009(6966)
2008(7208)
2007(6772)
2006(6066)
2005(5901)
作者
(23355)
(19539)
(19304)
(18269)
(12391)
(9291)
(8925)
(7390)
(7385)
(6788)
(6774)
(6607)
(6320)
(6171)
(6089)
(6073)
(5732)
(5684)
(5576)
(5347)
(4875)
(4651)
(4613)
(4463)
(4340)
(4273)
(4260)
(4005)
(3826)
(3753)
学科
(41532)
经济(41500)
(22234)
管理(20869)
(16758)
企业(16758)
方法(16200)
数学(14257)
数学方法(14169)
中国(11465)
地方(11290)
(10114)
(8387)
金融(8386)
(8178)
(7667)
地方经济(7600)
(7514)
贸易(7510)
业经(7405)
农业(7339)
(7228)
(7017)
银行(7010)
(6813)
(6794)
(6112)
劳动(6095)
(5369)
理论(5213)
机构
大学(120895)
学院(119093)
(56973)
经济(55963)
管理(45749)
研究(44323)
理学(38837)
理学院(38375)
管理学(37903)
管理学院(37656)
中国(35116)
(25561)
(25471)
科学(23626)
(22515)
财经(20697)
研究所(20109)
中心(19904)
(18869)
经济学(18806)
(17725)
经济学院(16936)
北京(16531)
(16455)
(16019)
(15663)
财经大学(15608)
师范(15523)
业大(14397)
(14193)
基金
项目(76795)
科学(62129)
基金(57681)
研究(56821)
(50138)
国家(49789)
科学基金(42995)
社会(38559)
社会科(36656)
社会科学(36648)
基金项目(29930)
(28017)
自然(26568)
自然科(25975)
自然科学(25971)
教育(25725)
自然科学基金(25529)
(24496)
资助(24038)
编号(21977)
成果(18023)
(17975)
重点(17479)
(17471)
国家社会(16705)
(15868)
教育部(15662)
课题(15285)
人文(15201)
创新(14902)
期刊
(64730)
经济(64730)
研究(38723)
中国(24376)
(18542)
管理(17879)
(16076)
金融(16076)
科学(15929)
学报(15590)
(14274)
大学(12275)
学学(11578)
财经(11251)
经济研究(10960)
教育(10170)
(9776)
农业(9617)
业经(9182)
技术(9091)
问题(8558)
(8189)
国际(8072)
世界(6837)
商业(6252)
技术经济(6174)
理论(6060)
统计(5837)
资源(5827)
经济管理(5355)
共检索到186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雷  刘斌  
文章使用手工收集和整理的2001-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设置分支机构的数据,考察了地区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与上市公司跨区域资本配置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保护在上述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获取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是上市公司跨区域资本配置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表现为上市公司更可能到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成本低的地区设置分支机构;(2)与上市公司注册地相比,一个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越明显,上市公司到该地区设置分支机构的可能性越大;(3)加强劳动保护强化了上市公司的上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民营性质和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中,为了获取劳动力市场比较优势,企业跨区域配置资本的可能性较大,劳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丁小浩  
在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展的同时 ,不同高等教育层次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究竟处于何种位置 ?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是否具有自身的特色 ,并进而使其毕业生在不同的“岗位域”上具有比较优势 ?本文使用对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数据 ,对我国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相对位置和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这两个层次的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域”上虽然具有“弱比较优势” ,但没有呈现出“强比较优势”。因此作者认为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明晰目标定位和办学特色 ,是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晓辉,武志刚,陈良彪  
跨区域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差异张晓辉,武志刚,陈良彪1.引言年龄对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有着无法忽略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在跨区域流动的过程中,其外出方式、就业领域、职业选择、流动稳定性、收入水平以及对环境的感觉等等,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年龄因素的影响,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长伟  
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初探肖长伟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不少地区情别是中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形成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民工潮”年复一年地涌动,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交通,用工,环保,治安诸系统都拉响了警报,面对空前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剑勇  王立军  沈林洁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着非农产业向沿海地区集聚的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跨省流动转移。本文以一个新国际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为框架详细分析了这一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结构、数量、城镇类别选择、行业选择等等,发现跨省流动的绝大部分劳动力是从人口较为密集的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向产业已有一定集聚优势的沿海地区转移。文章最后以广东省为案例,分析了外来农民工的进入与流入地、流出地的经济发展关系,发现它符合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推断。本文最后得出的政策含义是推动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发展中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温太璞  张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工资福利水平加速上升,人口老化趋势加速,不少地方频繁出现"用工荒",特别是2008年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一些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纷纷撤离中国,国内外有学者提出,中国的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经济发展进入"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国际比较优势即将消失。由此引发了我国劳动力国际比较优势存废的争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选  
从要素禀赋分析 ,我国除了劳动力资源外 ,其他生产要素与多数发达国家相比几乎无优势可言。我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有着举世公认的比较优势。我国在积极参与国家经济竞争的同时面临完成工业化、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重新认识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和劳动力要素的内涵。要保持我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 ,就要改善劳动力资源的构成 ,从多方面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将更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这就需要在两个方面着力 :一方面是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 ,一方面是高效率地使用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劳动力资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新争  
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反映了劳动力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在我国区域之间的动态转化,东部地区逐步丧失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要素禀赋的显性优势开始呈现。产业转移直接产生于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顺应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做好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和承接,才能转变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促使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产业升级,同时带动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保持我国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明利  
劳动力和土地作为经济社会的两大要素,二者的配比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效益,其同步发展也是经济良性发展的关键指标。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密化的农业人口压力已基本缓解,但合乎逻辑的大规模快速农地流转却没有发生。结果显示:劳动力流动不一定引起农地流转,现实中大幅增加的兼业农户减缓了劳动力流动对农地流转的推动作用;劳动力流动对农地流转的推动作用与区位特征关系密切,较高的劳动力流动率并未带来较快的农地流转率。结合现实,可从农户、土地和政府3个方面考察其根本原因,旨在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解决思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玖立  范皓然  
金融市场是否能够按照市场盈利机会配置投资意味着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也是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本文根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微观数据计算出了分地区、分行业投资和增加值序列,在此基础上通过估计测算了中国各地区的Wurgler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回归估计结果表明,相对资本配置效率低的地区,外部融资依赖性产业在资本配置效率高的地区拥有更多的出口,即改进资本配置效率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提升地区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传豹  吴方卫  张锦华  
本文基于收支余额视角研究农民工跨区域迁移决策行为,通过对我国各地农民工收支余额水平变动情况的分析,考察了我国农民工集中流动背景下的人口回流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各区域间农民工收支余额水平差距正在逐步的缩小,农村转移劳动力市场出现从区域整合迈向全国整合的良性趋势。各区域间农民工收支余额水平差距的缩小,有利于区域间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均衡发展。未来地区间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资源的竞争可能会加剧,劳动力成本将持续提高。同时,基于生存成本视角的收支余额变动及其趋势的研究可以很好地解释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跨区域回流现象出现的原因和未来走向,以为下一步研究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劳动力市场整合提供基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辛超  张平  袁富华  
本文使用分产业增长核算法研究了中国资本与劳动力的产业间配置的增长效应。本文发现,目前对投资的统计是按投资主体而非使用主体来进行行业归类.直接使用这些数据测算各行业资本存量会严重高估第三产业的资本存量,得到资本配置"结构负利"和资本配置严重违背效率原则等失真结论。通过剔除房地产业,本文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业间资本配置基本符合效率原则,资本配置结构效应不明显。本文的测算还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产业间配置所带来的增长效应平均为0.63个百分点,与剩余经济增长率和剩余TFP明显正相关且有推动作用,并呈现出十年左右的"改革周期"。与其他37个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配置结构效应的比较研究表明,截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耀宏  吴敏  刘红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需要各种生产要素在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中自由流动和区域之间横向融合。而资本市场能够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是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聚集 ,以确立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关键。因此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必须建立一个规范运行、健康发展、统一开放的区域资本市场。其措施包括 :创造条件 ,积极发展 ;应避免过度竞争 ;加强有关法律法规建设 ;加强区域资本市场联合 ,等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骆友生  刘剑文  
以1979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为契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而城市,不断向纵深推进。亿万农民不再是被紧紧禁锢在土地上的单纯的农业生产者,而成为商品生产者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力军。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被“隐性化”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凸显出来。随着城乡经济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过去牢固的城乡壁垒被初步冲破,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创造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在这种条件下,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便开始了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历史性进程。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更是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开始了跨区域远距离的流动,尤以每年春节前后的“民工潮”为典型代表,对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