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02)
- 2023(16887)
- 2022(14337)
- 2021(13450)
- 2020(11353)
- 2019(26403)
- 2018(26327)
- 2017(50860)
- 2016(27626)
- 2015(31084)
- 2014(31299)
- 2013(30447)
- 2012(27997)
- 2011(25462)
- 2010(25972)
- 2009(24326)
- 2008(23993)
- 2007(21355)
- 2006(18998)
- 2005(17110)
- 学科
- 济(129628)
- 经济(129502)
- 管理(79417)
- 业(75142)
- 企(61734)
- 企业(61734)
- 方法(54935)
- 数学(49109)
- 数学方法(48326)
- 农(32053)
- 中国(31688)
- 财(30408)
- 地方(26622)
- 业经(25871)
- 制(24512)
- 学(23070)
- 贸(21693)
- 贸易(21680)
- 易(21000)
- 农业(20961)
- 银(19050)
- 银行(19022)
- 融(18967)
- 金融(18964)
- 理论(18929)
- 行(18212)
- 务(17857)
- 财务(17776)
- 财务管理(17732)
- 体(17193)
- 机构
- 学院(396243)
- 大学(393564)
- 济(174322)
- 经济(170825)
- 管理(153764)
- 研究(133969)
- 理学(131889)
- 理学院(130509)
- 管理学(128072)
- 管理学院(127322)
- 中国(102763)
- 京(81433)
- 财(80616)
- 科学(78492)
- 所(67400)
- 财经(63199)
- 农(61998)
- 中心(61710)
- 江(60622)
- 研究所(60605)
- 经(57277)
- 业大(55224)
- 经济学(54354)
- 北京(51448)
- 范(50064)
- 师范(49579)
- 经济学院(48597)
- 农业(48308)
- 院(47885)
- 州(47266)
- 基金
- 项目(256998)
- 科学(203341)
- 研究(188190)
- 基金(187174)
- 家(161968)
- 国家(160643)
- 科学基金(139115)
- 社会(120064)
- 社会科(113954)
- 社会科学(113922)
- 省(100567)
- 基金项目(97428)
- 自然(89880)
- 教育(88599)
- 自然科(87891)
- 自然科学(87867)
- 自然科学基金(86301)
- 划(84303)
- 资助(78774)
- 编号(76557)
- 成果(62449)
- 重点(57849)
- 部(57458)
- 发(55592)
- 创(53320)
- 课题(53283)
- 教育部(49923)
- 创新(49845)
- 国家社会(49577)
- 科研(49115)
- 期刊
- 济(196618)
- 经济(196618)
- 研究(120027)
- 中国(78528)
- 财(63396)
- 管理(59097)
- 学报(55964)
- 农(55769)
- 科学(53178)
- 大学(43666)
- 教育(41942)
- 学学(41252)
- 融(40606)
- 金融(40606)
- 技术(38451)
- 农业(37012)
- 经济研究(32738)
- 财经(32422)
- 业经(30443)
- 经(27981)
- 问题(24919)
- 统计(22446)
- 技术经济(21552)
- 贸(20463)
- 策(20083)
- 业(19564)
- 理论(18625)
- 商业(18501)
- 决策(18359)
- 国际(17592)
共检索到599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利锋
考虑我国劳动力市场非正规部门就业、自主创业型就业与正规部门就业同时存在的事实,构建包含多种就业形式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降低自主创业进入成本、正规部门聘用成本、正规部门就业者议价能力等单项改革政策的长期与短期效应。结果显示,尽管长期中单项改革政策较好地实现了宏观经济稳定,但存在短期成本,表现为:所有单项改革政策均导致就业短暂下降以及通胀、失业短暂上升;降低自主创业进入成本的改革政策短期引致工资收入差距扩大,而降低正规部门聘用成本与议价能力的改革则使产出经历短暂衰退。相对其他单项改革政策,无论是短期效应还是长期效应,降低正规部门议价能力的改革政策效果均较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综合改革政策的长期和短期效应。模拟分析的结果显示:综合改革产生的长期与短期效应均大于各单项改革;综合改革政策并未产生明显的短期成本;由所有单项改革构成的综合改革对产出和通胀的影响相对较大,而由两项正规部门单项改革构成的综合改革对就业和部门间工资收入差距具有相对较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各项劳动力市场改革政策的协调配合,能有效降低改革的短期成本并显著改善劳动力市场改革效果。在政策实践中,选择何种单项改革组合构成的综合改革取决于政策调整的目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宋扬
本文构建了刻画当前户籍制度特征的劳动力市场模型。政策模拟分析显示,当户籍制度全面放开后,会有1.64亿新增的高龄农民工进入城市,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会大幅增加GDP。改革后高龄农民工的收入会显著提高,收入差距将大幅度缩小。此外,测算发现改革成本与GDP的增加基本上可以抵消。可见,改革成本不应该成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制约因素。如果政府旨在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应该全面彻底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尽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劳动力市场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利锋
文章考虑了我国非正规就业普遍存在的现实,构建包含非正规就业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研究发现,不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存在显著差异:(1)就长期效应而言,以降低正规部门雇佣成本为内容的第一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以降低正规部门议价能力为内容的第二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均有助于产出的增加以及就业的正规化(即长期收益);(2)就短期效应而言,第一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在短期中引起产出的显著下降和失业的显著上升(即短期疼痛),而第二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则并未引起失业的增加。进一步,文章发现货币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就基准政策看,旨在降低雇佣成本的第一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效应具有显著的"以短期疼痛换取长期收益"的特征;在Evans规则下,第一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这一特征则不复存在。因此,无论采用哪一种改革方式,Evans规则均可以作为配套性货币政策;并且就改革的效果而言,第二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可能更为可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利锋
文章考虑了我国非正规就业普遍存在的现实,构建包含非正规就业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研究发现,不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存在显著差异:(1)就长期效应而言,以降低正规部门雇佣成本为内容的第一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以降低正规部门议价能力为内容的第二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均有助于产出的增加以及就业的正规化(即长期收益);(2)就短期效应而言,第一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改革在短期中引起产出的显著下降和失业的显著上升(即短期疼痛),而第二种劳动力市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利锋
劳动力流动不仅影响货币政策的动态传导效应,同时也是影响产业发展、宏观经济稳定和收入分配的重要力量。基于我国劳动力流动与供给侧改革"降成本"的现实情况,构建包含聘用成本与部门间劳动力流动的异质性部门NK-DSGE模型,考察部门技术冲击的宏观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聘用成本的存在使企业无法及时调整雇佣劳动力,进而使得部门技术冲击的动态效应发生显著改变;第二,供给侧改革"降成本"存在"以短期阵痛换取长期收益"的特征,即在短期会降低产出水平与就业率,提高通胀率和失业率,但在长期会提高产出水平和就业率,并降低通胀率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利锋 雷盼盼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劳动力调整成本的NK-DSGE模型,并考察了劳动力调整成本对于货币政策动态效应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调整成本显著改变了技术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下宏观经济变量动态变化的轨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存在劳动力调整成本下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表明,为了缓和劳动力调整成本造成的扭曲,基于最小化福利损失的角度,当劳动力调整成本显著存在时,政府不仅需要牺牲部分产出的增长,而且需要忍受通胀的上升。因此,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在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应该考虑劳动力调整成本造成的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利锋 雷盼盼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劳动力调整成本的NK-DSGE模型,并考察了劳动力调整成本对于货币政策动态效应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调整成本显著改变了技术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下宏观经济变量动态变化的轨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存在劳动力调整成本下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表明,为了缓和劳动力调整成本造成的扭曲,基于最小化福利损失的角度,当劳动力调整成本显著存在时,政府不仅需要牺牲部分产出的增长,而且需要忍受通胀的上升。因此,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在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应该考虑劳动力调整成本造成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岩
文章引入劳动力市场摩擦重新构建了适用于我国经济的DSGE模型,并模拟和比较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不同类型冲击时对经济的调控绩效。分析结果显示,当前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取决于我国的经济现状、所面临的冲击种类和政府的政策意图,但是就应对通货膨胀方面,数量型工具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要优于价格型工具。我国政府应当将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灵活并合理地搭配使用才能更好地对经济起到调控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岩
文章引入劳动力市场摩擦重新构建了适用于我国经济的DSGE模型,并模拟和比较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不同类型冲击时对经济的调控绩效。分析结果显示,当前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取决于我国的经济现状、所面临的冲击种类和政府的政策意图,但是就应对通货膨胀方面,数量型工具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要优于价格型工具。我国政府应当将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灵活并合理地搭配使用才能更好地对经济起到调控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岩
文章引入劳动力市场摩擦重新构建了适用于我国经济的DSGE模型,并模拟和比较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不同类型冲击时对经济的调控绩效。分析结果显示,当前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取决于我国的经济现状、所面临的冲击种类和政府的政策意图,但是就应对通货膨胀方面,数量型工具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要优于价格型工具。我国政府应当将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灵活并合理地搭配使用才能更好地对经济起到调控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尧成
本文通过建立开放经济DSGE模型,对比分析国内外冲击下不同货币政策对应的经济波动方式和社会福利损失,并构建"经济波动相关性指数"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经验分析。主要结论包括:首先,无论是在国内冲击还是国外冲击下,理论上都存在着同一种最优货币政策,且不同货币政策的福利效果有所差别;其次,从全样本时段来看,设定中国实施的货币政策为盯住汇率制时相关性指数经验值最高,但分样本时段的研究显示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存在一定的时变性,体现相机抉择的特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宇星 吴文鑫 严佳佳
将作为外部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情况,并模拟了在无政策干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四种情景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长期看,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持续时间则较长。同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会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促使宏观经济更快复苏,但长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松 王秀丽
本文在BGG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工资粘性,使之成为综合考虑价格粘性、金融加速器效应以及工资粘性的DSGE模型,我们模拟并比较了中国不同货币政策的影响。贝叶斯估计结果验证了中国工资粘性的存在,说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配置尚存在改善的余地。货币政策模拟结果显示,价格型货币政策效应较强但持续期较短,而数量型货币政策效应较为温和但影响相对持久,央行需注重价格型货币政策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与使用。
关键词:
工资粘性 货币政策模拟 DSGE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宇星 吴文鑫 严佳佳
将作为外部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情况,并模拟了在无政策干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四种情景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长期看,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持续时间则较长。同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会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促使宏观经济更快复苏,但长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