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39)
2023(7073)
2022(5901)
2021(5460)
2020(4254)
2019(10064)
2018(9447)
2017(17277)
2016(9076)
2015(10466)
2014(10612)
2013(10776)
2012(10556)
2011(10073)
2010(10242)
2009(9885)
2008(9630)
2007(8635)
2006(8179)
2005(7820)
作者
(28044)
(23615)
(23533)
(22743)
(15129)
(11126)
(10715)
(9178)
(9028)
(8483)
(8222)
(7922)
(7717)
(7671)
(7608)
(7400)
(6890)
(6889)
(6875)
(6250)
(6238)
(5673)
(5612)
(5608)
(5350)
(5334)
(5120)
(4810)
(4798)
(4562)
学科
(67030)
经济(66984)
管理(24208)
方法(21923)
(21446)
数学(18715)
数学方法(18606)
(16571)
企业(16571)
中国(16187)
地方(16074)
(14923)
地方经济(12105)
(11484)
业经(11182)
(9631)
金融(9630)
(9109)
(8808)
(8755)
理论(8731)
(8091)
银行(8080)
农业(8077)
(8041)
贸易(8030)
经济学(8001)
(7915)
(7645)
环境(7295)
机构
大学(153020)
学院(147929)
(77072)
经济(75789)
研究(57850)
管理(54203)
中国(45457)
理学(45411)
理学院(44865)
管理学(44274)
管理学院(43960)
(34425)
(32057)
科学(30427)
(29127)
财经(27162)
经济学(26481)
研究所(25852)
中心(24812)
(24752)
经济学院(23353)
(22216)
北京(20827)
(20213)
财经大学(20192)
(20100)
师范(20066)
(18993)
(17404)
科学院(16783)
基金
项目(87557)
科学(70051)
基金(66096)
研究(65451)
(56685)
国家(56229)
科学基金(48134)
社会(45557)
社会科(43225)
社会科学(43215)
基金项目(33277)
(30994)
教育(29632)
自然(28290)
资助(27814)
自然科(27638)
自然科学(27630)
自然科学基金(27157)
(26678)
编号(24796)
成果(21622)
(20595)
重点(20200)
国家社会(19982)
(19944)
教育部(18440)
人文(17628)
课题(17425)
(17309)
中国(17153)
期刊
(94328)
经济(94328)
研究(54344)
中国(32355)
(26254)
管理(22815)
学报(20911)
科学(19843)
(17729)
金融(17729)
(16873)
经济研究(16452)
大学(16138)
财经(15962)
学学(14647)
(14056)
教育(13486)
技术(12462)
问题(11902)
业经(11346)
农业(11112)
(10334)
国际(9620)
世界(9383)
技术经济(9281)
图书(8985)
统计(8263)
理论(8062)
经济问题(7557)
经济管理(7244)
共检索到250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辉  焦建国  
彼得.戴蒙德、戴尔.莫滕森和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三人因在劳动力市场搜寻与匹配理论及其应用的突出贡献,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戴蒙德通过提出著名的"戴蒙德悖论",开创了劳动力市场搜寻与匹配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莫滕森认为,建立工资公告等匹配机制有助于劳动力市场博弈实现均衡,从而拓展了摩擦性失业相关理论研究;而皮萨里德斯则通过推动匹配函数与工资议价等的确立,进一步完成了劳动力市场搜寻与匹配理论的系统化过程。借鉴该理论,中国劳动力市场应做出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提高农村的信息水平、政府制定针对性相关政策等改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伟军  袁亮  吴霞  
阿尔文·罗斯、劳埃德·沙普利两人因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上的突出贡献,共同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沙普利和同事设计的"沙普利值"奠定了合作博弈的基础,并且他和盖尔完成的递延接受算法有助于市场主体之间稳定匹配的形成,罗斯则是利用实验室的实证分析方法证明了稳定匹配理论,并且成功地解决了一些现实问题。他们独立地完成了各自的课题并且获得诺贝尔奖,体现了经济学开始重视理论和实践的集合,其理论也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有一些新的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亚柯  
芬·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考特因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介绍分析了获奖者在这两个方面的理论贡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夏业良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贡献夏业良[关键词:股票期权交易衍生品市场布克莱—斯科尔斯模型][夏业良,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7]1997年10月14日上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199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华丽  
因在深化理解女性劳动力市场状况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克劳迪娅·戈尔丁荣获202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通过创造性地梳理和整合美国女性劳动力市场的历史数据,戈尔丁首次阐述了美国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变迁,以及两百多年性别收入差距的发展过程。她还创建了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经济学研究框架,将技术进步、经济转型以及法律和性别文化引入劳动力需求的分析中,将女性的教育、生育、抚育、身份认同纳入劳动力供给的分析中,解释美国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变化,揭示性别不平等存在的深层原因。戈尔丁不仅系统性地将性别纳入增长和发展的经济学核心议题中,她对女性劳动史的研究也极大地推动了性别经济学的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宝良   郭其友   郑文智  
著名女性经济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因“推进了我们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的理解”荣膺202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戈尔丁研究了美国200多年劳动力市场性别差距发展演变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对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如下贡献:第一,戈尔丁延续了福格尔计量经济史学的研究,并采用现代计量方法使研究更具可信性,这是对福格尔计量经济史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第二,戈尔丁突破了“性别歧视”的固有思维,发展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经济分析框架,对影响女性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因素进行连贯的经济分析,这是对贝克尔家庭论和歧视经济学的拓展和完善;第三,戈尔丁提出了队列分析法探讨女性劳动力市场的代际演变,对经济研究方法作出了独创性贡献。戈尔丁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女性争取参与劳动力市场和获得收入平等机会的艰难历程。但是,戈尔丁提出的解决收入性别差距的建议有可能导致员工在与雇主谈判时处于弱势地位且面临随时被替代的风险,其效果值得商榷。此外,戈尔丁的研究较少规范分析,且涉及的大多是长期因素,这对政策制定者是一种挑战。然而,戈尔丁的研究指向了“机会平等”这一现代社会发展原则和理念,对相关制度建设具有普遍的导向价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宝良   郭其友   郑文智  
著名女性经济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因“推进了我们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的理解”荣膺202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戈尔丁研究了美国200多年劳动力市场性别差距发展演变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对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如下贡献:第一,戈尔丁延续了福格尔计量经济史学的研究,并采用现代计量方法使研究更具可信性,这是对福格尔计量经济史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第二,戈尔丁突破了“性别歧视”的固有思维,发展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经济分析框架,对影响女性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因素进行连贯的经济分析,这是对贝克尔家庭论和歧视经济学的拓展和完善;第三,戈尔丁提出了队列分析法探讨女性劳动力市场的代际演变,对经济研究方法作出了独创性贡献。戈尔丁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女性争取参与劳动力市场和获得收入平等机会的艰难历程。但是,戈尔丁提出的解决收入性别差距的建议有可能导致员工在与雇主谈判时处于弱势地位且面临随时被替代的风险,其效果值得商榷。此外,戈尔丁的研究较少规范分析,且涉及的大多是长期因素,这对政策制定者是一种挑战。然而,戈尔丁的研究指向了“机会平等”这一现代社会发展原则和理念,对相关制度建设具有普遍的导向价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鹏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0日宣布,将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奥曼(Robert J.Aumann)和美国人托马斯·谢林 (Thomas C.Schelling),以表彰他们在博弈论领域做出的贡献。这是继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豪尔绍尼(John Harsanyi),约翰·纳什(John Nash) 和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之后,又两位因博弈论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培志  杨依山  
凭借对稳定匹配和市场机制设计的理论贡献,沙普利与罗思分享了201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了解决市场不完全竞争情况下的资源配置难题,沙普利研究了双边匹配和单边匹配问题,分别创建了盖尔-沙普利法则和最大交易循环法则,并找到了不同条件下的稳定匹配解。此外,他早期对沙普利值的研究和对非合作博弈理论的贡献也对经济学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光辉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乔治·阿克尔洛夫、斯坦福大学的迈可尔·斯彭斯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三位经济学家,因其在不对称信息市场分析方面所作出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2001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其春  
一、前言漫长的宇宙和地球演化史,是否只是为了(必然)、还是偶然造就以人类为载体的智慧生命?无论如何,人类为何而来又要到哪里去、人类存在的意义等等的哲学、宗教和科学的争辩,都展现了人类且只有人类具有系统思考的能力(或人类具有系统智慧)。(1)虽然这个思考能力目前无法在前述的争辩里得到共识,但是它却帮助人类实现了物质文明的巨大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平新乔  
1998年,印度经济学家森(A.K.Sen)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中国被一些媒介说成是发展经济学的“中举”,其实不然。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公告上清晰地写着,颁奖于森,是由于其对福利经济学的贡献。森的论文理论抽象程度极高,即使是探讨灾荒成因这类具体问题,他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陶春生  虞彤  
因在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法马、汉森和希勒被授予了201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法马是有效市场假说的集大成者和主要创立者,他确立了事件研究的范式,还与弗伦奇一道提出了三因素定价模型。希勒揭示了证券价格存在的过度波动特性和长期收益率的可测成分,并提出了希勒方差不等式,还把社会潮流等行为因素引入了资产定价模型中。汉森则创立了在资产价格实证研究中有着广泛运用的广义矩估计法(GMM),还与合作者一道提出了随机折现因子波动的汉森一贾根内森边界。三位获奖者对经典金融经济学、行为金融学、实证金融研究的计量分析方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以此大大地影响了投资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