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8)
- 2023(4737)
- 2022(3811)
- 2021(3286)
- 2020(2512)
- 2019(5811)
- 2018(5271)
- 2017(10066)
- 2016(5405)
- 2015(5926)
- 2014(5837)
- 2013(5985)
- 2012(5469)
- 2011(4877)
- 2010(4716)
- 2009(4423)
- 2008(4289)
- 2007(3951)
- 2006(3530)
- 2005(3252)
- 学科
- 济(30893)
- 经济(30866)
- 业(18167)
- 农(14901)
- 管理(14297)
- 方法(14243)
- 数学(13446)
- 数学方法(13407)
- 农业(11256)
- 企(10919)
- 企业(10919)
- 财(10231)
- 中国(9007)
- 收入(8261)
- 业经(7960)
- 地方(6073)
- 劳(5700)
- 劳动(5682)
- 制(5011)
- 融(4960)
- 金融(4960)
- 国民(4820)
- 发(4757)
- 农业经济(4642)
- 银(4446)
- 银行(4443)
- 国民收入(4427)
- 行(4292)
- 富(4259)
- 财富(4259)
- 机构
- 学院(83564)
- 大学(83472)
- 济(43217)
- 经济(42587)
- 管理(33554)
- 理学(29203)
- 理学院(28955)
- 管理学(28638)
- 管理学院(28488)
- 研究(27772)
- 中国(22132)
- 财(19805)
- 京(16295)
- 财经(16013)
- 经济学(15215)
- 经(14744)
- 农(13993)
- 科学(13835)
- 经济学院(13780)
- 所(13099)
- 中心(12696)
- 财经大学(12049)
- 江(11880)
- 研究所(11556)
- 业大(11094)
- 农业(10510)
- 北京(10008)
- 经济管理(9886)
- 范(9714)
- 院(9638)
- 基金
- 项目(55842)
- 科学(45892)
- 基金(43850)
- 研究(40922)
- 家(37544)
- 国家(37263)
- 科学基金(33029)
- 社会(30370)
- 社会科(28930)
- 社会科学(28920)
- 基金项目(23073)
- 省(20593)
- 自然(19704)
- 自然科(19323)
- 自然科学(19320)
- 自然科学基金(19033)
- 教育(18038)
- 资助(17710)
- 划(16750)
- 编号(14921)
- 国家社会(13719)
- 部(13205)
- 发(12215)
- 重点(12178)
- 教育部(11897)
- 人文(11792)
- 创(11509)
- 制(11172)
- 成果(11167)
- 社科(10896)
共检索到124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宁华 堵溢 洪永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拉大的趋势。我们建立了"纯净"的动态增长模型和包含劳动力市场扭曲、部门效率差异的一般均衡模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进行了校准和分析。"纯净"的动态增长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部门、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的特征事实,但是,数值模拟结果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事实不相符合。接着我们用一个包含劳动力市场扭曲和两部门之间效率差异的一般均衡模型对城乡收入差距建模。结果表明,可以在这个一般化的框架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及其与各种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和经济变量的关系提供合理的解释。运用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方法,我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圣乾 俞远鹏 唐雪
本文基于1978—2015年的统计年鉴数据,测量了中国资本与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和城乡收入差距程度,通过VAR模型分析了资本与劳动力价格扭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收入差距大概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化,总体呈现倒U趋势,资本与劳动力价格扭曲呈现负向扭曲,资本价格扭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占13.86%,劳动力价格扭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占4.19%。研究结果表明应逐步降低要素市场中资本与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逐步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泰尔指数 VAR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正柱 石葳
当前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是劳动力市场扭曲长期累积的结果。基于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抑制作用,劳动力配置扭曲对其的抑制作用更强;随时间的推移,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表现出持续增强的特征;同时,机制检验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会通过人力资本效应、城镇化效应和劳动力流动效应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进一步研究发现,城镇化效应在劳动力市场扭曲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占主导作用。研究结论为深化我国收入分配格局,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经验支持,也为如何纠正我国劳动力市场扭曲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涛 罗小伟 徐浩
遵循Restuccia(2008)和alvaRez-cuadRado(2011)以及盖庆恩等(2013)做法,通过将劳动力市场扭曲引入到一个标准的两部门框架中以此分析劳动力市场扭曲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的作用机理。然后,利用中国1995~2013年相关宏观数据测算出该时期全国及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劳动力市场扭曲值,并得出近20年里(特别是2003年后)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接着进一步构建了一个包含控制变量的劳动力市场扭曲与收入差距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广义矩估计对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扭曲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业红
本文将我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主要经济区域进行分析,以生产函数估计法计算我国不同区域内劳动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进而合成了我国不同区域内的劳动力扭曲指标,并采用泰尔指数估算各区域的居民收入差距水平。运用劳动力市场扭曲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及Durbin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加剧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同时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的收入结构差距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但这一影响的大小沿东部、中部、西部顺次下降。
关键词:
劳动力扭曲 收入结构 泰尔指数 空间差距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涛 罗小伟
我国转型经济体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从"身份型社会"向"职业型社会"转轨。身份型社会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身份"成为决定产品或者要素价格的重要因素。从劳动力市场看,"身份"不仅会影响当前收入水平,还会使得部分群体缺乏机会和权利去改变收入状况,进而导致居民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持续扩大。本文从"身份"型社会视角提出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非农"与"农"、"垄断"与"非垄断"、"国有"与"非国有"以及"本地"与"外地"四类"身份"分割,并据此探讨了我国劳动力市场"身份"型分割扭曲对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然后基于CGSS2010数据资料运用"四差异"分析法估计了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力市场"身份"型分割扭曲对收...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扭曲 收入差距 身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蔡武
构建城乡分割体制下的二元经济模型来分析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基于省区数据建立交叉项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城乡劳动力流动率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随农民工工资和城镇化水平的临界值由扩大转为缩小;(2)近年来超过三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由城市就业市场对农民工歧视产生的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价值带来的。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分割 劳动力流动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甫宁
本文试图首先揭示分解收入差距方法本身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区别劳动收入和总收入的基础上重新估计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作用,同时指出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在年龄结构和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为全面理解劳动力市场在调节城乡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和局限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劳动力市场 收入分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萍 李平
目前缺少系统的农民工工资的面板数据妨碍了对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所有制分割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本文证明城镇集体经济部门的平均工资可以作为农民工工资的代理变量,并将城镇国有部门的平均工资与集体部门的平均工资的比例作为衡量城镇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的指标。笔者通过对中国1978—2008年间省际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劳动力市场的所有制分割本身具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但是,非国有部门职工比重的增加会削弱所有制分割的影响,从而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所有制分割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王德文 都阳 王美艳
一、改革、增长与地区差距 中国的经济改革通过改进经济激励提高了技术效率,通过资本和劳动从没有比较优势的部门流出来而提高了配置效率。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改革阶段(在农村是实行家庭承包制,在城市是进行国有企业放权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运转 宋宇
基于劳动力同质假说和前市场化歧视理论,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机制,用中国1998~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抑制人力资本积累且呈现显著的区间效应,在中等收入阶段的影响比低收入和高收入阶段大。目前中国东部大部分省份已经进入高收入阶段,但中西部省份仍处于中等收入阶段,且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较高省份主要在西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明
采用空间动态面板系统矩估计和Han-Philips矩估计,计量检验了相对价格扭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市场化转型背景下这一影响机制的变化。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价格扭曲是促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相对价格扭曲不仅会直接形成城乡收入差距,而且会通过加剧城乡投资失衡以及拉大工农生产率差距等方式恶化城乡收入分配。分区域估计结果显示,随着市场化转型和经济开放,相对价格扭曲及其带来的城乡收入分配扭曲会弱化。同时,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开放使得受教育程度差距日益成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凡
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的不健全和劳动力市场自身的严重扭曲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创造就业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 ,治理我国的失业问题 ,不仅需要高速的经济增长来增加就业岗位 ,更需要通过制度创新以实现经济社会结构的根本转型来创造就业机会。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扭曲 城乡分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晓暾 程姣姣
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在2009-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都有明显的负向扭曲作用,且劳动力价格扭曲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负向影响高于高级化。分区域而言,劳动力价格扭曲对沿海地区的影响大于内陆。本文基于我国实际,对劳动力价格进行测度分析,丰富传统扭曲理论,为改善劳动力要素市场提出参考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建平 周磊 孙宁华
构建了一个包含非位似偏好和产业间效率差异的三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劳动力跨部门迁移的机制,并在该模型中引入劳动市场扭曲系数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探讨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进一步,利用Tobit计量模型和2006—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估算了近10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扭曲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程度的下降对劳动力迁移、产业结构合理化有着明显促进作用,近10年我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系数约为0. 78,由此造成的产出损失约为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