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04)
- 2023(3561)
- 2022(2978)
- 2021(2878)
- 2020(2419)
- 2019(5764)
- 2018(5416)
- 2017(10643)
- 2016(6079)
- 2015(6955)
- 2014(6944)
- 2013(6948)
- 2012(6270)
- 2011(5512)
- 2010(5719)
- 2009(5625)
- 2008(5876)
- 2007(5877)
- 2006(5352)
- 2005(5122)
- 学科
- 管理(30657)
- 业(23570)
- 济(21763)
- 经济(21738)
- 企(20922)
- 企业(20922)
- 财(12071)
- 方法(10341)
- 数学(8394)
- 数学方法(8373)
- 务(7246)
- 财务(7223)
- 财务管理(7199)
- 制(7027)
- 中国(7020)
- 企业财务(6864)
- 家(6680)
- 国家(6524)
- 农(6066)
- 人事(5958)
- 人事管理(5958)
- 银(5444)
- 银行(5444)
- 划(5196)
- 劳(5144)
- 劳动(5127)
- 行(5066)
- 业经(4993)
- 策(4804)
- 融(4693)
- 机构
- 大学(85356)
- 学院(83998)
- 管理(38332)
- 济(37217)
- 经济(36291)
- 理学(30255)
- 理学院(29984)
- 管理学(29840)
- 管理学院(29616)
- 研究(25528)
- 中国(25053)
- 财(23268)
- 京(18589)
- 财经(16642)
- 经(15157)
- 江(14305)
- 中心(12932)
- 所(12553)
- 财经大学(12452)
- 科学(12260)
- 北京(12012)
- 经济学(11618)
- 州(11281)
- 研究所(10530)
- 经济学院(10290)
- 商学(9995)
- 商学院(9875)
- 农(9675)
- 省(9555)
- 公司(9516)
- 基金
- 项目(46061)
- 科学(36592)
- 研究(35018)
- 基金(34732)
- 家(29025)
- 国家(28786)
- 科学基金(25588)
- 社会(22805)
- 社会科(21698)
- 社会科学(21688)
- 基金项目(17877)
- 省(16196)
- 自然(16108)
- 教育(15942)
- 自然科(15759)
- 自然科学(15757)
- 自然科学基金(15512)
- 资助(15118)
- 编号(13971)
- 划(13703)
- 成果(12042)
- 部(10947)
- 教育部(9892)
- 重点(9609)
- 人文(9579)
- 国家社会(9562)
- 制(9546)
- 性(9545)
- 课题(9452)
- 创(9253)
共检索到148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崔传义 赵树凯
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区域流动来看,作为劳动力输入区的江苏省无锡县,有两个显著特征:(1)地处长江下游太湖水网地带,由人口稠密的乡村所构成。辖区面积1234平方公里,除去太湖水面为960平方公里。设有35个镇,584个行政村,总人口10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96万人,劳动力55.4万个,耕地面积83.7万亩。它本身不是城市,而且没有县城,县直单位设于无锡市区。但处于上海、南京两大城市之间,环围无锡市,京沪铁路从中穿过,易受城市幅射。(2)就业机会来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发展,使这里变为以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农业区。1993年工农业总产值480.9亿元,其中乡镇工业产值436.1亿元,占91%,其它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梅新想 刘渝琳
基于2003-2013年31个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总体和相对劳动力供给方面对地区分行业平均工资指标进行分析,并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入在引起低附加值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提高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该地区相对全国的劳动力供给,对本地工资具有积极作用,但是邻近地区劳动力流入量的增加会恶化本地的行业工资水平。进而发现劳动力流入会增强本地劳动保护而弱化邻近地区的劳动保护,政府保护会通过劳动力流动对行业工资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虑及交互作用,劳动力是否流入与劳动保护无关,能否导致过剩供给则在于劳动保护强度,同时还验证了低附加值产业对地区经济的绑架效应并不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消失...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枝茂 张璐琴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变迁,指的是劳动力市场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它盖涵劳动就业制度、劳动力流动制度、工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劳动力市场实现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共同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袁建国 程晨 后青松
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失业增加和企业盈利下降是中国当前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也为盈余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考察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结合中国政府失业治理的制度背景分析其影响机理,可以拓展关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后果的研究,还可为研究盈余管理的新动机和新特征提供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证据。利用2003年至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以职工平均工资作为劳动力成本的衡量指标,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对盈余管理水平进行估计,并分别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面板固定效应回归和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检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同时,采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保证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先国 陈凌
试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管理姚先国陈凌一、引言:中国经济发展能解决第二号任务吗?“九五”期间,中国经济将面临1978年以来又一个失业高峰,而且将持续较长时间。就业压力主要来自新增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国有部门的富余人员三方面;对其规模不...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兰冰 刘泽宇
将2014—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与地级市层面数据相匹配,采用条件logit模型实证考察政府治理水平对流动劳动力就业选址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府治理水平对劳动力流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政府治理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流动劳动力到该城市就业的概率提高3.5个百分点;稳定预期、收益驱动和就业网络是政府治理水平影响劳动力就业选址行为的重要“就业硬实力”机制,追求公平包容导向则是政府治理水平影响劳动力导入的“就业软实力”机制;政府治理水平对女性、农村户籍、雇员身份、年轻人和受教育水平较高者的劳动力就业选址行为影响效应较大;政府治理水平提高不仅有利于吸引劳动力流入,而且有利于提高流入劳动力的留居意愿,是影响“引进来”与“留得住”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莫荣
农民工的数量为1.26亿人,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以青年男性为主,多数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主要从事制造业和建筑业。他们的工作时间过长,月平均收入不到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0%,面临失业的风险较大。现有的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职业培训还远不能适应农民工的需求和形势发展的要求,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也有待进一步改善。建议:(1)率先完善统筹城乡就业的相关制度和机制;(2)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3)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4)完善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荣清 王静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劳动统计制度和相关的劳动统计体系,它在我国现行的劳动力配置和就业的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现有的劳动统计尚存在着一些与劳动力市场不相适应的地方,它表现在:(1)劳动力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赖德胜
感谢《财经科学》邀请我参加本次研讨会,并让我见证了《财经科学》创刊六十周年。《财经科学》六十年,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对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办一本刊物不容易,在此,我对《财经科学》全体同仁表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慧
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与竞争程度 ,既影响到接受教育消费者寻找工作的难易与满意程度及可能获得的收入水平 ,又影响到潜在的接受教育消费者与尚未完成教育消费者对未来教育消费的决策。本文在分析我国改革以来劳动力市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了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 ,发展教育消费的对策建议 :( 1)培育市场机制 ,加强市场在配置劳动力中的作用 ;( 2 )打破所有制、地区和城乡界限 ,真正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 3 )将发育劳动力市场与发展教育消费相互配合 ,理顺劳动力参与率 ,均衡劳动力市场供求
关键词:
教育消费 劳动力市场 收入 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赖德胜
感谢《财经科学》邀请我参加本次研讨会,并让我见证了《财经科学》创刊六十周年。《财经科学》六十年,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对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办一本刊物不容易,在此,我对《财经科学》全体同仁表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锐 黄金鹏 赵曼
公共项目涉及市场与政府双重主体,市场关注效率,政府注重公平,单一指标的绩效评估存在不足。本文构建公共项目第三方评估框架,采用双重基准,以收入绩效评价市场"效率"、以满意度绩效评价政府"公平"作用:为克服绩效评估中的选择偏差,建立市场与政府双选择模型,并明确不同主体对项目选择的作用力度;进而将选择模型引入绩效评估模型,得到项目绩效的无偏估计。本文利用2008年世界银行调查数据,对积极劳动力市场项目评估,发现同质效果下:项目主客观平均效果的方向一致;一旦考虑本质异质性,不同项目及个体的主客观效果有显著差异,收入提高并未引起满意度的提高;尊重市场选择,更能保证财政资金配置的效率;但政府主导项目选择能...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盈华
工作贫困是就业者收入不足使家庭脱贫的现象。通过对"欧盟收入与生活条件统计"(EU-SILC)数据的分析看出,工资低、收入不稳定和家庭就业不充足是工作贫困的主要原因。荷兰是值得关注的特例。"灵活度—保障度"分布图显示,自1990年代以来,欧盟劳动力市场的市场灵活度提升但保障度下降,临时合同就业者的工作贫困风险加大。对比丹麦和荷兰的"灵活保障"政策发现,荷兰的"灵活就业正规化"模式在应对外围就业者工作贫困方面更具优势。本文估算中国城镇大约有3300万工作贫困者,占城镇就业者的8.4%。建议借鉴荷兰经验,在促进灵活就业的同时加强对外围就业者的收入保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业亮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在劳动力市场定价机制、竞争机制、保障机制以及生活成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我国的劳动力价格出现了较大变化。在阐述劳动力价格变化基本情况基础上,研究了其价格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就业、居民消费和对外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价格 定价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民
本文认为,由于经济改革迸程的迅速推进与社会和政治领域中传统制度变革的滞后,使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被多重分隔,特别是正规劳动力市场和从属劳动力市场并存的格局给中国的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乃至整个经济增长都带来深刻影响。低价的从属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调节中国经济增长劳动力成本的主要杠杆,并有效地刺激着资本需求。但在这种效率的背后,我们却付出了公平的代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