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21)
- 2023(2606)
- 2022(2062)
- 2021(1944)
- 2020(1518)
- 2019(3538)
- 2018(3281)
- 2017(6807)
- 2016(3797)
- 2015(4285)
- 2014(4333)
- 2013(4456)
- 2012(4129)
- 2011(3653)
- 2010(3616)
- 2009(3264)
- 2008(3453)
- 2007(3409)
- 2006(2875)
- 2005(2773)
- 学科
- 济(17401)
- 经济(17381)
- 管理(13928)
- 业(13382)
- 企(9848)
- 企业(9848)
- 方法(8426)
- 数学(7726)
- 数学方法(7702)
- 中国(6172)
- 农(5553)
- 财(5261)
- 劳(5081)
- 劳动(5064)
- 务(4055)
- 财务(4052)
- 财务管理(4048)
- 融(3938)
- 金融(3938)
- 农业(3818)
- 制(3779)
- 市场(3759)
- 环境(3749)
- 企业财务(3538)
- 银(3484)
- 银行(3484)
- 贸(3408)
- 贸易(3404)
- 行(3333)
- 易(3273)
- 机构
- 大学(57921)
- 学院(57254)
- 济(29119)
- 经济(28594)
- 管理(22997)
- 研究(19675)
- 理学(19253)
- 理学院(19090)
- 管理学(18866)
- 管理学院(18758)
- 中国(17330)
- 财(14116)
- 京(12142)
- 财经(11404)
- 经(10425)
- 经济学(10020)
- 所(9749)
- 科学(9419)
- 中心(9171)
- 经济学院(8995)
- 财经大学(8610)
- 研究所(8458)
- 江(8417)
- 农(7974)
- 北京(7951)
- 融(7470)
- 金融(7373)
- 院(6944)
- 业大(6853)
- 商学(6639)
- 基金
- 项目(34714)
- 科学(28119)
- 基金(27271)
- 研究(24822)
- 家(23508)
- 国家(23338)
- 科学基金(20597)
- 社会(17246)
- 社会科(16418)
- 社会科学(16412)
- 基金项目(13933)
- 自然(13425)
- 自然科(13156)
- 自然科学(13154)
- 自然科学基金(12947)
- 资助(11933)
- 省(11737)
- 教育(11089)
- 划(10426)
- 编号(9108)
- 部(8340)
- 重点(7586)
- 教育部(7524)
- 国家社会(7519)
- 成果(7168)
- 人文(7146)
- 发(7021)
- 创(6853)
- 制(6809)
- 大学(6701)
共检索到92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谌新民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流动是市场配置的客观要求,它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活力,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刻影响。但是,目前劳动力市场中流动成本偏高的状况不仅影响到流动劳动力个人收益,也影响到全国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人口迁移理论认为,对成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忠良 王东方
劳动力市场呼唤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李忠良,王东方(甘肃省静宁县委党校)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始于1951年和1958年国家公布的两个户口管理条例,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其核心内容或基本特点是:户口的不可迁徙性。在原则上已把人口划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永建 于双丽 蒋德权
空气质量是职工的一项重要非货币性收益,与货币薪酬可能形成替代。本文以2005~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城市层面的空气质量数据,考察了空气质量与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空气质量与企业职工薪酬水平显著负相关。职工的维权意识和非劳动力密集特征会加强空气质量与企业职工薪酬的负相关关系。如果企业根据空气质量调整员工薪酬,则有利于未来企业价值的提高。同时,本文也发现在不同产权性质、不同现金持有水平、不同污染程度行业和不同员工谈判能力的公司中,空气质量对于职工薪酬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是较差的空气质量在发挥主要作用。最后,本文区分了职工薪酬水平的影响,发现高薪职工和低薪职工对空气质量的要求存有显著差异。综合而言,极端的空气变化会导致样本企业职工平均薪酬有1.421万元的年薪差异,按照此口径粗略测算,样本期间全国所有企业会有23万亿元左右的劳动力成本差异。本文拓展了空气质量对微观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领域,丰富了职工薪酬影响因素的理论文献,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可以为职工激励和成本管理提供实证借鉴,也进一步从劳动力成本角度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了实证的支持证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贤彬 陈禾
在全球数字经济的大浪潮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成本费用产生了深刻影响。利用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成本粘性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从而降低了企业劳动力成本粘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成本粘性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衰退期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东中部地区企业更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降低劳动力成本粘性具有长期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用工粘性而非薪酬粘性,且主要影响普通员工而非高管;企业数字化转型还能够更好地提高劳动力成本经济效率。本研究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本性态的影响机理,为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现实指导。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廖义刚 杨雨馨
本文考察增加地区教育投入对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教育投入与企业劳动力成本显著负相关,该影响主要存在于福利性货币薪酬、拥有适龄子女和学历较高的职工、国有企业、养老保障水平较低与户籍限制宽松的地区。进一步分析显示,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是上述影响的主要机制,且人工成本的下降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脱实向虚”问题。研究表明,增加地区教育投入在缓解劳动力成本压力方面具有正外部性。
关键词:
地区教育投入 劳动力成本 公共服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鞍钢
1993年以来,我国城镇下岗职工激增,出现突发性失业高潮,1997年底实际失业人口规模达1100-1300万人,真实失业率在6%左右,创建国近50年来的最高记录,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降低城镇高失业率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从供给...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国庆 林玳玳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比较优势。随着我国劳动力报酬的逐步提高,似乎对已有的劳动力优势形成了较大冲击。本文以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ULC)为基准,对2002年以来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分析表明,金融危机之前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快于劳动力报酬增长,金融危机之后劳动力优势开始削弱。同时,劳动报酬增长有利于降低企业离职率,稳定企业员工队伍。为应对今后可能面临的劳动力优势缺失现实,企业要以工资率增长为契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以自主创新获得综合竞争优势,加快由传统价格优势向自主创新品牌优势升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战岐林 曾小慧
在"降成本"的背景下,降低劳动报酬是不是"降成本"的合理有效手段?基于1995-2011年41个经济体的投入产出数据和经济社会核算数据进行计算和国际比较,发现了中国经济之中的数量扩张型技术进步(QETP)。QETP的推论认为中国的劳动报酬份额取决于劳资双方议价能力,而非要素边际贡献;如果劳动的议价能力受到抑制,企业会扩张数量,而非提升质量和效益。本文丰富了中国的经济理论,有助于解决中国的劳动报酬和增加值率偏低问题,从而提升国家的经济质量和效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中国城镇劳动力流动”课题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诗颖 孙树强
在一个简单的两部门模型中,本文分析了结构转型中农业劳动力比例降低的两种动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并且对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小于1—"推"的作用和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拉"的作用。在本文中,农业和工业部门的TFP增长都会引起农业部门劳动力比例的降低,但"推"和"拉"两种力量的相对重要性并不只取决于两个部门的T F P增长速度。经过分析可以发现,1978-2002年间,我国农业劳动力比例降低过程中,"推"和"拉"两种力量的相对重要性交替变化。
关键词:
结构转型 TFP 推和拉 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仇童伟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表明,如果不考虑农业劳动力的可替代性,那么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会降低农地产出率。将农业机械化服务引入模型,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对农地产出率的负面影响将被抵消。利用2014年CLDS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不考虑内生性问题的估计显著低估了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对农地产出率的负面影响,农业机械化服务的采用则会提高农地产出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农业机械化服务可以完全抵消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对农地产出率的负向影响,而且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也会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对农地产出率的正向激励。由此建议加强组织引导,鼓励农户参与农业社会化分工;扶持农业服务组织,完善市场运行机制,进而降低中国农业经营方式转型过程中的摩擦成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蒲艳萍 顾冉 成肖
文章主要回答了社会资本能否降低劳动力工资扭曲的问题。根据CFPS2010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测度出微观层面的劳动力工资扭曲程度,扭曲均值约为33.2%-45.7%。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资本能够显著降低工资扭曲,平均而言,社会资本每扩大1%,工资扭曲程度降低3.42%;社会资本降低工资扭曲的影响作用对工资扭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更大,一定程度上将扩大不同群体的工资扭曲差距。伴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资本修正工资扭曲的作用不断被削弱。文章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传导机制分析显示,社会资本通过部门进入效应、晋升效应和信息效应对工资扭曲产生影响。文章研究对深入认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收入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工资扭曲 社会资本 收入分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金波
基于2000—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市场潜能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市场潜能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市场潜能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具有空间倒"U"结构,其特征满足"威廉姆森"假说。进一步计算市场潜能的拐点值发现,在不同的空间权重下超过90%的样本位于拐点值左侧的递增区间,这表明市场潜能对本地劳动力流动具有正向效应,且在东部地区表现突出,而在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在考虑市场潜能的空间溢出效应后,本地市场潜能对邻近地区的劳动力"虹吸效应"明显,具体表现为"空间竞争",并且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这种"空间竞争"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为强烈,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市场潜能对邻近地区争夺劳动力资源的空间竞争有所减弱。最后,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市场潜能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经济集聚与公共服务机制。结果表明,市场潜能通过集聚效应与公共服务效应可以有效吸引劳动力流入,扩大了地区劳动力存量规模,验证了之前的理论假说。
关键词:
市场潜能 劳动力流动 空间效应 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淮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当前,一些领域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问题已成为发展与改革的重要阻滞。朱镕基总理提出:“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整个‘十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站在民族兴衰和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高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