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6)
2023(9806)
2022(7527)
2021(6956)
2020(5585)
2019(12474)
2018(12611)
2017(23991)
2016(13514)
2015(15211)
2014(15363)
2013(14949)
2012(13634)
2011(12413)
2010(12511)
2009(11863)
2008(11682)
2007(10989)
2006(10153)
2005(9328)
作者
(40340)
(34350)
(33600)
(32197)
(21246)
(16265)
(15178)
(13371)
(13125)
(12009)
(11686)
(11396)
(10980)
(10937)
(10741)
(10339)
(9891)
(9866)
(9833)
(9734)
(8624)
(8575)
(8407)
(8128)
(7779)
(7613)
(7535)
(7513)
(7006)
(6901)
学科
(57105)
经济(57034)
(46161)
(42320)
农业(30436)
管理(30313)
(21321)
企业(21321)
中国(19050)
业经(18371)
方法(17817)
数学(15368)
数学方法(15272)
(14479)
(11915)
(11734)
地方(11681)
(11594)
(11227)
(10521)
银行(10493)
农业经济(10372)
(10152)
(9994)
金融(9986)
(9736)
发展(9712)
(9694)
(9502)
劳动(9485)
机构
学院(194928)
大学(189545)
(82173)
经济(80468)
管理(71447)
研究(70942)
理学(60460)
理学院(59868)
管理学(58838)
管理学院(58515)
中国(57832)
(57605)
农业(44199)
科学(43141)
(40695)
(37277)
业大(37109)
(36193)
研究所(33570)
中心(33484)
(32195)
财经(27982)
农业大学(27068)
(25454)
(25412)
北京(25288)
(25252)
师范(24957)
(24687)
(24410)
基金
项目(126177)
科学(98679)
研究(93834)
基金(90521)
(80035)
国家(79257)
科学基金(66614)
社会(59520)
社会科(55831)
社会科学(55815)
(50668)
基金项目(47686)
自然(41625)
(41443)
教育(41216)
自然科(40611)
自然科学(40600)
编号(40009)
自然科学基金(39881)
资助(35891)
(32134)
成果(32040)
(28645)
重点(28180)
(27823)
课题(27171)
(25461)
国家社会(24835)
(24267)
(24174)
期刊
(103321)
经济(103321)
(62084)
研究(57588)
中国(49423)
农业(41458)
学报(34617)
科学(31726)
(26934)
大学(26728)
学学(25623)
(25610)
金融(25610)
管理(23665)
业经(23440)
教育(20254)
(20137)
技术(16022)
问题(14955)
农村(14668)
(14668)
财经(14522)
农业经济(14124)
经济研究(13760)
(12499)
(12349)
世界(12095)
经济问题(10684)
业大(10665)
资源(9998)
共检索到311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建亮  钟涨宝  
市场化给传统农业经营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本文利用对中国5省样本农民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市场化、个体生命周期与农民经营农地意愿的关系,试图回应"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以更准确地展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研究发现,多数农民仍然愿意经营农地,但也有较高比例的农民持相异观念。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农民经营农地的意愿受到农村劳动力市场化和农民个体生命周期的双重形塑。农民经营农地的意愿一方面受到农村劳动力市场化的强烈冲击而消减,从而使"将来谁来种地"成为问题;另一方面又受到农民个体生命周期的持久约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劳动力市场化对农民经营农地意愿的消减,这种抑制作用在个体生命周期的中后期表现得尤为明显,从而保证了农民经营农地意愿的存续,降低了"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建亮  钟涨宝  
市场化给传统农业经营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本文利用对中国5省样本农民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村劳动力市场化、个体生命周期与农民经营农地意愿的关系,试图回应"将来谁来种地"的问题,以更准确地展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研究发现,多数农民仍然愿意经营农地,但也有较高比例的农民持相异观念。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农民经营农地的意愿受到农村劳动力市场化和农民个体生命周期的双重形塑。农民经营农地的意愿一方面受到农村劳动力市场化的强烈冲击而消减,从而使"将来谁来种地"成为问题;另一方面又受到农民个体生命周期的持久约束,一定程度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建亮  钟涨宝  
基于对中国5省样本农民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社会养老保险、劳动力市场化与农地重要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高,但是社会养老保险的完善以及农村劳动力市场化进程将会降低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社会养老保险可以消减农地的养老保障功能,从而降低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劳动力市场化可以消减农地的就业保障功能,从而降低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而劳动力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又得益于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因而人力资本也直接影响了农民对农地重要性的评价。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林善浪  王健  
本文以2007年福建省农村家庭及其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论述了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有显著的影响,年轻夫妇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较高,成长中的核心随着家庭户主的年龄逐步增大,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几率在减少。对于成熟的核心家庭,子女已经成为劳动力,子女外出务工的几率增大,因而整个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概率又增大,而扩大家庭正好处于两者之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丹  任远  戴严科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丹  任远  戴严科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夏玉莲  匡远配  曾福生  
基于中国5省25个贫困村1218户农户3年的跟踪调研数据,定量研究了农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减贫之间的关系,探析了农地流转促进农民减贫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地流转通过能力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双重作用促进农民减贫,目前收入效应占相对主导地位。农地流转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了当下农民在新环境中的能力贫困状况,并能进一步促进收入效应,让农民脱贫的速度更快、可能性更大、返贫概率更低。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夏玉莲  匡远配  曾福生  
基于中国5省25个贫困村1218户农户3年的跟踪调研数据,定量研究了农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减贫之间的关系,探析了农地流转促进农民减贫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地流转通过能力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双重作用促进农民减贫,目前收入效应占相对主导地位。农地流转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了当下农民在新环境中的能力贫困状况,并能进一步促进收入效应,让农民脱贫的速度更快、可能性更大、返贫概率更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宾  马九杰  
在讨论了学界关于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争议之后,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生命周期的观察,将城镇化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农村非农产业就业阶段,第二个阶段为进入城镇常住就业阶段,第三个阶段为迁移取得城镇户籍阶段,并结合其他控制变量建立了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多元回归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阶段劳动力流动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二阶段劳动力流动不明显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第三阶段劳动力流动也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三个阶段劳动力流动的综合影响是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我国现实中的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随着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逐步缩小,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化、城市偏向的科教文卫...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红丽  王芳芳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或将成为一种常态,农村回流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村发展与振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劳动者微观行为和家庭生命周期双重视角下,采用Probit回归模型,基于河南省虞城县10个村庄539份农村回流劳动力抽样调查资料,综合分析不同因素对农村回流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结果表明:①农村回流劳动力非农转移决策是家庭生命周期类型、生计资本、回流特征等多元因素交织的结果。②相对于抚养期家庭,其他家庭类型的农村回流劳动力更倾向于从事农业,且同一因素影响程度与作用方向存在差异。因此在执行相关的就业政策时,需根据农村回流劳动力所处的家庭生命周期类型不同,采取精准适用的激励措施促进其多渠道转移就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贯成  陈盈蒙  
以推拉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利用CLES团队2020年在苏北调研的101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家庭生命周期下影响农户作出宅基地退出选择的重要推力和拉力因素,进一步揭示了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1)家庭生命周期是影响农户作出宅基地退出决策的重要因素,按照退出意愿强度大小可排列为:稳定家庭<空巢家庭<抚养家庭<扩大家庭<赡养家庭;(2)老人比、户主受教育年限、农地转出面积占比等因素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重要推力因素,而家庭恩格尔系数、家庭平均年龄和宅基地继承认知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重要拉力因素;(3)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农户家庭选择退出宅基地的推拉力因素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可  张俊飚  田云  
根据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对西方经典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模型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揭示了家庭生命周期、人口学特征对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具有重要影响,扩大直系家庭、扩大核心家庭和标准核心家庭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的可能性分别为萎缩家庭的3.185、2.074和1.898倍;劳动力数量、纯消费者数量、户主受教育程度、政治资本是影响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的关键因素:劳动力数量的部分效应需通过家庭生命周期来发生,余下变量的影响系数因家庭生命周期的中介作用而提高;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家庭,其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影响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赖俊明  
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也是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农民工进城以后,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功能弱化了,但在城乡差别还比较大的环境下,作为社会保障的功能并没有弱化。正确把握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趋势,处理好农村劳动力出去、留下和返乡的关系,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杭州、温州、宁波三市进行专题调研,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处置农地意愿现状,着重分析了农民家庭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农地流转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赖俊明  
土地既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也是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农民工进城以后,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功能弱化了,但在城乡差别还比较大的环境下,作为社会保障的功能并没有弱化。正确把握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趋势,处理好农村劳动力出去、留下和返乡的关系,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杭州、温州、宁波三市进行专题调研,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处置农地意愿现状,着重分析了农民家庭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农地流转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群  李潇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4年数据,探析了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对其定居意愿的影响及群体差异,结果表明: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水平较低,仅为0.347,也只有13.27%的农民工愿意定居城镇;其中,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对农民工城镇定居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适应能力影响不显著;就群体差异而言,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对新一代农民工和异地农民工定居意愿影响更甚,对老一代农民工与本地农民工影响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