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58)
2023(18025)
2022(15748)
2021(14662)
2020(12360)
2019(28303)
2018(28001)
2017(55009)
2016(29847)
2015(33538)
2014(33624)
2013(32812)
2012(30318)
2011(27142)
2010(27301)
2009(25231)
2008(24779)
2007(22084)
2006(19528)
2005(17379)
作者
(84291)
(70380)
(69839)
(66852)
(45148)
(33696)
(31911)
(27420)
(26753)
(25328)
(23997)
(23745)
(22442)
(22227)
(21903)
(21852)
(20884)
(20843)
(20295)
(20222)
(17455)
(17231)
(17017)
(16173)
(15788)
(15666)
(15496)
(15479)
(14268)
(13855)
学科
(119138)
经济(118976)
管理(91704)
(86910)
(71933)
企业(71933)
方法(56032)
数学(49211)
数学方法(48575)
(35264)
(33523)
中国(31855)
(26887)
业经(26519)
地方(23140)
(23015)
(22579)
贸易(22568)
农业(22056)
(21942)
(21890)
财务(21858)
财务管理(21808)
企业财务(20734)
(20082)
银行(20040)
(19919)
金融(19914)
理论(19255)
(19084)
机构
大学(424242)
学院(422539)
(174648)
经济(170838)
管理(169342)
理学(146149)
理学院(144616)
管理学(142168)
管理学院(141361)
研究(139221)
中国(106175)
(88921)
(84763)
科学(82093)
(68681)
财经(66986)
(64942)
中心(64119)
(62676)
研究所(61797)
(60975)
业大(60323)
北京(56124)
(54223)
师范(53738)
经济学(53320)
(50822)
农业(50493)
(49959)
财经大学(49915)
基金
项目(284933)
科学(225187)
研究(210841)
基金(208172)
(179661)
国家(178178)
科学基金(154396)
社会(133743)
社会科(126828)
社会科学(126797)
(109647)
基金项目(109401)
自然(99780)
教育(97614)
自然科(97459)
自然科学(97435)
自然科学基金(95691)
(92459)
资助(86952)
编号(86072)
成果(70467)
(64145)
重点(63122)
(59901)
课题(59210)
(58964)
教育部(55682)
创新(55050)
国家社会(54999)
(54977)
期刊
(191312)
经济(191312)
研究(128023)
中国(81421)
(66080)
管理(63132)
学报(62275)
(58583)
科学(58078)
大学(48608)
学学(45757)
教育(45638)
(42542)
金融(42542)
农业(39852)
技术(37369)
财经(33625)
业经(30862)
经济研究(30294)
(28688)
问题(24724)
理论(20970)
技术经济(20529)
(20116)
图书(19932)
(19791)
统计(19145)
实践(18919)
(18919)
(18790)
共检索到627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晓云  刘茂香  
上海市劳动力市场利益均衡机制的运行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但有部分职工不清楚雇主的相关制度和规定,没有独立履行代表职责;二是企业工会维权有了较好的群众基础,但维护能力不足;三是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与诉讼处理初见成效,但行政沟通负担沉重。完善劳动力市场利益均衡机制的对策是形成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互信互惠的心理契约:一是形成劳资心理契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二是建立工会与工人之间的心理契约,有效发挥工会组织的维护职能;三是强化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节约行政监督成本;四是增进劳动者与政府之间的心理契约,实现社会和谐进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伟峰  何枫  杨武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劳动力结构对技术效率变化的具体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现时中国的劳动力结构不适合中国经济发展和技术效率提高的需要,劳动力结构中高级劳动力偏低制约了中国技术效率的提高,优化劳动力结构可以达到提高技术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目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芳琴  于维生  
以非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具有人力资本因素的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模型,探讨了引入人力资本因素后非均衡劳动力市场如何变化,以及在不同的非均衡区域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人力资本因素的要求和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决策方法和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凯  高友笙  黄志国  
本文首先通过匹配方程研究各种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然后基于2004Q1~2014Q4中国季度数据,使用ARDL-UECM模型探究我国在长期和短期中就业人数、空岗数量、薪资水平、市场利率、政府失业补助对失业率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就业人数、薪资水平和市场利率对我国失业率的弹性系数始终为负,说明这三个因素对失业率总是存在抑制作用;而失业补助和空岗数量对我国失业率的弹性系数长期为正、短期为负,说明这两个因素对失业率短期存在抑制作用,而长期存在促进作用。此外,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证结果,在以不损失效率、不影响整体发展的情况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顾颖  周悦  
文章构造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均衡状态重建的H-T模型,并应用计量方法对农民由农业生产转向非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测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农户资金可获得性、改善农村信息来源条件、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拓宽非农业就业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均衡的重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长华  陈立泰  田园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五大城市群77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2006-2015年劳动力市场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Markov链估计方法,研究了长江经济带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动态演进过程。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五大城市群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的基尼系数小幅波动且呈下降趋势,长三角、长中游、成渝城市群均呈现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倒N型趋势,而黔中滇中城市群则呈现了"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M型趋势。区域内差异是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而五大城市群区域内差距的贡献率基本维持50%左右的水平;进一步通过Markov链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五大城市群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状态相对稳定,各类型地区劳动力市场发展水平分布均匀,尤其在低水平地区与高水平地区表现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储丽琴  曹海敏  
劳动报酬的提高引发了学者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就业效应的担忧。在一个均衡劳动力市场上,提高劳动报酬会阻碍就业。然而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以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典型特征的非均衡市场,劳动者的实际报酬低于劳动投入的边际贡献,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的负向扭曲,劳动报酬的提高不会对就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提高劳动报酬能起到扩大内需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就业水平,改善劳动力市场失衡状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锁利铭  马捷  贾志永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产生的各利益集团首先,利益集团不同于"阶级"的含义,"阶级"是按照所拥有的生产资料的数量而界定的生产关系;"利益集团"概念更偏向于一种特定的正式或非正式社会组织结构。集团的存在是为了谋求个人不能通过他的纯粹个人行动来增进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培安  李玉江  
本文在定性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因子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基础上 ,对我国省级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类定量计算和探讨 ,评价了各因子作用强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原  沈琴琴  
平衡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是保障就业水平、劳动者权益和企业绩效的重要选择,本文在综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的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灵活安全性与宏观、微观绩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局部灵活性偏高和安全性不足的现象,并且体制内外、产业、地区和不同劳动力群体之间的差异较大,灵活安全性与绩效之间的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实际状况与"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交易曲线模型"所描述的情况基本相符,但同时也存在政策含义较复杂的非代偿关系。对此,平衡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安全性的政策选择需要协调劳资双方绩效目标和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关系,同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时磊  田艳芳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民工荒"为特征的劳动力市场结构非均衡是制约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经济稳定性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使用微观企业数据检验要素市场扭曲的一个重要方面——资本市场扭曲与企业部门技能员工雇佣比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资本市场扭曲及其纠偏措施降低了企业部门的技能员工雇佣比例,主要渠道可总结为:资本市场扭曲的整体受益者将长期债务短期化为不利于技能员工雇佣的短期债务;资本市场扭曲的所有制受益者国有企业具有不利于技能员工雇佣的短期化特征;资本市场扭曲的规模受害者中小企业技术水平较为低下尚没有跨越"去技能化"阶段。当然我们也发现,资本市场扭曲中存在一些被整体效应掩盖的正面技能员工雇佣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家传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及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支撑,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劳动力配置、优化,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值得深思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逐渐解体,城乡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特征越发明显,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绩效,也干扰了城乡统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十三五以来,中国经济新常态出现、生育力不断降低、人口老龄化加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意味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龚刚  Willi Semmler  
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通常以市场出清的一般均衡为其理论框架。这使我们无法有效的将这一跨时期的动态优化模型应用于现实的经济环境,因为现实的世界里普遍存在着各种非均衡的状况。本文将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分离开来,从而允许非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利用美国的数据,我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好的解释劳动力市场的波动及消费和就业间的关系,同时说明该模型在数据的拟和上比标准RBC模型更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茜  
FDI投资规模的扩大缓解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非均衡状态,同时,FDI通过扩大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以及对员工的培训和外资企业的技术扩散效应提高了我国的劳动力素质。外资企业市场化、法制化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和管理手段也对我国的企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促进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劳动力薪酬制度的合理化,健全了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FDI从这三个方面对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均衡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