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2)
2023(7329)
2022(5811)
2021(5571)
2020(4320)
2019(10181)
2018(9541)
2017(17889)
2016(9323)
2015(10819)
2014(10495)
2013(10869)
2012(10163)
2011(9364)
2010(9115)
2009(8652)
2008(8534)
2007(7580)
2006(6861)
2005(6444)
作者
(26253)
(22374)
(22104)
(21150)
(14264)
(10478)
(9903)
(8630)
(8609)
(7749)
(7748)
(7519)
(7260)
(7035)
(6940)
(6924)
(6540)
(6516)
(6375)
(5932)
(5625)
(5344)
(5210)
(5174)
(5017)
(4904)
(4762)
(4507)
(4481)
(4439)
学科
(50033)
经济(49994)
(27016)
管理(26092)
方法(21365)
数学(19756)
数学方法(19688)
(18913)
企业(18913)
中国(18265)
(17930)
农业(12533)
(11885)
(11294)
贸易(11279)
(11087)
业经(11018)
(10112)
(8880)
银行(8873)
(8780)
金融(8778)
(8638)
(7632)
(7110)
劳动(7093)
地方(7051)
(6540)
(6517)
关系(6434)
机构
大学(146612)
学院(143147)
(75632)
经济(74604)
管理(54993)
研究(54410)
理学(47082)
理学院(46592)
管理学(46144)
中国(45867)
管理学院(45856)
(33210)
(30940)
科学(27140)
财经(26982)
经济学(26562)
(26340)
(25000)
中心(24167)
经济学院(23896)
研究所(23716)
财经大学(20413)
(20331)
北京(20216)
(19043)
(18957)
(17207)
师范(17100)
业大(16405)
科学院(16254)
基金
项目(92214)
科学(75139)
基金(72701)
研究(68947)
(63078)
国家(62637)
科学基金(53861)
社会(49758)
社会科(47240)
社会科学(47229)
基金项目(37224)
自然(31659)
自然科(30989)
自然科学(30981)
自然科学基金(30518)
教育(30331)
资助(30211)
(30011)
(26670)
编号(24918)
(23072)
国家社会(22967)
中国(21930)
教育部(20640)
成果(20586)
重点(20439)
(19972)
人文(19409)
(18893)
社科(18584)
期刊
(83218)
经济(83218)
研究(48325)
中国(31481)
(24395)
(21257)
管理(21145)
科学(20916)
学报(19204)
(18142)
金融(18142)
大学(16072)
财经(15391)
学学(15282)
经济研究(14766)
农业(14731)
(13457)
业经(11725)
(11586)
问题(11319)
世界(10866)
国际(10639)
技术(9889)
教育(8964)
(7849)
技术经济(7660)
统计(7055)
经济问题(6960)
资源(6768)
理论(6295)
共检索到224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易成栋  何雄  田艳平  
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层构成了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并导致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降低。歧视的存在降低了双方的受益,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损害大于对城市劳动力的损害。在中国城市化的制度演变中,既要加强国家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又要加强配套的制度安排。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云彦  
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外部注入资金的倾斜以及内部投资主体的日益多元化,以及劳动力跨地区的空前大流动,导致要素投入的倾斜,各地经济发展出现了较明显的不平衡,使得建国以来长期形成的东西部经济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决策部门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对8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分析,探讨人力资本在区域间转移以及对地区经济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评价相应政策措施的合理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太明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最终不是由物质资本或物质资源的多寡来决定,而是由人力资本所决定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人力资本尤其是对农村人力投资及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挤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重视不够,最终导致了农村劳动者素质不高。随着耕地的进一步减少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象将持续下去,并将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农业劳动力转移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将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瞿艳平  徐勋美  刘颖  张雅丽  
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部人力资本结构的现状分析,认为西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技术技能培训是制约其向城镇转移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进一步完善西部农村教育体系、加强西部农民培训和加大西部农村教育及培训投入等途径来提升西部农村人力资本结构,加快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展祥  
新农村建设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是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新构建,目的是全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以及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必要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本投资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在市场主导的基础上需要政府适度干预,逐步形成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本投资良性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一兰  黄晓野  
本文构建制度框架下政府与乡村迁移者博弈模型说明政府政策选择机制形成与迁移者决策过程。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目标决定迁移者迁移策略,城市发展能否从迁移中获得利益决定政府对迁移的管制程度,农业发展能否为迁移提供支持决定迁移者的迁移决策。迁移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政府策略与迁移者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改善乡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条件有助于加速迁移进程,减少城市劳动力市场对迁移者的歧视,提高城市化质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太勇  
作者指出托达罗的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不符;作者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行为方程式和动态均衡转移率问题;从而修正和发展了托达罗的劳动力流动模式;得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不必然加剧城市失业中的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尤济红  陈喜强  
庞大的城乡流动人口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现象,理解什么因素在影响农村劳动力的流向城市选择对我国未来城乡建设和城市发展格局均有着重要参考意义。而在当前中国城市普遍实施人才政策下,人力资本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动力,已有研究却较少分析城市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选择的影响。基于此,利用CHIP数据库中的RUMiC-2008 (中国的农村-城镇移民)调查数据与中国1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特征数据相结合,实证检验了城市人力资本对劳动力流向的影响。估计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城市规模、公共服务等一系列特征条件下,平均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城市,被劳动者选择流入的概率越大,工具变量回归和其他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表明该研究结论是可靠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个体受教育程度越高,偏向高人力资本城市的概率也越大,其中的机制是从城市平均人力资本中获得的工资溢价更高。但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劳动力由于受到主观幸福感的侵蚀,从而选择高人力资本城市的概率相对下降。该研究结论可以为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和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莹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业部门的转移是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国同时存在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与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因此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利用相关年度投入产出表等统计数据,采用两地区三部门和四地区三部门的CGE模型形式,通过设置不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拟方案分别讨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以及地区间的转移对中国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间的转移,一方面会促进落后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另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济发达地区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茂章  旷爱萍  
女性劳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制约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多种,而农村女性人力资本薄弱是影响她们非农转移的主要因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农村女性人力资本薄弱状况,促进女性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赖德胜  孟大虎  
资源依赖型产业链、重工业偏向型产业结构和既定的体制环境,造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劳动力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存在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专用性。文章认为,既定的专用性人力资本导致了劳动力在搜寻匹配岗位时遇到了很大困难,以致于在转岗再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人力资本粘性和人力资本失灵。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效推动下岗失业劳动力高质量地完成转岗再就业过程,应当重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重工业化改造,同时还应对人力资本生产制度、流动制度和激励制度进行有效调整。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赖德胜  苏丽锋  
人力资本理论创立60年来,其缜密的理论、详实的方法、新颖的视角在学术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诸多领域的发展。本文从收入分配、就业、劳动力配置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四个方面总结了人力资本理论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研究的主要贡献。未来面对劳动领域的新趋势、新特征,人力资本理论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甫宁  何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于减少农民数量 ,但对适度的农民数量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本文从对农产品的需求角度出发 ,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大体相等为标准 ,根据目前状况和假设赶上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两种条件 ,探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后我国可能有多少农民 ,进而计算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佟大建  贾彧  
本文以1992-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对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民接受正规教育对农业产出无直接影响,但是接受教育提高了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减少其转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难度,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引致农业物质资本投入增加,从而带来农业总产出的增加。现阶段农业产出的增加主要是靠物质资本的投入,但是这种增长方式不可持续。为了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需要向农业投资,既要对农业科技投资,更要向农民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