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3)
- 2023(12569)
- 2022(10576)
- 2021(9663)
- 2020(8220)
- 2019(18722)
- 2018(18249)
- 2017(36053)
- 2016(19926)
- 2015(22254)
- 2014(22136)
- 2013(22186)
- 2012(20671)
- 2011(18733)
- 2010(18729)
- 2009(17705)
- 2008(17742)
- 2007(16427)
- 2006(14293)
- 2005(12661)
- 学科
- 济(90152)
- 经济(90057)
- 业(62916)
- 管理(52939)
- 农(47176)
- 方法(42371)
- 企(40975)
- 企业(40975)
- 数学(38654)
- 数学方法(38416)
- 农业(30912)
- 中国(22844)
- 财(22006)
- 业经(21752)
- 贸(18356)
- 贸易(18351)
- 易(17850)
- 制(17419)
- 学(16596)
- 地方(16310)
- 银(13625)
- 银行(13573)
- 融(13551)
- 金融(13549)
- 务(13518)
- 财务(13503)
- 财务管理(13469)
- 行(12888)
- 企业财务(12853)
- 技术(12650)
- 机构
- 学院(296317)
- 大学(293724)
- 济(128147)
- 经济(125841)
- 管理(113585)
- 研究(99285)
- 理学(99109)
- 理学院(98069)
- 管理学(96602)
- 管理学院(96068)
- 中国(76955)
- 农(74469)
- 科学(61757)
- 京(59626)
- 农业(58297)
- 财(56167)
- 业大(53461)
- 所(51947)
- 研究所(47177)
- 中心(47173)
- 财经(45810)
- 江(44283)
- 经(41907)
- 经济学(40109)
- 经济学院(36751)
- 北京(36679)
- 农业大学(36673)
- 范(35391)
- 师范(34904)
- 州(34342)
- 基金
- 项目(199945)
- 科学(156811)
- 基金(147173)
- 研究(140319)
- 家(130165)
- 国家(129022)
- 科学基金(109621)
- 社会(91594)
- 社会科(86625)
- 社会科学(86594)
- 省(78838)
- 基金项目(78798)
- 自然(71807)
- 自然科(70207)
- 自然科学(70179)
- 自然科学基金(68995)
- 划(65902)
- 教育(63370)
- 资助(59454)
- 编号(55529)
- 部(45135)
- 重点(44818)
- 发(43534)
- 成果(43529)
- 创(41764)
- 农(40212)
- 科研(39146)
- 创新(39035)
- 国家社会(38389)
- 教育部(38097)
共检索到428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宪 黄健柏
本文在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联合对农民工就业有显著影响,农民工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和行业分割负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不考虑地区分割变量情况下在农民工就业与其他三类分割变量之间建立的模型更为优化可靠。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分割 农民工 就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林 亓同敏
劳动合约签订是劳动保护的重要形式,但我国农民工劳动合约签订率却只是在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有暂时较大幅度的上扬,此后随时间推移却几近停滞。文章以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产业分割框架为基础,构建了不同劳动力市场特征和产业组织特征组合的四象限分析框架,探讨了不同象限中劳动合约的运行机制,并结合我国边缘产业和农民工现状,就劳动合约签订问题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分析得出,在边缘产业与次级劳动力市场的组合下,农民工劳动合约签订存在着"组织失灵"、"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三重困境,这是我国农民工劳动合同签约率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继迁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机会与就业质量的影响。就业机会方面,区域、户籍等因素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受雇就业还是自雇就业,东部地区失地农民的几率都最高,中部其次,西部最低。城市户籍的获得,大大降低了自雇就业比重,显著提升了受雇就业几率。进一步分析受雇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在工资、工作稳定性、工作满意度三个纬度,地区、户籍、行业等因素产生了不同影响:就业质量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间呈现出梯度下降趋势,在工资、工作稳定性、工作满意度三个纬度上均是东部最高,中部其次,西部最低;获得城市户籍后,工资收入、工作稳定性明显提高,但工作满意度无甚变化;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工资逐渐下降,工作稳定性逐步上升;工作满意度方面,不同行业的失地农民都相差不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继迁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机会与就业质量的影响。就业机会方面,区域、户籍等因素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受雇就业还是自雇就业,东部地区失地农民的几率都最高,中部其次,西部最低。城市户籍的获得,大大降低了自雇就业比重,显著提升了受雇就业几率。进一步分析受雇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在工资、工作稳定性、工作满意度三个纬度,地区、户籍、行业等因素产生了不同影响:就业质量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间呈现出梯度下降趋势,在工资、工作稳定性、工作满意度三个纬度上均是东部最高,中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燕平 谷小勇 杨学军
农民工就业问题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市化的关键,难点在于农民工就业的弱势特征。本文从劳动力产权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就业弱势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民工劳动力产权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产权 就业弱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亮 苏建宁 张然
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为调研对象,运用改进后的明瑟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与其工资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并解释了劳动力市场中的户籍、行业等分割因素在该关系中起到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丁仁船 吴瑞君
文章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在阐释农民工进城的替代效应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两类劳动力替代关系的计量模型,并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中被农民工替代的岗位数占城市本地劳动力的7.2%,占农民工总量的33.6%;农民工与城市本地劳动力之间高度互补、小幅替代,并且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间的替代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劳动力市场分割严重。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替代 城市劳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欣 方天堃 于学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供给过剩以及城市劳动力相对短缺导致了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出现。农民工从外在就业表像看融入了城市社会生活,为城镇补充了劳动力这一基本的要素,带来了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林清
中国劳动力市场明显地分割为农村就业部门、城市非正规就业部门和城市正规就业部门。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者并不能够在各种不同的市场上自由流动,农村劳动者被限制在农村就业部门和城市的非正规就业部门。这两个部门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特征并无太高的要求,劳动者收入的高低仅仅与自己付出的劳动量有关。这种状况刺激了劳动供给的增加,抑制了农村家庭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的积极性。因此,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各种分割,促进劳动力在更大的地域空间和职业空间内流动,应当成为未来劳动力政策的重点。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分割 农村 劳动供给 人力资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震
文章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为背景,在2012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基础上,比较了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在不同单位、行业的就业机会,并测算了农民工就业歧视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在不同类型单位、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就业歧视。从农民工就业歧视的部门分布来看,公有制部门农民工就业歧视较严重,私营企业和自由职业者不存在就业歧视。从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行业分布来看,政府机关、金融保险行业就业歧视较大;餐饮业就业歧视较小,制造业、建筑业、其他服务业、零售业不存在就业歧视。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歧视 劳动力市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瑶 彭开丽 李崇光
实现高质量就业是当前受雇农民工流动的主要驱动力,职业流动能否提升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有助于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向着公平竞争、高质量就业的方向发展。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内生转换模型,分析职业流动对受雇农民工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职业流动的发生对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有0.78%的正向影响,并且不同类型职业流动的影响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高技能流动和行业内流动都能显著提升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提升程度分别为4.84%和2.78%;低技能流动和跨行业流动都能显著降低受雇农民工的就业质量,降低程度分别为2.87%和1.26%。平均处理效应显示,已经发生了职业流动的受雇农民工如果未发生职业流动时,就业质量会下降11.42%。倘若未发生职业流动的受雇农民工能发生职业流动时,其就业质量能上升15.46%。受雇农民工提高就业质量的最佳选择是高技能且行业内流动,低技能者无论是行业内流动还是跨行业流动都会显著降低就业质量。据此,提出针对受雇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受雇农民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引导他们实现理性、有序的行业内流动,降低跨行业流动造成的损失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守海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文又揭示了农民工工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本文的计量分析表明,农民工工资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当前应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经过综合测算,本文认为,当前农民工工资水平应至少提高1/3。
关键词:
农民工工资 剩余劳动力 转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玲
近年来"民工荒"的出现,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工劳动力供给长期、稳定地增长,对促进我国人口红利增加及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等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中国农民工已经不再是一个高度同质的群体,在其内部已产生了分化。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的重要生力军。该文首先对"民工荒"现象进行经济学分析,进而对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供给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供给稳定增长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美艳
本文利用2001年与2005年两次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中的农民工的工资拖欠状况及其变化。2003年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以来,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的比例大幅度降低。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主要就业于建筑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等行业。与2001年相比,2005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中,就业于建筑业的比例有所降低,而就业于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制造业等行业的比例略有提高。但计量分析表明,建筑业的农民工仍然比其他行业的农民工显著地更容易被拖欠工资。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主要集中于个体私营企业。所有制对农民工是否被拖欠工资的影响非常显著。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农民工相比,集体企业...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拖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鉴君 桂又华 贾健
农民工劳动力价格是农民劳动力再生产的经济基础,关系到农民收入利益和农民工的供给,更为重要的是影响到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以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为契入点,重点考察农民工劳动力价格特点及其影响,探求解决不合理农民工劳动力价格的办法。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 价格 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