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91)
2023(3871)
2022(2987)
2021(2690)
2020(1938)
2019(4517)
2018(3960)
2017(7536)
2016(4006)
2015(4478)
2014(4497)
2013(4725)
2012(4350)
2011(3890)
2010(3810)
2009(3667)
2008(3617)
2007(3497)
2006(3038)
2005(2898)
作者
(11919)
(10210)
(9976)
(9516)
(6448)
(4861)
(4498)
(3931)
(3787)
(3686)
(3527)
(3525)
(3204)
(3192)
(3138)
(3106)
(2968)
(2927)
(2863)
(2677)
(2447)
(2399)
(2371)
(2338)
(2326)
(2286)
(2200)
(2067)
(2049)
(2014)
学科
(23351)
经济(23329)
(13632)
(13521)
农业(10347)
方法(9632)
管理(9323)
数学(9052)
数学方法(9029)
(7995)
收入(7986)
中国(7932)
(7070)
企业(7070)
业经(6695)
(5609)
劳动(5591)
国民(4700)
(4482)
金融(4482)
地方(4384)
国民收入(4355)
农业经济(4312)
(4217)
(4208)
财富(4208)
(3928)
(3873)
银行(3873)
(3761)
机构
学院(65407)
大学(65171)
(33851)
经济(33276)
管理(25266)
研究(22593)
理学(21531)
理学院(21327)
管理学(21077)
管理学院(20942)
中国(18846)
(16209)
(13194)
财经(12849)
经济学(12147)
(11830)
经济学院(10993)
(10834)
科学(10582)
(10373)
中心(10230)
财经大学(9681)
(9412)
研究所(9390)
北京(8437)
(7973)
金融(7863)
(7814)
(7775)
业大(7749)
基金
项目(40994)
科学(33548)
基金(32163)
研究(30921)
(27395)
国家(27141)
科学基金(23874)
社会(22666)
社会科(21462)
社会科学(21456)
基金项目(16438)
(14122)
自然(13829)
自然科(13580)
自然科学(13577)
教育(13409)
自然科学基金(13376)
资助(13340)
(11919)
编号(11582)
国家社会(10236)
(9682)
成果(9389)
(8862)
教育部(8817)
重点(8774)
人文(8608)
(8523)
社科(8351)
(8187)
期刊
(39815)
经济(39815)
研究(21742)
中国(14577)
(12220)
(12121)
(10007)
金融(10007)
管理(9240)
科学(9140)
学报(8524)
农业(8192)
财经(7616)
大学(7440)
学学(7274)
业经(7079)
(6561)
经济研究(6406)
问题(5320)
技术(4363)
(3882)
理论(3717)
世界(3697)
农业经济(3617)
经济问题(3561)
技术经济(3495)
商业(3453)
统计(3382)
(3355)
农村(3349)
共检索到103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蔡武  
构建城乡分割体制下的二元经济模型来分析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基于省区数据建立交叉项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城乡劳动力流动率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随农民工工资和城镇化水平的临界值由扩大转为缩小;(2)近年来超过三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由城市就业市场对农民工歧视产生的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价值带来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萍  李平  
目前缺少系统的农民工工资的面板数据妨碍了对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所有制分割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本文证明城镇集体经济部门的平均工资可以作为农民工工资的代理变量,并将城镇国有部门的平均工资与集体部门的平均工资的比例作为衡量城镇劳动力市场所有制分割的指标。笔者通过对中国1978—2008年间省际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劳动力市场的所有制分割本身具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但是,非国有部门职工比重的增加会削弱所有制分割的影响,从而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季雷  周博  
本文从"垄断—竞争"部门和"初级—次级"岗位两个维度,考察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结构效应在工资收入差距中的贡献。研究发现:结构效应对于工资收入差距的解释超过60%;垄断部门降低了受教育程度对工资的正向影响,竞争部门则仅放大了教育年限的正向作用;初级岗位工资提升更依赖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次级岗位则更对教育回报有缩减效应;教育年限的增加对于缩小岗位分割效应起到良好的作用,但对于垄断造成的分割效应则少有改善。因此,应破除行业垄断壁垒;改善垄断部门的工资激励方式,提高工资水平对受教育程度的敏感度;增加次级岗位劳动者通过接受教育提高收入的激励;提高次级岗位职业教育的普及度,通过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缩减不同岗位带来的工资差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池仁勇  金陈飞  
文章利用2001~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下中小企业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发展的就业规模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劳动力市场分割对这种促进效应具有抑制作用;中小企业发展的经济规模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类似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关系。文章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充分发展中小企业以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将会有益于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坚持市场化改革,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规模,有助于跳出农村低收入水平陷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云章  
针对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规模与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学者们就城乡劳动力流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出现了观点分歧;本文通过基于我国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只存在由收入差距到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单向因果关系,并不存在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反馈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天阳  刘慧  
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和社会公平是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目标。基于特征事实的描述发现,国企依赖与劳动力流动呈反向变动关系,而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同样呈反向变动关系。理论研究发现:(1)三部门的生产模型表明,由于国有企业过于倚重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地方对国企依赖会大大降低对劳动力的吸纳,不利于劳动力流动,从而对城乡收入分配产生客观不利影响;(2)劳动力流动模型表明,劳动力流动越充分,越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地方对国企的过度依赖,会通过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不利于劳动力流动而对城乡收入的分配产生客观不利影响。这启示我们,既要发展壮大国有企业,也要毫不动摇发展民营企业,要同时兼顾国有企业的发展效应和民营企业的就业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武  吴国兵  朱荃  
本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城市生产函数中引入集聚空间外部性,利用均衡模型推导出产业集聚、农村劳动力流动等因素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方程,并探讨了产业集聚、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路径与内在机理,认为伴随城市产业集聚规模效益的变动,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轨迹呈现倒U型的阶段性特征。随后基于模型方程采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产业集聚、劳动力流动等因素通过影响本省区城乡差距,进一步将作用传递和迭加到相邻省区城乡差距之上;(2)城市产业集聚过程中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目前尚处于极化效应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通过加速城市产业集聚扩大了城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芳丽  
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劳动力流动为什么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表明,劳动力流动影响收入差距存在房价门槛,且存在二重房价门槛。当房价水平低于第一个门槛值(1 350元/平方米)时,劳动力流动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当房价位于第一个门槛和第二个门槛(3 772元/平方米)之间时,房价依然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减弱,降低幅度大约为75.87%;当房价跨越第二个门槛值时,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不再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宁华  堵溢  洪永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拉大的趋势。我们建立了"纯净"的动态增长模型和包含劳动力市场扭曲、部门效率差异的一般均衡模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进行了校准和分析。"纯净"的动态增长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部门、农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的特征事实,但是,数值模拟结果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事实不相符合。接着我们用一个包含劳动力市场扭曲和两部门之间效率差异的一般均衡模型对城乡收入差距建模。结果表明,可以在这个一般化的框架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及其与各种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和经济变量的关系提供合理的解释。运用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方法,我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甫宁  
本文试图首先揭示分解收入差距方法本身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区别劳动收入和总收入的基础上重新估计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作用,同时指出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在年龄结构和人力资本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为全面理解劳动力市场在调节城乡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和局限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纯槿  胡咏梅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全国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重点考察了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代际职业流动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主要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本收益明显高于次要劳动力市场,而且人力资本对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收入差异的影响极为显著;(2)利用ShaPley分解及扩展的Owen分解方法测算了人力资本与其他非市场因素对劳动者收入差异的贡献率,发现主要与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差异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特征差异,由人力资本特征不同而引起的收入差异占40.18%,有13.29%的收入差异则来源于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代际职业流动;(3)分位数回归方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雪亚  肖青青  
鉴于工资既是对劳动者生产率贡献的支付同时又是对劳动者承受负面工作条件的补偿这一复杂性,及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城乡两类劳动者在艰苦危险程度不等的岗位上分布的显著差异性,依据调查工资的城乡差异来测量劳动力市场上城乡分割的程度可能不尽客观。本文关注岗位的工作条件及其工资补偿,依据两类劳动者的可比工资差异观察城乡分割状态。研究发现:在绝对意义上,无论城镇工还是农民工,艰苦危险的工作条件未能带来显著更高的工资正效应;但相对于城镇工,农民工的工资中包含了更多的基于艰苦危险工作条件的岗位补偿部分;在岗位补偿可比口径下,城乡劳动者的工资差异显著大于调查工资口径下的工资差异。以此判断,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存在以负面工作条件补偿不足为形式的隐性分割,次级劳动力市场中,尤其是那些最为艰苦和危险的工作岗位上,城乡劳动者看似基本一致的工资水平并不代表农民工获得了平等的生产率回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乔明睿  钱雪亚  姚先国  
文章利用2006年CHNS数据,根据切换回归模型的结果检验中国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分割,并分析了分割状态下户口对城乡劳动者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依然存在二元分割;户口是限制农村劳动者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城镇户口的劳动者不仅几乎垄断了主要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而且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中也处于有利地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春荣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的乡城流动日益增多,二元户籍制度的消失将会加剧这种趋势。在新形势下,劳动力市场分割势必会发生重大变化。该文从劳动者的流动趋势、人力资本水平、行业与职业选择以及政府的宏观政策四个方面分析了劳动力市场横向分割与纵向分割的变化趋势,认为体制性因素导致的横向分割已不是主因,纵向分割才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关键。要想消除纵向分割,必须提高农村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实现乡城劳动者在职业之间自由流动,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劳动者就业培训的政策扶植力度,在产业结构规划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展新  
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及衍生的社会不平等这一研究领域,理论关注集中在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和“国有一非国有”部门分割。文章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城乡分割和部门分割弱化的同时,向非国有经济开放的产业和由国有单位垄断的产业所构成的非农产业划分已经成为分割劳动力市场的新结构。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意味着就业机会的不平等。文章利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抽样数据所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证实了不同劳动人口群体进入收入相对丰厚的国家垄断产业就业的机会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